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晓说讲堂王晓医师主讲【懒是一种病】

妙舞人生

<h1>2024年7月20日晓说讲堂王晓医师主讲【懒是一种病】<div>图文视频/妙舞人生<br> 2024年7月20日早6点半,准时来到晓说讲堂养生直播间,聆听学习王晓老师继续讲述【懒是一种病】<br>真正的“懒癌”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br>为什么脾虚的人会变懒?<br>脾虚导致的“懒”问题又该如何去进行调理?</div><div> 关于黏字,昨天我们已经讲了几种常见的表现,还有两种黏性的表现,比昨天说的还要常见,一种是表现在外面的,能看得见的黏,另一种是危害我们身体里面的,我们看不见的黏。外面的黏就是每天要排的大便,大便叫来自肠道的一封信,能够非常准确地反映我们身体内部,尤其是肠道里面的健康状况,正常的大便是香蕉便,每天拉二三条,沉到马桶底部,水一冲就下去了,而且一有便意,蹲下来就可以顺利拉出来,不用费力气,二三分钟就搞定,拉完肚子里清清爽爽。但有些人大便黏腻,黏马桶,要很多水才能冲干净,而且这种人蹲厕所的时间比较长,总觉得没拉干净,但却总是拉不出,或者半天才拉出一点点,最后蹲得腿都受不了了,只能作罢。对于这种情况,大家的看法很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不用理它,觉得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也有些人很害怕,在网上搜一些文章,说以后要得肠癌,吓得不得了。这两种心态不光表现在这个问题上,对健康的普遍态度都有这两个极端。一个是满不在乎,一个是太在乎,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健康的。身体不舒服是体内发出的信息,不管它肯定不行,但太在意也没必要。群里一位学员,今年才64岁,被诊断腔梗,轻微的脑萎缩,但如果不抑制住萎缩的速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老年痴呆了,接下来就没办法生活自理了,这位同学是肝气郁结,中医讲肝吉条达,肝的作用就是维护身体道路的畅通,可当一个人情志不舒就会影响肝气,导致肝气郁结,肝不工作了,湿邪越积越多,成了瘀堵血管的浊痰了,肝气不干活还会反过来压制脾土,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知道饿,不想吃饭。大脑毛细血管堵了,其它地方的毛细血管,心脏的肾脏的都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位学员的调理,首先要调心,心结打不开,什么药都没用,所以我以安抚为主,以养为辅,安抚她的情绪,让她多出来走走,多动动,多敲打肝经和胆经。以养为辅,就是给她用枣仁双须汤,通肝心之瘀,用金参丸来健脾袪湿,调理了半年多,效果非常不错,整个人无论是从情绪上还是从精神状态上,还是平时的记忆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br></div><div> 昨天讲到内黏的时候,举了一个腔梗的例子,说明身体里面尤其是血管里面的湿邪已经比较严重了,需要我们及时的通瘀袪湿的调理,如果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它就会向两方面发展,一种是慢性的脑损伤,严重的就是脑萎缩,导致老年痴呆、尼尔森等问题的出现;另一个就是痰瘀块越来越大,最后成了大块的斑块,这个斑块一旦脱落,很容易堵住大的脑血管,导致脑血栓的出现。如果危险性比较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服用一些抗血凝的药物,防止血栓块增大,当血管堵塞超过70%以上,会随时危害生命和健康,就要进行手术或是支架干预了。手术就是切开动脉的部分,把里面的血栓取出来,再缝合,缺点是容易在血管里面落疤,等于变相堵塞血管,另一个手术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引发血液不正常的凝结,从而出现小的血栓团,继续危害我们的大脑和心脏,肝、肾等产生栓塞性的病变,如果栓塞的位置不好,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比方说心梗,肺栓塞等。支架就是在瘀堵的地方放入一个铁丝网,把瘀堵的位置强行通开,优点是效果快,缺点是支架要永久地带在身上,终身要服用抗排异和抗血凝的药物,如果预后效果不佳,这段血管不能用了,只能采用搭桥的办法,绕过这段瘀堵,重新连接血管两端,使血管重新恢复畅通。这些方法围绕的都是瘀堵本身,用各种各样的对症手段控制症状,都不是从根源上进行治疗。</div> 中医就不一样,有了瘀堵可以通瘀,肝气不足可以扶肝阳,湿邪太重可以除湿,针对的都是问题,心脑血管瘀堵的根源问题,虽然没有现代医学那样能把人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那么快速的效果,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医的调理更适合心脑血管病人的调理,我们学习群里的很多学员朋友们在服用金参丸和枣仁双须汤之前,心脑血管问题没有办法控制的,用上之后,很多的同学血压血脂稳定了,动脉斑块不再增长了,还有不少的斑块在一点点缩小。当然,人有千面,效有千方,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大部分学员服用金参丸后,血压稳定了,降压药开始减量了,其实这个效果不是金参丸带给你的,而是通过金参丸把脾胃调理好了,让吃下去的药物利用率提升了导致的,是你脾胃好了的结果。今天讲脾虚表现五个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懒,现在网上有个词,叫懒癌,很多年轻人自嘲说:我是一个懒癌晚期患者,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对十几岁、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只是逃避家务活和工作的托词。真正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眼睛鼻子都是笑的,走路都是一蹦一跳的,让他们一晚上不睡觉都能做到,这怎么是懒呢。<br>但相比年轻人,老年人有些事可能比年轻人勤快,比方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做家务等。