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3日继续宁夏之行的最后一站——宁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宁夏岩画广泛地分布在宁夏境内沿黄河两岸的贺兰山、卫宁北山、香山、西山及灵武二道海山绵延七百余公里的近百个山谷、峡口与丘陵之中。是曾经驻牧、生活于此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游牧民族凿刻在岩石上的生活痕迹。公元五世纪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一书中记述了中国南北各地二十多个岩画点,关于宁夏境内岩画《水经注》记载:“河水又东北径浑怀障西……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战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p> <p class="ql-block">鹿</p> <p class="ql-block">符号</p> <p class="ql-block">鹿</p> <p class="ql-block">射猎</p> <p class="ql-block">骆驼、马、符号</p> <p class="ql-block">人形</p> <p class="ql-block">山羊</p> <p class="ql-block">山羊、符号</p> <p class="ql-block">牛头化石 水洞沟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虎</p> <p class="ql-block">人形、符号</p> <p class="ql-block"> 在贺兰山的贺兰口沟,数百个人面像凿刻在山壁之上,形成一条蔚为壮观的脸谱长廊。很多巫教盛行的地区,也都发现了有许多人面像组成的神像壁。有专家说,这是古代巫师制作的神灵形像。制作神像,并通过祭奠神像以达到同化自然的目地,是巫师的主要司职之一。</p><p class="ql-block"> 太阳落山了,黑暗淹没了世界,死亡笼罩着山野……谁能帮我们战胜死亡、黑暗、寒冷?太阳神就这样诞生了!于是,氏族部落的人们在巫师的率领下,将太阳神像刻在了贺兰口高处面对太阳升起的石壁上,部落全体男女老少跪拜祈求、欢跳蜈神舞蹈。这一夜,他们心中已不像往日的夜晚那样黑暗和寒冷,他们觉得是太阳神在注视着他们。从此,他们便坚定地相信太阳的灵魂与他们在一起,他们不再惧怕死亡、黑暗。</p> <p class="ql-block">龙</p> <p class="ql-block">舞者</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岩画中有大量鹿的图形,这种鹿图形很独特,嘴巴近似鸭嘴,张开而前突,所以,也有人认为它是鸭嘴兽。这类造型的鹿图,在新疆的阿尔素、蒙古国及前苏联境内都有发现,且风格极为相似。鹿图像与古代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和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和宁夏相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青铜牌饰上找到证据。从这幅图的构图看,凿刻者非常随意自如地夸张了鹿的形态特点,画面丰实饱满,给人以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虎、鹿</p> <p class="ql-block">动物</p> <p class="ql-block">山羊</p> <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乐器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它们不仅是音乐艺术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宁夏民间乐器一—口弦、泥哇鸣、咪咪于2006年被认定为宁夏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宁夏民间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它们体现出的社会性、地域性、民俗性和娱乐性,以及其独特的音色、形制、演奏方法和原生态乐韵均是宁夏各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资源,成为中国民间乐器重要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安宇歌女士一家三代收藏的口弦等乐器,展现宁夏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博大精深,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共同奏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和谐乐章。</p> <p class="ql-block">大羊头弦子</p> <p class="ql-block">羊角单弦琴</p> <p class="ql-block">牛皮单弦琴</p> <p class="ql-block">小龟壳琴</p> <p class="ql-block">大龟壳琴</p> <p class="ql-block">骨笛</p> <p class="ql-block">双管咪咪</p> <p class="ql-block">口弦组合</p> <p class="ql-block">泥哇鸣</p> <p class="ql-block">鹿皮单弦琴</p> <p class="ql-block">牛头化石 旧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宁夏灵武县水洞沟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牛头化石的尺寸可以想象,这头牛的身躯十分庞大。