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b></p><p class="ql-block">相信你一定听说过<b>圣彼得大教堂</b>,这个坐落在梵蒂冈城内的建于1506年至1626年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每一个亲临此地的人都会被教堂外部结构的雄伟壮丽和内部金碧辉煌,庄严精美所震撼!</p><p class="ql-block">来罗马,无论是否天主教徒,对大多数人而言这里是不可错过的。</p><p class="ql-block">4/26/2024早晨我们来到这里,这个被人们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超出想象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大教堂</b>位于梵蒂冈城内,梵蒂冈博物馆的南边,呈东西走向。教堂建筑结构为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复合体。</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作为Basilica 级别的天主教宗座圣殿。教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人们在耶稣第一使徒<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b>殉道的地点建立起一座小教堂,我们眼前的这座教堂是在原地重建的(1506-1626)。</p><p class="ql-block">传说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圣彼得安葬于此。工程从1506年开始,历时100多年历经无数的曲折和反复,当时几乎所有的意大利有名望的建筑师都参与过它的设计,其中包括贝尔尼尼、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拉菲尔,德拉·波尔塔,卡洛·马泰尔等等。可以说,圣彼得大教堂凝聚了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巨匠的心血。</p><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最后定稿设计者是米开朗基罗。他采用了希腊十字中心式的结构,教堂壮丽的穹顶更是米开朗基罗的登峰之作。圣彼得大教堂由石灰华石建造而成,高136米,长220米,宽150米, 占地2.3公顷,可容纳6万人。</p><p class="ql-block">除了是圣彼得安葬之地,历任教皇的墓穴也位于教堂内部。圣彼得教堂内还藏有很多大师作品——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圣殇》、贝尼尼设计的祭坛华盖和圣彼得宝座等都是教堂内最大的看点。教堂的穹顶是可以登上去的,能俯瞰圣彼得广场和整个梵蒂冈,眺望整个罗马的远景👍🏼👍🏼它是文艺复兴时期里程碑式建筑。</p><p class="ql-block">整体结构可分为<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大教堂</b>主体和与之相邻的<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广场</b>。</p> <p class="ql-block">先从圣彼得广场说起:站在大教堂穹顶之上可以俯瞰整个<b style="font-size:22px;">圣彼得广场</b>。</p><p class="ql-block">巴洛克艺术的代表者, <b>吉安·洛伦佐·贝尼尼(意大利语:Gian Lorenzo Bernini </b>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为广场主设计师.他把宗教理念融入了建筑设计之中:广场上优美的半圆形的柱廊象征着教堂慈爱的臂弯拥抱着全人类,天主教徒和异教徒在圣母的拥抱中达到和解。</p><p class="ql-block">1656-1667年是贝尼尼大肆挥洒才华的年代,他为梵蒂冈设计了240米宽的椭圆形大广场,环绕广场的回廊是贝尼尼最美的作品,是到梵蒂冈和圣彼得大殿的隆重入口。284根长柱组成两个巨大张开的半圆形回廊,迎接着每一位来客。回廓顶上是142位教会历史上有名的殉道者雕像。整座广场可容纳五十万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b style="font-size:22px;">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b></p> <p class="ql-block">整齐排列的多立克式圆柱。后排立柱的位置正处于前排立柱的间隔之中,所以无论你处于广场内任何一个位置,你看到的所有柱子仿佛连成一面墙,你是看不到外面的。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其设计者构思的精妙伟大之处😘</p> <p class="ql-block">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神态各异的142 尊圣者塑像400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b>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b>。