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禁书概述(1):《桃花影》《肉蒲团》《无声戏》

海之蓝

  </h3></br><h3>  ◇<strong>《桃花影》</strong></h3></br><h3>  《桃花影》四卷十二回,又名《牡丹奇缘》,题“檇李烟水散人编次”。据考,烟水散人或为浙江秀水徐震,字秋涛。编著有通俗小说多种,如《后七国乐田演义》、《女才子传》、《珍珠舶》、《合浦珠》等。</h3></br><h3>  《桃花影》存世有畹香斋写刻本,卷首题“新镌桃花影”,又有光绪间上海书局石印本,改题《牡丹缘》。</h3></br><h3>  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瑢,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其父母均已过世,与其同住有家人褚贵、山茶夫妇二人,山茶年方二十一,亦颇有姿色。一日玉卿无意中窥见夫妇二人交欢,欲火中烧,不久即与山花勾搭成奸。</h3></br><h3>  是年岁考,玉卿县考得第二,府试又得第三,参加学道考试,乃得进学。玉卿高中之后,贺者络绎不绝。邻人有寡妇夏二娘者,有女名非云,年方十五,美貌无双。夏二娘有意与玉卿私通,遂通过山茶致意,玉卿亦不拒绝,至其家与二娘淫乱。一日二娘之女非云偶见其母与玉卿交欢场面,乃动春心,丫环兰英得知此事后先自与玉卿成奸,后为二人传情递书,撮合二人。玉卿向非云求欢,为非云所拒,坚持明媒正娶,玉卿应允。</h3></br><h3>  玉卿同学邹侍泉托于敬山延请玉卿为教席。于敬山乃一恶棍,至玉卿家中拜会时,在书房中发现非云与玉卿情书,乃偷藏袖中,带与非云之堂叔夏须有看。夏须有久有意谋取夏家财产,遂趁机设计写出匿名榜文,张贴于街头,宣扬玉卿与非云之事,企图败坏二人名声。玉卿为躲是非,至邹侍泉家坐馆。邹家有妾瑞姻与寄居的商人之妇小玉,二人爱慕玉卿,乃与其勾搭,三人时在一处淫乱。不久流言逐渐平息,又正逢朝廷开科取士,玉卿乃告别邹家,前往江阴赴试。玉卿又于科场连连得意,取了一等二名,正待二、三场试之时,闻得夏须有煽动族人二十余名,向府衙和学道上书,诬告其有伤风化,乃连夜逃往苏州,借寓寒山寺尼庵之中,又与小尼了音私通。后遇见半痴和尚,授以采战之法。此时夏须有诬告一案已由县令压下,于是玉卿又赴乡试,在金陵寓于邱慕南家,邱好男风,而其妻甚娇美。邱见玉卿姿容,心生爱慕,乃用酒灌醉玉卿后奸之,玉卿醒后大怒,邱为谢罪,以己妻侍玉卿,二人亦极尽欢洽。次日邱慕南赴松江,留二人在家。</h3></br><h3>  三场试毕,玉卿中第二十七名举人。鹿鸣宴之后,玉卿游燕子矶,巧遇半痴和尚,二人乃一同游玩。在傅家废园中,见姑苏王婉娘所题咏菊诗,思见其人,半痴乃助其寻到婉娘,并使二人幽会。正月后,玉卿进京会试,得中三甲二十八名,选为浙江杭州府钱塘县知县,乃衣锦还乡。</h3></br><h3>  夏须有陷害玉卿不成,乃乘玉卿不在,将非云许配给无赖,非云无可奈何。正逢邱慕南带玉卿书来,见此情形,将非云救出,逃往南京,途中邱慕南为官府所擒,非云只好寄居船户顾四家,顾四见非云美貌,图谋不轨,非云被逼投水。玉卿至乡中时,于敬山等因诬告玉卿,强娶非云,已下狱。玉卿迎了音、婉娘至己处,后邹侍泉又送小玉来,三女乃伴玉卿一同上任。玉卿在任期间奉公守法,颇有政声,深得上司杭州知府赵彦卿赏识,欲招其为婿,魏生虽想念非云,然不忍拂赵知府好意,勉为应允。入洞房时方知,赵小姐原来即非云。原来非云落水后,为赵知府所救,又被赵老夫人收为义女。如今二人终得团圆。</h3></br><h3>  任职钱塘两年后,玉卿升为江西巡按,赵知府亦升岭南副使,玉卿乃一路微服私访,至南昌,得知有恶霸黎鹤谋财害命,乃深入虎穴探访,为黎所识破,幸得流落黎府之兰英相救,二人一同逃出。