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五日游(下)

月照长空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5日,星期二,甲辰年五月二十日</p><p class="ql-block">早晨6时,气温13°。晨曦里,淡淡的月亮在西边的天空中若隐若现,群鸟似被朝霞追赶,鸣叫着快速飞过头顶。</p><p class="ql-block">早餐一如既往地是10人一桌,少一人便不上饭菜。饭是稀米粥、馍,菜是四盘素菜。没有一般早晨标配的鸡蛋。</p><p class="ql-block">7时15分,我们来到武川县一个名叫“青格尔塔拉”的地方。晨风轻轻吹拂,朝阳下,高大的杨树林投射着长长的影子,随风摇曳。</p><p class="ql-block">“青格尔塔拉”在蒙古语中是“青色的草原”的意思。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片绿色的草原,具有广阔、生机勃勃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指代具体的地点或活动。</p><p class="ql-block">这里据称是一个蒙古人聚居的村落。大门前的停车场一旁,摆了一张办公桌,坐着几个身着蒙古族衣饰的姑娘。其中一个自称叫“巴达玛”的接待了我们。这个活动,应该就是旅游海报里所称的参观传统蒙古族村落。</p><p class="ql-block">巴达玛把我们领进了青格尔塔拉。在集合完毕后,她先为我们介绍了竖立在村门两侧的苏鲁锭和停在院中的一辆勒勒车,然后把我们领进门额为“鄂尔多斯草原”的蒙古包。</p><p class="ql-block">“蒙古包圆形锥顶,分行包和固包。”这个伶牙俐齿的姑娘边走边说。</p><p class="ql-block">蒙古包里摆满了低矮的凳子。迎着门的墙壁上,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供案上摆着供品。佛祖被供在左侧。我没想到这么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竟然能同时容纳这么多人。</p><p class="ql-block">巴达玛面朝外坐在上首,在招呼大家都就坐后,为我们每人斟上一纸杯奶茶。她说:“希拉穆仁,稀稀拉拉没(mu)有人。”许多人异口同声说:“这一下就记着了。”</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开始了她的表演。</p><p class="ql-block">“能问你有多大吗?”有一个人问。</p><p class="ql-block">“可以问。但我不说。”巴达玛不动声色,嘴角微微上扬,透着狡黠和机敏。然后她开始讲蒙古族人的风俗习惯和她对一些事情的理解:火葬、野葬、弃葬、在世孝、后世孝、抢婚、收继母……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看见坐在她面前的人咧嘴笑了,她说:“看把你高兴的……你抢人家老婆,人家也抢你老婆。这就是比谁的拳头更大!”她的话让我想起周星驰在电影《功夫》里的一句台词:“沙包一样大的拳头你见过没有?”</p><p class="ql-block">我没见过“沙包一样大的拳头”,但我见过跟巴达玛一样的套路。那一年在西藏,在一个藏族村落,一个身穿藏族服饰自称叫卓玛的姑娘(即使她的藏族身份,也是存疑的)把我们一群人领到一个藏民家中,斟上酥油茶,一通藏族人风俗演讲——其中讲到塔葬、天葬、水葬、树葬、土葬……逗得人眉飞色舞,哈哈大笑。在大家绷紧的神经松弛以后,开始“画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舌绽莲花,滔滔不绝……最后把圈画圆,着手收网,请君入瓮——推销“藏银”。那一次,“卓玛”收获颇丰,一万多一条的银腰带卖了几条。我想,万变不离其宗,“巴达玛”也定然是这一类的路数。</p> <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巴达玛话锋一转,开始推销“蒙银”:银筷、银碗、银梳子……</p><p class="ql-block">她们的台词几乎如出一辙。于我而言,不过是似曾相识的“往日重现”,却未曾在岁月里发酵成一道令人回味的记忆。我想她们供奉的都是同一个祖师爷,吃的都是同一碗饭。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们却毫无长进,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懒惰得只懂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p><p class="ql-block">走出门来,导游这个职业突然在我的脑海里打转。在中国,最不像导游的,也许就是导游。他们雇一辆车,拉一车人,以为奇货可居,到处兜售。他们像什么?像牛行的行户?像妓院的老鸨?想想,似乎也不确切。谁知道像什么!但他们显然是在自掘坟墓。</p><p class="ql-block">英国电影《西部慢调》里有一段对话:</p><p class="ql-block">“他可是一个军官啊!”</p><p class="ql-block">“穿裙子的并不都是淑女。”</p><p class="ql-block">10时40分,到达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清·和硕恪靖公主府”。太过古老的东西,因为遥远,反而会有一种新意。但在这儿感受不到。这是一个即使在呼市都名不见经传的景点。但是,我们来了。如同读书“开卷有益”一样,走进这些仿古建筑,当我们沉下心来,依然受益良多。