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局限和潜能一共读9天

陌上朵颜

<p class="ql-block">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一周国平</p><p class="ql-block">有清凉的风自窗外溜进来,不喜热闹,捧读喜欢的书也是一种假期休闲的好方式。</p><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继续阅读第三章的《自我的局限和潜能》与《悖论与教学设计》两部分。怎么理解教学方面的悖论呢?书中说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可以简要描述最近的两个教学片段:一个是课上的如此精彩,以至于你认为你天生就适合教学;另一个是课上得如此糟糕,以至于你希望你根本不曾降生。"其实悖论就是一对特殊的矛盾体。理解了之后,你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与学生沉默不言、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学生个体意见与团体意见、课堂上学生的沉默与争论、教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教师固守传统观念、教学中经历的痛苦和感受的喜悦、教师想上好课必须进行孤独的旅行同时又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天赋与缺陷等等都是一种悖论。正如之前我们理解的恐惧一样,理解悖论也是有助于我们实现优质教学。"一个人拥有的每种才能都伴随某种缺憾,每一个优点也是自身独特性的一个缺点,一种局限或是自身认同的独特景观。这个优点或强项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对我们和他人都有用,但不是永远都有用。"深入理解教师和学生存在的相互矛盾的这两极,就不会在课堂上自己设计了问题,但学生沉默不言的时候变得愤怒、焦虑。就会去思考为什么学生沉默不愿意发言,这背后隐藏的教育规律是什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师没有提供安全润泽的课堂环境?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不够?同时也回想到了自己教学当中的两个片段,之前写过,精彩的是进行学共体课堂变革,师生、学生之间倾听对话、协作探究,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收获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导师。糟糕的是一次公开课的近乎失败的经历,沮丧难受反思好些日子。但之后自己开始读书学习,不断成长,收获许多。失败与成长这也是一对悖论,如书中言"只有当我们愿意更深入的反省那些易使我们受伤害的动态过程,我们才会对我们的身份有深刻的认识。"这个悖论转化为对自身认同的更深入理解,而自身认同是优秀教学之源泉。所以理解悖论与悖论共舞是有利于自我专业提升和学生生命成长,有利于优质教学。详细的细节之前写过就不在这里赘述了。</p><p class="ql-block"> 在读到《悖论与教学设计》这个部分时,作者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方面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悖论。深受启发,与自己当下推进的学共体课堂改革联系起来,更能进一步理解,悖论原理如何有助于教与学。如果说书籍是相通的,不如说正确客观的教育规律是相同且相通的。书读的多了,自然而然有一些道理就更加明确了,虽然《教学勇气》有些地方一读再读还是难懂,但是多读几遍,总有新的发现和解读,打通联结。"1.这个空间应该既有界限又是开放的。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传统与纪律的‘大故事’。5.这个空间应该既支持独处,有随时有群体的资源支持。6.这个空间应该沉默和争论并存。"结合阅读和自己的课堂实践。我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存在以上悖论有如下理解。</p><p class="ql-block"> 首先,课堂教学的界限可以理解成教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进行设计的教学目标、主题和问题链,学生在这些学习设计中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畅所欲言,而不是信马由疆,无拘无束。而学习又是开放的,所谓开放就是"向与真正的学习相伴随的探索精神开放,向可能导向发现和惊喜的许多路径敞开。″也就是说这些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旅程有一个目的地,而开放则相当于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协作探究、自由探索,多种途径到达学习目标的目的地。其次,师生共同构建好平等尊重、倾听对话的安全润泽的学共体关系,共同制定倾听和学习规则。学生可以安全的说出我不懂,也可以安全的求助同伴和教师。学生在这样的空间里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有高阶思维的输出,有愉悦的获得体验。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进行高品质的学习设计,设计具有层阶性的启发学生思维的挑战性问题,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既独立思考,同时遇到学习困难时,又可以通过学共体小组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公开表达。如书中所说"让学生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困惑甚至是偏见的时候,学习是不会存在的,实际上只有人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育才有机会产生。″小组表达或者全班公开表达,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所学的知识,甚至倾听他人意见和见解而进行重新创造的观点,经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自我的深度学习。教师在这过程当中主要就是倾听、串联和反刍,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发现学生的学习困境和需求,及时给予理解支持,提供学习资源,并串联学生不同的创意和见解,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学习设计。好的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能够帮助学生和我们发现通往生命内部真理的通道或障碍。🌸越是用心阅读巜教学勇气》越感觉是在发现自己、发现课堂的奥秘,许多困惑更加明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