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苦干实干,不图虚名</span></p><p class="ql-block">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2000年底政高同志走马上任时,城市百废待兴,面对这个"烂摊子",他一直以高标准、高强度、快节奏的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从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到城市文化建设,从国企改革脱困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每个时期都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然后就是一抓到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跟政高同志从省里到市里,看到凡是重要的事情他都事必躬亲,从不当甩手大掌柜。如在筹建沈阳世博会过程中,在选择标志性建筑时,他让设计部门拿出几套方案,反复征求各方意见,最后确定了“百合塔"设计方案,"百合塔"的名字和高度都是由他亲定的。世博园建设后期的工期十分紧张,每逢周末我必随同他到棋盘山查看世博园建设进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直至世博会如期圆满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俯瞰沈阳世博园的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在省里工作时,通常每周能休一天。但到沈阳工作后他基本满负荷没有了星期日。为此,下面的机关干部也只得跟随他的节奏,大家的口头禅是"周六一定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一定"。政高同志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作风,给市直部门领导的压力很大,各部门领导经常加班加点,我们这些负责文字的同志,白天跟随他参加各种活动掌握情况,下班后还要起草《会议纪要》、会议讲话,特别是年底又加上《政府工作报告》,晚上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已是家常便饭。在省政府办公厅时两位负责文字的副主任和我到市政府办公厅前分管文字的副主任大都是在 50多岁时患肺癌去世的,长期抽烟熬夜写东西对身体伤害极大,而我算是个"幸存者"。</p><p class="ql-block"> 官场上有个不好的风气就是有些领导不是用心踏踏实实为民做实事,而是功于心计去作秀,图取虚名。如大连、沈阳曾有两位市长,逢年过节专门给全市每个出租车司机发送印有自己签名的"慰问信",而同样春节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锅炉工、环卫工等却不能享此"殊荣"。此举的确奏效,司机们"感恩戴德",逢客必夸市长好,"溢美之词"口口相传,甚至流传至今。我曾对政高提及此事,他嗤之以鼻地说:"实实在在为百姓干点事比什么都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个世纪末,时任沈阳市长慕绥新要在 21 世纪大厦前的世纪坛下,埋一个装信的坛子,请省领导每人给100年后的对口领导写一封信,以图留芳百年。任务派下来,我问政高同志用不用我先拟一个稿子,政高说:"100年后还有工业副省长吗?搞这个东西有什么意思!"予以回绝。事实证明做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不但没能流芳千古,却已遗臭万年了。正如古人所云:"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集思广益,从善如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政高同志作为一个大城市的主要行政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在每项重大决策前都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凡是政府要实施的重要事项,政高同志都首先与市委书记张行湘同志汇报,多年来行湘同志一直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两人配合默契,党政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政高同志也十分重视听取人大和政协的意见,凡有价值的意见他都积极采纳,原来每月一次由政府常务副市长向人大和政协常委报告政府工作情况,后期他都亲自去报告,以便更直接地听取意见,方便面对面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在处理繁杂事物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问题,他也经常征求下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意见,为解决问题寻找最佳方案。有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2001年的一个晚上,我陪政高散步,他说上午薄熙来省长给他打来电话,称慕绥新当市长时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清华自主研发的低温核供热项目的协议,现清华方面已完成研发,需要沈阳马上进行选址安装。李岚清副总理(主管文教)也给薄打来电话,要求尽快落实。政高同志对我说,前任市长代表市政府签署的协议,我不能随意推翻。但是,要上这个项目市民会反对,虽然清华保证不能核泄漏,但如遇到地震或战争等情况,也会危及沈阳 700多万人的安全,如果不上又面临政府违约,上边肯定不答应,你说让我这个市长还怎么当?我说,核设施一般都建在沿海,哪能建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此事非同小可。我建议他找市人大主任商量,让人大研究提出意见。他表示赞同,转天他找人大主任商量此事,在随后的辽宁省两会上,沈阳市人大提交了代表提案,坚决反对在沈阳上低温核供热项目,此事最终得以解决。