水洞沟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地层中,还出土了野驴、犀牛、鬣狗、羚羊、转角羊、牛、猪和鸵鸟等动物化石。这些喜欢温暖湿润环境的动物化石的发现,说明远在数万年前,现在干涸、荒凉的水洞沟,曾是一片树木丛生、水草丰茂、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漏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其持续时间大约在距今7000~ 5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宁夏南部发现15处仰韶文化遗址,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均有酒址分布。出士遗物以陶器为大宗。器型以红陶尖底瓶为典型;兼有少量磨光石器,多为斧、锛、刀等农业工具。文化面貌反映的是这个时期人类已经开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p><p class="ql-block">红陶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p><p class="ql-block">隆德县凤岭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境内,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宁夏发现马家窑文化时期遗存150余处,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海原县均有分布。分为居住遗址和墓葬遗址,出土遗物以彩陶为主,工艺讲究,纹饰多样,伴随着以农具为主的磨光石器。石祖和石磬的发现,昭示着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原始宗教和原始音乐。</p> <p class="ql-block">豆荚纹双耳彩陶壶 </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p><p class="ql-block">宁夏固原店河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 泥质红陶。侈口,直颈,圆肩,鼓腹,下腹内收,小平底。腹中部两侧置对称的环形耳腹外壁中部以上彩绘装饰,黑彩为地,颈部饰两周倒置叶纹,肩至腹中部饰弧线锯齿纹,间以四组豆荚纹。</p> <p class="ql-block"> 菜园文化是一支“农畜并重、崇尚简朴、兴盛蓝纹素陶的土著文化”,因宁夏海原县南华山北麓菜园村遗址的发现和研究而得名。它的分布核心区仍在陇东高原和宁南山地丘陵区。在宁夏南部发现这一时期遗址60余处,距今4800~3900年,经历了800多年的演化发展历程,出土物除大量陶器、兽骨外。还有用于收割的石刀、陶刀,用于脱粒的石磨盘。石磨棒,用于狩猎的石镞和骨镞,表明菜园文化的先民已经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p> <p class="ql-block">锯齿纹双耳彩陶壶</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菜园文化</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宁夏海原菜园遗址出士</p><p class="ql-block"> 泥质红陶。侈口,尖圆唇,直颈,圆肩,鼓腹,下腹斜收,小平底。口沿外侧置对称的小鋬状耳,腹中部左右两侧置对称的环形耳。外壁腹中部以上彩绘装饰。颈部饰网格纹,肩至腹饰一圈圈锯齿纹,间以黑红彩组成的宽弦纹,下饰一周波浪纹。口沿内侧亦有彩绘,斑驳不清。</p> <p class="ql-block">圆圈网纹双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菜园文化</p> <p class="ql-block">点线纹彩陶盂</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菜园文化</p> <p class="ql-block">锯齿网纹双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菜园文化</p> <p class="ql-block"> 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4400年~3900年。主要分布区地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多省区。在宁夏南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居住和墓葬遗址达300余处。分布广,数量多。文化面貌属七里墩和秦魏家类型,出土物除了新石器时代常见的陶器和磨光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细的玉器,兼具实用和礼仪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玉璧、玉琮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绳纹夹砂红陶鬲</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p><p class="ql-block">1960年西吉县兴隆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铜车饰件 战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轴饰 西周</p><p