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月一日建军节。我是一名六九年参军的退伍军人,现把我在部队的点滴服役经历写成一篇短文,献给八一,庆祝八一。</p> <p class="ql-block">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把路开。</p><p class="ql-block">红星照我去战斗…,</p><p class="ql-block">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掛两边。</p><p class="ql-block">红旗指处,红星闪耀,人民军队所向披靡,从胜利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起义队伍人人系戴红领带,秋收起义毛主席带领起义队伍上井冈山,亮出了我们是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经过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古田会议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基本原则,军队是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把红星作为帽徽、红旗作为领章成为人民军队与任何旧军队根本区别的标志。从此人民军队在党和毛主席领导指挥下,英勇善战 ,流血牺牲,打出了工农大众新天地,建立了人民新政权;又经过和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殊死较量,打出了军威国威,巩固了国防,给祖国人民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安宁。我有幸能成为人民解放军中一员感到光荣自豪。我虽然退役多年,仍然感恩部队培养教育。</p> <p class="ql-block">新兵训练结束,我们佩发了红五星帽徵和鲜红的领章,从此我和六五式军装结下了不解之缘,整整六年朝夕相伴,直到七五年退伍复员才恋恋不舍地摘下了红五星帽徽、鲜红的领章。</p> <p class="ql-block">六九年参军,一心想去北京,下连分配,到了天津东,我去了一个叫京山线茶淀车站的地方。那里是北京公安五处的劳改农场,还有关押犯人的监獄,我所在的十连是配合监𤠒看守,名曰机动。部队有一种说法,机动机动,不是拔草就是劳动。我们连队是劳动种稻。每天倒背着枪、扛着铁锹、排着队,唱着解放军是个革命的大学校的歌曲,迈着整齐步伐,去挖沟整地准备插秧。</p><p class="ql-block"> 到连队一周后,班里通知星期天可上街买日用品照像,还讲出去不要和别人交流,这里大部分人都是刑满释放就业人员,有坏人多好人少之说。我上街转了一圈买了点东西,拍了参军第一照,寄回家中报平安。</p><p class="ql-block"> 插完稻秧后部队奉命调防,步行回到北京,进驻安定门外北苑营房,七月我被调到连队炊事班,八月二十日经黄德祥徐建民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十月一日我参加了国庆二十周年执勤,十月下旬就被调到管理股炊事班。这张照片是我在十连唯一一张照片。后来部队改制十连被撤销了,四五一二部队再也没有十连这个编制了。</p> <p class="ql-block">我被调到机关炊事班,整个团部有干部灶和战士灶两个食堂,干部们吃饭自己交伙食费,买饭票就餐。我则分到干部食堂炊事班当炊事员。记得是七零年春节后就派我到春风饭庄(现在叫丰泽园饭庄)学习炊事技术,部队的一位副政委与该饭店支部书记是战友所以联系到这里。饭店离部队很近,都在珠市囗西大街,我从部队办公楼后的大门口走着去也就是几分钟路程,每天早上吃了饭去,晚上回来。在饭店我从剥葱捣蒜、剔肉分类,到拌菜配菜调馅看炒菜逐步学起,大约学了近五十天,部队老兵退役开始,我回到了炊事班。</p><p class="ql-block"> 刚 到管理股报到就见到了同学曲春柱战友,他在管理股任文书己两个多月了,新兵连分别半年又重逢,十分高兴。机关比连队要松一些,业余时间我俩几乎都在一起,星期天又到陈庆祥康向唐管理的马圈小院玩,这里成了老乡的乐园,通讯连有田万忠、关效堂、王少青、魏孝先,只要无公务都会去热闹一番。岁月如梭,半年后曲下到连队,我奉命临时抽调到师干部学习班炊事班当班长,在那里工作半个月,师学习班在东市卄四条,那里恰好是曲所在连队驻地,他们正挖防空洞,一有空我俩就相聚一起,聊学校,说同学,解乡愁,不知不觉学习班结束了我又回到了珠市囗。这张照片是曲在管理股工作时留下的,是我们俩唯一的照片,后来我复员,曲则是从部队副政委的岗位上转业到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工作,这张照片还是曲的爰人王爱华转给我的。