</p> <p class="ql-block"><b>吉安·洛伦佐·贝尼尼</b>(義大利語:Gian Lorenzo Bernini </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间矗立着来自埃及的方尖碑,公元37年古罗马征服埃及后从埃及运出,1586年由教皇西斯廷五世移至广场。广场上原有一喷泉,贝尼尼又在方尖碑的另一边又建造了一座,以达到平衡和对称的效应。广场的修建花费了11年时间才得以完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圣彼得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门的阳台通常是教皇发表演说的地方,阳台之下有一幅浮雕显示着圣彼得大教堂的立足之本。</p> <p class="ql-block">浮雕:耶稣交付圣彼得二把通向天堂和人间的钥匙 🔑</p> <p class="ql-block">教堂顶部左右两端各有一座铜壁钟,铜钟齐鸣时声音异常洪亮。</p><p class="ql-block">右钟显示格林威治时间,左钟显示罗马时间。</p> <p class="ql-block">中间有教皇徽章雕塑,其中也有二把钥匙🔑。</p><p class="ql-block">圣彼得拥有金黄色和银白色的两把钥匙,象征着耶稣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他。 金色的那把是开启天堂大门的钥匙,银白色的那把是开启人间的钥匙。 我们常常看到在绘画作品中有手握钥匙的圣彼得便源由于此。</p> <p class="ql-block">教堂顶上有13座高5.5米的雕塑,中间是耶稣,他的右边是施洗圣约翰,左边是圣安德鲁。</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和圣保罗的雕像没有被立在教堂顶上,是因为在教堂的入口有两幅他俩的巨大雕塑。</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间的群雕</p> <p class="ql-block"><b>圣彼得</b></p><p class="ql-block">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原名“西门” 故而又被称为西门彼得 (Simon Peter)。根据圣经的记载,他原本是一个来自加利利地区的贫苦的渔夫,后来追随耶稣,在耶稣被捕时,愤然拔刀砍人保护主人;福音书说,他见到了死而复活的耶稣,并立继承他的遗志传播基督教。</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创立了罗马教会被认为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任主教。作为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之一,耶稣曾将天国之钥给予彼得,故彼得被尊为“第一门徒”。他于公元67年在罗马殉道而死,并被倒钉于十字架上。</p><p class="ql-block">今天,彼得被认为是基督教信仰的创立人,被尊称为第一任教皇,之后,到今天的第266任教皇方济各都是彼得的继承人。</p> <p class="ql-block"><b>圣保罗</b></p><p class="ql-block">是位犹太人,年轻时曾笃信犹太教而反对基督教。他曾一度失明,是耶稣基督使他重見天日!这一神迹使他彻底改变其宗教信仰。此后几十年,保罗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以传扬基督为己任,从耶路撒冷到罗马,他的足迹遍布地中海东岸和北岸的小亚细亚、希腊,直至罗马以南的亚平宁半岛。</p><p class="ql-block">保罗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不可估量,他把基督教从一个犹太人的小教派,转变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他所建立的文明理念,在西方影响至今。而《新约圣经》一半的内容,都是保罗所写,他的书信,成为基督信仰、教义规范的重要来源。保罗被称为基督教最伟大的传教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教堂门口,有教皇的瑞士卫队守卫。瑞士卫兵成为梵蒂冈教皇的警卫队始于16世纪初,但真正让他们出名是1527年查理五世血洗罗马,是瑞士卫队坚守到最后,后来,教皇就只雇佣忠诚的瑞士人当他的卫队。</p><p class="ql-block">瑞士卫兵英勇善战,他们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对雇佣者的忠贞不二自古名声远扬👍🏼👍🏼记得我们去年在瑞士的卢塞恩见过那个“垂死的狮子”石雕就是为了纪念在1792年保卫巴黎杜伊勒里宫战斗中而壮烈牺牲的约1100名瑞士近卫队队员。</p><p class="ql-block">瑞士卫兵的甄选标准为:必须是瑞士未婚天主教徒的男性公民,年龄19岁至30岁之间。</p><p class="ql-block">必须完成瑞士军队的基本训练,并能获得良好行为证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参观是免费的,但是排队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解剖图</p><p class="ql-block">教堂外面有两条道,人为分隔开的,方便排队,一队是去登顶,一队是进教堂里面。