如果这座公主府是按原样复原的,其中所介绍的都是当年的真实场景,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老百姓一年四季披星戴月,勤勤恳恳,累死累活,却食不饱腹,衣不蔽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原因了。因为都被这些吸血鬼把他们的劳动成果强取豪夺去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被带回“锦海之春酒店”,简单地吃过午饭后,中午12时55分,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内蒙好礼文创馆”。顾名思义,这又是带我们来“淘宝”的。在这里,我通过悬挂在过道墙壁上的匾额,了解了一些以往似是而非的知识:</p><p class="ql-block">“手把肉或手抓肉,蒙古语尊称‘术斯’,平常叫做‘查纳森——玛哈’。是将全羊按照部位卸开,用清水煮熟后用手抓握以刀边割边吃的肉食。接待宾客时,视宾客的身份、地位、岁数、性别等因素来选择全羊的不同部位煮制。羊肉富含营养,通过煮沸,达到进补、驱寒、化滞、健脾胃、补血益气之功效。”</p> <p class="ql-block">想想昨日中午他们招待我们吃的“手把肉”,就知道我们在他们心中低贱到何种程度了。我在食堂里吃饭,偶见野猫野狗,若给它们扔块骨头,若骨头上没有肉或肉太少,我都觉得难为情,而他们却唯恐每一块骨头上的肉剔得不干净,还留下残留,便宜了我们!</p><p class="ql-block">“‘青食’是指蔬菜瓜果类食品。古代蒙古人和现代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主要靠采集沙葱、沙芥、蕨菜、蘑菇、野果等作为‘青食’。”</p><p class="ql-block">“蒙古族传统饮食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蒙古人以白食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蒙古族的食品之首便是奶食。蒙古语称肉类食品为‘乌兰伊德’,即红色食品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蒙古果条是蒙古族人对茶点的统称,是蒙古族人把奶食(牛奶、奶油、稀奶油、酸油、酸奶等)和面食结合在一起,制作出的草原上独有的美食。”</p><p class="ql-block">这些知识,可谓无用之用。</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有用的知识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而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则是我们生活的佐料,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滋味无穷。</p><p class="ql-block">下午3时,我们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西部的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p><p class="ql-block">一片茂盛的草场,一边是连绵起伏的仿佛是一道墙的阴山,一边是一排高大得近乎夸张的一个个城门。近距离望着这些赭黄色的如同童话世界里的城门,让人忽然生出只是打了一个盹的功夫,便毫无征兆地穿越到了阿拉伯世界的《一千零一夜》里的错觉。你不知道那一道道城门洞里会不会突然涌出一群夹杂着狮子、猴子、慢悠悠地不时甩着长鼻子的大象,也不知道会不会驶出一辆花车,上面站着几个妖冶的抛着媚眼的神秘女郎,又或者走出几列留着八字胡、一身黑衣、头裹黑色阿拉伯头巾、手持阿拉伯弯刀、凶神恶煞般的卫士……</p> <p class="ql-block">走进城门。几棵柳树,一片乱草,一方池塘……荒凉,破败,寂寥,像浩劫过后,又像大梦初醒……令人大失所望。但即使如此,我也觉得不虚此行。它成功地满足了我自知道《敕勒川》这首牧歌后这么多年以来所日积月累的强烈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敕勒川,让我想起新疆的拉那提。</p><p class="ql-block">这应该算是一个投资失败的纪念地。据朝鲁说,几个雄心勃勃的南方人来到了这里,刚想大展拳脚……疫情爆发了!</p><p class="ql-block">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河西走廊》里的一句话,在我的心中回响:“数百年过去,这里唯有蔓蔓青草与声声牧歌在时光的轮回中经久不息。”</p><p class="ql-block">下午3时50分,自“哈素海”上高速,向西南方向行驶。阴山在右侧绵延,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4时23分,进入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停车区。</p><p class="ql-block">4时52分,过黄河,进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p><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进入河套平原。</p><p class="ql-block">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在“几”字形的黄河湾内。