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乱世佳人

南山

<p class="ql-block">寡姐结婚</p><p class="ql-block">深为网友喜爱的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在漫威电影中演出黑寡妇得到寡姐的绰号,后演出《超体》《复仇者联盟》中封神,成为御姐典型代表。寡姐结婚消息登上头条的时候,很多网友由衷感叹,我们的寡姐老了。这时,也许会有人想到百年前的另一个经典小说人物—斯嘉丽•奥哈啦。</p> <p class="ql-block">名人斯嘉丽的鼻祖</p><p class="ql-block">该部以斯嘉丽为女主的小说原名叫做《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1936年首次出版。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叫做斯嘉丽的,因商业电影推广中更名为《乱世佳人》获得成功,一举夺得10项奥斯卡大奖,成为电影史上经典名片。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小说一直位居美国畅销书的前列,并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p><p class="ql-block">《飘》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斯嘉丽这一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灭亡,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还勾勒出了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p> <p class="ql-block">乱世佳人的情感主线</p><p class="ql-block">为了方便叙述,下文中无论谈小说还是谈影片,我们一律将这部作品称为《乱世佳人》。</p><p class="ql-block">《乱世佳人》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所以让我们开来理一下这部作品的感情线。著名作家张爱玲说:“爱或不爱是一个人的事。”也许有人觉得,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的,最后才结的婚,怎么可能是一个人的事呢?那么你说的那是相爱,也对,单说爱就是一个人的事。从《乱世佳人》两条情感主线看,斯嘉丽爱上阿西礼,巴特勒船长又爱上了斯嘉丽,两个爱都是单向的,足见爱可能真是一个人的事。</p> <p class="ql-block">斯嘉丽的冲动</p><p class="ql-block">爱,有时候就是很莫名,不知道为什么就爱上了,斯嘉丽也是这样爱上了阿西礼,那么当时他们为什么不谈恋爱呢。一个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年龄,斯嘉丽第一次婚姻是在16岁,而且一直到现在,西方国家法定婚龄都很小,就在16到18岁,实际婚龄却很大,平均在27岁左右。这就可以确定,阿西礼结婚的时候,斯嘉丽小于16岁。看到阿西礼订婚这个不利局面,斯嘉丽这个懵懂少女做出了她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横刀夺爱。</p><p class="ql-block">她做这样的决定的理由或者说资本有两条:第一,财产方面,她的父亲是十二橡树庄园的园主;第二,吸引力方面,斯嘉丽长相和性格非常有吸引力,反观阿西礼的妻子梅兰妮,矮小,瘦弱,总之不好看。</p><p class="ql-block">她以一个懵懂少女的无知在阿西礼结婚前向他表白,结果失败了。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想象成自己的,一但失去希望以后对个人情感的打击是严厉的,心理创伤也是难于抚平的。人傻过一次以后往往会接着傻下去,为了挽回失去的尊严,斯嘉丽决定在阿西礼结婚前结婚,因为不能得到阿西礼,跟谁结婚都一样,她就跟一直迷恋她的小伙子汉密尔顿结婚了。</p><p class="ql-block">不过,斯嘉丽追求爱失败的全过程被一个叫做巴特勒船长(网上有些译为瑞特船长,或者白瑞特,说的跟巴特勒船长是同一个人)的人全程观摩了,这种尴尬事被人知道,让斯嘉丽对巴特勒船长的印象非常糟糕,也给下文的无疾而终的爱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寡妇</p><p class="ql-block">无巧不成书,斯嘉丽的老公却是阿西礼的妻子梅兰妮的表哥,这才让剧情狗血起来。她年轻的丈夫汉密尔顿出征两年,没有战斗,没有军功章,病死了,这也结束了斯嘉丽这没有爱的婚姻,不过她也给英年早逝的汉密尔顿生了一个儿子。这对斯嘉丽来说,有可能是某种解脱,因为汉密尔顿恰好是阿西礼妻子梅兰妮的表哥,他们就这样成了表亲,她也可以常常看到阿西礼。</p><p class="ql-block">可是一次大战前的西方也是很保守的,十八九岁的斯嘉丽有了一个新身份是“寡妇”。