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仲夏时节,天高云阔,我们冒着酷暑,前往邯郸游览。与20年前曾来过的邯郸比较,今天的邯郸面貌焕然一新,有气派、有规模,更有文化底蕴。以前有所不知,邯郸市是一个3000年不改名的城市,那些历史古迹、传奇故事和出土文物,均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历经8帝158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黄河以北最大的手工业、商业城市和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西汉时期,邯郸为赵国(藩国)王都,与洛阳、临淄、宛城、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84条,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p> <p class="ql-block"><b> 武灵丛台</b></p><p class="ql-block"> 武灵丛台在丛台公园内,是古城邯郸的象征,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建,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28米。三层青砖高大的底层南北各有一门,甬道右侧的台墙上还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几个大字。当中一层有5间大房屋,名“武灵馆”,是为纪念武灵王而建。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个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丛台是赵武灵王观看军事演练及娱乐表演的场所,李白、杜甫等诗人都曾登台挥毫题诗。</p> <p class="ql-block">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赵雍,前325至前298年在位)为赵国第六任国君,是赵国最有作为的君主,前326年即位后,励精图治,开改革之先河,施行胡服骑射,修筑赵长城,灭中山国,疆土达到极盛,雄居战国七强之列。</p><p class="ql-block"> 赵武灵王27年(前299年),赵雍传位给次子赵何,引起长子赵章一党的不满,爆发沙丘之乱,赵雍被围困行宫中长达3个月,最终饿死在宫中。赵武灵王在位时功绩显赫,但他的壮年退位是失败而愚蠢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大石碑是乾隆皇帝游江南路过时亲笔书写的诗碑。</p> <p class="ql-block"> 七贤祠</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让后人追忆这些古赵国忠臣良将的文治武功。</p> <p class="ql-block"><b> 秦始皇出生地</b></p><p class="ql-block"> 位于丛台公园的西南角,实际其出生是在公园附近一带。秦始皇出生在邯郸,还是头一次知道。</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的父亲秦公子异人,是秦昭王太子安国君20多位儿子中的一个,被秦国派到赵国作为质子,住在邯郸,但很不受待见。战国时期著名商人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吕不韦积极奔走在邯郸与咸阳之间,结交了秦国权贵华阳夫人,终于使异人成为安国君宠妃华阳夫人的养子,从此异人更名为子楚,取得了秦王族的信任,为进入更高的政治阶层打下基础。吕不韦身边有位美丽并善于歌舞的赵姬,子楚与吕不韦饮酒时,见到赵姬后心生爱慕,请求吕不韦把她让给自己,吕不韦虽有不舍,但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将赵姬献给了子楚,后生下儿子赵政。</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近3年,赵国人迁怒于子楚,欲杀之。子楚深感到已无法在邯郸再待下去,于是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子楚逃回到秦国,而3岁的儿子和妻子赵姬则留在邯郸。</p><p class="ql-block"> 直到公元前251年, 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子楚被确定为太子,并接回夫人和儿子。9岁的赵政跟随着母亲第一次离开邯郸来到秦国,更名为嬴政。3年后父亲秦庄襄王去世,13岁的嬴政登上王位,21岁亲政,在吕不韦等人的辅佐下,开始了顺应大势、统一六国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在39岁那年(公元前221年)实现天下一统,号始皇帝,自称朕。除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长城,征南越,他还先后进行了五次大巡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公元前210年,50岁的秦始皇第五次巡行,至平原津染病,勉强行到赵地沙丘宫,七月丙寅这一天,驾崩。</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割据的混战局面,实现了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p> <p class="ql-block"><b> 邯郸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正式开放,博物馆造型独特,正面像古人的帽子,侧面又像缓缓展开的书卷。</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上下4层,常设展览5个,包括通史展1个和主题展4个。</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大厅,眼前是三匹奔腾跳跃的骏马。</p> <p class="ql-block"> 青铜马</p><p class="ql-block"> 大厅的三匹骏马的原型是这里出土的三匹青铜马,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匹马个头不大,但姿态各异,造型精美。一匹昂首前行,一匹驻足觅食,另一匹似乎在打响鼻,将它们并排放置在一起,好像无拘无束在草原上闲庭信步。经专家考证,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青铜马,比武威出土的汉代“马踏飞燕”还要早40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 透雕螭龙纹金牌饰</p><p class="ql-block"> 战国(公元前475至前221年)</p><p class="ql-block"> 赵王腰带上的一个装饰品,上面的云饰、龙纹来自中原文化。</p> <p class="ql-block"> 铜鎏金嵌玉三龙形饰</p><p class="ql-block"> 由鎏金铜质龙、虎和玉龙三部分组成,下面是铜龙,中间是玉龙,最上面是一只口含红玛瑙珠的铜龙。</p> <p class="ql-block"> 红玛瑙带钩</p><p class="ql-block">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此件应是特殊场合使用的礼仪用器。</p> <p class="ql-block"> 深腹筒形陶盂、鸟首形陶支脚</p><p class="ql-block"> 磁山文化(公元前6400至前5400年)</p><p class="ql-block"> 陶盂和陶支脚为磁山文化中的炊具,它们和后来釜、鼎等器物有着内在联系,是现代锅灶的“始祖”,为磁山文化典型器物。