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山石的画法

逍遥自在

<h3>2024年7月12日,朱衫雨老师授课笔记。</h3></br><h3>青绿山水以石青和石绿为主色,分大青绿(千里江山图)和小青绿,另有金碧山水一门,在青绿色中加入泥金一色。大青绿多勾少皴,赋色艳丽,装饰性强。而小青绿雅致,水墨与淡彩相结合,罩染淡色青绿。</h3></br><h3>选用熟宣或者七八分熟的半生熟。</h3></br><h3>步骤一:先勾山石。</h3></br><h3>1.了解石分三面。</h3></br><h3>三是多的意思。勾山石的线条应该是有力量的。山脚处力量比山顶处要大。用y表现出山石的多面性。轮廓的线条不能画的太滑。</h3></br> <h3>用皴法来表现山石的前后关系。披麻皴山石底部的位置用笔更重。</h3></br> <h3>山石的顶部一般设为青色或者绿色,而在山石根部一般用赭石色。<br></br></h3></br><h3>2.用比较淡和稍干的墨勾出山石。</h3></br> <h3>3.用皴笔表现出石块内部的结构。</h3></br><h3>皴是为了表现出山石的前后关系。所以在两块石头的交界处先进行冲。皴线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下往上。</h3></br> <h3>皴的时候不要一根线皴到头,上下应该有一点点错落,就像手交叉的感觉。</h3></br> <h3>山石顶部可以用干笔稍微粗细的皴,这样就有了虚实干湿的变化。石根处的处理也非常重要,对于表现前后。</h3></br> <h3>墨稿完成。</h3></br> <h3>步骤二:上色。</h3></br><h3>如果是熟宣上色,先上颜色,然后用清水笔进行过渡。如果是生宣的话,先用清水打湿纸,然后去染</h3></br><h3>1.调比较淡的赫石上色。</h3></br><h3>从石根处开始染,然后再用清水笔过渡,或者先把纸打湿,然后再用色笔染都行。主要在皴的地方去染,其他地方用清水笔过度。</h3></br> <h3>2.藤黄调花青调出汁绿。</h3></br><h3>青色或者绿色都是从山顶往下染的,皴的地方稍微过渡一下。染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破坏纸张。</h3></br> <h3>小的石块在大青绿中一般画成石青,但也可以打个底色。如果不打底色,上颜色后就会显得比较艳,比较浮躁。打底就会显得更加厚重。</h3></br> <h3>打底完成。</h3></br><h3>3.上石绿。</h3></br><h3>等画面不太干时染,染出的颜色会更好。绢和熟宣比生宣要干点。染的技法如前,不是平涂,也是需要过度的。</h3></br> <h3>准备上石清的小石块用比较淡的石绿染一下。</h3></br> <h3>4.上石青。</h3></br> <h3>先染山石的顶部,底部用清水笔过渡一下,或者先把底部用清水笔打湿,再染山石的顶部,让它自然过渡。如果是大青绿,石青要上钛白。<br></br></h3></br><h3>5.第2遍上石绿。</h3></br><h3>上完石青之后等画面干了再上一遍石绿。颜色要先上山头,上到山脚下时可以先把下面打湿,然后再上色。</h3></br> <h3>如果用一样的颜色上出来,会有点生硬,死板,所以后面的颜色要有所变化,石绿中稍微加点石青。<br></br></h3></br><h3>右后边的石头和左后的大石头是如此。主要颜色是石绿,在里面再稍微加点石青。</h3></br> <h3>方法:从山头往下上色,石头的下半部分用水打湿然后再上色。染色的方向和石块的结构方向一致,这样画出来才更加自然。上青绿的颜色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是上一两遍就完成。色彩要丰富的话就要多上几层。同时用清水打湿石青色,这样画面就统一了。</h3></br><h3>6.调一点点赭石进行调整。</h3></br><h3>调整时赭石的颜色适当比第1遍重一点点。调整山石头的脚下,可以先染山石脚下,然后用清水过度;也可以先用清水把山石脚打湿,然后上赭石;也可以先用清水把衔接的部分打湿,再染山石脚下。这样就会加强山石的立体。</h3></br> <h3>可以用赭石再加一些长线调整,皴线用笔要松,与打墨稿时皴的感觉一致。千里江山图就是有这种办法调整。用淡墨皴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笔里的水分不要太多,可以适当的干一点。(想必所有上色都是这个方法。)</h3></br> <h3>7、点苔。</h3></br><h3>用藤黄加花青加墨点苔。在山石与山石相接的地方去点,点上去之后让他们的前后关系更加明确,点的时候是轻松愉快跳跃的,苔点代表山上的一些灌木和植被。点的时候先把前后关系区分明确,其他地方再调整。这样不至于到处去点,点得一踏糊涂。点的时候是一组一组的点。线不够的地方可以用再继续用墨强调。</h3></br> 完成图: <h3>安然碎碎念:</h3></br><h3>1.好丑太明则物不契,言语太明则人不亲。邓石如《处事论》。</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aQiL-2-nKaCjVC6wgDMO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