玉卿将兰英送至松江,与非云相会,又将黎鹤捉拿问罪。后又为邱慕南雪冤,慕南为谢恩,将花氏送与玉卿。</h3></br><h3>  后玉卿回京述职时,因替人辩诬而获罪,削职为民。回到松江,与一妻五妾终日寻欢作乐。</h3></br><h3>  一年后,玉卿又为朝廷所召,历任宪司之职,十年后竟为陕西巡抚、工部侍郎。半痴和尚前来点化,玉卿乃觉悟,辞官归田。非云之母夏二娘悔悟向佛,此时亦不疾而终。赵彦卿已升任福建布政,在玉卿邻家购屋。后玉卿带六位夫人与褚贵夫妇一同泛太湖而去,俱成仙人。原来玉卿本是香案文星,六女则是瑶台仙子谪入凡尘。</h3></br><h3>  《桃花影》因其中大量的对淫秽场面的细致描写而被列入禁书之目,但是它与一般的低级的小说又有所不同,显然是比较有文化修养的文人所作的。因为其中每当描写男女定情之处,总有诗赋往来,而不仅是一泄淫欲而已。故本书的品味要较一般淫邪小说为高,当是没有什么异议的。</h3></br><h3>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本书的性描写中尤其突出了窥人交媾的描写,这就突破了前人的全知视角窠臼,而以第三者的眼光转述,仅从小说技巧而言,这是一个进步。从内容上看,窥房作为一种变态性心理,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h3></br><h3> <h3> <strong> ◇《肉蒲团》</strong></h3></br><h3>  《肉蒲团》六卷二十回,又名《觉后禅》、《邱蒲缘》、《野叟奇语》、《钟情录》、《循环报》、《巧姻缘》、《巧奇缘》等。如此多书名,是因为书不断遭禁,书商改名刊行的缘故。作者题“情痴反正道人编次,情死还魂社友批评”,别题“情隐先生编次”。有人认为作者是李渔。存世有清刊本,首有序。署“癸酉夏正之望西陵如如居士题”。又有日本宝永乙酉刊本(缺卷一),醉月轩刊本、光绪甲午排印本,光绪间石印本等。</h3></br><h3>  书叙元朝致和年间,括苍山中隐有一位高僧,号孤峰长老,亦称布袋和尚,修行多年,道法高深,一日有书生未央生前来拜谒。未央生风流倜傥,容貌出众,且天性聪慧,长老知其有慧根,欲收其为徒。然未央生欲“做世间第一个才子,娶天下第一位佳人。”长老知不可强求,乃使其离去,临别时赠偈一首:“请抛皮布袋,去坐肉蒲团,须及生时悔,休嗟已盖棺。”与生约定日后相见。未央生回到家中后四处寻觅美女,最后终于娶道学宿儒铁扉先生之女玉香为妻。铁扉先生性情古板,玉香虽年方二八貌美如花,却因其父教诲,举止庄重,不解风情。未央生为诱导她,示以春宫图,此后夫妇甚为相得,终日如漆似胶。铁扉先生不满未央生举动轻浮,时加训斥,未央生亦心存芥蒂,终于借游学为名,离家别妻而走。</h3></br><h3>  离家后,未央生一直留心于寻访美人。一日宿于客栈之中结识侠盗赛昆仑,二人情义相投,结为兄弟。赛昆仑答应为其找到绝色美女。为了有更多机会寻找,未央生住入送子张仙庙中,借机窥探上香女,并造下一册子,专门记载其中有姿色者的姓名住址,分为上中下三等,并加以批评。后来果然有三美女入庙上香,未央生不知其姓名,使赛昆仑为之打听,然未能访得三美的消息。后又看中了丝商权老实之妻艳芳。然在谈论中赛昆仑谓其阳具过于短小,难以得到妇人的欢心。于是未央生寻求一老道设法为其改造阳具,经过手术,果然效果非凡,老道又授生以采补炼气之术,三月后未央生练此术既成,准备探访美人。</h3></br><h3>  赛昆仑为其打听到权老实正外出贩丝,于是未央生借口买丝,进入权家,与艳芳调笑,引其与己私通。艳芳为其所动,二人相约晚间至权家相会。