</p> <p class="ql-block"> 侈口双耳折腹陶罐</p><p class="ql-block"> 磁山文化(公元前6400至前5400年)</p> <p class="ql-block"> 涧沟遗址水井</p><p class="ql-block"> 水井靠近陶窑,形制似竖井窑穴,深7米余,口径约2米,在水井的底部发现有陶壶、瓶、罐等器物百余件,这些陶器应该是人们汲水时不小心沉落井底所致。涧沟遗址水井是当时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水井遗址,为研究“井”字的起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凤鸟形青铜灯</p><p class="ql-block"> 汉代(公元前206至220年)</p> <p class="ql-block"> 刻度天禄架铜熨斗</p><p class="ql-block"> 东汉(公元25至220年)</p><p class="ql-block"> 熨斗柄面设置有12寸刻度的尺子,刻度用3个小圆圈表示1寸,9个圆圈呈菱形表示5寸,11个圆圈呈菱花形表示10寸,说明5寸为半尺,10寸为1尺。经实测,20寸合今20.1厘米。</p> <p class="ql-block"> 金银涂乘舆大爵铜酒樽</p><p class="ql-block"> 诞生于公元47年(东汉时期),由“蜀郡西工“制造,是皇帝才能使用的器物,皇帝把它赏赐给了赵王。</p><p class="ql-block"> 铜酒樽由酒樽、樽盖、乘盘三部分组合而成,通体鎏银,纹饰鎏金,精美异常,虽然深埋地下近两千年,仍然闪烁着耀目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据说,与邯郸博物馆这件酒樽同一时期、同一形制、同为蜀郡西工生产的,目前国内仅有两件,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可见其珍贵,因此,它也是邯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红砂石罗汉头像</p><p class="ql-block"> 这件被誉为“邯郸微笑”的罗汉头像十分网红。有别于佛相庄严、菩萨垂眉、金刚怒目,小罗汉笑得两眼弯弯,面颊上带着深深的酒窝,一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模样,很受观众喜欢。</p> <p class="ql-block"> 砂石菩萨像(唐代)</p> <p class="ql-block"> 中国历代钱币陈列</p><p class="ql-block"> 展厅主要由货币春秋、邯郸泉韵、孔方韵事组成。</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钱币的形式多种多样,先后有贝币、铜币、黄金、白银、纸币等。而在邯郸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先后见证了甘丹刀布、常平五铢、阜昌通宝、冀南银行币等珍贵货币的发行,邯郸也是人民币的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冀南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根据地银行,它在山西黎城县小寨村成立,1946年3月迁到邯郸市,后迁至石家庄,与晋察冀银行正式合并为“华北银行”。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和北海银行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p> <p class="ql-block"> “江汉关”官银50两(左)和“襄阳卫”官银50两(右)</p> <p class="ql-block"> 磁州窑</p><p class="ql-block"> 北朝时期,邺城创立了北方最早的青瓷窑场,并取名磁州窑。在1400多年的烧造历史中,从未间断,这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磁州窑在宋元朝时期达到了鼎盛,形成了“白地黑花”的独特装饰技法,不仅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的新途径,而且也对后世的青花、五彩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邺城有磁州窑博物馆,时间关系未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 白地褐花双凤纹坛(元代)</p> <p class="ql-block"> 白地黑花双凤纹大四系瓶(元代)</p> <p class="ql-block"> 清末老妇枕</p><p class="ql-block"> 瓷枕为妇人侧卧枕书造型,妇人眉清目秀 着蓝衣红裤,自然屈伸,为典型的清末民间妇女装束。该瓷枕色彩艳丽,形象生动逼真。 </p><p class="ql-block"> 女子的一只脚上无鞋,隐意“避邪”。</p> <p class="ql-block"> 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84条,因此邯郸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完璧归赵、毛遂自荐、黄粱一梦、纸上谈兵、赏罚分明等都出自邯郸。</p> <p class="ql-block"> 邯郸学步</p><p class="ql-block"> 出自“庄子•秋水”,意为: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于是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结果,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现在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p> <p class="ql-block"> 回车巷是邯郸市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已有1000多年历史,1981年重修。相传战国时期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产生了“负荆请罪”、“将相和”的故事。回车巷暂时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b> 赵王城</b></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据载,公元前386年,赵国国都从中牟迁到邯郸,开始大兴土木修建赵王城,历经八王,共158年,至前228年被秦国所占,秦军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变为废墟。遗址公园面积达512万平方米,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古城址,但可看的东西有限。</p> <p class="ql-block"> 前方“龙台”是赵王城当时宫殿主体建筑的基址,当年应是一组回廊环绕的高大建筑,现在仅是个三层的夯土台。登上去只能让人浮想联翩,感叹历史的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b> 邺城考古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b>邺城即现在的临漳,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名字。在邯郸市以西约20公里处,是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县城。史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筑城,始称为邺。