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span>编辑这段美篇的时候,感恩的心情再次涌出。感谢母亲引导,让我爱上阅读,几十年来我生命里长短大小的空闲都不曾寂寞。感谢“微信读书”平台,书海浩瀚,好书在侧,心有所托。</p><p class="ql-block"> 阅读给我启迪和智慧,也给我行走远方的理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想去李庄 </b></p><p class="ql-block"> 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将一段被湮没的历史展现在我面前。</p><p class="ql-block">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和《离别》三部,全景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书中涉及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组织机构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迁居李庄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知道了李庄,这个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19公里处长江南岸的古镇,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这个曾经和昆明、重庆、成都一起被称为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维系中华文化血脉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岱峻先生的《发现李庄》,以翔实的资料、大量珍贵的图片,全面介绍了李庄在抗战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全书也是三卷,卷一《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卷二《一张中国大书桌》、卷三《一本战时风笺》(搜集整理了傅斯年先生等大批学人流寓李庄时的诗词文赋、往复信函及回忆文章、日记、书信及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发现李庄》是《南渡北归》中涉及李庄部分的延伸和细化,书中所列大师学者,大部分在《南渡北归》中都有文字叙述,是我特别敬仰也特别想了解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发现李庄》 <span style="font-size:18px;">叙述了一批中国顶尖学术机构、学人“国难不废研求”,安居李庄,寂寞自守,黄卷青灯,初衷不渝,用抗战的精神读书治学,含毫吮墨,论著宏丰,精心梳理中国历史经络的非凡成就,诞生了若干具有开创性或奠基地位学术成果的艰辛历程。并且从普通人的视角还原那一代学者的喜怒哀乐、恩怨是非,有血有肉,感人至深。</span></p><p class="ql-block"> 《发现李庄》用饱含深情的通俗笔触细致叙述了抗战时期迁居李庄的同济大学莘莘学子,弦歌不辍,展现“吴语柔,德文香,川音如酒诉衷肠。禹王宫中雷雨沸,东岳庙里机声琅。桂轮江涛动天外,留芬茶浪醉书乡。”的生动场景。</p><p class="ql-block"> 《南渡北归》和《发现李庄》是我有关文化抗战这段历史的启蒙老师,把我带进了一个未知课堂,我深切地感觉到应该补上这一课。只是这本书太厚,课堂太大,丰厚得让我再也难以释怀。</p><p class="ql-block"> 我试着走进八十年前的岁月,我开始牵挂川南深处的李庄,想去那里看看,去嗅闻那些高贵灵魂遗留的香味,去静听隐去的朗朗书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来到李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 七月,我在酷暑里拜访李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 李庄依临长江,历史悠久,成为县治、州府、郡府的历史有四百多年,是长江上的大码头,川南货运的集散地,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镇。</span>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李庄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在紧急特殊情况下避难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当年最早当到达李庄的是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为逃避日机轰炸的威胁,第5次搬迁到川南一带,正值困顿之际,李庄以罗南陔为首的乡绅们发出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盛邀同济大学迁徙李庄,为同济大学师生提供了一方安静的书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川的地理优势可以避免与侵略者的正面交锋,但四川人没有因此而安逸。30万川军高昂出川,奔赴前线,前后300多万人参加抗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四川人铁肩担道义的豪迈在李庄人身上同样生辉,在危难时局为民族文脉传承果敢担当,十六个字电文,铿锵有力,正如川人风骨、勇气和胸怀。</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济大学迁至后,随之而来还有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单位。</span>那时的李庄是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偏僻小镇,居民3千余人。小小李庄,为国分忧,倾尽全力,在古镇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安顿了10多所文化、教育、科研机构的一万两千多人,聚集了我国当时顶级大师、一流学者。</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的李庄,是中国文化的避难所,是颠沛流离的学者学子安身立命之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华文化不灭的薪火在李庄熊熊燃烧起来</span>,闪耀中华民族文化之光。文化抗战让李庄,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最简单的邮寄地址——“中国李庄”。