由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平原),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后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称前套平原)组成,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高原与贺兰山、狼山、大青山间的陷落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为宁夏与内蒙古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p><p class="ql-block">河套平原南部包括库布齐沙漠,一部分在鄂尔多斯高原。</p><p class="ql-block">河套平原是中学历史、地理里的重要篇章。</p><p class="ql-block">傍晚6时,到达达拉特旗政府所在地树林召镇。</p><p class="ql-block">我们9个人在一家招牌为“四十里铺羊肉面、鼓楼羊汤、羊三香”的店里晚餐,人均消费55元。在这里,每一样饭菜都无可挑剔。尤其是他们所做的羊肉。</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6日,星期三,甲辰年五月二十一日</p><p class="ql-block">6时下楼,我没有吃宾馆提供的免费早餐:一人一份咸菜,一碗稀饭,两个馍。</p><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宾馆对面,有一家焙子店。昨天到时,我就注意到了。我一直好奇“焙子”是什么。原来,是烧饼。</p><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炽烈,而风吹过,却如清凉的水滑过皮肤。那丝丝凉意,能沁入心里,让人感到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7时17分,我们首先来到“新丝路蒙俄风情”购物店。朝鲁说了一路的“沙金”,这里有售:含金量百分之三十三,跟黄金一样金光灿烂,价钱每克却只有几十元……而真金,每克六七百元!</p><p class="ql-block">有一种假货叫“金包铜”——镀金铜,足以乱真。成本价:一枚戒指、一副耳环或一条项链,几元或十几元。中央电视台二频道揭露过。</p><p class="ql-block">所谓的沙金,压根就是一场骗局。而他们依旧在毫无顾忌地故技重施。</p><p class="ql-block">8时05分,来到库布齐沙漠旅游景区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河套沙漠),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库布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地图上的黄河下方,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较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颚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p><p class="ql-block">我们时常会想当然地认为沙漠的历史都很漫长。而事实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形成,距今只有5000年,跟华夏历史相当,而库布齐沙漠也许不到500年。</p><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的前身是水草丰美的草原。</p><p class="ql-block">数千年来,库布齐一直为干冷多风的气候所苦,也承受着历朝历代的过度垦牧和战火兵燹。库布齐沙漠的形成,自然因素固然是主因,而社会因素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库布齐著名的“银肯”响沙,面临大川,背依茫茫大漠,处于背风坡,形似月牙,面积只有亩许大。“银肯”是蒙语,意为“永久”,当地人称其为“响沙湾”。该处的沙子,只要受到外界撞击,或脚踏、或以物碰打,都会发出雄浑而奇妙的“空空”声。人走声起,人止声停。</p><p class="ql-block">中国发现的响沙有三处,除“银肯”外,还有宁夏中卫沙坡头响沙和甘肃敦煌响沙。这三处响沙都位于内陆区,沙丘高大,沙坡背风向阳,沙丘前有水渗出或有流水途经。因此,响沙是沙丘处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p><p class="ql-block">但我们到的地方,显然不是“银肯”所在地,所以我们并未领略到响沙的奇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8时44分,景区车辆将我们送至沙漠边缘。在这里,我与建新等四人各出150元购买了包含骑骆驼、乘沙漠飞船、滑沙、乘小火车等四个项目的服务的套票。同样的票,他们出了200元。事实上,小火车是回程车辆,相当于通勤车,无论是否购买这张票,他们都有义务把我们送回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在敦煌骑骆驼,距离比这儿远,服务更贴心,只需100元。这里标价180元。</p><p class="ql-block">骑着骆驼转了一圈回来,不足10分钟。几乎每头骆驼都是自觉地跪下前两肢,然后再跪下后两肢,让人们下来。那种动作看上去很笨拙,很吃力,但它们这么做时,几乎无需人们示意。我突然想到奴隶。那些达官贵人骑马时,通常是踩着人的脊背上下的。