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古代“高考录取通知书”(随笔)

三湘印象

<p class="ql-block">有趣的古代“高考录取通知书”</p><p class="ql-block">彭建华</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科举制度便是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如追溯其历史,可说是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兴盛于明清,最终衰落于清末。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科举考试与当今的“高考”一样,不仅为国家选拔了无数英才,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有趣故事。</p><p class="ql-block">隋末唐初,科举考试尚未形成定制,“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新进士及第后,会以金粉或金属粉制成金色涂料,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之用,以报登科之喜,史称“泥金帖子”,由此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榜帖”。但因为“泥金帖子”是学子附于家书中寄出,而非通过官方渠道递送,因此并不被视为正式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后来,“泥金帖子”时常发生遗漏或丢失事件,致使其使用逐渐受到限制。</p><p class="ql-block">到了唐代后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高考录取通知书”也随之发生变化。“泥金帖子”终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加强版的“金花帖子”。这是在原“泥金帖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形式,更加凸显了“高考录取通知书”的严谨性和正式性。它以素绫为轴,并镶嵌有金花,上面用金粉书写考生的名字和名次,由官方单独寄递给登科学子,不再附于学子家书之中。“金花帖子”的大小尺寸皆有具体规定,须“阔三寸,长四寸许”,从而成为中国古代豪华版的“高考录取通知书”。由此,足见当时对科举考试的重视。除了记录学子考取的功名外,还特别记载了主考官的姓名、头衔,并附加有主考官的“亲笔签名”。“金花帖子”不仅是考生才华的认可,更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每当“金花帖子”送到考生家中,都会引起一阵轰动,平民小户会珍藏起来,通常将其挂在家中大堂,以光大家庭门楣,激励后人。大户人家更是将其送到本族祠堂,供族人参观,以示荣耀。</p><p class="ql-block">宋朝的科举制度已是相当完善,“高考录取通知书”自然也得到了相应改进。其时的“金花帖子”采用了“黄花笺”这种锦帛材质,并涂以金粉,名称也随之改为“金花榜子”。相对于唐朝的“金花帖子”,“金花榜子”虽然更为简单,但却更显高贵大气。“金花榜子”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近亲三代姓名等信息,传达了考生的录取信息。此外,宋朝还出现了“科举恩数”制度,对录取的进士进行赏赐,以示恩荣。</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达到鼎盛,“高考录取通知书”也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这个时期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不再叫“金花榜子”,而是统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则称之为“喜报”。官方给考生送达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上,直接写了考生的名次和相关信息。同时,还出现了专用的科举捷报印版,榜吏只需将录取学子的姓名、名次等信息填入印版中,便可快速制作出“高考录取通知书”。这种标准化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也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p><p class="ql-block">古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经历了从“泥金帖子”到“金花帖子”、再到明清时期的“捷报”和“报帖”的演变过程,都是古代科举制度下用于通知考生及第的重要文书。它们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于人才的尊重,见证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完善,对于了解古代科举制度、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不过多得的重要文物。</p><p class="ql-block">如今仍可见到古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些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录取通知书,湖南省博物馆也曾展出过一份清代乾隆年间的“乡试录取通知书”。另外,一些地方的历史博物馆、图书馆或者私人收藏家也可能会有收藏。</p><p class="ql-block">本文发表于2024年7月19日《海华都市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