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Day3:崂山揽胜

紫藤花开

<p class="ql-block">不来崂山枉来青岛!崂山是中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青岛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海上第一名山一一崂山。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它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区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p> <p class="ql-block">崂山风景区由巨峰、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等9个风景游览区和沙子口、王哥庄、北宅、夏庄、惜福镇等 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买的是90元一张的门票,含仰口景区、太清、华严寺三个景点。太清与华严寺是一个方向,有景区公交车前往,每人40元;而仰口是另一个方向,只有索道可上山,单程35元一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车停仰口停车场,步行几分钟到景区,坐索道缆车上山,缆车至半山腰,再往上爬半个小时到顶:天苑。</p> <p class="ql-block">登山游并不在于景色到底有多壮观,而是一种心境的放松,细心一点就会发现途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地方都很美。但见山上群峰峭拔,争奇斗异,悬崖峭壁下隐藏着奇洞怪石,翠竹青松里掩映着隐约可见的红砖青瓦的仙居楼台,还可以不时地俯看仰口湾的弯月海湾。</p> <p class="ql-block">在缆车上远远就能饱揽寿字峰,迫不及待先拍几张照片。寿字峰上镌刻了我国古今近百名书法大家用不同字体书写的“寿”字,有隶、篆、行、草、楷等多种字体,在偌大的岩壁上刻满大大小小的“寿”字,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百寿图,而被称为“寿字峰”,也是“寿”字的书法展览。</p> <p class="ql-block">整个仰口景点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下了缆车继续往山顶走去,没多久就看到了觅天洞,它是一处集幽深、奇险、雄伟于一处的通天奇洞,非常有意思。觅天洞由峭壁间的多块巨石叠垒而成,高30余米,上下共5层,洞口夹在两面峭壁之中,洞额“觅天洞”三个字为刘开渠先生手书。我们从觅天洞往上爬。这是一条单行道,有的地方胖子还过不了呢,只能挨个依次通过。庆幸我们来的早,据说中午的时候排队的人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进洞之后,要施展钻、爬、挪、越等十八般武艺才行,否则进得来出不去。通道小到只能跟岩石摩擦着通过,有的梯子几乎90度垂直,不过并不危险,洞内伸手不见五指,但手机手电筒的光亮就足够了,反而有种在洞穴探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神龟探海,看这探头探脑的神龟正在往下张望海边的那些红瓦白墙,它是不是也好奇里面发生的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p> <p class="ql-block">我们磕磕碰碰的攀登了“觅天洞”从山顶的洞口出来,虽然是石阶小道,但是四周奇峰异石曲径通幽让人目不暇接。觅天洞内凉风习习,出洞依然炎炎夏日,我们挥汗如雨过通天桥、一线天、穿过奇石林立的石阶路,眼前就是崂山仰口风景区最高的景点“天苑”了。石壁上的摩崖石刻,上面刻的是郭沫若先生赞美“天苑”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课文里《天上的街市》竟然在崂山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仰口湾位于崂山东北麓,南北分别为泉岭和峰山。1914年德日战争时,日军曾在此登陆。海滩呈弯月形,沙滩宽阔平缓长约1200余米,沙细软,海水清澈,为著名的仰口海水浴场。仰口湾风光旖旎,邻近山上名胜繁多。</p> <p class="ql-block">天苑峰顶是一块倾斜的巨石,比较平坦,游客在这里或站或坐欣赏周围的风光惬意无比。</p> <p class="ql-block">天苑北侧有一巨大的花岗岩巨石,似龟背。巨石上镌刻着现代版画家力群题“天苑”二字。置身于此,晃若觅天有成,已抵天界,万千景象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一路游览崂山的美,大自然的美也是岛城人自豪,终于登上了仰口风景区的主峰。</p> <p class="ql-block">从山顶向下望去,群山尽收眼底,令人觉得人是那样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在天苑峰稍作休息,我们往山下走,看到五指石、上苑仙境石、人间仙境石、天柱石。</p> <p class="ql-block">面对一尊无字天柱石,你有何感想?下面几图是各个角度拍的天柱石。</p> <p class="ql-block">崂山寿字峰,我们又来了!这次是近距离观瞻,面对天下第一寿字,其震憾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大的“寿”字有着“天下第一寿”的美誉。最大的 “寿”字,高20余米,宽16米,寓意为“高寿、长寿、大寿、万寿”。寿字前面的平为“寿”平台,不少游人来到这里都喜以“寿”字作背景,拍照留念,并祈祷与“长寿”相伴。寿字平台下方和上方两处小平台分别为“福”和“禄”平台,三处平台共同构成了“福、禄、寿”的美好祝愿。</p> <p class="ql-block">中午过后,天公作美,太阳公公热情款待我们,视线更开阔明朗了。从寿字峰往下俯瞰仰口湾海水浴场,树更绿海水更蓝了,连海里的海藻等浮游植物也看得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沿登山步道经过太平宫再上行20米,就能看到矗立在路边的“犹龙洞”石碑。