</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前廊;</p><p class="ql-block">前廊的两端,各屹立着一对高大的骑马石像。右面的是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由贝尔尼尼于1670年塑造;左面是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742-814),由雕塑家高纳齐尼(1685-1740)1725年塑造。这两位皇帝在教会早期发展过程中,都曾起过极其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因此梵蒂冈要在教堂前特别表彰😄</p> <p class="ql-block">查理曼大帝骑马雕像,Agostino Cornacchini青铜雕塑,1725年。</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大帝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前廊还可见圣彼得大教堂正面有5扇铜门,每扇门各有含义和用途。</p><p class="ql-block"><b>死亡之门、铜门、圣门、善恶之门、圣事门,从左到右排列。</b>其中圣门每隔25年的圣诞节之夜打开一次,由教皇亲自开启。</p> <p class="ql-block">中间那一扇是“<b>圣门</b>”,平时关闭,每隔25年的圣诞夜打开,由教皇领头走入圣堂,开启圣门的教皇需将自己的徽章钉在门上,现在门上已有26枚徽章。圣门首次开启于1300年,后因一些事件增加或暂停了几次,最近一次开启于2000年,下一次将于2025年开启。</p><p class="ql-block">圣门上的16块浮雕板分别刻画了圣经中16个场景。</p> <p class="ql-block">目前唯一向今众开放的是最右边的“圣事门”。</p><p class="ql-block">门上刻着天主教的七件圣事:<b>洗礼、坚振、圣体、忏悔、病人傅油、圣秩、婚姻。</b></p> <p class="ql-block"><b>世界最著名的五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其中有三座位于意大利🇮🇹而圣彼得大教堂位于其首。大教堂中共有四十五个祭坛和四百五十余尊雕像。来这里之前关于这座伟大的教堂;电视,电影,书本,网络也看了不少,一旦入内,目光划过高耸而立的天顶,一幅幅的画,一尊尊的雕塑,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面……华丽而高贵的场所感超越了所有以前看过的教堂💒👍🏼👍🏼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凝聚着各大艺术名家的作品,每一尊雕塑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可以说大教堂本身即是一座教堂也是一部综合性的艺术建筑历史宗教的巨作👍🏼👍🏼👍🏼👍🏼👍🏼</b></p><p class="ql-block">能看多少,看懂多少取决于时间和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点,但是无论如何以下几个参观点是不可少的:</p><p class="ql-block"><b>——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又被人称为“米开朗琪罗的穹顶”;</b></p><p class="ql-block"><b>——穹顶之下有贝尼尼设计的得青铜华盖;</b></p><p class="ql-block"><b>——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圣殇》</b></p><p class="ql-block"><b>——青铜雕塑圣彼得</b></p> <p class="ql-block">整个殿堂的内部呈十字架的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青铜华盖,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教堂中央的<b>青铜华盖</b>是贝尔尼尼为教堂所做的第一件作品,用了9年时间才完工。</p><p class="ql-block">这座雄伟的青铜华盖,置于米开朗基罗的开阔的穹顶之下。4根螺旋形铜柱,有5层楼高。华盖之下,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点燃着99盏长明灯,再下方阶梯之下便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墓。</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另一件作品:<b>圣彼得宝座</b>由一个金光四射的青铜雕塑群组成,贝尔尼尼在中世纪教皇椅子上加了青铜镀金面。</p> <p class="ql-block">宝座上方的彩色玻璃上,一只和平鸽在天使的伴随下向下飞翔。</p> <p class="ql-block">祭台右前方<b>的圣彼得青铜像</b>是13世纪佛罗伦萨雕刻大师坎比奥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坐像的右足因被数个世纪的朝圣者亲吻抚摸而摩光发亮。