class="ql-block">固原市中河乡孙家庄出土</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轴头饰 战国</p> <p class="ql-block">柿蒂纹圆形车饰 战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兽头銮铃 战国</p> <p class="ql-block">镂空车马饰件 战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凤鸟兽纹铜簋 西周</p> <p class="ql-block">铜鹿 战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铜柄铁剑 东周</p><p class="ql-block">2007年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错银铜镦</p><p class="ql-block"> 这件错银铜锻(dui)1968年出土于固原头营,属战国时期,是用于长兵器末端加固的构件,它圆筒细腰,高6.9厘米。在铜敏的外表及底部,用细小的银片和银丝镶嵌,构成布局规整的卷云纹和曲线图案。由于铸成锹的青铜和嵌入的银两种金属的光泽不同,从而显现出银光灿灿,绚丽多姿的夺目花纹,是一件堪称精美的实用工艺品,也是中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兵器配件,是各民族交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铜铸镂雕</p><p class="ql-block"> 青铜透雕牌饰以自然界常见的动物为其主要的装饰题材,抓住了动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以随形的动物轮廓制作成型,用夸张和细腻的技法刻画了各种草原动物或独处或相互厮杀的状态。老虎的勇猛、鹿和驴的孱弱以及骆驼和马的强壮都表现得栩栩如生。把三维空间里的动物压缩到二维空间的扁平的铜牌上且表现得动感十足,可见古老戎族的青铜铸造和雕刻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这些牌饰形象生动,制作精良,是北方青铜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北方民族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透雕铜牌饰 战国</p><p class="ql-block">中宁匈奴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羊首纹铜牌饰 战国</p> <p class="ql-block">鸟形铜牌饰 铜鹿形饰 战国</p> <p class="ql-block">车轮形铜牌饰 战国</p> <p class="ql-block">彩绘鸟形灰陶壶 汉</p> <p class="ql-block">回首卧式错金银铜羊 西汉</p><p class="ql-block">1974年彭阳县古城公社出土</p><p class="ql-block"> 汉代席镇。铜羊呈卧姿,脖颈弯曲回首张望,双目凝视,表情祥和。通体采用错金银工艺,从鼻梁过脊至尾端纵贯一条金线,身体两侧用金银线镶嵌呈立体感极强的卷曲羊毛状图案,金光银彩交互辉映、花纹纤细,做工精良、生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伏波将军章”铜印 汉</p> <p class="ql-block">“廉眇”琥珀印 东汉</p><p class="ql-block"> 底面边长1.5厘米,高1.2厘米。1972年永宁县通桥东汉墓出土。该印面近正方形,呈红色,印背雕有一长身卧虎,造型小巧精致,印面阴刻有篆书“廉眇印“三字。东汉时期,除了官吏由官府颁发统一规定的官印外,民间也有普遍用印,这枚琥珀“廉眇印”,是东汉官、私印章中的上品,十分少见。</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楼 汉代 </p><p class="ql-block"> 陶楼高三层,分两段塑造烧制,对接而成。第一层形制简单,左右以熊行角神支撑;中间层平座前伸,上立栏杆,五间单扇板门半开,两边置人形支柱。第三层,被熊脚神支撑的三架斗拱隔为两间,各置一长方形棱窗,悬山式屋顶,全楼古朴别致。檐角、斗拱造型生动,是汉代建筑的真实缩影。</p> <p class="ql-block">货布 汉</p><p class="ql-block">1984年盐池县张家场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大泉五十”钱范 新莽</p> <p class="ql-block">铜壶 汉代</p><p class="ql-block"> 盛酒器。圆口微侈,口沿外有领圈,圆鼓腹,平底,圈足,无盖。口、肩、腹、下腹部各饰一周凸弦纹,肩部两侧铸出对称兽面纹铺首衔环耳。铺首纹饰造型生动,立体感强。器体简洁朴实,沉稳大方。</p> <p class="ql-block">灰陶马 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甲骑具装俑、骑马俑、骑马女乐俑、陶骆驼</p><p class="ql-block">、陶驮马、陶马 北周</p><p class="ql-block">1983年固原市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四系青釉盖罐 隋唐</p><p class="ql-block">2004年固原市九龙山隋唐墓地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彩套衣俑 唐</p> <p class="ql-block">武士俑 唐</p><p class="ql-block">2003-2004年固原市南塬唐墓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王俑 唐</p> <p class="ql-block">镇墓兽 唐</p><p class="ql-block">2005年宁夏吴忠市北郊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彩武士俑 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彩镇墓兽 唐</p> <p class="ql-block"> 塔形罐是一种具有佛教意蕴的陪葬明器,是唐代陶器的一个新品种。