</p><p class="ql-block"> 出川的川军和入川的学者,两股相逆而行的洪流,共赴抗日的战场,彰显中华民族自信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站在长江岸边,看江水东去,对岸山峦青翠,身后古镇建筑紧密有序,街道曲折交错,每一块青砖都遗存着岁月的沧桑,不掩当年的繁华。不由敬佩李庄人的祖先,寻觅和建造了这样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当年李庄及周边村落容纳过自信、青春身躯的大小民宅,如今许多建筑年久失修不复存在,或地形分散而难以到达。只有已经恢复了原来功能的古镇主要遗址在静待来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 </span></p> <p class="ql-block"><b> 栗峰山庄</b></p><p class="ql-block"> 栗峰山庄是我访李庄的第一站,也是我最想去看的地方。因此,我不惜“重金”前往。</p><p class="ql-block"> 栗峰山庄是当年中央研究所和历史言语所的所在地,傅斯年先生在此居住了六年。我曾经多次看过有关傅先生的故事,对他的性情、人品、学识极为钦佩敬仰。</p><p class="ql-block"> “傅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他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展现了他在中国历史学、古典文学研究以及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当年众多的机构能够在李庄立足并开花结果,是傅先生多方斡旋而成,傅先生首功。</p><p class="ql-block"> 栗峰山庄距古镇五公里,地处偏僻,<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清代四合院经典民居,山上原有两棵数百年生长的板栗树,</span>板栗坳由此得名。据说原来只是一条土路通向那里,后来不时有人去拜访,才加宽铺上水泥,勉强可以两辆小车错开。</p><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踩在厚重的石板上,涌出一种说不清感觉。司机告诉我,前不久,她接待了一个我的同龄人,是哭着离开的。</p> <p class="ql-block"> 寂静的栗峰山庄空无一人,漂亮的大门已经面目全非,被简单的白色覆盖。</p><p class="ql-block"> 第一张图是在网上下载的栗峰山庄原貌,相比之下,可见现在管理者有多不用心。如果那里不是傅斯年先生居住过,在李庄抗战历史上极为重要,山里面的栗峰山庄估计也是残垣断壁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门,迎面是碑刻《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 碑刻是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离开李庄前,由傅斯年、李方桂、李济、董作宾、梁思成等50多位学者共同出资集体立下的,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在这些学术领域的全部精英。在抗日烽火的岁月里,李庄给了他们“从容安居”“不废研求”的安定环境,碑刻表达了他们对李庄的感情和留别之意,记载了他们在李庄五年多的难忘岁月中,与李庄人民结下的山高水长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碑额“山高水长”董作宾用甲骨文书写,陈槃撰写碑文,劳干书写。(碑刻真迹已失踪)</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台阶上去,不大的厅,左右两间展室,内容不多。</p> <p class="ql-block"> 右边展室主要介绍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研究。</p><p class="ql-block"> 董先生的《殷历谱》研究从1930年开始,1935年初步理出头绪,深入研究时遭遇战乱流离,是董先生根据甲骨卜辞记日、旬、月、年的资料编纂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用时最长、费力最多、苦心经营的一部著作。</p><p class="ql-block"> 《殷历谱》1945年4月于李庄板栗坳完成并出版,在李庄石印了200部,编号问世。</p><p class="ql-block"> “《殷历谱》为研究甲骨文和殷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于理解古代天文历法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董先生在抗战期间能够完成这部著作,体现了他在历史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不懈努力。”(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岱峻先生在卷一中写道:“在方圆数十里之内,唯有板栗坳的一盏灯最明亮,即董作宾的带玻璃罩子的煤油灯。那是傅斯年特地从重庆买来赠他的厚礼。”</p><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 在李庄,还有战时中国最好的图书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有中文书十三万多册,西文书一万多册,中外杂志二万册”。这是读书人、爱书人傅斯年先生的心血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 董作宾介绍史语所图书馆,有三个关键点:一是鲜明的傅斯年印记;二是数万里辗转迁运;三是提供精神食粮,滋养读书种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下图是我在《发现李庄》卷一中的截图,是图书馆的旧址,岱峻先生采访李庄时拍摄。</p><p class="ql-block"> “就像蝶恋花,蜂采蜜,田边上的史语所图书馆吸引着一大批学人,在硝烟战火中含英咀华,日复一日。”(自《发现李庄》)这座战时中国最好的图书馆,是当时李庄众多机构所有学人的精神宝库。中国营造学社就是因为依赖这些资料一同迁居李庄。</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我没看见一个工作人员,无从询问图书馆及其它遗址何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营造学社旧址 梁林故居</b></p><p class="ql-block"> 从栗峰山庄返回,我去了月亮田景区,拜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和梁林故居。</p><p class="ql-block"> 中国营造学社创建于1930年,专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研究,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国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工作。