但从身体上到精神体力上,到人际交往上,夫妻生活上,很多人表现的才是真正的“懒”,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能少动一下就少动一下,这种懒产生的根源是脾虚。脾虚的人会懒,首先第一点是和中气有关,脾的中气下陷问题。人上了年纪以后,皮肤和体内的脏腑松弛下垂问题,就是脾气衰退了。与其相对的是“中气十足”,常用它来形容一个人精神十足,这个“中气”就是脾气。脾气正常情况下是上升的,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如果脾气虚了,人就像是泄了气的篮球,整个瘪在地上了。所以这也被叫“没脾气”,因为脾气一虚,就算是有心干点事,往往也很难坚持下来,缺乏一股干劲儿。这叫有心无力。而且还有一个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这个人,身体乏、精神差,睡不醒。<div> 讲一个例子,一位在我这里调理多年的黄先生,退休前是一家国营企业的宣传干事,六十年代生人,1米8的个,在单位有个外号叫电线杆,他的工作原本是非常轻松的,没有什么业务上的压力,又是铁饭碗,可以说是非常舒服,可到了九十年代,国企开始自负盈亏了,引发了一大批下岗潮,他媳妇就是一个,一下子家里的经济重担就落在他一个人肩上,那段时间企业效益也不好,忙着改制,从国企改成公私合营,公司的口号是不养闲人,他为了不被刷下来,每天变着心思给企业宣传找突破点,他们企业的内刊就是那时创办的。半年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做得很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可耗费的心血太大了,身体素质明显变差了,精神状态下降了。以前连续几天熬夜加班第二天还能很精神,可后来不行了,需要不停地喝茶喝咖啡来提神,咖啡越喝越浓,却越来越不管用了,再后来,哪怕是早晨刚起床,也是浑身疲乏无力,哈欠连天,坐下就犯困,真正躺下又睡不着,失眠,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就影响到工作了,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问题,医生给开了安眠和抗抑郁的药,让他回家吃,刚开始吃还管点用,这样勉勉强强挺了几年,后来越来越厉害了,成宿成宿睡不着,找个中医,正巧碰上了我,那时我刚刚独立坐诊,还没有什么患者,可以每个人好好的尽心竭力地给人家看病,第一次见他,两只眼睛都是眼光呆滞无神,不停地打哈欠,坐了二十来分钟,明显坐姿越来越萎靡,刚开始还能挺胸抬头,几分钟以后腰背就挺不直了,跟个老头要样,腰哈下去了,头也抬不起来了,他自己也说,现在就是这个状态,坐着就想躺下,但真的躺下又睡不着,越躺越精神,因为上班没精神犯困,已经被领导警告过几次了,说年轻人不要懒,那样会没前途,天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砸了饭碗。他是天生瘦弱,先天脾胃比别人弱,治疗先天脾胃虚弱有一种中成药叫疳积散,是除虫健脾开胃的;还有明朝御医陈实功用八珍糕治好了一个脾胃虚弱的小皇子。八珍糕这个方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让胖人瘦下来,也可以让身体消瘦的人身体会长肉。包括我邻居家的小女孩也是脾胃虚,瘦弱不爱吃饭,多吃几口就拉肚子,我让她让她吃了三个月的十二味金参丸,小女孩脸红朴朴开始长肉了。这就是及时健脾的结果。但这位患者可能从小没有医生为他调理,脾一直是虚的,参加工作又是以编辑为主,是脑力劳动者,写稿时几小时一动不动,大脑却在高速运转。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思伤脾,思则气结,就会影响气的运动,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一瘀,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发生障碍,气血到不了全身,心肝肺肾,包括脾胃老师要靠气血滋养,脾虚了心神气血不足,中医讲心主神明,只要心的气血不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记忆力都全部要衰退。所以小伙子才没精神,懒洋洋的。一天不解决脾胃虚弱的问题,他就振奋不起来。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以健脾除湿,养心安神为主。<br></div> 我一个朋友想减肥,可就管不住嘴,她曾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说我这人工作不行,赚钱不行,生活不行,什么都不行,就是吃饭还行。我在朋友圈给她回复说,你知道多少人羡摹你能吃饭吧,能吃说明你脾胃好,脾胃是人的根本,有了好的脾胃,你还怕什么赠不来呢?她听了大受鼓舞,从此,精神大振,一切都好起来了。脾胃是气血的来源,脾胃好,其它器官才能好,气血充足是健康长寿的最大的保障,人的一生就图个好身体,别给社会和家庭增添负担。<div><div> 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更年期学员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指导建议。<br><div>视频:<br>1.中医的调理更适合心脑血管病人的调理<br>2.懒产生的根源是脾虚<br>典型症状是身体乏、精神差,睡不醒<br>3.脾虚患者黄先生的调理过程<br>健脾除湿养心安神是关键<br>4.气血充足是健康长寿的最大的保障<br>以气血为核心壮大气血的同时清除湿邪<br>5.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更年期学员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指导建议<br></div><div> 非常感谢王老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中医知识。王老师用中华民族三千年老祖先抟下来的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中国老祖先太有智慧了!