由盖、兽面罐和底座三部分组成。其流行时间较长,造型也多种多样,堆贴的人物、兽面形象栩栩如生,花朵图案穿插排列有序,装饰性极强,是唐朝与西域文化交流的产物。近年来吴忠市西郊百余座唐墓出土的一批塔形罐又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视野。这些塔形罐出土时多放置在墓室的西南部,形制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有三兽面、八兽面、象面塔形罐,说明吴忠西郊唐墓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形成期。</p> <p class="ql-block">契苾夫人墓志</p><p class="ql-block"> 墓志呈方形,青石质,长60.5厘米,宽60.7厘米,厚12.6厘米,青铜峡市邵岗唐墓出土。志文楷书,竖向镌刻,字体俊秀,共23行,530字。墓志铭题为“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契苾氏墓志铭并序”,墓志颂扬了浑公夫人的名门家世及贤德才智,还对契苾族、浑部、浑公夫人及家族渊源、世系及先祖功业略做叙述。碑中所言“契苾与浑”为铁勒姓,契苾族乃铁勒的一支,祖辈在今新疆焉耆以北傍天山游牧。该墓志的发现,为研究唐时期少数民族铁勒九部之一的契苾部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石刻胡旋舞墓门</p><p class="ql-block"> 每扇门均呈长方形,上下有圆柱状榫,两门闭合处各有一孔出土时有铁锁锁扣。每扇石门正中浅雕一“胡旋舞”男伎。所刻男伎为典型的胡人形象、虬属卷发,深目高鼻,宽肩细腰,体魄健壮。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紧腿裙,脚穿长筒皮靴,站立在一块编织精美的小圆毯上,双人对舞。四周剔地浅浮雕卷云纹,似舞伎腾跃于云气之中。</p> <p class="ql-block">金冠饰、金颌托饰 唐</p><p class="ql-block">2004年固原市九龙山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金颌托饰 唐</p> <p class="ql-block">狩猎纹金方奇 隋</p><p class="ql-block">2006年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出土</p><p class="ql-block"> 该饰牌以失蜡法浇铸而成,牌面饰有狩猎纹图案,饰牌背面左、下、右三边铸有铭文,为魏碑体隶书,正文56个字,每四字为一句。落款26个字,自然断甸。铭文中有“良工刻构,造兹方奇”,故依铭文,该器物暂定名为“方奇”。方奇在《辞源》中的解释为:“地方所产珍奇之物”。 饰牌上的狩猎纹构图与常见的波斯银盘或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内石榻上的雕画相类似。关于这件文物的命名及用途,目前尚无定论。</p> <p class="ql-block">吉祥遍至口和本续</p><p class="ql-block"> 白麻纸本,蝴蝶装。共出土九卷,全部为西夏文,总字数达10万字,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该经书的内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栏线交角处缺口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笔锋形态不一、栏线及版心行线漏排、省排、经名简称和页码用字混乱、有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征。1996年被文化部组织的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该书“是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是一部保存较好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佛经。它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具有重大价值。</p> <p class="ql-block">黑釉剔刻牡丹花纹四系扁壶 西夏</p><p class="ql-block">1986年灵武磁窑堡出土</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老虎瓷枕 金</p> <p class="ql-block">瓷靴 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系剔刻花罐 西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黑釉剔刻花瓷钵 西夏</p><p class="ql-block">灵武磁窑堡出土</p> <p class="ql-block">白釉瓷钵 西夏</p><p class="ql-block">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雕龙栏柱 西夏</p><p class="ql-block">1974年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p><p class="ql-block">残高123厘米、边长33厘米。