抗战时期迁至李庄,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古建筑调查与研究,出版了大量专业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灿烂的建筑文化留下珍贵的文献史料。</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和林徽因当时居住在营造学社内,旧址又称为梁林故居。</p> <p class="ql-block"> 营造学社不大的小院在远离李庄古镇一隅,据说是当年从古镇去栗峰山庄的必经之地。如果忽略今天景区的建筑,当年那里可以用荒凉二字形容。</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建筑的保护和现代建筑的设计上。在中国建筑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全球建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观点和理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设计和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昨天,正好在网上看到梁先生手绘图纸,其细腻精美程度可以电脑媲美。</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中国近现代女建筑学家、作家和诗人。1930年开始,与梁思成一起对全国范围内古建筑进行考察,写下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 ,很多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国以及国际的认识,为保护中国古建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林徽因,在她的身上有一种诗情画意,浪漫情才。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我看了两遍,这样的女人就是“人间的四月天”,温馨、柔和、知性。在她美丽的身躯里有一颗坚韧的心和高贵的灵魂,《南渡北归》有较多的篇幅说到李庄时期病中的林徽因,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不能磨灭她四射的光芒,病榻上她心中信念不改,孜孜不倦为理想奋斗。</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躺椅是她病重不起时所用,虚弱的她只能在躺椅上看到外面的尺寸天地,可想其内心的煎熬,站在不到二十平米的低矮泥舍里,我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小门进去,住着梁思成和林徽因老少一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营造学社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 与梁林故居相邻的是营造学社陈列馆,原是张家大院,是除清华大学之外国内第二个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永久性展示场所。分为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原状陈列、“营造之路”基本陈列和“不为繁华”“营造密码”二个专题展览。展示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建筑史研究作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客厅两边的柱子上刻着八句话,是后人对营造学社成就的总结,记录在此: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培养了一批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才,把中国的传统建筑学传播到世界范围,把中国传统建筑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整理研究,对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兼收并容的学术精神,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继承与革新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受文化民族主义影响的爱国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简陋的工作环境</p> <p class="ql-block"> 菜油灯下绘制图,费心的同时还费眼,更考验意志,付出的辛苦是和平时期的几倍。</p><p class="ql-block"> 在那时的李庄,每人面对着的几乎都是一盏古老的、传统的昏暗菜(豆)油灯。然而,就在这摇曳昏暗的油灯底下,是穷年累月孜孜不倦的夜作者,诞生了令世人惊叹的学术成就。</p><p class="ql-block"> 董作宾的《殷历谱》、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等巨作,许多学者的学科纲领性文献都完成在这些油灯下。</p><p class="ql-block"> 在阴翳的环境中坚持治学,这些学者内心有光。</p> <p class="ql-block"> “不为繁华”、“营造密码”是陈列馆展出有关营造学社成就的两部分。用两个灯笼标明挂在院子里,似乎又更说明这八个字的意义特殊,是我这个无知完全不懂的。</p><p class="ql-block"> 百度AI做了字面上的解读:“营造密码,不为繁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构建或创造某种“密码”(这里“密码”可以比喻为方法、策略、核心要素等)的过程中,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繁华或炫耀,而是有更深层、更实质的目标。它强调的是内在价值和实践意义,而非外在的表象或虚荣。倡导的是一种务实、内敛、注重本质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这个解读我接受,感觉很贴切,符合营造学社的学术追求。</p> <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艳阳晃眼,一阵热风吹来,仿佛置身炉火中,从营造学社陈列馆出来,我兴致不减,穿过月亮田景区前往古镇。</p><p class="ql-block"> 月亮田景区是新打造的,主要功能是吃喝玩乐,据说晚上的灯光秀很美。