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高考新1卷满分范文</p><p class="ql-block">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p><p class="ql-block">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span></p><p class="ql-block">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联想和思考?</span>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p><p class="ql-block">满分范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芭蕉舒卷,问题无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浙江一考生</p><p class="ql-block"> 张载有诗云:“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芭蕉叶不断展开,但是其新芽并未减少。正如当今时代,许多问题貌似能快速得到答案,但本质上,我们的问题并没有、也不会减少。</p><p class="ql-block"> 万物互联,问题与答案间似乎只隔了一个回车键。表面上,问题得到了某种解答,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切实减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能够给出精确的距离,却无法破解“玉兔号”登月的技术难题;它们能够完美地呈现经济年报,却难以攻克“黑天鹅”“灰犀牛”等发展难题。有人说,能够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不是可以针对问题作答了吗?此言非虚,但它们的解答只是基于人类已有的知识积累,且往往只是对网络信息的剪裁、修改或拙劣的拼凑,这样的解答显然与数学家严密的推理、经济学家严谨的论断相距甚远。</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许多关涉人类自身的问题本就没有唯一的答案,难以靠工具或技术迭代来解决。迷茫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在小雷音寺中“躺平”的“佛系”青年,仍然无法凭借搜索引擎解答他们的灵魂难题;置身于政治博弈,在制裁和变动中生存的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真正的腾飞。</p><p class="ql-block"> 进一步讲,旧问题的答案也往往是新问题的依托与起点。正如不断抽新芽的芭蕉叶,始终清澈的半亩方塘,新问题的嫩叶与活水,会不停地出现。卡尔·萨根说,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发问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只要人类步履不停,问题便会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 那么,问题减少的错觉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地说,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忽视暂无答案的问题。在信息社会,人们困于同质化的圈层,只想停留在无问题或问题答案触手可及的“舒适圈”。但这样的话,我们不仅无法成为会思想的“芦苇”,甚至连“存储知识的硬盘”也称不上。有鉴于此,作为信息时代原住民的一代青年,我们不应被答案易得的论调迷惑,而应沉潜于暂无答案的问题,不断索求解决之道。</p><p class="ql-block"> “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芭蕉叶的舒卷周而复始。物性不穷,义理无尽,问与答的循环也没有终点。在信息时代,青年们提问、回答、再提问,“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如此螺旋上升,则必将持续书写精神图景的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4772220730&wfr=c" target="_blank">点击链接购买《高中文言文学练考导航》15</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千锤百炼,智慧之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本用三年</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4772220730&wfr=c" target="_blank">点击购买《高中文言文学练考导航》15</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