那时候米国的寡妇也不亚于我们古时候,妇道人家规矩一样都不能少,诸如穿黑色衣装,不能抛头露面,不能跟男人喜笑颜开,这让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怎么熬。好容易等到一个欢送军人的机会,可以去看看年轻的小伙子,却被管事的女人以妇道为由把她排除了,还好战争时期人手非常缺,斯嘉丽才得以去外面露露脸,也是因为人手不够,斯嘉丽直接参加照料伤病,也是在这段每天面对缺胳膊少腿男人的时光里,斯嘉丽厌烦了。</p> <p class="ql-block">无尽的折磨</p><p class="ql-block">跟阿西礼成为表亲以后,阿西礼也参军了,斯嘉丽差不多都可以和梅兰妮一起去迎接阿西礼的回归,这让她很高兴,但是回家后阿西礼和梅兰妮就可以躲进属于他们的小屋,这让斯嘉丽痛苦万分。渐渐的,斯嘉丽变得非常妒忌和讨厌梅兰妮,她也找机会暧昧表达了自己的爱,可是阿西礼对于这个各方面看上去十倍于梅兰妮的女人不为所动。对斯嘉丽来说,放下,到底有多难。</p> <p class="ql-block">巴特勒船长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巴特勒船长对斯嘉丽的追求从来没中断过,斯嘉丽一直对巴特勒船长不感冒,而且倾向于讨厌,原因可能的有:一是巴特勒船长不帅,文中多次提到阿西礼从部队返家时帅气,但是没有关于巴特勒船长气质的描写。二是巴特勒船长看上去不像个谦谦君子,因为斯嘉丽多次提到阿西礼体面、有绅士风度。三是巴特勒船长说话总是戳斯嘉丽的痛点,他以揭发斯嘉丽最不能示人的一面为乐趣。</p> <p class="ql-block">原来她跟巴特勒船长是一类人</p><p class="ql-block">巴特勒船长以买通官员做禁令生意大发了,真是马无夜草不肥。斯嘉丽却因新政府打压农场主防止农奴制复辟的政策,十二橡树庄园面临破产,在战争的摧残下爸爸脑子已经不管用了,这时的斯嘉丽已经有了第二次婚姻,她想利用这个婚姻挽救她的十二橡树庄园,跟爱无关。</p><p class="ql-block">最后,这个婚姻也没能挽救她的庄园,巴特勒船长却因为动了政府要员的午餐,被捕了,此时的斯嘉丽心生一计,她打算利用巴特勒船长对她的爱,骗取他的钱度过难关。刚说几句,聪明的巴特勒船长便明白了他的心思,他很生气也很难过,在巴特勒船长看来,现在的斯嘉丽的确急需用钱,他很难袖手旁观,可是她想把聪明的巴特勒船长当傻子耍弄,那肯定是不行的。</p><p class="ql-block">气愤之余的巴特勒船长当面揭穿了斯嘉丽的谎话,而且乘此机会揭发了斯嘉丽这个人:你自以为只有绅士般的阿西礼配得上你,其实你跟我巴特勒是同一类人,你凭一己之力支撑了十二橡树庄园,我凭我的长处赚了钱,我们的共同点是聪明能干。我做生意时只考虑钱的事,其他问题一律不管,你在战争期间没有一点爱国心,在夺人所爱时丝毫不会手软,你我都既贪婪又自私的人。还有,阿西礼这个人其实不怎么样。斯嘉丽一听巴特勒船长说的,除了对阿西礼的评价她不认可以外,其他的似乎都对,当然这个话说得越对,斯嘉丽越愤怒,已至两人很长时间不交往。</p><p class="ql-block">斯嘉丽需要钱的事她自己是无法解决的,巴特勒船长不可能看着他爱的人一直倒霉下去,也只能给钱帮她度过了难关。</p> <p class="ql-block">不真实的爱</p><p class="ql-block">阿西礼的妻子梅兰妮死后,斯嘉丽终于有机会名正言顺的跟阿西礼在一起了,但令斯嘉丽想不到的是,阿西礼对她说:他爱的人是梅兰妮,而她斯嘉丽真正爱的是十二橡树庄园,他阿西礼这个人过于平庸,不可能是斯嘉丽的真爱,他们在一起是没有爱的。说完,阿西礼便离开了。斯嘉丽在痛苦之余,认真思考了阿西礼的话,阿西礼虽然是个正人君子,但是在十二橡树庄园生活的时间可以看出,他确实没多少能耐,在外打仗这几年他穿着帅气的军装,也没能做出建功立业的事,他阿西礼并不傻,他只是平庸而已。经过这段精神洗礼后,斯嘉丽果然逐渐淡化了她对阿西礼的爱,开始思考她的另一份爱,关于巴特勒船长。</p> <p class="ql-block">失去巴特勒船长</p><p class="ql-block">就在巴特勒船长帮助她脱离亚特兰大这个战场,返回她心心念念想着的十二橡树庄园时,巴特勒船长竟然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了她,这一举动让斯嘉丽非常愤怒,她本想在这一次跟他生活在一起的。随后她得知巴特勒船长去当兵了,她原以为巴特勒船长是为了改变她对他的看法才当兵的,可再一次见到巴特勒船长以后,巴特勒船长告诉她:他对她所有的爱都耗尽了。</p><p class="ql-block">而斯嘉丽的内心并没有放弃,她还跟他谈起从前的种种是是非非时,巴特勒船长说的一句话终于让斯嘉丽明白了一切,他说:我,已经不在乎了。</p> <p class="ql-block">当爱结束后,大家都喜欢说谁是谁非,其实有人说:相爱的男女就像咬架的狗,咬完以后各自回家舔伤口。</p><p class="ql-block">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小说,涉及的人物和事物都非常多,还有其他重要人物如第二任丈夫,重要事件如亚特兰大会战没说,上面我只描述了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望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