东汉以后,成为古河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为曹魏(213至220年)、后赵(335至350年)、冉魏(350至352年)、前燕(357至370年)、东魏(534至550年)、北齐(550至577年)六朝古都,达126年。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雄据邺城,营建王都,筑铜雀三台,创建安文风。十六国时的后赵是邺城发展最空前的时期。鼎盛时期,与南京城遥遥相望,形成一北一南两个政治中心。公元6世纪,邺城成为中原地区的佛教中心。公元580年,隋朝杨坚认为发达的邺城会成为策反叛乱的源头,会威胁朝廷的安全,于是下令火焚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从此曾与长安、洛阳并驾齐驱的繁华城市,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 </p><p class="ql-block"> 邺城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2年,邺城遗址东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被考古发现,出土文物2895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造像跨越北朝和隋唐,且纪年明确,时代衔接,完整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由此,一座以佛教考古为专题的邺城博物馆应运而生。这是中国首座佛教造像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建有5层,共有4个展厅:邺城与佛学东渐、东魏邺城佛教、北齐邺城佛教、邺城佛学传承。博物馆部分馆藏精品曾在2019年赴国家博物馆举办建国70年特展。</p> <p class="ql-block"> 白石四面造像覆钵塔</p><p class="ql-block"> 北齐(550至577年)</p><p class="ql-block"> 造像塔高100.1厘米,宽52厘米,由底座、塔身、覆钵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四面佛龛中供奉三尊佛和一尊菩萨,佛与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许愿印,结跏趺坐。整个造像塔融合了大量的佛教元素,上有莲花、飞天,飞天手中持摩尼宝珠。下有护法力士、护法狮、神王像、香炉、侏儒力士等。神王像有河神、风神、珠神、象神、虎神等。四周有菩提树。</p><p class="ql-block"> 该造像塔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对研究北齐佛教文化及雕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张雄造观世音像</p><p class="ql-block"> 北魏永平3年(510年)</p> <p class="ql-block"> 谭副造释迦像( 北魏中后期)</p> <p class="ql-block"> 坐佛三尊像</p><p class="ql-block"> “龙树背龛”式佛造像:背屏由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立面做弧扇形,边缘呈锯齿状。树冠层镂空,装饰有龙、塔、飞天等。圆润柔美的佛像坐于背屏之前,仿佛荫护于巨大的菩提树下。</p> <p class="ql-block"> 道智造释迦像</p><p class="ql-block"> 东魏武定4年(546年)</p> <p class="ql-block"> 王元景造弥勒像</p><p class="ql-block"> 东魏武定4年(546年)</p> <p class="ql-block"> 立佛七尊像(东魏)</p> <p class="ql-block"> 两尊思惟菩萨像(东魏晚期)</p> <p class="ql-block"> 双思惟菩萨像(北齐)</p> <p class="ql-block"> 佛头像(北齐)</p><p class="ql-block"> 有说北齐的佛像都很美,是因为高家人都是高颜值。当年高欢就是以貌美被富家女看上而发迹的。而高家最有好名声的就是高欢之孙高长恭,也就是勇猛善战的兰陵王,据说其过于俊美不得不戴着面具打仗。</p> <p class="ql-block"> 坐佛五尊像(北齐)</p> <p class="ql-block"> 立佛七尊像(东魏)和坐佛七尊像(北齐)</p> <p class="ql-block"> 菩萨立像(北齐至隋)</p> <p class="ql-block"> 弟子立像(北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北朝考古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位于邯郸附近的磁县东南部,有南北绵延15公里、东西约24公里的古代墓葬群,是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帝王及皇族的墓藏群。1988年,北朝墓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近几十年的发掘中,墓葬群内出土大量的瓷器、金银器、陶俑和壁画等。2020年,北朝考古博物馆建成开放。</p><p class="ql-block"> 北朝(438至581年),指中国西晋十六国之后存在于北方的五个朝代,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这五个朝代与南方地区在东晋灭亡后相继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即南朝)对峙,合称南北朝。</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展陈的名称为“走向隋唐:东魏北齐文化艺术集萃”。北朝结束了中国从西晋的八王之乱起将近150年的中原混战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北朝权贵。他们在军事、政治的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的制度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隋唐大一统、大融合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东魏由权臣高欢掌控,其以深沉、富于机谋和军政天赋著称。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历经6帝27年。北齐王朝虽然只有27年,但呈现了非常灿烂的艺术文化,其中佛教造像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石窟艺术有极大的发展,尤其响堂山石窟代表了不朝晚期石窟雕刻艺术的殿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高洋墓中的俑阵</p> <p class="ql-block">高洋墓道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人面镇墓兽(东魏)</p> <p class="ql-block"><b> 娲皇宫</b></p><p class="ql-block"> 中皇山上有座千年古庙娲皇宫。娲皇宫坐落在海拔1089米的中皇山的882米处,始建于北齐,已有14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使人类和万物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了人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于是为她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p><p class="ql-block"> 穿过钟楼下方的券洞,进入娲皇宫的主建筑群—娲皇宫宫园。