</p><p class="ql-block">骆驼因其吃苦耐劳坚韧的品质,始终被人们视作吉祥和深情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常用骆驼形容人,也有许多人自诩为骆驼。但如果骆驼是一种人格,我宁愿不是人。</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骨鲠,但我偶尔也会有“大江歌罢掉头东”的冲天豪气!</p><p class="ql-block">所谓的沙漠飞车,是坐在滑板上,从一个仿佛传送带的轨道上滑下来。轨道长40米左右。滑沙则是坐在一块木板上,从沙坡上滑下去。沙坡长约100米,坡度大约60°。</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可以驾乘沙漠摩托车或者冲沙越野车在蜿蜒起伏、浩瀚如海的金色沙漠里纵情驰骋,放飞心灵。但是我没有。我感觉曾经充溢于我的胸膛的如烈火一般熊熊燃烧的激情早已被岁月榨干得如同眼前的库布齐一般。</p><p class="ql-block">沙坡上,风吹出来的波浪纹,如天上的五彩云纹。而远处沙脊所呈现出的曼妙的曲线,一如既往地让我沉迷。塔克拉玛干沙漠曾让我如痴如醉。</p><p class="ql-block">我坐在沙漠里,将鞋里的沙倒出。那沙,细如流水,像从沙漏中流出。有一瞬间,我仿佛听见驼铃声由远而近传来。抬起头,就看见沙脊那边一列风尘仆仆的驼队跨越时空而来......</p><p class="ql-block">沙漠,并非一无是处。</p> <p class="ql-block">11时10分,我们回到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在返回达拉特旗树林召的途中,朝鲁讲述了一个名叫远山正瑛的日本人。他一生以治沙为事业,无偿地帮助中国治理沙漠: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兰乡境内,库布齐沙漠中段)种树10小时。他号召日本国民每周省下一顿午餐钱,来中国种树。在他的影响下,日本7300名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2004年2月27日去世,享年97岁。死后,按照他的遗愿,部分骨灰葬在了库布齐沙漠。</p><p class="ql-block">前些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上幼儿园的小男孩,说自己长大后的志向是造坦克。别人问他为什么要造坦克?他说他要杀光所有日本人。我想,他要杀光的日本人,也应该包括远山正瑛这样的日本人吧。这么小的孩子,连日本在哪儿都不知道,也从未见过日本人,却要杀光所有日本人。看似滑天下之大稽,却也让人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如果给一些中国人生杀予夺的权力,那么有一半中国人也是要杀掉的。这并非危险耸听。</p><p class="ql-block">远山正瑛曾说:“中国的沙漠治理专著不少,但实干的不多。”单凭他这句诛心之论,在许多中国人眼里,他就该杀!</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从1979年开始,截止到2010年,日本对华援助接近2900亿人民币。日本的援助占全部对华援助总额的67%。</p><p class="ql-block">中午11时58分,来到丽晶大酒店午餐:涮羊肉。芝麻酱被稀释得仿佛洪灾过后的黄泥水,内蒙的特产韭菜花则像一碗水里长着绿藻。我想,这里一定有一个精算师,他的成本核算是以毫厘计的。</p><p class="ql-block">本以为内蒙游至此进入尾声,结果饭后又被朝鲁带到了一个盖着简陋厂棚的地方。这里推销的是净水器。</p><p class="ql-block">屈指算来,这一趟内蒙游,我们竟然被带进了五个购物场所,还不包括那个贩卖精神鸦片的普会寺。</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又耽搁了近两个小时,下午4时,才回到呼和浩特,拉上朝鲁推销给我们的奶片、酒......前往山西大同。</p><p class="ql-block">大同,古称云中、平城、云州,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曾是代国南都,北魏首都,辽、金、元初陪都。境内古迹众多,包括云冈石窟、大同古城、北岳恒山、大同长城、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九龙壁等。</p><p class="ql-block">大同是中国刀削面之乡。</p><p class="ql-block">驶出呼和浩特不久,有人提出,旅游海报上承诺的哈素海之游没有兑现。因为我在敕勒川城门内的一个宣传栏内看到了一个有关哈素海的介绍,所以我便主观地把敕勒川与哈素海混为一谈了。事实上,是我错了。</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被导游洗脑了。我想,导游这种水平,还远不足以给我洗脑,顾及情分也许是真的。因俄乌战争,许多人喊出了“人以是非定立场,畜生以立场定是非”的口号。其实,现实中怎么可能这般泾渭分明呢?能做到只讲是非,不讲立场,或者只论立场,不论是非,都非易事。只讲立场,需要昧着良心;只论是非,则需要抹脸无情。有几个人能做到?</p><p class="ql-block">朝鲁作为一名资深导游,不可能不知道哈素海究竟在哪儿,是否实际存在。他若称无心之失,实在难以自圆其说。我向来与人为善,不想以恶意来揣测他的动机和目的。但他这种瞒天过海的偷工减料、缺斤少两的行为,看似做得天衣无缝,其实漏洞百出,实在得不偿失,愚蠢至极。若有人跟他较真,他只能落个鸡飞蛋打的下场。</p><p class="ql-block">毋庸讳言,一份海报,就是一份契约。