出土于西夏陵区6号陵陵台前盗坑底部,共3件。灰白色石质。通体分为三部分,柱头、柱身、柱座。柱头,残存下半部,为一東腰莲花座,座上蹲狮仅存一足。柱身,与柱头连为一体,呈圆角方形,三面雕有剔地起突缠柱二龙戏珠云纹浮雕图案,双龙缠柱,云气缭绕,龙爪三趾。柱身一面平素无纹,上下各有一长6.5、宽5.5厘米的长方形榫孔。柱身下端平脚,柱座已不存在。整件器物造型生动,技艺精湛,是一件西夏建筑构件中十分珍贵的石雕艺术品。由图案题材可知,当时中原文化对西夏文化的影响与渗透。</p> <p class="ql-block">皈依罐</p><p class="ql-block">Guiyi Jar</p><p class="ql-block">皈依罐共分五层,由下至上依次为底座、花边口沿钵、鼓腹罐、覆莲盖、葫芦形塞。底座下大上小,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四周兽头头顶圆环,颈部拉长做支柱,环边饰莲花宝珠;上部塑四力士,手托圆环,圆环周围饰莲花库珠。高圈足花边口沿钵置于圆环正中,钵中腹贴塑一周乳突纹。钵上置一敛口鼓腹罐,腹中贴塑一周乳突、卷草纹。覆莲盖扣于罐上。盖上为葫芦形塞。器物的五个部分装置紧凑,似为一体,纹饰手法富于变化,造型独特,制作精美。</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牛 西夏</p><p class="ql-block">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该文物由青铜铸造而成,中间空心,外表通体鎏金。牛屈肢而卧,牛角耸立,两耳竖起,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牛颈有弧纹,比例匀称,线条流畅,形象逼真,个体硕大。表现出了西夏时期较高的铸造工艺。</p> <p class="ql-block">菱花形人物楼阁纹铜镜 宋</p><p class="ql-block">1977年隆德县观庄宋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这面铜镜的主题纹饰为山水人物画,以群山为背景,左边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桂树,右边是单檐庑殿顶的房屋,门旁有玉兔在捣药,下边是弧形梁式桥,桥下河水汹涌。门半闭半启,一人侧身远眺,门前椅上坐一长者,着袍束带,身旁两侧分别侍立着手执宝扇的金童、玉女,皆目视桥头。桥头一人,头戴高冠,侧身弯腰拱手,面向桥中执物之人。菱花形缘,圆钮,通体鎏金。整个镜背构图丰富,造型盈巧,是宋代典型的人物故事镜。</p> <p class="ql-block">金饰件 西夏</p><p class="ql-block">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西夏竹雕</p><p class="ql-block">1975年银川市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p> <p class="ql-block">西夏铁剑</p><p class="ql-block"> 管状柄,柄端有銎。1975年出土于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表面已锈蚀剥落。</p><p class="ql-block"> 党项民族崇尚习武,所以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兵器的制造,并把它掌握在政府手中。元昊初立,即在其宫廷后设锻工场制造兵器,种类多样。据史料记载,西夏甲胄“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西夏刀、剑的制作也非常出色,“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能及”。《鸡肋集》记载,苏东坡曾获西夏剑,极为欣赏,便命晁补之作歌赞之,“红妆拥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风,螺旋锷波起脊,白蛟双挟三蛟龙,试人一缕立振魄,戏客三招森动容”。就连宋钦宗本人也佩带夏国剑。由此可见,西夏剑之锋利与名贵。</p> <p class="ql-block">六棱双耳长颈铜瓶 西夏</p><p class="ql-block">1986年银川市新华街出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龙钮八卦铜钟 西夏</p><p class="ql-block">1986年银川市新华街出土</p> <p class="ql-block">石马 西夏</p><p class="ql-block">1977年银川市西夏陵区M177墓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佛头像 西夏</p><p class="ql-block">1990年贺兰县宏佛塔出土</p><p class="ql-block"> 高36厘米、正面宽24.4厘米、侧面宽25.5厘米。共出土两尊,形象相似,皆中空。头顶为螺发,中间有一白色肉髻。面部方颐,双眉隆起,眉间有白毫。眼珠乌亮,为黑色釉料特制。下眼睑上有黑色“泪痕”,系高温下眼珠釉料熔化流出所致。鼻梁高直,双唇闭合,厚唇上墨线绘出八字胡须,下颌用墨线绘出日、月、云状纹饰。</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佛头像 西夏</p><p class="ql-block">1990年贺兰县宏佛塔出土</p><p class="ql-block"> 高 36.4 厘米,面宽24.2 厘米,侧宽24.2厘米。中空。头顶布满螺发,中间有一肉髻。面部方颐,双眉隆起,眉间有白毫;眼珠乌亮,为黑色釉料特制。佛头面部罩一层白色化妆土,墨绘胡须。