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两岸交流信使 --夏汉容先生的不朽足迹

云间倩影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早晨7点,我一如往常打开手机,发现陈海民会长在微信群里发的一则沉痛通告:“台北青田同乡会名誉理事长夏汉容先生已于昨日仙逝,追思悼念,愿老人一路走好!望安宙乡长及家人节哀顺变!”此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动着每一位了解他、尊敬他的人心。</p><p class="ql-block"> 夏先生的一生,是桥梁,是纽带,是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我不禁心头一颤,回想起安宙乡长曾言,夏先生对家乡的深情眷恋,以及他期盼病情稳定后能再回家乡的愿望。如今,这一切已成遗憾。</p><p class="ql-block"> 随后,夏乃康先生发出了悼词:“哀悼!本会大老夏汉容名誉理事长,驾鹤西方极乐世界千古”,并转发了陈海民会长的哀悼文:“惊悉夏老汉容先生仙逝,我深感哀痛。夏老先生不仅是青台两地交流的杰出代表,也是旅台浙江同乡会与丽台乡亲情感交流的示范者。他的亲力亲为和崇高品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p> <p class="ql-block"> 在我心中,2019年夏先生携同夫人盛克贤女士返乡探亲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那是我第一次有幸亲见这位令人敬仰的长者,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儒雅温文,散发着学者的风范。夏先生莅临台联会,请我引导他前往文物档案室,查阅珍贵的历史资料。在青田的参访日子里,我有幸与他共度了数日时光,他的博学和亲和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归返台湾后,夏先生时常通过微信关心台联的近况和家乡的发展,时不时地还会对我表示赞赏,这让我倍感温暖。他对台联的工作始终予以关注,对家乡的点点滴滴都充满牵挂。岁月如梭,转眼五年已逝,我未能再次见到他,却惊闻他因病离世的噩耗。悲痛之中,泪水不禁涌上眼眶。当我再次翻阅《青田台联三十年》,夏老的事迹跃然纸上,他的贡献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p><p class="ql-block"> 传奇一生,跨越时代地域</p><p class="ql-block"> 夏汉容先生,浙江青田仁宫小奕村人,他的一生是跨越时代和地域的传奇。抗战烽火中,他随父亲四处迁徙,直至1946年重返故土,那时他的六位弟妹由祖母含辛茹苦地抚养。</p> <p class="ql-block"> 少年的夏先生,心中早已萌发对知识的渴望,1950年春,他仅十四岁便随舅父赴台湾与父母团聚,开启了他非凡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在台湾,夏先生以卓越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于1959年自台中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毕业,继而于1961年在台湾中兴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他的学术旅程并未止步,1970年更赴瑞士联合国国际贸易训练班深造,半年的国际视野拓展,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先生的职业生涯同样辉煌,曾担任台湾地区经济部门国际贸易局科长、烟酒公卖局组长等要职,他的足迹遍布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内政部门、台北市政府等重要机构。学以致用,他还在台湾中兴大学、逢甲大学等高等学府担任兼职教授,传道授业,启迪后学。2000年,夏先生虽然告别了公职,但他的贡献并未停歇。他被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先生聘为市政顾问,并被推举为台北农产运销公司董事长,继续以他的经验和智慧服务社会。即便在82岁高龄,夏先生依然活跃在多个宗亲、同乡组织,担任名誉职务,为两岸交流和家乡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夏先生的笔耕不辍,他的著作《回首已四年》(1993年)、《昨日不可留》(2000年)、《关键三年》(2005年)、《一个两岸交流的小兵》(2013年)《两岸交流所见所闻》(2017年)等,记录了他深刻的思考和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情系桑梓,热心两岸交流</p><p class="ql-block"> 1998年7月,夏汉容先生被推举为台北市青田同乡会理事长,自此,他以满腔热忱投身于两岸联谊工作。八年两届的任期内,夏先生不仅组织了寻根谒祖、文化交流、投资考察等活动,更在2006年7月卸任后,以名誉理事长的身份继续贡献心力。随着大陆与台湾地区探亲政策的开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夏先生积极搭建桥梁,促进了乡亲间的互访与交流。他不仅细心接待来访的乡亲,还协助处理遗产继承等事务,体现了他对乡亲的深情与责任感。夏先生发起创立了奖学金,激励家乡学子奋发向上,并通过《青田会刊》将乡情传递至世界各地。夏先生的夫人盛克贤女士,作为他的贤内助,长期协助处理同乡会事务,一同返乡与亲人联系感情,无怨无悔,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和爱戴。在夏先生的倡议和推动下,《青田在台新世代》一书得以编纂出版,记录了在台青田人的成就与贡献。