艳芳对门有丑妇生性好淫,其夫与权老实一同外出贩丝,见到未央生风流俊美,欲与相交,艳芳遂让其夜间住自己房中,等候未央生,未央生来时误以为丑妇是艳芳,与其淫乐方知上当,又与艳芳做爱。自此以后一连十日如此,直至权老实返家。因为与未央生的相会被阻,艳芳常借故与权老实吵闹,权老实起疑心后向人询问,误以为妻子与赛昆仑通奸,因畏惧赛昆仑的权势,只好将艳芳卖掉。赛昆仑以一百二十两银子买下艳芳,送给未央生,于是二人成婚。</h3></br><h3>  婚后不久,艳芳怀孕,未央生不得发泄情欲,于是翻检旧日所记的册子,见有记载紧邻女子香云。未央生与香云凿壁私会,香云又介绍其认识瑞珠、瑞玉,二女即未央生在庙中所见美女,为香云之表妹,而另一美女是香云之姑花晨。花晨新寡,而瑞珠,瑞玉二人的丈夫都在京城坐监。于是未央生与四女日日饮酒作乐,淫欲无度。</h3></br><h3>  权老实知道其妻原来是与未央生通奸,且现在落在其手中,愤愤不平,欲报此仇。后来访知未央生家中亦有妻室,于是来到未央生家乡,装作佃户进入铁扉家,得到铁扉先生信任,将侍女如意嫁给他为妻。玉香因丈夫久别在外,寂寞思春,为权老实所勾引,与其私通。不久后玉香怀孕,二人奸情暴露,权老实携如意、玉香二人逃走。途中玉香不慎堕胎。</h3></br><h3>  至京后,权老实将二人卖给妓院为娼。卖掉二人后,权老实忽心生悔悟,于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将自己的银两尽行施舍给穷人,随孤峰长老入山修行,终成正果。玉香沦为娼妓后,得人传授房中之术,从此艳名闻于京华。瑞珠、瑞玉在京的丈夫卧云生、倚云生闻名后将其包在寓中轮流淫乐,香云之夫亦参与此事。四人亦如未央生与三美,昼夜寻欢。</h3></br><h3>  艳芳生下二女后,因未央生久纵色欲,身体虚弱,不能满足其欲望。卧云生与倚云生在京坐监期满告假回家,向妻子转述玉香床第之术,二人又告诉未央生,未央生闻后也想进京探访。进京前未央生决定先返家一趟,到家后铁扉先生因不愿宣扬女儿丑闻,伪称玉香已死。未央生遂以访学为名至京师,至妓院时,点名要卧云生、倚云生所言的名妓。玉香知道丈夫来访,羞愧交加,遂自缢而死。鸨母谓玉香系未央生逼迫而死,使众嫖客殴打未央生,并将其与玉香尸身锁在一起,此时未央生方知所谓的名妓竟是自己的结发妻子。忆起孤峰长老之言。方才悟到报应不爽,于是看破红尘,去括苍山寻访孤峰长老,投在其门下削发修行,法号顽石。</h3></br><h3>  艳芳与未央生所生二女皆已死,艳芳又与和尚偷情,为赛昆仑所知,赛乃杀艳芳,亦来到括苍山,告诉未央生事情始末,并与未央生、权老实三人一同修得正果。</h3></br><h3>  在中国古代猥亵小说中,《肉蒲团》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关于其主旨作者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慈录之于下:“做这部小说的人,原来一片婆心,要为世人说法,劝人窒欲,不是劝人纵欲;为人秘淫,不是为人宣淫。看官们不可认错他的主意。既是要使人遏淫窒欲,为什么不著一部道学之书维持风化,却做起小说来?看官有所不知,凡移风易俗之法,要因其势而利导之,则其言易入”。</h3></br><h3>  以小说来警劝世人,是所有淫秽小说几乎都用过的幌子。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部小说确实是以劝恶向善为纲的,采用了常见的因果报应的方式演绎故事,然而其中存在的大量淫秽场面描写却冲淡了这个主题,使得劝善之书实质上成了宣淫之书,其于世道人心,影响之坏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才会一再被禁。