</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罗汉身像 西夏</p><p class="ql-block">1990年贺兰县宏佛塔出土</p> <p class="ql-block">木雕上乐金刚像 西夏</p><p class="ql-block">1986年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出土</p><p class="ql-block"> 高15厘米、底座宽5.5厘米、底座长10.4厘米。上乐金刚又称胜乐金刚,藏语称“登巧”,蒙语称“德穆钦格”,是藏密无上瑜珈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主尊金刚裸体,身躯呈蓝色,十二臂,主臂拥抱明妃,双手各握一法器,其余十臂向两侧平伸,双足下踩仰伏魔。明妃金刚亥母的面部和身躯呈红色。主尊身后雕成大象形状,呈白色。该像为圆雕,将藏传佛教上乐金刚本尊修法中本尊、佛母的造型和装饰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形体造型准确,肢体连接恰倒好处,雕刻手法别致,用刀娴熟,彩绘色泽艳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彩绘贴金木桌 西夏</p><p class="ql-block"> 1986年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出土</p><p class="ql-block"> 长58.5厘米、宽40.5厘米、高32.5厘米。佛教在西夏备受尊崇,迄今发现的不少西夏艺术珍品,多为佛事活动的用品。该器物是放置祭祀供品的供桌。采用传统木工卯榫工艺制成。供桌的前后有两个看面,均用双枨、镂空雕花挡板和花牙板装饰。桌子通体彩绘,红漆衬底,金色线条勾勒出桌面边沿、桌腿、双枨、蜀柱、挡板和花牙板的轮廓,间施黑色和绿色。整体造型美观大方,镂空雕刻工艺精湛,彩绘华丽而又凝重,虽历经千百年,其色渾、木质保存依旧完好,这与佛教在西夏所居的重要地位有关,是一件难得的西夏佛教寺庙用品。</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像 西夏</p><p class="ql-block">青铜峡108塔出土</p> <p class="ql-block">绿红陶带角套兽 西夏</p><p class="ql-block">银川市宁东西夏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灰陶鸱吻 西夏</p><p class="ql-block">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琉璃鸱吻(复制) 西夏</p><p class="ql-block">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p><p class="ql-block"> 高152厘米、宽92厘米、厚32厘米鸱吻是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物,正面相对而立。龙头鱼尾,下部龙头方筒形,下端开口,龙口封住,獠牙外露,形象威猛,眉似绳索,眉稍微卷上翘,眼球突出,眼瞳呈圆孔,斜上方有两只突出小耳,颈鬃直立,上颚顶突出一桥纽形兽鼻,其后两侧各有一圆孔,孔内插双角。尾出两鳍,翻卷上翘。器内中空,器体厚重,器背施鱼鳍纹,尾部施鳞纹。为正脊饰物。因其形体硕大,可推测它所在宫殿的宏大。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红陶迦陵频伽 西夏</p><p class="ql-block">银川市西夏王陵出土</p> <p class="ql-block">琉璃摩羯 西夏</p><p class="ql-block">银川市西夏陵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牌饰 元-明</p> <p class="ql-block">石马 元</p> <p class="ql-block">石螭首 元</p><p class="ql-block">开城安西王府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釉褐花人物故事纹罐 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纳家户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纳家户清真寺位于银川市永宁县城西纳家户村,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纳氏是元代贵族瞻思丁之子纳速拉丁的后代,自元代移居此地。纳家户清真寺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寺院,寺院呈长方形坐西向东,由前门楼、左右厢房、礼拜大殿、沐浴堂组成,殿堂宽阔宏大,整个布局严谨、规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万历十五年铁钟</p><p class="ql-block"> 高139厘米,直径105厘米。蒲牢钮,穹状顶,钟肩饰一周串珠俯莲,间以四圆孔,钟身肥硕,上饰有带状大团花纹,八卦图形,联珠纹及“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字样,钟身铭文多已漫不清,唯“万历十五年”较易辨识,钟口呈葵瓣形。该钟为研究明代宗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德化窑白瓷观音像 明</p> <p class="ql-block">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p><p class="ql-block"> 1974年出土于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东碑亭。长68厘米,宽65厘米,高62厘米。