目前国内尚无大城市上此项目,实践证明政高同志的远见卓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0年12月1日,在省政府相关部门欢送陈政高副省长赴沈阳市任市长的欢送会上,与作者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严于律己,严带团队</span></p><p class="ql-block"> 我在手机里时常能看到一些散播政高同志贪腐等流言蜚语,对此我从来不信,只把它当作是"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因为据我多年近距离观察,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在我所认识的领导干部中也是少见的。</p><p class="ql-block"> 政高调到沈阳工作两年后,有一次散步,我问他工资转到沈阳了吗?他说,没转。我说沈阳的工资比省里要高。他说,沈阳的环境不行,我当市长有人偷着往我的工资卡里打钱我都不知道,由此可见他的谨慎程度。政高同志夫人是大连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政高调到沈阳工作后夫人一直没过来。一次散步时我问他为什么不把夫人调过来好照顾一下家。他说,东大和辽大都提出愿意接收,但如她来沈阳,找她办事的人就多了,办了不一定符合政策,不办就会得罪很多人,还是不过来的好。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政高夫妻俩长期两地生活,家务由岳母和退休的大姨姐在沈帮助照料。</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 2004年的一天,我去政高同志办公室送材料,他说马上要去大连,我问他有何急事?他说岳母去世了,让我不要跟任何人说。他怕一旦让大家知道了,很多人都会去凭吊随礼。因我经常去政高家送文稿与他岳母很熟,从友情的角度拿了1000元钱以助处理丧事,政高同志没拒绝收下了。后来我岳父去世和儿子结婚,他都让秘书分别给我拿来 2000元钱,令我深感歉疚。那个年代领导干部借住院或婚丧嫁娶之机敛财的比比皆是,而政高同志却高度自觉,从严约束自己,这是不多见的。我在省纪委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接到许多涉及省级领导的上告信和举报信,有的一大袋子都装不下,而政高的袋子基本是空的。多年来辽宁从省委书记到各市县主要领导,查处了一波又一波的贪腐大案,还没听说哪一个案子牵扯到他。</p><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对自己的亲属也不徇私情。有一天沈北新区书记给我来电话,说有一个自称是陈政高侄子的人,没有批准手续就在蒲河挖沙子,他想核实一下是否真的是政高同志的侄子。晚上散步时我告知政高同志此事,当时我俩刚走到一半,他扭身就往家走。第二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昨晚给他哥打电话,"让他(侄儿)给我滚回去!"应当说,当时领导干部子女亲属利用特权经商办企业已属司空见惯,但政高同志却绝不允许亲属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对身边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曾对我说,他每次调动工作都不带自己人,也不提拔自己人。当然作为直接下属听到这句话大都会有一种失落感。政高同志到沈阳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政府办公厅的文字工作很不满意,让我过去帮他搞搞文字。我是2003年从省政府办公厅督察员岗位调到沈阳市政府办公厅任副主任。不少人问我,你是省里的副厅,一般调干部都提一级或平级调动,你却降一级安排。我说,我担任办公厅副主任分管市长文字是工作设置需要,虽然降低一级安排,但工资和级别都没变就行了。当时的考虑是政高同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我打心里钦佩,他一直很信任我,我就应当助他一臂之力。后来有人议论说,陈政高从省里就带来一个干部,还降一级安排,看来他不是那种搞任人唯亲和小圈子的人。</p><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不仅严于律己,对下属的副市长及委办局的领导要求也十分严格,他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只忙于开会部署,而不注重抓落实的倾向,在全市政府干部大会上提出: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事不过夜"。用矫枉过正的办法来扭转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的惰性思维。他还让我联系邀请中国著名的精细化管理学家汪中求,在市政府礼堂作"细节决定成败"的讲座,政高同志和政府的机关干部一道聆听讲座,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各级干部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比如他对管城建干部的评价标准,常常看谁的脸晒得黑,晒得越黑的领导说明去施工现场的次数越多,就会受到表扬。</p><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常年坚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一次他到沈北新区调研,当地领导反映说,每天市内很多垃圾车开往沈北的垃圾填埋厂,一路垃圾车上的塑料袋被风刮起,挂到树枝上和田地里到处都是,路两边的居民苦不堪言。政高让秘书打电话叫城建局长马上过来,责问垃圾车为什么不封闭或覆盖,知不知道塑料袋刮得满天飞的情况,并限局长一周内解决,否则让他把家搬到附近路边的房子里住,亲身体验当地老百姓的感受。局长回去后立即安排将垃圾车改装封闭,很快解决了垃圾车污染环境问题。政高经常带市直部门到四个郊区调研,每到中午时,他都提前让秘书打电话给机关食堂让留饭,从不让区里安排招待。</p><p class="ql-block"> 一天,我陪同政高同志乘中巴车出去考察,路过北陵大街与崇山路交叉口时,政高同志一眼看到辽宁中医院在建的住院部离马路距离有点近,让我马上接通主管城建副市长的电话,让他亲自去查一查,新建的住院部大楼是否违反了各类建筑距离马路应当不小于15米的规定。如果突破规定就必须拆掉。后经测量,该楼果然前突了两米,随后责成辽宁中医院进行了整改。大家说,政高同志这么点小事都能看到管到,真是把沈阳当成自己家过了。政高同志在开会听汇报时,所提问题都很专业对一些数据抠得很细,还经常问省内外国内外的行业对比数据,因此各部门领导汇报前都要做充分准备,唯恐出现纰漏。一次在市政府会议室开会,市建委主任汇报工作,政高问了一些问题他没有答上来,当场受到了政高同志的严厉批评,这位主任趴在桌上呜呜大哭,政高说,你这摊工作做不好还可以对我哭,沈阳的工作做不好人民不满意,你让我跟谁去哭呢!