</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肖像</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b>主祭坛画《洗礼祭坛》</b>施洗约翰在约旦河边为耶稣洗礼,圣母坐着观看,其他都是天使。马拉塔绘于1698年的原画保存在天使圣母大教堂,此处为镶嵌画。</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祭台镶嵌画《<b>基督变容</b>》据说拉斐尔的名画被拿破仑带到法国,由六位艺术家花9年按原作制作出这幅镶嵌画。1815年入藏此处,成为圣彼得大教堂内最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作于1499年的“<b>圣殇”</b>👇被誉为最著名的宗教雕塑,就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入口进来右边。几乎所有的同类雕塑都着力刻画圣母手托耶稣遗体时的悲伤和绝望,但米氏作品突出的是圣母的<b>神圣与安详</b>——圣母以她的儿子,为世界换来希望。有人曾批评当时应为45岁到50岁的圣母被刻画的过于年轻。米开朗基罗的回答是,时间不能磨灭被所有人祝福的圣处女的美貌与青春。那年米开朗基罗才23岁。这也是他唯一签名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重3吨,只在1964年离开这里一次去纽约展览,历时19个月。如今参观者只能隔着一面玻璃墙端详这一旷世之作。起因是1972年,雕像遭人以铁锤攻击,之后就筑起玻璃墙😢</p> <p class="ql-block">神圣与安详</p><p class="ql-block">那种面对命运遭遇的坚强和隐忍是如此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b>圣大利奥 St. Leo the Great 祭坛</b>》,Alessandro Algardi建成于1653。</p><p class="ql-block">描绘452年教皇利奥1世与匈奴王阿提拉会面,空中出现圣彼得和圣保罗,阿提拉望而生畏,举手护目。</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正殿的两侧有各式小耳堂都是对公众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修女,正在一个小堂内祷告🙏</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忏悔室</p> <p class="ql-block">贝尔尼尼作品:云母石雕刻的圣水钵,两边有可爱的小天使👼</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七世教皇的陵墓,是贝尔尼尼晚年的作品。</p><p class="ql-block">象征死亡之神的带翅膀的骷髅仿佛从下面的门里爬出,它挥舞着手中的沙漏,暗示任何人都无法与时间抗争而必须面对死亡。</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还有一个地下教皇陵墓,目前也对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近数百年的天主教教宗,去世后的遗体大部分也都安放于这个地下墓园,以求最大程度地接近圣彼得。整座教堂葬有91名教宗和11名欧洲皇室贵族。依照天主教传统,教宗的遗体由里外三层灵柩密封,最内一层柏木棺,中间是金属锌棺,外层是橡木棺,最后放进大理石墓穴。贴身伴随教宗的陪葬品,是他的生平纪要和纪念徽章。</p> <p class="ql-block">许多教宗的墓穴,都有自己的墓龛、纪念雕塑和墓盖雕像,地下墓园俨然也是一个华美的艺术神殿,散发着肃穆安详的气息。一些教宗的遗体,在经过防腐处理后,放置于水晶棺中供人瞻仰。这是约翰二十三世的水晶棺,这位1960年间在任的教宗,以恢复教廷活力而知名。</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历代教皇名册录</p> <p class="ql-block">圣人名雕</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各种祭坛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开始参现圣彼得大教堂的重中之重:<b>圣比得大教堂的穹顶</b></p><p class="ql-block">登顶票子必须现场排队买。爬过551级楼梯,中间有二处可停。大教堂右側有个免费存放行李处寄放背包减轻负担👍🏼</p> <p class="ql-block"><b>圣彼得大教堂穹顶</b></p><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穹顶历经反复,曾有多位建筑师参与过,其中包括布拉曼特,拉菲尔等.但最后的设计者是米开朗基罗。</p><p class="ql-block">教皇保罗三世于1546年,任命米开朗基罗来担任此工程的总建筑师。米开朗基罗接下这項任务时,並沒有接受任何酬劳,乃是为彰显神的荣耀而做,他將自己視为一個整合者,抱著尊重前建筑師成就的心态,來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当年米氏接手这一工程时,已年事70多岁了,这一作品便也成了他最后的旷世名作。