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康:宣讲稿《家乡的路》

程大康

<p class="ql-block">宣讲稿:家乡的路</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领导,同志们:</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来自尹集镇尹集村的程大康,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家乡的路》</p><p class="ql-block">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助力。乡村要振兴,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产业振兴,只有振兴产业才能增加乡村的血液。如果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汽车无法通行,村民种植的农副产品卖不起价,乡亲们如何能脱贫致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基础稳定上层建筑才能发展。</p><p class="ql-block">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特别是农村公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农村的路随着岁月的更替而变迁着,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我每次回老家,那一排排崭新的楼房、脚下平坦的路和路两边开着的鲜艳花朵,都让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如果说辽阔的农田是乡村丰腴的肌肤,那么村与村连接的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路,便是给乡村带来生机和活力的血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老家在灵璧县浍沟镇中灵村,离镇上三公里左右,是个比较偏僻的小村庄,在我童年记忆深处,只有艰辛的劳动、咸涩的饮水、微薄的收入和贫乏的文化生活,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乡村的路。小时候,村里没有电,路是土路,晴天时尘土飞扬,被乡亲们称为“洋灰”路,下雨时道路泥泞,走上去泥水淹没到脚脖。冬天,如果雪停了,土路冻得坚硬如铁,即便是晴天,也要好几天才能好走。从家往学校去的路两边都种着苘麻,本来不宽的小路变得更加狭窄。天好的时候倒没什么事,一旦到了下雨天就成了泥水路,这个时候走路要拣路走,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跤。记得有一年冬天,雪后天晴,我穿着毛翁去上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底沾满了厚厚的一层泥,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停下来,找一个枯树枝把鞋底下的泥弄掉,这时脚已冻得红肿。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双脚奇痒无比,心想:村里何时才能有一条雨雪天走上去不沾泥的路?</p><p class="ql-block">依稀记得妈妈第一次带我去街上赶集时的情景,秋收完毕,麦子已种下地,那天雨刚停,妈妈说要带我去街上见见世面,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我家离石渣子路三百米左右,走时拣高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到石渣子路时,鞋上裤角上还是沾满了泥。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街道都是石渣子铺的。妈妈买了几尺布后带我到了爸爸的单位,爸爸的同事有很多住在单位里,我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每一家门口的路。回来的路上,我问妈妈:“我家为什么不搬到那里住呢?”妈妈说:“我们是农村人,得在家里种地,不然凭你爸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不了你们六个”。那时候街上在我心目中就是最繁华的地方,村里行行都是石渣路就是我当时的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爸爸说,1974年,政府决定打通我老家通向村外的主路。为了打通这条路,凡是在新路规划范围内的所有家庭都要拆老房、换新宅、盖新房。那一段时间,几个村子里的人整天吵吵闹闹的,最终大家伙都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很快把这条新的村路建成通行了。新修的村路笔直而又宽广,给村里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欢乐。1976年村西边南北路改造升级了,铺上了石渣子路。虽然村里行行还是土路,但是往街上去的主路好走了,老百姓心里特别的高兴和知足!</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也是因为新路的缘故,村里的自行车、拖拉机、收割机似乎一夜之间多了起来。新路的修成,也促使村里更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p><p class="ql-block">路好走了,家里有老人、孩子照顾的年轻人开始在家里种植蔬菜大棚、蘑菇大棚等,养殖鸡、鸭等。村民手里有钱了,就进城买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买几件流行的衣服和鞋帽。</p><p class="ql-block">没过几年光景,那些在家里干事业和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都将自己家里的石头瓦房翻修盖成了红砖平房或者楼房。后来,我出嫁了,在村里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村里的新变化,都要在村路上走几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又过几年,村里的路不断升级改造,先是修成了柏油路,再改造成硬化水泥路,然后再加宽。改革开放给偏僻的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变化最大、最让老百姓称好的便是路。昔日土路由窄小变宽阔,由短到长,由土路变成水泥路,由单一的公路变成到四通八达的公路网。</p><p class="ql-block">如今,大量农副产品就通过乡村的水泥路运到县城或者县城以外的地方去卖,越来越多的村民都鼓起了腰包,乡亲们的生活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p><p class="ql-block">家乡的路不断升级,吸引了不少在外务工的有志青年,他们回到村里,有的开农家乐、生态有机农场,有的种植葡萄、核桃等果木;有的回来办服装厂、袜子厂等等。很快,村里的变化更大了,有的家庭把原来的平房盖起了别具特色的小楼,有的家庭在城市买房定居,有的家庭买了小轿车;村村有超市,村村通公交……</p><p class="ql-block">我知道,这都是得益于近年来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县之力推行“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好农村路”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她逐步引领农村向着更广更平坦的阳光大道走,这是一条富民之路,更是一条强国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