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午后旅游大巴载着团客驶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景区,途经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山四路,这条起于上清寺转盘,止于周恩来纪念铜像广场,全长约一千米的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代言着重庆前世今生“重庆最美一条街”。1937年至1946年间,国民政府行政院等机关设立于此,使中山四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指挥中心。这条街上历史遗迹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就住在张治中先生的桂园里。</p> <p class="ql-block"> 街巷尽头的周公馆,,右侧为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公馆,左侧是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为便于工作,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其中一、三两层为中共代表团租用,二楼大部、底层门厅旁的厨房为国民党人所用。行程匆匆,没有参观之安排,倍感婉惜。</p> <p class="ql-block"> 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视觉感观对冲击,为之震撼。她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其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6月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2005年6月18日建成后的新馆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馆中常设《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宋庆龄与保卫中国同盟文物资料陈列》《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基本陈列》等展览13个展厅区,全馆现有馆藏文物11.5万余件套(单件超28万件),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涵盖23个文物门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特色藏品系列。</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感受其博大与精深。</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侧重参观《壮丽三峡》和《抗战岁月》两个展区,《壮丽三峡》,以丰富的文物资料展示大三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 几千年来,大三峡人民负重前行,纤夫坚毅的脚步,钢铁的肩膀,拉动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 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镌刻在三峡沿岸的悬崖峭壁之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 <p class="ql-block"> 从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设三峡大坝设想,到三峡大坝全面竣工验收,一百年来,天翻地覆慨而慷。高峡出平湖,现代文明传承和发展了古老的文明,一些文物淹没于水下,一些文物移建于他处,一些文物展示于博物馆,璀璨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沉重的压迫着中国人民,贫穷、落后和屈辱,中华民族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三光政策”置中华民族于死地,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伟大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历史转着点。</p> <p class="ql-block"> 国土沦陷,东三省、华北、上海、南京告急,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重庆成了战时首都、大后方和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并肩作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寇,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从广袤的敌后战场上嵌制敌寇,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一举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黎明前的黑暗里,陪都重庆经受着日寇长时间的轮番狂轰乱炸,一九四一年六月五日,在日寇飞机轰炸下,重庆发生大隧道惨案,造成平民窒息、踩踏死伤2500多人惨绝人寰。</p> <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9月9日,日本向中国战区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前夕,中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历史证明,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决定筹建,1951年春,征集大会堂设计方案,同年7月,决定采用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张家德工程师的设计方案,任命其为总工程师负责建设事宜。</p> <p class="ql-block"> 1951年6月大礼堂奠基,1952年5月主体工程施工,1954年4月工程竣工,贺龙亲笔题名“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6年更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中心礼堂,正对中轴线,为圆形主体建筑,三层圆顶由大红廊柱支撑,绿色琉璃瓦屋面,正中金色“顶子”,参照北京天坛“祈年殿”设计。大礼堂前的牌坊整体以橘红和红色为主色调,上覆碧绿琉璃瓦,造型四列三跨,古风而典雅,初为木结构,后改为仿木建筑形式,更为耐久和安全。</p> <p class="ql-block">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先后入选《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亚洲二十世的十大经典建筑》等名录,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07年5月,大修竣工后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更加金碧辉煌,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呼应,吸引着国内外无数的游客到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 一些团客从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直接去了机场和动车站,结束了旅游行程。才下午三点,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打个的士去朝天门看看。</p> <p class="ql-block"> 的士来到朝天门,朝天门广场正进行提质改造,路段封闭实行交通管制,一直碎碎念中的朝天门码头,长长的石阶这次是踩不到了。现代的繁华替代了原始的繁忙,滑杆、棒子工早已消失,雾都山城的朝天门永远定格在上世纪的黑白电影中。</p> <p class="ql-block"> 朝天门长江大桥、东水门游船码头景色宜人,重庆湖广会馆就在东水门长江大桥桥头,步行三、五分钟就到。</p> <p class="ql-block"> 在东水门长江大桥桥头,这里保留着一段重庆古城墙和东水门城门,东水门老街还是重庆火锅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重庆湖广会馆是一座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古建筑群,由湖广籍移民为联络乡谊而建,是他们聚会、议事、举办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湖广会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禹王宫,为会馆的主体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雕梁画栋,彰显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会馆占地约3万平方米,包括湖广会馆(三楚公所)、广东公所、齐安所(黄州会馆)、以及江西会馆和江南会馆的部分遗迹。</p> <p class="ql-block"> 渝州书院充满书香气息,你看:窗含远山千峦叠,门泊近水万里船。临窗远眺,气吞山河。</p> <p class="ql-block"> 湖广会馆不仅见证了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辉煌历史,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国初年重庆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它还是清代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在下榻的锦江之星酒店附近,有一公园颇有点名气,它就是鹅岭公园。</p> <p class="ql-block"> 榕湖绳桥是鹅岭公园最著名的标志性景点,榕湖滴翠的景色为重庆“火炉”般的炎热,带来一片清凉世界。</p> <p class="ql-block"> 恬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是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鹅岭因地处长江、嘉陵江南北挟持而过的狭长陡峻的山岭上,形似天鹅颈项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环抱重庆半岛的两江在这里距离最近,在江山一览台俯瞰两江风景无边。</p> <p class="ql-block"> 飞阁,抗战期间蒋介石夫妇在此居住近半年,英大使卡尔也在飞阁居住达五年之久,澳大利亚曾设大使馆于鹅岭公园之中。1949年重庆解放后,公园作为西南军区司令部住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李达同志也先后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 鹅岭碑,无数的莘莘学子、匆匆游客与之合影。青青翠竹,苍虬古树,滔滔江水,朝晖晚霞,都是青春甜美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裴多菲和茱莉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脍炙人口的诗句,读一遍便可记一生。</p> <p class="ql-block"> 鹅冠峰乃重庆全城制高点,古为佛图关要隘,1984年,市政府在这海拔380米的山巅改建原两江亭,为楼高41.5米,七层塔式建筑的瞰胜楼。</p> <p class="ql-block"> 瞰胜楼底层门洞两侧,一副总字数为274字的楹联,为时年71岁,曾任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的杨启华所题。当年市委书记汪洋在杨老《给重庆市直辖十周年献礼的信》上亲批“古稀老人,其诚可感”。</p> <p class="ql-block"> 登瞰胜楼,层层景不同,面面有新见。</p> <p class="ql-block"> 方圆数十里的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尽收眼底,滚滚长江、滔滔嘉陵江,奔流不息一路向东。登楼临风,云蒸霞蔚,山城风光这边独好,夜色之中,万家灯火灿若星辰,阔浪繁星,新渝胜景。</p> <p class="ql-block"> 来华参加抗日战争而牺牲的苏军空军上校卡特洛夫烈士纪念碑伫立在鹅岭公园之中,为反法西斯战斗中牺牲的国际友人,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