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教研故事</p><p class="ql-block"> 图、文/野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983年8月~2023年11月,四十余年的职场生涯犹如白驹过隙。这一路走来,并非坦途,其中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皆铭记心间。曾经付出的努力,曾经遭遇的挫折,曾经流逝的光阴,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回首这漫长而又匆匆的四十年,心中感慨万千:四十年的工作历程,理想与现实碰撞,艰辛与喜悦交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教学研究。 </p><p class="ql-block">一、《倒春寒》风波</p><p class="ql-block">最初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八年,全任毕业年级的课,做了不少脚踏实地的探究工作,可是却横糟打压。</p><p class="ql-block">叶圣陶先生的“要想学生学会作文,教师必须先要下水”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所以我常常写下水文。然而,1986 年春,因下水文《倒春寒》,我与拱桥乡党委、政府领导产生了矛盾。当时他们要我停职检查,于是我就前往万州,寻求时任万县市委宣传部部长吕洪文以及《万县日报社》编辑的帮助,最后还是时任梁平县委副书记张荣周为我解决了难题。尽管我未向乡政府领导屈服,可这一事件却带来了沉重打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致使我在随后的 12 年里不再读书、不再写作。《倒春寒》风波,无疑是我人生中遭遇的最大挫折!</p><p class="ql-block">二、教研如登峰</p><p class="ql-block">1997 年春,梁平红旗中学老校长、时任梁平县教育局局长李荣贵,来我校检查工作时对我说:“柳大勇,你把精力用于写教研论文,难道不好吗?”可惜那时的我孤陋寡闻,对教研论文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12 年的沉寂过后,迎来了转机。1998 年 10 月,学校领导派我到万州参加电化教学交流活动,在会上我接触到了论文,11月就开始写论文。</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我面临着重重困难,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资料的获取极为有限,可供参考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而且,日常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白天要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批改大量的作业,晚上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家庭的琐事也让我分身乏术,孩子尚小需要照顾,家中老人身体欠佳也需要操心。在这样的困境下,坚持教研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p><p class="ql-block">每当夜深人静,我坐在书桌前,看着堆积如山的资料和未完成的教案,心中也会闪过一丝犹豫和退缩。我会想,这么辛苦到底值不值得?别人都在休息娱乐,我却要在这里埋头苦干。但一想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想到自己身为教师的责任,我又咬咬牙,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也会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我渴望在教研上有所突破,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已经被工作和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是否应该先放下教研,照顾好家庭和自己的身体。这种内心的挣扎常常让我感到痛苦和迷茫。</p><p class="ql-block">为了克服资料匮乏的难题,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前往县城的图书馆,一本本翻阅相关的教育书籍和期刊,摘抄重要的观点和案例。没有复印机,就靠手写记录,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笔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回到学校后,再仔细整理和思考。</p><p class="ql-block">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我就充分利用课间的零碎时间,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也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天下班后,我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在昏黄的灯光下,反复琢磨课堂上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家庭琐事繁多,我就提前规划好时间,在照顾家人的间隙,见缝插针地进行教研工作。孩子睡了,我再挑灯夜战,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有时实在太累,就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然后又强打精神继续。</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清楚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我的学生,我连续几周观察课堂效果,记录学生的反应和成绩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每天早早来到教室,站在教室后面,默默观察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眼神专注而坚定。课堂上,学生们的一个皱眉、一次疑惑的眼神,都被我细心捕捉。下课后,我又马不停蹄地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晚上回到家,不顾一天的疲惫,仔细整理当天的观察记录,分析数据,思考改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虽然教学即教研,但对一位农村小学的教师而言,教学研究还是如登峰之难。</p><p class="ql-block">三、教研助成长</p><p class="ql-block">根据幼教现状所写的《一则广告的启示》、1999 年基于日常观察所写的《试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00 年依据 1987 年的工作总结写就的《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均荣获县级二等奖,2001年《青少年犯罪研究及对策》获县一等奖……</p><p class="ql-block">重庆《教育信息》副刊上,2001年8月10日下水散文《荧光》发表;12 月 21 日发表《怎样做好创新时代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p><p class="ql-block">从1998年11月起,断断续续写了些作品。其中教研论文 26 篇、教育案例 4篇、教材分析 2 篇,分别获得市级二、三等奖、区县级一、二、三等奖。发表论文 3 篇,其中 2 篇可通过知网或万方数据库查询。</p><p class="ql-block">是教研助力我日渐成长的。2002年12月被评定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2004年被评定为县级数学骨干教师,2018年11月被评定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从 1989 年 9 月到 2021 年 1 月,受到乡、镇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工委、教委表彰18 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