</p><p class="ql-block">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多年来政高同志对领导干部从严要求,甚至不留情面的批评,虽然得罪了一些人,但从大局看,严管干部确实起到了督促各级领导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勤政廉政的作用。经过几年的磨练,干部队伍一改慕马时期盛行的吃吃喝喝,请客送礼,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陈腐之气,成为了一支能打能拼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7年7月,政高市长带队赴哈尔滨考察体育设施和城市亮化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斯人远去,丰碑不朽</span></p><p class="ql-block"> 2006、2007两年政高同志到南院任市委书记,也给我恢复了正局级职务,在北院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白天我们不在一起工作,晚上还保持一起散步的习惯。我终于摆脱了长年累月写材料的压力,变得一身轻松。但政高同志遇到重要材料还经常找我参与。如为曾培炎副总理来沈阳铁西考察的专题片汇报材料;如 2006年我在澳大利亚考察期间,市委电传给我关于政高同志向中组部考核组的汇报材料,让我在海外帮助修改把关。</p><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任书记以后,我处于白天跟市长活动,晚上跟书记活动的尴尬境地,为避免两院之间出现不必要的猜忌,2007 年我提出了晚间不宜再天天一起散步的想法,政高同志虽有点不悦但也表示理解,自此我们结束了保持长达九年的这一习惯。2008 年政高同志调回到省里任省长,我们还经常保持手机短信联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悟道与达生》一书的封面</span></p><p class="ql-block"> 2011年我的第二本书 《悟道与达生》出版,我给政高同志送去一本以作留念。我非常喜欢中国古代先贤们的哲学思辨,在沈阳工作时,我们常用《论语》中"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作为确定工作目标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也得到充分验证。那些年沈阳的大发展就是因为有了"取乎其上"的宏大目标,有了高水准的战略规划,有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所以才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实践中如果确定的指标过高,当尽努力很难达到时,也会出现弄虚作假现象,产生一定负面作用。当然要精准把握好这个度并非易事。政高到省里工作后,赋予的权力更大了,管理的幅度更宽了。根据沈阳的经验,我又把《论语.先进》中"过犹不及"四个字用手机短信发给他,作为我最后赠送的箴言。由于对省里的情况不甚了解,此后我就不再多言了。</p> <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受命于慕马大案给沈阳带来灾难性影响,沈阳经济社会处于最低迷的艰难时刻,他本着"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用短短的七年时间,凭着高远的理想抱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全身心的投入,使沈阳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为沈阳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开车路过高楼耸立琳琅满目的青年大街时,当我们漫步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浑河两岸时,当工人们在铁西张士开发区现代化厂房上班时,当我们领孩子去浑南的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科技馆参观时,不知可否想过是谁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这一切。"吃水不忘打井人",相信政高同志为沈阳人民创造的福祉,将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永久载入史册,铭刻在全市人民心中。</p><p class="ql-block"> 沈阳为政高同志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政高同志在沈阳实现了自己的宏图大略。他以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的毅力去面对每一个重大挑战。由于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常年失眠,两个手掌总是通红,这种压力和劳累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使他过早的离开了我们。在北京八宝山政高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的挽联上写着:" 襟怀坦荡光明磊落高风亮节,理想崇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个评价应当说是政高同志在沈阳工作的真实写照,也可说是对政高同志一生切合实际的盖棺定论。</p><p class="ql-block"> 政高同志领导沈阳人民开创了沈阳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我在政高同志身边工作的这些年,也是自己平淡无奇一生中的高光时刻。自己能发挥所长,间接为沈阳发展尽了微薄之力,也可聊以自慰了。</p><p class="ql-block"> 仅以此篇回忆告慰政高同志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今的沈阳已展现出现代化城市的风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注:作者:张中华,原沈阳市政府参事;编辑:李慧明 ,原《时代商报》副总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