在月亮田景区还有体积颇大的“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应该是对那段历史的集中纪念,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是周一的日子也没有开门,是不是游客太少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文化抗战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 文化抗战陈列馆原址是张家祠堂,建于清道光十九年。</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全景区唯一需要现场手机预约的地方。正值艳阳高照的中午,却显得特别阴暗,照片的效果不好。</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科普展览、讲座告示。</p><p class="ql-block"> 众多单位迁入李庄后,面临许多困难,除了贫困、饥饿、匪患、兵扰之外,还有当地百姓的误解。为此,驻李庄单位联合开展展览和演讲,傅斯年先生和众多大咖亲临现场,科普头盖骨化石的来源和同济医学院人体解剖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李庄人倾力接纳了困境中的诸多中国顶级学术机构,给自己带来了福音,成为中国最早脱离愚昧,走近科学的普通百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33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 抗战开始,筹备处及其珍贵文物辗转西迁,<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济时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主任,奉命押送国宝文物辗转至李庄。</span>经皖、滨、鄂、陕 、湘、桂 滇、黔、川数省,于1940年冬落脚李庄,迁驻六年。</p> <p class="ql-block"> 电子灯带显示的是当年文物长征辗转的路线。战乱时珍贵物质的长途迁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李济先生做到了。从此,先生一辈子与这些文物相伴在一起,无论何种天灾人祸、家庭变故,不离不弃,始终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李庄运回南京的文物与公物等总计259件,有82篾篓彭山墓砖,木箱177箱。</p> <p class="ql-block"> 李济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学者,被誉为中国考古第一人,学识渊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对在中国做田野考古的外国团队提出:一,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二,在中国掘出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为之后考古领域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合作树立了原则性坐标。</p><p class="ql-block"> 在当年的李庄,有众多顶级学者大师,在艰苦的环境里作出了自己学科奠基性的贡献。可谓学术不断,成果不断,人才不断,成就可圈可点,比起岱峻先生全面的叙述,我所表达的不及亿万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伟哉同济,同心同德同舟楫,彤彤辉辉;济人济事济天下,济济翔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岁月六载,李庄以一方平静庇护了风雨中的同济</span>度过了六年相对安定的时光。同济大学用自己教学科研的成果回报李庄人民。六年间,同济共有3000多毕业生学业有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多人成为自己学科的奠基人、带头人,其中有1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span></p><p class="ql-block"> “ 同济医学声名远扬,恢复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专设助产护士班;1945年首创“ 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为我国第一所正规的医事检验学校。”</p><p class="ql-block"> “工学院各系都欣欣向荣,测量系设备精良,几乎垄断了中国对勘测员和制图员的培养。这里是中国大学仅有的一个测量系,就读于此的学生,其后成了共和国测绘权威。”</p><p class="ql-block"> 理学院设化学系、生物系、数学系和物理系学者云集,研究成果斐然,得到国际科技界的高度赞扬。</p><p class="ql-block"> 同济大学是国难时医生、工程师、科学家的摇篮,在李庄为苦难中的祖国输送人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同济广场</b></p><p class="ql-block"> 2006年,同济大学即将100周年之际,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出资修建了李庄同济纪念碑广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场从东岳庙门前台阶起,面向长江呈下开放式,占地500平方米,视野开阔,是同济人谢恩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场进口影壁正反书写八个大字“千年古镇 文化脊梁”,高度颂扬李庄的历史地位,铭记李庄人民在艰难困苦岁月里为同济人作出的忘我奉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广场上树立的“李庄同济纪念碑”,由不锈钢铸成风帆和青石碑刻组成,与东岳庙相望。</span>当年李庄32位乡绅集体签名上书宜宾专员,表示愿意为同济大学提供一切所需,所彰显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镌刻在纪念碑上,世世代代永远被铭记。</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造型独特,寓意深远,象征同济人不忘李庄的无私帮助,继续扬帆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东岳庙下,一行“足迹”从1907年开始,刻在李庄的土地上,绵延向前,象征同济人走过李庄、走过抗战、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前的第一双脚印被围起来了,借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禹王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同济大学校本部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东岳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同济工学院旧址,我去的时候已经被围起来,说是在维修。