</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照片是在完成任务后下午拍的。前一天晚上股长找我,让我明天跟着团长一块儿去八达岭做午饭,北京军区干部读书班首长去八达岭考察参观,中午就在执勤部队食堂就餐,怎么弄听师里布置。次日我和团长一起乘吉普车前往,开车大约半小时后,师长的车超过我们停在路边,团长急忙上前,师长直接说你怎么还在这里,乘我的车快点走,团长回来叫我,让我也坐到师长车里一快走,我给师长敬了个礼,急忙上车,师长的车是美国产的道奇,速度很快。到达目的地后,团长把我和执勤点上的炊事员叫到一起,说中午招待北京军区师以上干部学习班首长来就餐,食材咋天你们连里买来了,今天你们要好好做,给咱们团争光。我和战友们一齐动手,又找了几位战士帮厨,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好评。饭后首长们去陪渎书班的首长去了,我一个人在宿舍也没意思,就岀来看看八达岭长城,那时城墙上已经没有人了,只有我一个人从下往上,走走看看,还不时地从垛口伸出头向里向外张望。那时八达岭长城接待游客甚至外宾的地方很简陋,就是现在从八达岭长城往里看,下面山凹里的一排房子,不大的一个停车场。景区的服务人员认为当天下午没有游客了,都下去了,摄影人员看到我一个人在转悠,就又从下面走上来,和我聊天,他说执勤战士我都认识,新来的吧,我说一会儿跟下面的车走,他热情地让我照相留念,于是就有了这张站在八达岭长城上的照片。 </p> <p class="ql-block">七一年我由炊事班长改任给养员,大家习惯上叫上士。在珠市口住了两年整,突然要调防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特别是那个老乡战友经常去热闹的马圈小院,新的驻地可能就不会有了。此后部队先后进行了两次拉练,部队机关由顺义到北苑,从北苑又返回顺义。记得第一次拉练天寒地冻,我们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了,夜间爬山出了一身汗,到了山顶摘下棉帽想凉凉,结果被寒风一吹,耳朵冻的生疼流水,卫生队把防冻膏也发完了,可见冻伤的不少,直到第二年五一前后我耳朵上的冻疮结痂才完全退掉。在北苑营房准备换防时,我又随团长去延庆农场为交接工作提供后勤服务。二进顺义营房,部队驻在一起,去县城釆买时我发现老乡上士不少,后来我们就相约釆买时一起进县城,结果八九个人骑着自行车说说笑笑,十分开心。顺义平格庄营房地处农村,除了部队放电影就没有什活动了,不像在珠市囗我们沾执勤部队的光,去天桥剧场工人俱乐部看样扳戏、去先农坛体育场看体育比赛。一天听汽车队战友讲米格庄这几天晩上杜鹃山剧组在演出,当天晩上约了几个战友,绐值班领导请了假,我们就骑自行车去八里外的米格庄看戏。原来剧组是在米格庄体验生活,白天下地收小麦,晚上演出。杜鹃山剧组不愧为国家级演员,让我们大饱眼福。七四年冬季,说是有狂犬病危险,好多狗都弄到顺义屠宰厂宰刹,狗肉不对外卖,我想办法买到了狗心狗肝狗口条四十多斤,在罗副参谋长指导下,炊事班通过一天凉水浸泡,然后酱煮端上售卖窗囗,没想到大受欢迎,当场售完。</p><p class="ql-block"> 我在部队是普通一兵,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后勤兵,当兵七个年头,只在战斗班住了四个月,因此所写点滴也只能是后勤琐事,没有什么伟大业绩,,但它确实反映了我在部队的工作生活,一个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的经历。</p><p class="ql-block">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每年都欢送老兵离队。这张照片是七五年在顺义平格庄营房司政后机关首长和复员退伍老兵的合影,照片中只有赵效堂老战友、陕西籍姓刘的政治处放映员,我们三个是即将复员退伍的老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部队的最后一张照片,复员退伍证上用的。人们常说的脱下军装其实就是摘下了领章帽徽。我要离开部队了,我也要脱下军装了,我十分不情愿的摘下红五星帽徽红色领章,双手捧着它,恭恭敬敬地把它交给领导。</p><p class="ql-block"> 红星闪闪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红星闪闪暖胸怀….。</p><p class="ql-block">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掛两边,红旗指处,红星闪耀…。</p><p class="ql-block"> 红星照我去战斗!</p><p class="ql-block"> 红星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红星永远在我心中,红星永远照耀着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