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了一场接近于包场的电影——抓娃娃</p><p class="ql-block">电影很不错👍,喜剧片🤓</p><p class="ql-block">笑点很密集,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虽然结局我感觉有点不完美,留白很多,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样可以写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抓娃娃》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夹娃娃,影片说的是教育孩子要从娃娃抓起🤓</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部荒诞的家庭教育片! </p><p class="ql-block">俗气的笑点逗的我和我发小笑的合不拢嘴,看完这部电影,我们走出了影院,在走廊里感叹道: “确实,尽力给孩子支持就好了,不要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预期去长大!这样会不会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沈马爆笑新作《抓娃娃》</p><p class="ql-block">每一帧都是梗,每一秒都是戏!</p><p class="ql-block">看完后,深有感悟!觉得这是一部身为父母的我们今年夏天要完成的一份暑假作业似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看过的又一部沈马组合影片,全程笑料不断</p><p class="ql-block">演技大赞👍👍👍</p> <p class="ql-block">看完《抓娃娃》,这部剧把“中国式教育”刻进鸡娃家长们的骨子里,沈马组合这一典型的中式家长因为担心自己儿子会被社会淘汰,故而对孩子严加管教,美其名曰“现在多吃点苦,将来到了社会上就可以少吃亏”,生怕一步出错,孩子就会掉队。但电影尾声,觉醒后的马继业一身反骨,决心将反PUA进行到底的精神,不仅用魔法打败了他爹的魔法,还让看完电影的鸡娃家长们开始反思起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说《抓娃娃》这部影片真是一份很适合父母需完成的暑假作业!</p><p class="ql-block">从小被我们教育要懂事的小朋友,每天好像经历着和马继业一样的人生轨迹。学习掌握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习玩耍,学习与人打交道,学习懂得感恩,学习为人处事……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在我们家长的安排下进行着。看了《抓娃娃》,我也开始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我的孩子该如何养育?</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对于马继业来说,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身边的人物都是虚假的。从小马继业就生活在假象中,或者说是爱的谎言中。想到自己曾经翻垃圾桶捡瓶子的日子是假的,想到自己在奶奶葬礼上说的话是假的……他开始质疑他前18年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全片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马继业发现了一切事情的真相后,让他感受到童年的记忆基本上都是假的。加上李老师的那句话:“为你好”,彻底让他精神崩溃了。马爸爸嘴硬着认为为儿子规划好的一切有什么错。最后追上去喊出那句: “晚上回家吃饭吗?” 有点无奈,这一声声的质问和呐喊,像是在为自己十几年来的错误而找了个托词。最后喊回马继业最后的那一点理智的应该还是妈妈的拥抱,妈妈道歉了。马继业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拉开卷闸门走向了真实的世界,这在结局部分给了我深深一击,我想起我真的鲜少得到来自父母的正面的真心的道歉。无论他们误会了什么,强势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一句“出来吃饭”,这事似乎就过去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一家人又淡定的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有这样的经历的人一定不止我一个,这样的情节真的可谓是“中国人含蓄的浪漫”了,现在被拍成温情的回忆片段,加了一点更新版!可是,这哪里浪漫,哪里温情了?这其实是被迫的规训与臣服的回忆,可那些事实真的是存在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我们很多人从没有被父母真正的道歉过,理解过。当然我也告诉了自己,如果我有错了,我会蹲坐下来跟孩子一个高度,和她说句对不起!</p><p class="ql-block">最后马继业拉起卷闸门,对爸妈说要走自己的路之后,他掀开门发现了一堆小男孩在玩水,这才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应有的模样吧!