但是如果以客观的眼光分析其中内容,却可以发现它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尤其在揭示一些性问题方面,能想人所不曾想,言人所不能言,可以被认为是一部“性学”的专著。</h3></br><h3>  书中对男女性欲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例如在第一回中,作者曾以大段篇幅讨论这一问题:“人生在世,朝朝劳苦,事事愁烦,没有一毫受用处。还亏那太古之世,开天辟地的圣人制一件男女交媾之情与人息息劳苦、解解愁烦,不至十分憔悴。照拘儒说来,妇人腰下之物乃生我之门,死我之户;据达者看来,人生在世若没有这件东西,只怕头发还早白几岁,寿算还略少几岁。不信但看世间的和尚,有几人四五十岁头发不白的?有几个七八十岁肉身不倒的;或者说和尚虽然出家,一般也有去路,或偷妇人,或狎徒弟,也与俗人一般,不能保元固本,所以没寿。这等,请看京里的太监,不但不偷妇人,不狎徒弟,连那偷妇人狎徒弟的器械都没有了,论理就该少嫩一生,活几百岁才是,为何面上的皱纹比别人多些,头上的白发比别人早些?……可见女色二字,原于人无损,只因《本草纲目》上面不曾载得这一味,所以没有一定的谨解。</h3></br><h3>  有说他是养人的,有说他是害人的。若照这等比验起来,不但还是养人的物事,他的药性与人参附子相同而亦交相为用。……世上之人者晓得把女色当药,不可太疏,亦不可太密,不可不好,亦不可酷好。未近女色之际,当思曰此药也,非毒也,胡为惧之?既近女色之际,当思曰此药也,非饭也,胡为溺之如此?则阳不亢阴不郁,岂不有益于人哉?”这里虽然只涉及了男性的性问题,其实是从理论上肯定了男女两性的性欲,批判了封建思想中对于性的误解,阐明了性爱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不能不说是超越时代的,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h3></br><h3>  小说中许多情节都围绕阐发这个主题。如写到未央生与玉香新婚后的生活时,提到了未央生以春宫图诱导玉香,这也许会被人目为淫邪之笔,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里所提出的恰是今天我们也必须严肃面对的性教育问题,未央生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可议之处,但是在封建礼制下成长起来的少年男女的性无知却是现实存在的,也是应当解决的。玉香就是这样的典型,她自幼“父训既严,母仪又肃,耳不闻淫声,目不睹邪色,”所读之书不是《列女传》就是《女孝经》,所以直到出嫁后,她也不懂得性知识。从另一方面说,这也反映了人的天性受压抑受摧残之深。性启蒙带来了玉香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也说明了性教育的必要性。当然,古人不可能有意识地进行早期的性教育,而只是模糊地意识到必须有这样的过程,所以总是经过了一个由性压抑到性放纵的极端变化,这就是缺乏科学性教育的结果,使得人性总是难以健全,不是知而不改,就是矫枉过正,这就势必导致淫邪小说中大量存在的对性能力极度夸张的描写。</h3></br><h3>  对性能力的夸张,集中体现在对男性阳具的夸张上。《肉蒲团》在这方面也是典型代表。未央生从阳具短小的恐慌到“整容”后的自信,充分反映了古人常见的性心理。女性对这方面的要求也间接反映了这种心理,如艳芳在最初择夫时就打算找个“精神健旺、力气勇猛些的”,所以才会选中了权老实,而在与未央生私会前特地差遣邻家丑妇先行与其交合,知道他性能力强,方才答应。对阳具的这种近乎盲目崇拜的心理也导致了性心理的变态。