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 | 之六:天上宫阙布达拉

田文国

<h3>4月13日,我们五位老“搭子”,踏上了壮游西藏的旅程。</h3></br><h3>进藏前,恰在阅读《艽野尘梦》。书中描写西藏的画面,不断闪现在眼前。“古树森森,皆三四人合抱者,高数十丈,荫翳蔽天,古藤缠绕,盖千百年前物也。”“黄沙猎猎,风雪扑面,四野荒凉,草木不生。”截然不同的风貌描写,更激起对高原秘境的无限遐思与神往。</h3></br><h3>春风千里,心随云飞。</h3></br><h3>天上宫阙布达拉</h3></br><h3>布达拉宫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西藏的像征,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晚上我们去了布达拉宫广场,观光布达拉宫夜景。广场上灯火通明,深邃的夜色中,一街之隔的布达拉宫,身披五彩华光,灿烂辉煌,宛如天上宫阙。</h3></br><h3> <p name="appImgDesc">夜色中的布达拉宫。(拍摄:田文国)<br></br></h3></br><h3>次日上午,我们走进了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古老宫殿。沿着宽阔的斜坡道路而上,一路听取导游介绍情况,布达拉宫神秘的面纱一层层被撩开。</h3></br><h3>布达拉,藏语意思是普陀罗,即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布达拉宫依山就势建于玛布日山,远观群楼重叠,迂回曲折,殿宇嵯峨,气贯苍穹。整座宫殿俨然从山体雕琢而出,建筑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神圣感、崇高感,自然天成。那独具特色的建筑造型,饰以红、白、青、黄的色彩,在壮阔的雪域高原,在纯净的蓝天白云下,显示出一种无与伦比的高贵经典。</h3></br><h3> <p name="appImgDesc">傍晚的布达拉宫。(拍摄:田文国)</h3></br><h3>布达拉宫周围有8座山峰,人称八宝山。八座山山峰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布达拉宫坐落于莲花中间,宛如莲花的花心。</h3></br><h3>据史载,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建造此宫的由来,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而建。另一说是松赞干布在统一雪域高原后,为了更好地施政,迁都拉萨,修建了这座王宫。对前一种说法,存有争议。有人考证说,宫殿建造时,文成公主年仅几岁,不存在松赞干布为迎娶而造宫的可能。未解之谜,赋予了布达拉宫更多的神秘。但不管如何,松赞干布建造这座宏伟而神圣的建筑,与文成公主有关却是不争的事实。布达拉宫后来还专门为文成公主进行了扩建,里面有个叫“法王洞”的山洞,就是当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修行之所,那里还有他们的塑像。</h3></br><h3> <p name="appImgDesc">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绎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动人故事。(拍摄:田文国)</h3></br><h3>在拉萨,文国的朋友盛情地招待了我们,并请我们观看了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绎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动人故事。</h3></br><h3>布达拉宫为土木石结构,外墙厚达2-5米,墙体尽为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整个建筑底宽上窄,呈梯形,以确保建筑的稳定。宫殿外观共13层,里面为9层,主要由白宫和红宫两个部分组成。白宫在下,像是一个基座。红宫在上,像是被白宫稳稳地托举着。白宫是达赖喇嘛起居和理政的场所,红宫是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及经堂佛殿。</h3></br><h3> <p name="appImgDesc">参观布达拉宫的进门口。(拍摄:田文国)</h3></br><h3>行走在白色的宫墙下,发现这里的墙面凸凹不平,粗糙皱巴,白色的涂料不像是抹上去的。心中不禁疑惑,这么神圣的建筑,怎么是这般工艺?导游作了一番解说。原来这表面的“粗制滥造”,其实大有讲究。这涂料并不是我们惯见的什么石灰粉、腻子膏,而是用牦牛奶、糯米、蜂蜜、白糖、红花、泥灰、名贵中草药等等,按一定比例调制的一种特殊材料。</h3></br><h3> <p name="appImgDesc">布达拉宫白色墙壁为牛奶、蜂蜜、白糖、红花、泥灰等泼洒而成。