</p><p class="ql-block"> 圆雕,白砂石质,近似正方体。为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圆睁且外凸,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腹有肚兜,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撑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计15个字。第一行4字汉译为“小虫旷负”;第二行4字汉译为“志文支座”;第三行7字汉译为“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阴刻汉文一行6字“砌垒匠高世昌”,为西夏石雕工匠的姓名。雕像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反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迄今在西夏陵区多座帝陵的碑亭遗址中,已出土这类支座11件,但刻有西夏文字的仅此一件,弥足珍贵。是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骑马关羽铜造像 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粉彩罐 清</p> <p class="ql-block">豆青罐 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寿桃形鼻烟壶 清</p> <p class="ql-block"> 宁夏作为马列主义传播和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经过宁夏,在六盘山上,毛泽东同志曾写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诗篇。红军西征转战宁夏期间,我国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府——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在同心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次伟大尝试,为后来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了光辉典范。抗战时期,宁夏工委领导回汉人民坚持斗争,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宁夏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及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览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58年,以革命文物专题的形式反映了宁夏是一块革命先烈用鲜血侵染的红色热土,无数革命志士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抗敌。以文物为主,辅以照片、图版、文字、油画、雕塑、图表、多媒体展示、场景再现、电动沙盘和现代电子声像等表现手段有机的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的再现了宁夏的革命历史。</p> <p class="ql-block">天下黄河富宁夏</p><p class="ql-block"> 黄河宁夏段总长397公里,在宁夏中北部形成冲积平原。引黄河水灌溉,在宁夏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这里的先民先后修建了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惠农渠等古渠,经过历代的增修、疏浚,至今仍然滋润着宁夏的平原沃野,让“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奇迹不断延续下去。2017年10月1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画珐琅香炉 清代</p> <p class="ql-block">银熏炉 清代</p> <p class="ql-block">羊皮筏子</p><p class="ql-block">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运输人员、物资的一种摆渡工具。早先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当地人“缝革为囊”,然后充入空气进行使用。后来,就用宰羊后掏空内脏的整张皮囊,不再是缝合而成,被称为“浑脱”。人们最初使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将若干个皮囊相拼,用绳索固定在木排上,就成了羊皮筏子。</p> <p class="ql-block">九龙套砚 现代</p> <p class="ql-block">翻羊拐</p><p class="ql-block"> 羊拐即羊蹄腕处的骨拐,每组一般为五到十枚,并涂有红蓝绿等色彩。用手将羊拐撒在桌上,用其中一个羊拐抛接,当第一个拐抛起后,赶紧用手把撒在桌上的羊拐,按要求翻摆成同一个面,一次最少翻一个,技术好的一次可翻好几个,四面按顺序翻完即为胜。</p> <p class="ql-block"> 三天两晚的宁夏行因为已经订好的九色甘南之行,不得不匆匆告别银川,干净整洁,绿树环抱的银川,盛夏里凉爽宜人。期待着有机会再次来到美丽的宁夏,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沙漠之行。明天继续旅行下一站——九色甘南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