台阶顶端的石壁上镌刻的“苍龙老鳌”四个大字,由青岛市书协名誉主席蔡省庐先生所书。“鳌”是海里的大龟或大鳖,传说崂山因有巨鳌保佑,使得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犹龙洞的洞顶由一块巨石翘起而形成,名为“混元石”,千百年来,这块“混元石”一直是道士们的练功作法之处。相传1000多年前,崂山太平宫的创始人、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曾在此修炼十年,还在混元石上留下了一幅神秘的“混元星斗图”。</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下走,看到更多的摩崖石刻。看看这块石头像什么?</p> <p class="ql-block">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p> <p class="ql-block">太平宫,又名太平兴国院、上苑,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为道教全真道华山派宫观,为崂山道教兴起的主要奠基地。上面提到的绵羊石、混元石,狮峰山等都属于太平宫辖区。</p> <p class="ql-block">太平宫门前的把门石上刻有“清净无为”,体现了道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华盖迎宾”是2株赤松,分列在崂山太平宫道路两侧。北侧一株树高9.8米,胸围2.17米;南侧一株树高9.5米,胸围2.3米。两树虬枝翠叶,连理交错,如同两把大伞,在炎热的夏日给人们送去清凉。树旁巨石上题字刻石“华盖迎宾”。</p> <p class="ql-block">太清和华严寺景区需要购买景区公交车(每人40元)才能进去,原本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足足翻了一倍,开了一个多小时。环海公路本就狭窄,两车交汇处要一方先停让,另一方才能顺利通过。再加上今天是周六,许多私家车也开往山里。原计划四点离开崂山赴威海足足推迟了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因为环海公路景交车速度开不快,我恰巧坐在车上靠海那边,一路上满眼都是蔚蓝的海水和时不时映入眼帘的红瓦白墙的房子,再有绿树的加持,风景是何等的养眼惬意。</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可惜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入内细看。</p> <p class="ql-block">崂山的老子像是一尊高达50米的铜像,位于崂山区东南蟠桃峰下的‌崂山太清宫内,是世界上最大的老子像。这座铜像由339块锡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总用铜量约150吨。老子像是根据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形象制作的,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象征着开天辟地。</p> <p class="ql-block">崂山老子像不仅是崂山风景区的一个标志性景观,也是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它面向大海,巍然屹立,成为了崂山南线旅游的一个全新标志。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和著作《道德经》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崂山作为道教名山,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老子像作为其中一处重要的文化景观,不仅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也成为了游客必打卡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崂山是道教名山,道教文化历史悠远,仙道传说丰富,蒲松龄笔下的崂山道士穿墙仙术闻名天下。名道张廉夫、李哲玄、刘若拙、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都曾修道崂山。北七真在崂山地区开宗立派,兴观布道,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p> <p class="ql-block">从太清出来,到垭口准备坐景区公交车折回。青山渔村就在垭口,一个隐藏在崂山深处的世外桃源,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青山渔村的美,我们只能用手机记录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青山渔村的房屋依山面海而建,红瓦粉墙的楼房和茅草石屋次第呼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远眺,可以俯瞰到碧波荡漾的青山湾和掩映在绿树中的青山村,恍若进入“山海仙境”。垭口到仰口的返程只化了半个多小时,五点我们启程赴威海,导航显示四个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还是沿着滨海公路,一路赏美景。青岛的路很干净,青岛的树很绿,青岛的海很蓝。</p> <p class="ql-block">这是去威海的路途中收获的美景,行驶在滨海公路上就像徜徉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碧水蓝天绿树红房,这完全跟苏城不一样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四个小时,辛苦开车的先生。威海我们终于来啦!闺蜜同事的电话正在接听中…,期待我们的威海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