在描写交合的场面中,小说无不突出阳具的威猛,如描写未央生与女子交合时,总是以女子的求饶为终,而一男于四女间尽力盘桓的场面,更是充分展示了男子拥有的权力和价值。</h3></br><h3>  如果说以上对性的理解还不免带有男子自我满足的性质的话,小说还触及了另一个问题即男女双方共同组成的家庭中的性问题。这点还可以从未央生与玉香的新婚看出,二人在婚后那段最初的性生活中是不和谐的,“没有一毫生动之趣”。在这样的家庭中,未央生自然是郁闷不乐,如果长此下去,感情破裂也是可想而知的,当玉香了解了男欢女爱的重要性之后,家庭的气氛就为之一变了。“夫妇二人从这一日起分外相投,愈加恩爱”。这就是古人一直心领神会却不敢说出的秘密,也是维系家庭、社会的关键。</h3></br><h3>  正是因为以上在性知识领域中的开拓,《肉蒲团》也就不是以“淫秽”二字所能包涵的了。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与那些仅以赢利媚俗为目的的同类作品。</h3></br><h3> <h3> <strong> ◇《无声戏》</strong></h3></br><h3>  《无声戏》又名《连城璧》,题“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作者李渔,是清初著名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也是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号笠翁,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少时聪颖过人,游历四方,后居金陵,有家庭戏班,晚年于杭州终老。</h3></br><h3>  《无声戏》最早的版本是《无声戏一集》和《无声戏二集》,今已佚。现在存世的版本主要有五种:一是《无声戏合集》本,清初刊本,现存二篇,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二是《无声戏合选》,现存九篇,藏开封私人处;三是《连城璧》抄本,包括全集十二回,外编四卷,共十六篇。此外还有藏于日本的尊经阁本,佐伯图书馆藏足本《连城璧》等。</h3></br><h3>  尊经阁藏《无声戏》前有伪斋主人序。伪斋主人即本书刊刻者张缙彦,张是明代兵部尚书,曾在安徽聚兵抗清,后降,入《贰臣传》,传中载他人弹劾之文曰:“缙彦仕明为尚书,闯贼至京,开门纳款,犹曰事在前朝,已邀上恩赦宥。乃自归诚后,仍不知洗心涤虑。官浙江时,编刊《无声戏》二集,自称‘不死英雄’,有‘吊死在朝房,为隔壁人救活’云云,冀以假死涂饰其献城之罪,又以不死神奇其未死之身。臣未闻有身为大臣,拥戴逆贼、盗窃宗社之英雄,且当日抗贼殉难者有人,阖门俱死者有人,岂以未有隔壁人救活逊彼英雄?虽病狂丧心,亦不敢出此等语,缙彦乃笔之于书,欲使乱臣贼子相慕效乎?”为此张缙彦几遭斩决,虽蒙恩赦,终流徙而死。《无声戏》因此而遭禁更是不言而喻。以下分回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h3></br><h3>  ◇第一回 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h3></br><h3>  嘉靖末年,浙江衢州府西安县有女旦刘绛仙之女刘藐姑,善演戏文。一日少年书生谭楚玉观戏,为藐姑所倾倒。为接近藐姑,楚玉不惜身入戏班学戏。二人同台演出,遂互生爱慕,于是假戏成真,私订终身。本地有一富翁,家中已有姬妾十一房,观戏时又看中藐姑,欲娶其为第十二房小妾。