王老师的中医讲座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谢王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和医者仁心的善良与爱心指导我们健康生活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学习。<br> 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述的【懒是一种病】,理论性、知识性、实用都很强。王晓老师从小热爱国学,爱研究,勤于实践,知识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最欣赏王晓老师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王老师只为普通人都能学到中医知识,获得健康,宣传中医弘扬国粹功德无量!为她的善行美德点赞喝彩!<br> 每天收看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授的中医知识,长知识增见识。一边听课一边录视频,纪录整理课堂内容,认真学习做作业,做好学习笔记,确实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做成美篇保存, 一是方便自己学习查阅,同时也方便大家学习借鉴。<br></div><div>作业:<br>1.一个人从身体上,到精神上,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能少动就少动,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br>2.脾虚的人最典型的情况是什么?<br>3.《黄帝内经》讲,一个人如果忧思过度会怎么样?<br></div></div></div></h1> <h1>1.中医的调理更适合心脑血管病人的调理</h1> 2.懒产生的根源是脾虚<br>典型症状是身体乏、精神差,睡不醒 <h1>3.脾虚患者黄先生的调理过程<br>健脾除湿养心安神是关键<br></h1> <h1>4.气血充足是健康长寿的最大的保障<br>以气血为核心壮大气血的同时清除湿邪</h1><h1> 当时给他开的是归脾汤的方子上进行了加减。归脾汤,总共11味药组成,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当归、龙眼肉、木香和大枣,这其中党参、黄芪是补脾益气的,共为君药,当归、龙眼肉是养心补血的,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茯苓、远志、酸枣仁都是安心安神的,木香理气,生姜和大枣温补脾胃,辅助脾去运化气血,炙甘草调和诸药,让每一味药都发挥应有的功效。脾健了,神安了,患者的夜晚失眠和白天打瞌睡的问题也缓解了,这是当时用归脾汤的思路,在归脾汤的基础上考虑到他气虚得厉害,重用了党参、黄芪和白术,增加了气血和利湿的能力,这位患者当时年龄不是很大,调理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调理了两个星期就完全调理过来了。接下来,我对他说,现在虽然调理好了,但要想完全杜绝,避免复发,以后要在生活上,工作上注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压力问题不解决,有一天气血又不够了,病情还是会反复的,他当时还说没办法,工作太忙了,没听我的劝告,结果大约过了四五年又来了,这次一号脉更严重了,调理了一个半月才调理过来。他说这次病情反复还是企业的问题,现在是完全民营化了,公司又裁了不少人,象他这种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工作,如履薄冰,好在这一路挺过来了,领导还是很认可他的能力的。 这次调理以后,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常来调理,等到金参丸的方子出来后,我让他常年吃金参丸,每天都吃,调理脾胃补充气血,同时方子也有兼顾五脏的意思,他用上了金参丸以后,加上年龄也大些了,工作趋于平稳,也没那么拼了,慢慢地把脾胃调理过来了,人比以前也要胖一些了,不再是瘦竹杆了,整个人显得十分精壮。</h1> <h1>5.来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更年期学员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指导建议</h1> <h1><p>作业答案:<br>1.一个人从身体上,到精神上,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能少动就少动,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br>答:②脾虚</p><p> 从身体上,到精神体力上,到夫妻生活上,到平时的人际交往上,我们很多人表现的才是真正的懒。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能少走一步就少走一步,能少动一下就少动一下。那么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也是脾虚惹的祸。<br>2.脾虚的人最典型的情况是什么?<br>答:① 身体乏、精神差</p><p> 脾气正常情况下是上升的,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如果脾气虚,就算是有心干点事,往往也很难坚持下来,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有心无力。而且还有一个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这个人,身体乏、精神差,睡不醒<br>3.《黄帝内经》讲,一个人如果忧思过度会怎么样?<br>答:③ 伤脾</p><p>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忧思过度会伤脾。而且《黄帝内经》里还讲,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专注力过于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就会影响气的正常运动,阻碍气血的运行。气血一淤,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发生障碍,气血就到不了全身。</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