违背了,就应该付出代价。</p> <p class="ql-block">晚7时53分,进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境内的管家堡服务区。</p><p class="ql-block">9时,到达下榻宾馆。</p><p class="ql-block">9时24分,打的前往大同古城。9时46分,到达。</p><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惊艳了岁月。骤然间感到,这一路行来,大同古城竟是我们所看到的最好的景点。但这里竟不在此次出游的计划之列。</p><p class="ql-block">冷静以后想,古城虽然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但它的美毕竟与草原、沙漠、蒙古风情是不同性质的。若想看古城,在内地即可,何需鞍马劳顿,不远千里,跑到边关?</p><p class="ql-block">报这样的团,出去散散心,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自驾游是不可能选择这一类的不入流的景点的。</p><p class="ql-block">跟团游最大的好处也许只是可以少操一些心。花钱却并不少。</p><p class="ql-block">也许,真正的看景,就是要在那些平庸的地方发现一些特别的别开生面的美来。譬如给你一个臭虱,你要探究它是否肥美、是否与众不同地长着一副双眼皮,那未尝不是一个沉浸式的、能给人带来无限美好的体验。</p><p class="ql-block">10时40分,我们来到 “老柴削面”馆。这是一个热心的的士师傅为我们推荐的。我们每人点了一份27元的面霸套餐。面端上来,打眼一看就是五谷丰登的样子:卤鸡蛋、豆腐干、扒肉条、肉丸子,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吃饭的事,看似简单,却是有大学问的。三国时的曹操在《诏群臣》里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饭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宋朝的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说:“隆兴间,有扬州帅贵戚也。宴席问,语客曰:‘谚谓,三世仕宦,方解著衣吃饭’。”</p><p class="ql-block">现实里,一般而言,懂吃会穿的,大多都是自幼家境较好的。</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7日,星期四,甲辰年五月二十二日</p><p class="ql-block">晨5时集合。</p><p class="ql-block">记得朝鲜有一个姓崔的满怀深情地说:“每天醒来,司令官仰望星空,把太阳呼唤起来,地球就开始了崭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感谢上帝!感谢司令官!</p><p class="ql-block">5时30分,准时出发返桐。</p><p class="ql-block">5时43分。白玉说:“给一堆‘囟球’照相……”鲜活的语言像一颗烟花在半空中“砰”的一声爆开,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我顿时睡意全无。</p><p class="ql-block">想起“傻子共振现象”。同时想起白玉蟾的一句诗:“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家桃李花。”</p><p class="ql-block">以上帝视角看芸芸众生,人类真是既可笑又可怜,有时还可恨、可恶!</p><p class="ql-block">8时,进入忻州市忻府区顿村服务区。</p><p class="ql-block">11时,进入长治市武乡县武乡服务区。在这儿午餐。</p><p class="ql-block">下午2时,进入晋城市泽州县晋城服务区。</p><p class="ql-block">下午3时29分,进入河南洛阳。</p><p class="ql-block">傍晚6时,进入平顶山市舞钢市舞钢停车区。</p><p class="ql-block">回想这次活动,总体感觉是快乐的,叶子和大海是尽心尽力的。通过这次活动,我又填补了一些人生空白,增长了一些见识。塞外的清爽,阴山的连绵不绝,库布齐沙漠的浩瀚无垠,以及吃到的那些美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中不足的,是地接导游朝鲁在首日的不当言行,以及他莫名其妙地领着大家走近了哈素海而不入的行为。但这难道不是旅行的一部分吗?</p><p class="ql-block">其实,朝鲁的所作所为我是能理解的。在我心里,他仍不失为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社会里,作为一个底层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自食其力的百姓,他做得已经不错了。换做我,可能更无底线!</p><p class="ql-block">“日暮途远,人间何世!”想来令人难安!</p><p class="ql-block">绝大部分人,三代以后,时间会抹平他在这个世间留下的一切痕迹。</p><p class="ql-block">这样想来,遇事还需要斤斤计较吗?</p><p class="ql-block">这样想来,遇事为什么不斤斤计较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