(拍摄:田文国)</h3></br><h3>粉墙采用手工泼洒,并非我们常见的刮抹。采用这种原料及工艺,能使涂料增强黏性,不易腐蚀和剥落,使墙面长久保持鲜亮的光泽。同时,有利于体现与高原环境相和谐的粗犷之美。</h3></br><h3>有人说布宫的墙壁都带有一种甜甜的奶香味,还真有游客舔舐了墙面,兴奋地嚷嚷“真有奶香味!”</h3></br><h3>所有的墙面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维护粉饰,这些原料都是藏民同胞自愿奉献的,而泼墙劳动也是他们义务参加。他们认为这是一件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义不容辞。</h3></br><h3> <p name="appImgDesc">布达拉宫红墙为白玛草晒干后扎成小捆,层层堆放压实,刷上一种红色的矿物颜料而成。(拍摄:田文国)</h3></br><h3>红墙也不简单,它不是土石墙体,而是一种用草筑成的草墙。这种草叫白玛草,晒干后扎成小捆,层层堆放压实,刷上一种红色的矿物颜料。草墙既结实,透气性又好,使严严实实的宫殿里保持空气通畅。我们在里面参观时,尽管人流如织,但没有空气污浊、令人烦闷的感觉。同时,因为它材质轻,减轻了墙体的承重,布达拉宫历经千年,仍然坚实屹立,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h3></br><h3>走进布达拉宫,首先就会被其恢宏博大、金碧辉煌的气势所震撼,被其庄严神圣、肃穆祗敬的气氛所感染。</h3></br><h3> <p name="appImgDesc">布达拉宫广场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拍摄:田文国)</h3></br><h3> <p name="appImgDesc">从药王山上看布达拉宫,50元人民币图案就是这个角度拍摄。(拍摄:田文国)</h3></br><h3> <p name="appImgDesc">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拍摄:田文国)</h3></br><h3>布达拉宫是一座博大的文物宝库。有人说布达拉宫里面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黄金。宫内目之所及,造像、雕塑、器物、壁画、装饰等等,无不用黄金制成。而各类宝石不计其数。宫中有各个时期的造像近两万尊,佛塔近千座,灵塔八座。尤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使用黄金及宝石之巨,令人叹为观止。所有宫殿、佛堂、门厅、廊道等墙壁上,都绘满了精美的壁画,并饰以浮雕,绚丽多彩。绘画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人物及故事、神话故事、佛教经典故事等等。这些壁画的原料都是纯天然矿物质,红色的是红珊瑚,绿色的是绿松石,黄色的是黄金。这些材料的运用,确保了壁画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变质,始终光泽明艳。同时,布达拉宫还是一座巨型图书馆,里面珍藏着各类典籍达6万函卷,内容包罗万象,医学、天文、经书、历史、绘画、音乐、戏曲等等,都是稀世之宝。此外,它还珍藏有大量价值连城的其它文物。</h3></br><h3> <p name="appImgDesc">仰视布达拉宫。(拍摄:田文国)</h3></br><h3> <p name="appImgDesc">站在布达拉宫俯瞰拉萨城区。(拍摄:田文国)</h3></br><h3>布达拉宫至今仍有三大未解之谜,引起无数人的好奇。一是布达拉宫里面到底有多少个房间,至今无法说清。因内部结构太复杂,无法准确统计。二是民间一直存在传说,布达拉宫地下有一条通向地心的秘密通道。所谓地心,就是佛教所指的“极乐之地”香巴拉,人们向往的极乐世界。通道是否存在,谁也说不清,至今没有人找到这个通道。三是布达拉宫为何屹立千年而不颓圮。一千多年来,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战火,但宫殿里并无遭受破坏的痕迹,始终完好无损。而且处于雪域高原,气候恶劣,竟毫无破败之象。这些非常奇特的现象,至今无解。我想,这些未解之谜,或许正是藏族先辈高超智慧的体现。</h3></br><h3>走出布达拉宫,正午的阳光灿烂而温暖。拉萨城里春风习习,杨柳依依。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祥和。</h3></br> <h3>来源:红网论坛</h3></br> <h3>作者:蒋亚文 田文国</h3></br> <h3>编辑:何颖</h3></br> <a href="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841/69/14131762.html"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oment.rednet.cn,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