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华工纪念馆(威海海源公园)

郝冰

<p class="ql-block">一战华工纪念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海源公园,是为了纪念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欧洲战场派出的14万劳工而设立的纪念馆。它位于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招募集结地和训练出发港一一山东威海。它是近代中国北洋政府参与世界秩序并试图成为正常国家的见证物。</p> <p class="ql-block">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当时,中国刚结束封建王朝的统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提升国家形象和地位。随着战争深入,英法等协约国伤亡惨重,北洋政府梁士诒等人提出“以工代兵”战略,即以普通劳工代替正规军,进入欧洲战场。</p> <p class="ql-block">“以工代兵”计划提出后,中国政府最初主动寻求同英国合作,并设想提供武装华工,但遭到拒绝;1916年,英军伤亡惨重、元气大伤,重压之下,只得来华招工。由于英国在中国北方拥有威海卫租借地,有着组建华人雇佣军及华北招工的先例,以及大批闲置基础设施等诸多有利因素,威海卫成为军方最理想的招募基地。从1916到1918年,英法招募了超过14万华工运送到西线战场,成为一战中协约国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中来自山东的不少于8万人,而自威海转运的华工约有4.4万人,威海是当年华工招募的主要集结地和训练出发港。十几万华工漂洋过海,历尽艰辛,他们中有许多人染病身亡,葬身大海。到达欧洲后,华工们置身于炮火连天的战场,学习现代技术,操作兵械,从事劳累、繁重甚至危险的体力工作,在前线和后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约有两万名华工被迅速遣返回国,其余仍继续留在欧洲参与战后重建,清理战场、掩埋尸骨,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一战期间,共有约两万华工下落不明,其中明确记载死亡的有两千余人,他们被埋葬在欧洲各国的墓地中。这些华工在完成合同契约后,有约十二万人被陆续遣返回国。约三千名华工因各种原因留在法国,成为定居法国的第一代华工移民。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欲以战胜国的身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而协约国却将其转让给日本。在这个历史的路口,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民众骤然觉醒,积极探索富国强民的新道路,一个新的时代,从此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选址于威海海源公园的一处海边石崖,为了尽量减少对海岸环境的影响,建筑深埋地下与场地融为一体,一条穿越建筑的通道将观众直接送达海边一一那里成为一个特殊的起点。这条通道与主入口结合形成一个十字形的入口空间,象征了近代中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建筑内部空间结合自然采光组织参观序列,流线紧凑合理。建筑外墙采用木模板清水混凝土与光面清水混凝土相结合,充分体现华人劳工在战争中经受的苦难。该建筑是住建部与德国能源署合作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气密性等各项指标通过了德国能源署的检测验收,是国内首座被动房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展出内容</p><p class="ql-block">一战华工纪念馆内展出内容分为“世纪大变局”“最佳招募地”“万里赴戎机”“遣留何处去”“大潮起东方”等五大部分。</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展出近200件一战华工文物,包括华工铜手镯、纪念章、帽徽、华工日记等各类文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