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许自强</p><p class="ql-block">地点:陶家河</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07.26</p> <p class="ql-block">追忆峥嵘岁月,不忘来时路。《红二十五军 长征精神追寻之旅》,沿着它当年走过的长征路,我们一起去了解它的革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1934年9月16日,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由太湖移驻至陶家河乡,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红二十五军建立了以陶家河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把红色火种播撒在大别山脉,在著名的“牛背脊骨战役”后北上长征。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在牛背脊骨阻击战战场遗址,纵横的壕沟依稀可见,战争的沧桑仍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国民党发动对皖西北的“驻剿”。8月,第二次组建的红二十五军在取得长岭岗大捷之后,战略目标指向皖西北。9月4日,红二十五军夜袭太湖县城,取得歼敌80余人、缴获大批军事物资的战果。</p> <p class="ql-block">9月16日,全军转移至陶家河,七十四师沿牛背脊骨东侧英山、太湖边界向南至蕲春张塝一线布防,军部、七十五师驻扎陶家河。军部驻郁氏祠,经理部(供给部)、保卫局、锄奸科驻月形塆。军医院设在王家塆,各营、团分驻周围村落。同时,红二十五军在陶家河建立党组织,成立陶家河区委和两个乡苏维埃政权,发动群众分田分地,镇压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反动武装分子,恢复纵横30余里的游击区,根据地建设如火如荼。</p> <p class="ql-block">10月下旬,国民党调动两个师的兵力,对驻扎在陶家河的红二十五军发动“围剿”。红二十五军凭借牛背脊骨天然屏障,严阵以待。10月31日,敌四十七师兵分三路进犯陶家河游击根据地,一路从牛背脊骨山西北的天宝冲进攻;一路从南面的鹰嘴石、牛形塆进攻;一路从右侧进攻与牛背脊骨东面平行的猫儿尖,妄图合围全歼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依托牛鼻子等险峻地形御敌,冒着敌机的反复轰炸,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消灭敌军数百人,红二十五军伤亡280多人。附近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和敌机的轰炸扫射帮助红军挖战壕,为红军送水、送饭,搬运弹药、运送伤员。</p> <p class="ql-block">11月1日,敌五十四师从霍山赶来增援,兵分数路压向红二十五军阵地。激战两天的红二十五军,面对敌众我寡的恶劣形势,为保存来之不易的战斗实力,在夜色掩护下撤出阵地,突破重围。遵照中央军委命令,红二十五军在河南罗山集结,整编为四个团,组建“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踏上北上抗日征途,经一路过关斩将,率先到达陕北。陶家河因此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北上长征的红色地标。</p> <p class="ql-block">红二十五军在陶家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区政权,为后来红二十八军在这块土地上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创造了条件。红二十五军也因赶在红一方面军之前到达陕北,为创建陕甘宁边区立下了汗马功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