</p> <p class="ql-block">如果从上空俯瞰,圣彼得大教堂共有13个圆顶,其中1个大圆顶也就是米氏设计的大穹顶,两个中型圆顶;另外10个小圆顶分布在左右两廊的多𠆤中殿顶上,在堂内可以看到;两个中型圆顶是为陪衬米氏大圆顶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采光亭</p> <p class="ql-block">当你来到穹顶之下,日光从穹顶上方的采光亭射入,抬头往上看,小穹顶拱托出中间的大穹顶,直径42米,高138米,奢华程度难以形容,站在大穹顶下感觉一切都是渺小的,你会感受到时空的永恒和上帝的存在。这一切所带来的震撼难以用语言表述……</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的部分,除了顶部的采光亭之外,穹顶内部又增加了16个天窗,以增加阳光的入射。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这个大教堂穹顶上方的一圈文字,用拉丁文写成的。</p><p class="ql-block">拉丁文的意思是说,圣彼得大教堂的荣光属于西和图斯五世。1590年他登基的第五年,以表彰这位教皇对大教堂所做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圈文字的外面,我们看到了模仿宇宙的蓝色的天顶,还有星空。在蓝色天顶和星空的下方有16个肋骨分割成的16幅图案,它们全部是采用马赛克来进行装饰的。包括了圣母、施洗、约翰、圣保罗、还有各种圣人以及天使等形象。在这个穹顶下方和四个柱子相接的部分,还有四个直径达8.5米的圆形的马赛克的图案。</p><p class="ql-block">这四个图案当中分别表现的是四位福音书的作者:马可,马太,路加,约翰。</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的建筑理念深受布鲁内莱斯基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影响。穹顶带有内外双层墙面,外墙由16根花岗岩肋拱相连。这么大体量的一个穹顶仅仅靠普通的支撑是不够的,而它是被四根45米高的立柱支撑住的,每根立柱直通圣彼得大教堂的中央,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一个支撑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每个立柱在教堂的中殿的部分都非常的鲜明。</p> <p class="ql-block">在支撑教堂穹顶的四大立柱👇之下各有一个壁龛,分别安置<b>圣安德鲁、圣维罗妮卡、圣海伦娜和圣朗基努斯</b>等四座10米高的雕像。壁龛上方的露台分别为以四位圣人为名的经堂,其祭坛壁雕分别对应四位圣人的标志性器物——X形十字架、圣容面纱、耶稣受难十字架和圣矛。</p> <p class="ql-block"><b>圣海伦娜</b></p><p class="ql-block">St. Helena雕像👇由Andrea Bolgi作于1635年。</p><p class="ql-block">海伦纳是君士坦丁大帝之母,她改变信仰皈依天主教后,曾为教会捐建多所教堂,并在赴耶路撒冷朝圣时找回耶稣受难十字架,因此被天主教和东正教奉为圣人。</p> <p class="ql-block"><b>安德鲁👇</b></p><p class="ql-block"><b></b>是圣彼得之弟、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在赴希腊传教时被捕,因自认不够资格仿效耶稣和彼得,故而要求用X型十字架殉教。</p> <p class="ql-block"><b>圣朗基努斯</b></p><p class="ql-block">St. Longinus像👇由贝尼尼作于1635年。</p><p class="ql-block">朗基努斯原为罗马帝国百夫长,在耶稣受难时曾用长矛刺穿耶稣胸侧。因其半盲的眼睛在沾染耶稣伤口溅出的血水后即刻复明,使他感受到神的力量,从而受洗成为虔诚的基督徒。</p> <p class="ql-block"><b>圣维罗妮卡</b></p><p class="ql-block">St. Veronica雕像👇由Francesco Mochi作于1639年。</p><p class="ql-block">耶稣背负十字架赴难时,维罗妮卡曾让耶稣用她的纱巾擦汗,结果使圣容印在纱巾上,得以留存于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登顶</b></p><p class="ql-block">登顶分为三𠆤部分,<b>首先</b>登上穹顶外侧的露天阳台,从那儿可近距离观赏青色大穹顶外部结构;<b>然后</b>进入穹顶内部,在穹顶半中间有一条狭窄的走廊,绕穹顶一圈,从那里你可以清楚地看见穹顶内部的马赛克画,非常漂亮,辉煌;低头便是100多米下的教堂底部;抬头的话明亮耀眼的采光亭就在眼前;<b>最后</b>才到达穹顶上的室外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登顶的楼梯共有551 级台阶。 这条狭窄楼梯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圆顶内壁和外壁的夹层里面,</span>通往穹顶附近的瞭望台。 从那可以到达圣彼得大教堂的最高点,这里是罗马和梵蒂冈城最壮丽的景观之一。现在加建了电梯,可以先坐电梯再爬320台阶🤪门票稍贵些。</p> <p class="ql-block">站在露天阳台,你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耸立在教堂顶部的13座圣人雕塑。</p> <p class="ql-block">沿着穹顶半腰间的回廊专一圈</p> <p class="ql-block">美丽精致的马赛克天顶画写满了旧约圣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回廊墙上也都是马赛克画。