富翁以财势凌人,送千金聘礼与藐姑之母绛仙,定于十月初三夜做完神戏后将藐姑抬至其家成亲,绛仙等迫于形势不得不允,十月初三夜,藐姑自点《荆钗记》上演,二人依戏中情节双双跳入戏台前溪水中,以此殉情。谁知二人大难不死,漂至新城港口时为莫渔翁所救,于是双双回到谭楚玉的家乡。谭楚玉发愤读书,三年后进学中举,又中进士,殿试后被选为福建汀州节推。后来,谭楚玉辞官而归,与藐姑隐居山中,颐养天年。李渔曾将此故事衍为《比目鱼》杂剧。</h3></br><h3>  ◇第二回 老星家戏改八字,穷皂隶随发万金。</h3></br><h3>  成化年间,福建汀州府理刑厅有皂隶名蒋成,平生穷困潦倒,缺衣少食,人称“蒋晦气”。蒋成请算命先生华阳山人为其算命,山人言其命运极坏,蒋成痛哭流涕,山人心生怜悯,乃为其改生辰八字。刑厅到任后从蒋成的命纸上看见其改后的八字与己相同,故同命相怜,时时接济蒋成,赠以金银、衣物等,蒋成时转运来,被人们称为“同年官”。蒋成为报刑厅之恩,亦多方帮助其工作,后被升为县主簿。</h3></br><h3>  ◇第三回 乞儿行好事,皇帝做媒人</h3></br>明朝正德年间,有乞儿穷不怕,仗义疏财,多行善事,然不免于贫困交加。在山西太原府时,穷不怕几乎饿死街头,被太原第一名妓刘氏所救。刘氏怜其孤苦伶仃,与之结为兄妹,并赠以戒指。有嫖客与刘氏交好,亦赠以元宝。保定府高阳县寡妇周氏之女为乡宦所强占,乞儿遇到此事后以嫖客赠己之元宝相赠,解救周女。乡宦不肯善罢干休,乃与知县相勾结,诬称乞儿劫抢官府钱财,定为死罪。将要问斩之时,正德皇帝亲自过问此案,重新审理后为乞儿平反,将知县削职为民,乡宦当众斩首,原来赠给乞儿元宝的嫖客就是正德皇帝本人。正德微服私访民间,游至太原,住在刘氏家中数月,恰逢此事。后刘氏随皇帝入宫,封为贵妃,乞儿被赐姓为刘,亦成为皇亲国戚,乞儿穷困时从不担心什么,故有“穷不怕”之号,但此时富贵之时却心生忧虑,唯恐有是非之祸了。后皇帝又亲为媒妁,让周氏之女与穷不怕结为夫妻。<h3>  ◇第四回 清官不受扒灰谤,义士难伸窃妇冤</h3></br>正德初年,四川成都府华阳县有民蒋瑜,聘陆氏之女为妻。隔壁家开缎铺的赵玉吾之子赵旭郎娶何氏为妻。一日赵玉吾赠一扇坠与儿媳何氏,何氏无意将扇坠丢失于邻家蒋瑜处,为蒋所拾。赵玉吾偶见扇坠在蒋瑜手中,误以为儿媳与蒋瑜有奸,于是写状上告至知府处。知府见赵旭郎相貌丑陋,而何氏貌美如花,蒋瑜英俊年少,乃臆断何、蒋间必有奸情,将二人问罪下狱。后来有一日,知府发现住在隔壁的儿媳的绣鞋被老鼠盗至己屋,恍然醒悟到何氏扇坠到蒋家的缘故。于是重新开堂审理此案,拆何、蒋之壁,在壁间洞中有赵玉吾赠何氏的另一块玉坠,故平反此案。并判何氏与蒋瑜成婚,赵旭郎则娶陆氏为妻。四人本是错配姻缘,经由老鼠衔扇坠之事改正过来。所以有别本叙此事者题为《错姻缘老鼠为改正》。<h3>  ◇第五回 美妇同遭花烛冤,村郎偏享温柔福</h3></br>嘉靖年间,湖广荆州府有财主名阙里侯,五官四肢皆有残疾,别号阙不全。娶妻邹氏,貌美绝代,嫌其夫丑陋,乃把书房改为静室,在家中参禅礼佛。阙里侯心中忿懑不平,又遣媒人物色二房,娶美妇何氏为妾,何氏婚后亦无法忍受其夫之貌,入静室,与邹氏为伴。阙里侯不甘罢休,又娶吴氏为妾。吴氏劝二女安心认命,三人乃共奉阙里侯,后均生子。阙里侯因丑陋而不得多行房事,因此得享高年,八十方死。李渔曾据此改编为传奇《奈何天》。<h3>  ◇第六回 遭风遇盗致奇赢,让本还财成巨富。</h3></br><h3>  明代弘治年间,广州南海县人秦世良三次向财主杨百万借银外出经商。结果三次皆被抢劫或丢失。后来,拐骗秦世良三百两银子的人做了南海知县,百倍奉还了秦的银两;劫去秦世良货物的人成了朝鲜驸马,也百倍偿还了所劫财物;而误将秦世良二百两银子当作自己的银子的秦世芳亦赢利三万,后亦还给秦世良。这样,秦世良因祸得福,成了巨富。