爬上一个小坡,在树丛中照下一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华南宫</b></p><p class="ql-block"> 理学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祖师殿</b></p><p class="ql-block"> 医学院旧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庄现在是4A级景区,免费开放,30元/位的观光车可以到达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 穿过古色古香的李庄大门,一条国兴路把景区分成两部分,左边部分是月亮田景区,右边是李庄古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月亮田景区</b></p><p class="ql-block"> 月亮田景区后期打造,与许多景区雷同,靠灯光修饰。营造学社、梁林故居、博物馆在这片景区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李庄古镇</b></p><p class="ql-block"> 老街基本没有游人,建筑保留完整,多为商住两用,可能是天气太热了,开门的少关门的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李庄白肉</b></p><p class="ql-block"> 李庄是一道中国传统菜品,属于川菜菜系。</p><p class="ql-block"> 李庄白肉曾被当地人称作“裹脚肉”。时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在品尝后,觉得“裹脚肉”这个名字不够文雅,于是提议改称“李庄刀口蒜泥白肉”,后来简化为“李庄白肉”,一直延用至今,成为李庄又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文化,再次彰显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告别李庄</b></p><p class="ql-block"> 李庄很遥远,即使在交通非常便利的今天,仍然显得路途漫长,从我居住的城市到宜宾动车需要11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离开李庄几个月了,李庄在我心头挥之不去,完成美篇成了压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急于完成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对于李庄认知仅仅是它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远远不够表达我对李庄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庄很美,美在它位临长江风光旖旎的外貌,更美在它的骨子里。和诸多小镇不一样,李庄给予我心灵上的冲击。李庄人担当、侠义,安置一万二千多人的任务不是国家分派的,是他们主动要来的,李庄它用小小的身躯展现出国人的坚贞、勇敢与善良。正是此,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抗战时期的</span>李庄六年,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弦歌不绝”、“绽放光华”。</p><p class="ql-block"> 铭记李庄。李庄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镇,更是一个能够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抗战文化中心地位的地方。它的存在,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启示,提醒我们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长江东去,往事如烟,今日的李庄,已经今非昔比,曾经改变用途的庙宇宫殿已经恢复了各自的功能,李庄人与时代同步进入新的时代。昔日的遗迹越来越少,人们去到李庄,更多的是感受宁静的古镇风光,对中国历史的关注,就群体而言,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我在李庄遇到两个问路的年轻人,邀请他们和我一起去梁林故居,他们回答我:没兴趣,李庄一点也不好玩。</p><p class="ql-block"> 到李庄,除去游山玩水,还有温故历史的更高追求。后来人应该知道并铭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李庄,我再次理解人世间的相互成就。<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说李庄给了中国文化六年的庇护,那么,中国文化回馈了李庄深厚的滋润,给予李庄世代受惠的文明之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顶级学术机构迁入李庄,给古镇带来沉稳、内敛、严谨的学术氛围,增添古镇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同济数百学子给古镇带来青春、时尚、活力,他们向李庄人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篮球、足球、游泳、歌剧、话剧、演讲、播放交响乐等等大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成为李庄人放下活计时的观摩消遣,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潜移默化影响着李庄人。那几年,许多古镇年轻人上大学、参军,参加学术机构的工作,走出家门,报效国家。还有不少当地家庭与学者联姻,开启不一样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文化用文明、科学改变古镇。</p><p class="ql-block"> 同时,李庄把自己推向了世界,以最简单、最大气的——-中国李庄,告知世界自己的存在。许多知名人士、媒体来到李庄,报道李庄,几十年来不曾间断。一系列关于李庄与中国文化的故事、回忆,引起关注,一个偏僻的山村古镇,被历史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p><p class="ql-block"> 美篇完成了,不论质量好坏,勉强对自己的李庄之行有了一个交代。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勉:继续努力吧!</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