</p> <p class="ql-block"> 乘坐索道,全长1300米,乘坐时间20分钟,下索道后行走近20分钟到达娲皇宫。</p> <p class="ql-block"> 穿过补天广场和女娲雕像,向上望去,在陡峭的巨大悬崖下,就是娲皇宫建筑群,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娲皇阁居中,高23米,坐北朝南,背靠崖壁,悬空而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娲皇宫楼阁后有9根铁索将楼体系于绝壁峭崖上,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下山坐“天下第一滑”,安全快捷。</p> <p class="ql-block"><b> 响堂山石窟</b></p><p class="ql-block"> 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煤矿。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50—577年),以后各朝代均有增凿。</p><p class="ql-block"> 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15公里,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是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响堂的石窟规模更大,保存更为完整。石窟均匀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名“响堂”。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石窟到洛阳龙门石窟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未能去南响堂山石窟参观。</p> <p class="ql-block"><b> 常乐寺</b></p><p class="ql-block"> 位于北响堂山石窟山脚下,始建于北齐,毁于1946年。寺外有座宋塔,矗立在鼓山脚下,见证了东魏北齐以来鼓山的辉煌与衰败。</p> <p class="ql-block"> 大佛洞,是北响堂山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壮观、雕刻最精美的一个石窟,也是开凿时间最早(北魏、北齐)的洞窟,距今已有1450多年。窟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正面龛本尊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 ,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刻经洞(北齐)</p><p class="ql-block"> 为三壁开龛式佛殿窟,正壁及左右壁开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七尊像。</p> <p class="ql-block"> 释迦洞</p><p class="ql-block"> 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上半叶,大规模的盗凿破坏,使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现主要收藏在美国纽约、旧金山等地的博物馆中。</p> <p class="ql-block"><b>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位于河北省涉县赤岸村,由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将军岭、胜利广场等相关红色景区组成,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4A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以“我们在太行山上”为主题,由挥师入太行、太行鏖战、太行情深和雄师出太行四部分组成,再现了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区抗战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进入赤岸村,首先看到广场上的“刘邓和他的战友们”雕像,为抗战时期一二九师六位核心领导人,左起依次是师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邓小平、师长刘伯承、参谋长李达和政治部副主任黄镇。基座字由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将军题写。</p><p class="ql-block"> 将军岭由邓小平题写,岭上安放着刘伯承、徐向前、李达、黄镇诸将帅和17位一二九师革命先辈的灵骨,在灵骨安放处镌刻了将帅雕像和纪念牌,供人们瞻仰。</p> <p class="ql-block"> 一二九师师部于1940年12月进驻赤岸村,1945年12月底离开涉县,在涉县驻扎近6年。司令部旧址及其附属建筑是上世纪20、30年代留存下来的建筑,保存相当完好。在旧址的两侧可以看到灰色的瓦顶、白色的墙体和石砌的小路,都保留当年的原貌。</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一个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16000多人参军,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还要多,从1940年到1947年涉县牺牲于战场的烈士就达1735位。同时,涉县每年拿出1000多万斤的公粮,做19万双军鞋,腾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子,供部队、机关、学校吃住使用。军民共同抗战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这段历史凝聚成一种艰苦奋斗、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一二九师精神。</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刘邓大军走出了2位元帅、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先后有近百位一二九师的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p> <p class="ql-block"> 邯郸的红色景点还有晋察冀豫烈士陵园,安葬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等200多名为国捐躯的优秀指挥员和著名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 三天旅游深深感到邯郸有历史、有文化、有名胜古迹、还有红色景点,亮点看点甚多,怪不得有“邯郸7日游”的旅游项目。我们顶着烈日游览,虽然辛苦,但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印象难忘,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正是:三千年恒久,江河万古流。</p><p class="ql-block"> 三千年转瞬,已换了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