</h3></br><h3>  ◇第七回 妒妻守有夫之豢,懦夫还不死之魂</h3></br>此回叙明代永乐年间,费隐公设计疗治邻家妻淳于氏妒嫉的故事。<h3>  ◇第八回 妻妾败纲常,梅香完节操。</h3></br><h3>  嘉靖、万历年间,江西建昌府秀才马麟如有妻罗氏,妾莫氏,二人皆立志守节。后马麟如外出未归,有人误传其已死,于是妻妾二人相继改嫁,只有婢女碧莲孤身抚养马麟如之子。后马麟如中举得官,荣归故里,与碧莲结为夫妇。罗氏则受后夫虐待,不堪受辱,自缢而死。莫氏亦嫁与破落人家,受饥挨冻。莫氏所生之子只认碧莲,不以莫氏为母,莫氏怨悔而死。此故事后演为京剧《三娘教子》,及弹词《双冠诰》等。</h3></br><h3>  ◇第九回 寡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h3></br>弘治间有才子吕哉生,气宇轩昂,相貌出众,喜评品名妓,凡是得其赞赏者,则身价百倍。众妓中吕哉生独赏识沈留云、朱艳雪、许仙俦三人。三女代吕生聘定乔小姐为妻,而吕生则对寡妇曹婉淑情有独钟。三妓不甘罢休,设计撮合乔小姐与吕生。后经殷四娘从中调停,使吕生娶乔小姐为正房,以曹婉淑为偏房,又让三妓亦嫁与吕生为妾,五人择日与吕生完婚。李渔另有《凰求凤》传奇演此事。<h3>  ◇第十回 吃新醋正室蒙冤,续旧欢家堂和事</h3></br>万历时南京富室韩一卿娶妻杨氏、妾陈氏。陈氏妒大妇杨氏,盼其早死。后杨氏患风疾,成为癞子,丑陋不堪。陈氏尤不肯罢休,使其服毒药,结果杨氏服毒之后反而因以毒攻毒治好了风疾,更为美貌动人。陈氏再度设计毒害杨氏,遭到报应,反而身染恶疾。杨氏乃得平安享福。<h3>  ◇第十一回 重义奔丧奴仆好,贪财殒命子孙愚</h3></br>此回叙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同安县单龙溪有子单玉、孙遗生。二人为争夺家产互相械斗而死,只有奴仆百顺将龙溪厚葬,以继子自称,逢时扫墓,遇忌修斋。后百顺继承龙溪家财。<h3>  ◇第十二回 女子守贞来异谤,朋侪相谑致奇冤</h3></br>明弘治年间,广州琼州府定安县秀才马镳听信友人戏谑之言,疑其爱妻不贞,将其休掉。县令包继元知道其中原委后,设计伪作城隍文牒,使马镳释疑,夫妇二人言归于好。<h3>  除以上正集外,还有<strong>《无声戏外编》六卷</strong>,今次叙如下。</h3></br><h3>  ◇卷之一、婴众怒舍命殉龙阳,抚孤茕全身报知己</h3></br>嘉靖年间,福建兴化府莆田县许葳鳏居多年,不曾续娶。尤侍寰之子尤瑞郎肤色如雪,貌如佳人,许葳一见之下心生爱慕,后公然娶其为妻,二人恩爱甚笃,如鱼得水。瑞郎因恐自己年老色减,乃自去其势,以示忠贞。后众人无法忍受二人行为,乃状告许葳私设腐刑,擅立内监。许葳因此入狱,被拷打至死,瑞郎遂改名瑞娘,将许葳之子承先抚养成人。<h3>  ◇卷之二、落祸坑智完节操,借仇口巧播声名</h3></br>崇祯间陕西武功县有民妇耿二娘,多才多智,人称女陈平,后为李自成部所掳,前后施展七计,保全贞节,回到家中,且成巨富。<h3>  ◇卷之三、说鬼话计赚生人,显神通智恢旧业</h3></br>万历年间,淮安府桃源县人顾云娘之夫顾有成乃一介书生,除了读书之外一窍不通,人送别号顾混沌。云娘是贫家之女,嫁与有成为妻后掌管家中各项事务,监守丫环,督察奴仆,察出家中的各处漏洞,为了惩戒那些偷奸耍滑之人,云娘请来尼姑道婆作法场,假托有成前妻,指引众人发出家人藏匿钱财之处,使众家仆为之胆战心惊,从此洗心革面,不敢再偷占便宜。顾有成终于因此而成为桃源县第一财主,而他仍蒙在鼓里,以为云娘能为无米之炊,点铁成金。<h3>  ◇卷之四、待诏喜风流攒钱赎妓,运弁持公道舍末追赃</h3></br>万历年间,南京有名妓名金茎,字茎娘。某公子欲以其为妾,日出银五十两包占。