——让孩子快乐的成长,给他们我们这一辈人曾拥有过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马继业爸爸在影片中说道:“不只是我们操控了你的生活,你也操控了我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父母为了孩子好,特意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不能大大方方享受富贵,妈妈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妈妈不爱看书,却要假装陪着孩子一起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围着孩子转,为儿子的未来做谋划。</p><p class="ql-block">可是,这是孩子他们想要的结果吗?</p><p class="ql-block">我的女儿曾跟我说过一句话,她说她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不想做一个风筝,被人控制着飞多高,她想做风,这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力去飞!😄😄😄</p> <p class="ql-block">青年马继业演得真好,情感很复杂。从泳池里发现真相之后的那几个眼神,嘴上说的是我一定考上清北,可是那目光里已经是充满了赤裸裸的战意。</p><p class="ql-block">最后发现真相之后,又被他爹道德绑架了一番,他停下脚步,脸上带着泪,瞅着他爹露出了个嘲讽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在电影的最后,马继业在跑马拉松,突然蹲下去捡瓶子,在长跑里,选择先捡瓶子,再继续跑,像是一种失常的精神状态,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肌肉记忆。后来他一边用衣服兜着瓶子,一边跑还一边笑,感觉好像是人在大喜大悲之后受到了刺激……</p> <p class="ql-block">马大俊,我本以为会是反派人物,可他在片中的角色性格着实可爱。父母对马大俊和马继业两人的“教育投入程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哥哥前期一直以“成绩不好”“大号练废”的富二代形象出现。和马家一直也只是维持着“给钱就可以”的亲情关系,马爸爸的冷嘲热讽和不重视让我在看影片时还以为哥哥最后会黑化,会因嫉妒而生恨,产生报复。马爸爸也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发现二儿子被绑架后,第一时间给哥哥打了电话。电影并没有说明哥哥是否知情弟弟被绑架这件事和他被父亲冤枉这件事,结尾却出现哥哥在现场给弟弟马继业加油的片段,这点让人真的很温暖,有些意想不到👍</p><p class="ql-block">或许在好多人眼里,包括他的父母,哥哥就是世俗意义上的“废物”,只知花钱,不求上进,甚至因为成绩不好连带人品也有问题。这好像是已经达成了社会共识的结果。就连我在结尾之前也有这么想过,可见社会印象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是有多么的大呀!😱</p><p class="ql-block">可真正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反而很喜欢导演的这个大反转的剧本写法,我们不应该以貌取人,这会对社会上很多人造成不公平。大赞👍👍👍👍👍👍</p><p class="ql-block">对原生家庭释怀了的哥哥,到现场举着牌子陪弟弟一直跑步,对弟弟的支持让人看到了也十分的敬佩!再想想影片中的他这个角色,对父亲苦难教育的反抗、对同胞兄弟的挽救,对自我存在的认证,甚至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p><p class="ql-block">马大俊虽然没有“很好的教育”加持,但最后也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大人!👍👍👍</p><p class="ql-block">如今世界,有钱人也好,穷人也罢,绝大多数都会给孩子提供他们觉得的最好的教育资源,竭尽全力想把孩子打造成现实意义上的全能儿,有钱人希望下一代能将自己所积累的财富扩大,穷人希望下一代能鱼跃龙门跨越阶级,每个家庭或多或少在儿女成长阶段总会想要孩子以后长大了能够有所回报,可是这个回报应该是什么呢?善良、正直这些品格好像远远不够……</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我们可能忽略了一条线,那就是大儿子马大俊,他虽然成绩不好,但心地善良,回来看到弟弟捡瓶子赚钱不忍心,于是打算花大价钱购买。爸爸不认可自己,但最后一幕,他决心锻炼爬上珠峰,最后成功了,说了一句 “我不需要你的认可了!” 当马大俊登上了珠峰后,其实故事里也反映出一个信息——就是这个曾经被父亲练废了的大儿子,当他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奋发努力的时候,他也取得自己人生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I don't need your approval anymore❤️</p> <p class="ql-block">Never give up✊</p> <p class="ql-block">奇怪的事沈腾的喜剧居然到了最后却让我们笑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人生就像抓娃娃,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抓到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生没有彩排,没有幸运,勇往直前做自己!❤️</p><p class="ql-block">真心希望大家看完电影后都能找到和父母融洽相处的平衡点,奔向旷野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