</p> <p class="ql-block"><b>马赛克</b>(英语:Mosaic,应源于“musa”,)马赛克有著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面作品又称镶嵌画是一种装饰艺术,通常使用许多小石块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图案,有五彩斑斓经久不褪的视觉效果。马赛克经常被用作地板和墙壁的装饰,在古罗马世界特别流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圆穹顶和半圆拱顶之间,有四幅直径8.5米的圆形马赛克画:<b>描绘四福音书作者</b>——身伴牛犊的圣马太、身伴狮子的圣马可、身伴天使的圣路加、身伴老鹰的圣约翰。</p> <p class="ql-block">从穹顶上面走下来,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有米开朗基罗一尊青铜的半身像,据说这个半身像的创作者是米开朗基罗的侄子。每当人们经过这里都会驻足向这位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表达敬意🌹🌹🌹</p> <p class="ql-block">居高临下俯瞰大教堂的底部。</p> <p class="ql-block">最后经过三百多节旋转楼梯登上穹顶最高处的一个室外平台,可以俯瞰圣彼得广场和整个梵蒂冈,美丽的罗马远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登顶之后才能看清大教堂顶外的肋拱。</p> <p class="ql-block">360度无敌全景👍🏼👍🏼🥰🥰</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在罗马的第六天也是最后一天,站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之上,嘹望壮丽的罗马景色,回想起我们走过的每一个街口,每一处古迹每一个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台伯河沿着教堂前面的协和大道(Via della Conciliazione, Road of the Conciliation) 和天使桥和天使堡 (castel sant angelo and the bridge of angels)蜿蜒流过。</p> <p class="ql-block">带个大圆顶的是万神殿</p> <p class="ql-block">那个长方形的新颖建筑:维托里亚诺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b>是罗马的地标建筑之一,位于台伯河岸,与横跨台伯河的圣天使桥Ponte Sant'Angelo相连。</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了圣天使城堡。作为罗马的著名古迹之一,他与梵蒂冈博物馆和圣彼得大教堂都非常近。</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圣天使城堡就像一个古代的战时城堡坚固攻不可破!现在是一座博物馆,收藏了古代的盔甲、兵器等军事纪念物。如果对古代军事感兴趣的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景点。</p><p class="ql-block">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入内只在外面浏览了一下。</p><p class="ql-block">圣天使城堡最初由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3年至139年修建,作为自己的陵墓。后来罗马历代皇帝也埋葬于此。公元6世纪被改建为教皇堡垒。公元590年,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瘟疫,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城堡上方看到了天使幻象,不久罗马瘟疫退去,城堡便得名为圣天使城堡。后来教皇保禄三世给城堡内的房间设置了华丽的装潢,作为避难住所。圣天使城堡还作为过监狱。</p> <p class="ql-block">天使长米迦勒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堡的顶端</p> <p class="ql-block">位于桥头的圣彼得与圣保罗雕像,树立于1535年。</p> <p class="ql-block"><b>圣天使桥Ponte Sant'Angelo</b></p><p class="ql-block">连接圣天使城堡的圣天使桥也是由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34年兴建;文艺复兴时期,贝尼尼和他的学生为圣天使桥添加了十位天使雕塑,每一位天使都手持一件耶稣受难时的刑具。</p> <p class="ql-block">圣天使城堡与圣彼得大教堂两者如此相近,站立于桥上便能看见彼此。虽然二者年代不同,风格各异,所相同的是:他们同样历经磨难,是不同年代的真实写照。这便是“<b>建筑是凝固的历史</b>”的真实含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