分别一年后,公子重来南京时,茎娘已死,公子十分伤感,乃厚葬之。后来他却从别人那里听说茎娘是服春药纵欲而死的,于是惭愧不已,写了一篇戒嫖文分送与人。<h3>  崇祯末年,扬州有名妓雪娘,自幼娇纵,不会自己梳头,待诏王四为其服事五六年,以工钱一百二十两为聘礼,欲娶其为妻。后鸨母赖账,并将王四逐出妓院。幸而遇到漕粮运官主持公道,设计让鸨母退回聘银,王四随运官进京,另图生计。</h3></br><h3>  ◇卷之五、受人欺无心落局,连鬼骗有故倾家</h3></br>嘉靖年间,有王竺生,被人引诱赌博,输尽家产,又受朱庆生诱入王小山赌场,输尽田产,将父亲气死。后王竺生之父的鬼魂找王小山报仇,使王小山忏悔改过。<h3>  ◇卷之六、仗佛力求男得女,格天心变女成男</h3></br>万历初年,泰州盐户施达卿以烧盐起家,娶得妻妾,但久无子。施达卿拜求菩萨赐以子嗣,菩萨让他施舍财产给穷人。施照办后,其妾果生一女,只是石女。施达卿再次施舍家财,后石女腿间长出男势,取名奇生。<h3>  《无声戏》之名,取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士、农、工、商,无所不包。李渔自己说:“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家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趋避,是药入寿世之方,救苦驱灾之具也”。可见作者对于这些民间故事的采择利用是有其鲜明目的的。惩恶劝善是这部小说集的基本主题之一。如第八回中对丫环碧莲的赞美,第十回中对陈氏的贬斥,第十一回中通过仆人百顺与逆子逆孙间的对比,突出了“奴仆好的,也当得子孙;子孙不好的,尚不如奴仆”这样一个中心论题,总之几乎每一篇小说都有些寄寓,有的还非常深刻。</h3></br><h3>  李渔写小说借鉴了戏曲的一些手法,这在《无声戏》中表现得很明显。如故事往往立意新奇,出人意料,确有“当世耳目为我一新”的气象。如第四回中的情节别具匠心,一波三折,但又合情合理,令人信服。此外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非常鲜明,如第八回中将周氏、莫氏、碧莲三人的身份地位和内心变化都维妙维肖地表现于读者面前,其他人物也大多有这个特点,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另外从结构章法上看,作者在曲折多变的情节中把握住分明的脉络,有次序地进行叙述。在交待完背景材料后,随着人物的活动,展开矛盾冲突,在情节、线索扩大中,主次分明而又互相交织,有时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双线或双线交叉发展的布局,头绪不乱,前后照应。最后从语言上看,《无声戏》运用浅近生动的语言,且多诙谐戏谑之语,贯彻了李渔小说“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的主张。因此《无声戏》一出版就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屡禁不止,这也说明了该书强盛的生命力。</h3></br><h3><strong>---棠山書院---</strong></h3></br><h3><strong>本期|| 数据采集:梅萼     编辑:梅蕊</strong></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iHap7uPyXbMQlKyThZtW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