<p class="ql-block">每当我听到"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时,我的心就会隱隐作痛,自责内疚的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难忘的往事又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在父亲"人要闯,马要放,好儿女志在四方。"和"靠父母是最没出息的。"等观点的熏陶下,兄弟姐姐们先后上山下乡,支边支内,我也于1965年支援三线建设,在华蓥山矿区一干就是32年,因工作忙,路途远,没能常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1984年春,年逾古稀的父母耐不住对儿女的牵掛,大年初一就逆水行舟,赶到华蓥山矿区来看望我。</p> <p class="ql-block">那阵子我忙于单位标准化验收的准备,没时间多陪陪父母。倒是父亲笔耕不掇地伏案撰写文史资料"还约稿债"的间隙时间,帮我把简陋的居室收拾得面貌一新,把零乱的书橱整理得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更让我惊奇的是一一处于生长旺盛期的儿子,拎着刚买还不到2个月的运动鞋回来,说脚又长了鞋穿不进。习惯节俭过日子的母亲,一看正是父亲穿的鞋码,脱口就说:“给外公试试看。"父亲马上就搁下笔来一边试鞋一边幽默地说:“物尽其用,倒接班,穿上外孙黄帝的运动鞋登华蓥山就更爽了。"</p> <p class="ql-block">因为父母来我家,大姐和三姐利用出差机会也顺便来华蓥山看看。</p><p class="ql-block">大姐夫是父亲认定併催婚的女婿:在"审干运动“中父亲被错判入狱期间,在北医大带薪读书的准姐夫,每周末都来家帮母亲分管弟弟妹妹,顺便悄悄把只留自己基本生活费以外的薪金压在母亲枕头底下以雪中送炭……父亲的历史正本清源后,认定遇到这样的准女婿是难能可贵的,催大姐回来马上结婚。父亲的眼光果然利害,大姐夫北医大毕业后回宁波防疫站,在上海甲肝大流行期间,做疫区流行病学调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了传染病流行,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受业内好评,是早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父亲常以大姐夫为活榜样,教育我们要“低调地以实力为国家效劳"。</p> <p class="ql-block">三姐曹景渑是北京矿业大学毕业的高级工程师,曾经被物色选拔为包头市分管工业的女副市长,在正式任命之际,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申请批准了,体制拟定女副市长应是民主人士,最后三姐担任的是专业对口的内蒙煤炭厅科技处长。听我们姐妹仨聊各自的经历后,父亲云淡风轻地说:"凭实力吃专业饭心里更踏实,既然确立了信仰,就继续坚定往前走,我的孩子绝对不能通过吹牛拍马,投机钻营去求升官发财。“</p> <p class="ql-block">分散在祖国天南海北的子女难得与父母团聚一次,我们陪父母登华蓥山石林、在矿区旁小河钓鱼、遊青城山、登峨眉山……尽享短暂的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天傍晚都有沿着矿区铁路散步的习惯,祖孙三代还一边散步一边还玩成语接龙的游戏,有一天接龙中有"雪中送炭"和"落井下石"两成语,以“你喜欢那句?"为题,父亲以他擅长幽默的方式娓娓道来,给外孙女灌输了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难怪俩孩子都觉得老外公什么道理都讲得那么透,简直象一本活字典或者是百度。</p> <p class="ql-block">七十五岁的父亲几次要求"到华蓥山肚子里"去体察矿工的实情,女婿经不往他的纠缠,向矿领导汇报后,由矿长亲自陪同,穿越曲折的巷道,去了采煤工作面,看矿工为国家献能源辛勤劳作的场景……从采煤工作面出来后,父亲感慨万千,郑重其事地对我说:"煤矿工人确实很辛苦,你得认真給他们看病。”</p> <p class="ql-block">合川钓鱼城是宋蒙(元)战争时期的军事要塞,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名城。南宋合川10余万军民凭借钓鱼城天险,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开展了殊死搏斗,打破了"蒙古旋风"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古代防御战争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钓鱼城是父亲心仪了几十年的地方,凭吊古战场使同为老兵的翁婿俩一拍即合。揍巧女婿单位的王存汉师傅家住合川,居嘉陵江口,与钓鱼城隔江相望,他热情地既做东道主又兼导游。父母和女婿在王师傅热心关照下,化了大半天时间把钓鱼城各景点都巡视个遍,总算了却心愿。</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严谨求实研究文史的人,为了凭吊钓鱼城可是做足了功课,还没会电脑,图书馆查资料是他的拿手活,早已搜集了大量关于钓鱼城的资料。</p><p class="ql-block">凭吊了钓鱼城后,父亲回到矿区就撰写了《"独钓中原"古垒在》一一访钓鱼台古战场。</p> <p class="ql-block">一天我收拾父亲用的书桌,看到一大堆各种卡片,工整的笔迹,严谨的排列,我简直难以置信这些都出自七十五岁的老人之手。父亲一边整理卡片一边认真地对我说:“行医、为人、写文章都要正楷……"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一改以往杂乱无章随手扎记的陋习,开始分门别类做专业文摘卡片和活页笔记,工工整整书写病历,撰写专业论文。由于长年的积累,论文水平也渐渐提高,曾多次受邀参加全国乃至跨国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被会务组推荐在《世界卫生》杂志发表。</p><p class="ql-block">有父母在身边言传身教的日子是旣温馨又甜蜜的,可惜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三个月,因为我要外出进修一年而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1993年秋,我应邀参加在苏州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结束后,顺路冒雨回南京,到家已经是半夜,脑梗塞初愈的父亲,颤颤巍巍地下床,用干毛巾给我擦去头发上衣服上的雨水。小弟在一旁不无醋意地说</p><p class="ql-block">:"爸妈最牵挂的是在外地的哥哥姐姐,电话钤一响,俩人就抢話筒,想抢先听到宝贝儿女的声音,下午就抢着开信报箱,看哪位宝贝来信了……"听了小弟的话,我心里暗暗承诺以后一定要常回家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这多子女家庭,由于母亲缺乳,我是在故乡长大的,与父母相处时间很少,看到秋千父亲风趣地说:"咱们也来补补课吧!“</p> <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当我终于挤出时间回家看看,而且是下了火车就直奔病床前时,父亲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望着第三次脑梗塞深昏迷中的父亲,我这曾经抢救过无数危重病人的医生也无回天之力。</p><p class="ql-block">8月21日凌晨,父亲出现了潮式呼吸,医院决定做气管切开抢救。因为长期工作在外地,从来没有为父亲制定过治疗方案的我,此时果断地干涉了医院的治疗方案:"请你们别再折腾他了!"</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做事一丝不苟的人,带兵的他特别注意军容风纪,发现头发翘起就叫我"把几根拗毛给剪掉!"此时我给父亲整理了下头发和衣领,含泪握着他的手,目送他平静、安祥、有尊严地走向他无悔闯过一个世纪的人生终点。</p><p class="ql-block">8月27日南京市政协为父亲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我向亲友们致了答谢辞,送父亲远行后,一直沉漫在深深的自责内疚中。</p><p class="ql-block">如果有来世,我还願做父亲的女儿,好好感受父亲那特殊方式的爱,不管离家有多远,工作有多忙我一定记得常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父亲你永远活在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