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匈牙利第二天的早上8时,坐大巴车经过多瑙河,向西南方出布达佩斯城,直奔90公里外的″匈牙利海″。匈牙利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哪来的海?还记得,在车上第一次与多瑙河见面时,仓促中人们一阵骚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多瑙河盆地、匈牙利大平原的中西部,有一大片湖,湖形狭长,北岸山丘连绵,树木苍翠,南岸一马平川,滩沙细软。万里晴空时,碧波浩淼,白帆点点,鸥鸟翔天,游人嬉水,真有一种海滨风景画的味,于是匈牙利人赞之为″海"。这片如海的湖,名叫巴拉顿湖,是中欧最大的湖,有九个半西湖大,湖水可从东岸的水渠流入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蒂豪尼半岛是当天行程中的第一个游览景点。半岛呈龟头形状,从巴拉顿湖北岸探入湖心直抵南岸,几乎将长湖一分为二。″蒂豪尼″在斯拉夫语中是″安静″的意思,但今天的半岛,一点都不安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半岛山脚下向百米高的山顶上走,需穿过一个街市。这个斜坡上的街市,各类商铺如林,各色游人如流,各种言语如歌,艳阳当头的夏日里,挤在其中,好不热闹。更有随地生长的薰衣草,不知是她的名气还是她那虽不起眼但充满诱惑的小花,又惹得妻与女游们一阵忙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岛临湖处,有一面是火山岩峭壁。峭壁上有白壁双塔高耸,红瓦裙楼依偎,在长空一碧如洗、浩水苍茫如烟的背景下,远远望去是幅诱人的立体画,更是首无字的空灵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一见教堂就想进去看看坐坐静静的习惯,哪怕匆匆一会,但此时见门前立有两位高大威猛之人,便自觉打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树荫下问尚导,这教堂何故不让游人进。尚导答,这里的宗教是本地特有的。宗教怎么个特有法?特有的宗教为何就不让看?尚导语焉不详,我也就打住不再问了。回国后,查资料方知,这是天主教本笃会的一座修道院,建于1055年,名″班尼帝克汀″修道院。其实,″班尼帝克汀″的缩译就是″本笃″,是中世纪天主教″本笃"派创始人的人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欧洲中世纪是个神权当道、人性泯灭的黑暗时期,天主教此时派生出的″本笃会",是个隐修组织,规定会士必须严守绝色、绝财、绝意(无个人意念,严格服从)的″三愿″誓言。当然,今天这个教派已经无可奈何地衰落,但我却惊服于它的选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湖之中,半岛绝壁之上,似乎就是处天涯尽头,那时的蒂豪尼半岛,一定是死寂空寥般的安静,这与″本笃会″的隐观苦修,其情其景何其交融。难怪一次世界大战后,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被革命推翻,匈牙利结束封建王朝,最后要被拘禁于此直至驱逐出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天第二个游览景点是塞克什白堡,它位于布达佩斯西南60公里处,在我们下午的返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塞克什″白堡翻译过来是″官府所在″的白色城堡,现在它只是匈牙利一个州的州府,在全国各大城市排位中只排第九,当年却是匈牙利的″加冕之城″,500多年的王国旧都。公元896年马扎尔人迁来停居,公元1000年他们的大公终于推行天主教才被教皇加冕为匈牙利王国的第一位国王,自此起至公元1526年,因奥斯曼土耳其入侵而分裂,匈牙利王国前后有37位国王、39位王后在塞克什白堡加冕,又有15位统治者埋葬于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红砖砌成的拱门,就进了塞克斯白堡的老城,走过一片据说时古罗马时期留下的建筑遗址,不多远就到了老城中心一一市政广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正面是仍在使用的市政厅,只有两层,不大,周围却聚集了主教宫和四座教堂,一些很是气派的古典式建筑。市政广场上有一座象征王权的球形十字架权标,大概是用来提醒人们,这里是国王的加冕地。橙色外墙的圣伊斯特万大教堂,是历代匈牙利君王举行正式加冕礼的场所,具有王室教堂的性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圣伊斯特万大教堂大门内,站着两位胖胖的矮矮的大妈,善善地示意犹豫中的我和妻,于是我们轻轻进入,轻轻坐下,又轻轻地拍了几张照,便轻轻地退出。教堂内的绘图和雕像精美华贵,气派恢弘磅礴,氛围庄严肃穆。虽然,我无法体会到当年国王加冕的盛况,但在明媚的阳光下,我心愉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城里有许多青铜雕塑,是艺术家精心创作的作品,应该是用来纪念某人某事某物的,但具体的蕴意没人告诉我。而在一条小街口处,我看到另外一种雕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老者,头发花白,穿着灰旧肮脏的厚衣,躬背埋头,静静地睡坐在夏日墙荫下的长椅上。拐杖横在身旁,小推车抓扶在手里。此刻,面前洒满阳光的街面上,正掠过一辆自行车,骑车人着夏日运动服,戴白色遮阳帽,背红色出行包。在我的手机里、脑海中,这是一组多么惊心动魄的街景雕塑。衰老与青春、贫困与富裕、阴暗与光明,形成多么强烈而鲜明的冲撞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当天车上,不知为什么,尚导突然发感叹,昔日来欧洲留学时,国人都不愿表露身份,现在变了,中国人都会主动表明国籍,是国家富强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建塞克什白堡,四周大片沼泽,选中央突起部位建都城,易守难攻。现在已被新城围住,成为一片老城区,但始终没见到白色城堡。出来时忍不住问导游,他指了指用红砖砌的拱门。我莫名其妙,不甘地沿红砖墙探寻。不远处就看见一堵用石块垒起的墙,不高,灰白色的。于是拍了下来,自己把它当成白堡的城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