书中所载,无论是学术界的博士、硕士,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都彰显了青田人在台湾的辉煌成就,展现了夏先生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深远考量。</p> <p class="ql-block"> 夏先生自幼离家,直至1994年,58岁的他首次回到故乡青田,那一次的回归,如同打开了情感的闸门,让他对家乡的眷恋一发不可收拾。在《返回故里青田之回忆》中,夏先生用真挚的笔触,记录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家国的热爱。此后30余载,夏先生往返于台北与青田之间40余次,每一次的归来,都满载着对家乡发展的关切与期望。2001年,夏先生在青田县政府召开的座谈会上,深情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涉及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教育优化、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顾这些富有远见的建议,不禁对夏先生的睿智和热忱怀有更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崇尚读书,心系家乡教育</p><p class="ql-block"> 夏汉容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便以硕士学位毕业,学养深厚。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因公务出国考察、签约、洽谈、旅游,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视野。夏先生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是国家强大的基石,是人生精彩的源泉。他不仅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女要潜心学业,更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夏先生的子女,继承了他的志向与才华。女儿夏安平,毕业于台湾大学兽医系,后赴美国深造,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成为学术界的佼佼者。长子夏安宇,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电机系,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成为泰伟电子的副总经理,拥有重要专利。次子夏安宙,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20余年,为两岸环保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夏先生的家风纯正,教子有方,令人钦佩。夏先生将对子女的深爱和严教扩展至对家乡教育的关心和厚爱。在他40多次的回乡旅程中,教育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1999年,夏先生带领台北青田同乡会探亲参访团回乡青田,颁发了第二届家乡子弟奖学金,鼓励优秀学子。2001年清明节期间,夏先生代表旅台乡亲,为青田县实验小学百年校庆捐赠资金,展现了他对家乡教育的深情和支持。2007年,夏先生在中国银行青田县支行举行了奖学金发放仪式,2008年,他又代表台北青田同乡会颁发了清寒学生奖学金,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服务社会。夏先生即席勉励学子们,要尊重自己,爱惜自己,努力成为有用之材。2010年,夏先生带领台北青田同乡会和夏氏宗亲会成员回乡参访,期间与青田县政府相关部门就建立友好学校等事宜进行商讨,成功促成了高市乡中心学校与台湾新北市辞修中学缔结为姊妹学校,为青田教育史上留下了美好的一页。夏先生还致力于出版《青田在台新世代》,沟通落实家乡子弟赴广东进行就业培训,建议加强出国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基本知识教育等,每一项工作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期望。</p> <p class="ql-block"> 忠孝家传,培养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忠与孝,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质量。夏汉容先生以身作则,奉职尽忠,事亲尽孝,并将这份忠孝之情融入对子女的教育中,引导他们尊宗敬祖,爱国爱乡。2001年清明节,夏先生带领旅台乡亲观光团回乡祭祖,这是他的儿子夏安宇、夏安宙和外甥孙文杰第一次踏上青田的土地。他们对祖辈生活过的山水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在祖屋前的翠竹下合影,留下了难忘的家乡情韵。夏先生在欢迎会上深情地说:“让年轻一代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因为他们的未来和事业在大陆,在家乡。”夏先生的父亲夏敬将军逝世后,因客观原因暂厝于台北六张犁公墓。</p> <p class="ql-block"> 夏先生为了实现父亲魂归故里的遗愿。2004年清明节,夏氏家族从各地齐聚青田,迎接父亲骨灰回到家乡,举行了庄重的祭祖活动。夏先生在祭祖大典中说:“夏氏后裔共祭祖先,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夏先生的女儿夏安平,虽旅居美国,但在父亲的期望下,2012年7月,她带着儿子首次回到青田,探访祖居,祭扫祖墓。她在《平生第一次回老家青田》中写道:“趁暑假时间来一圆回老家的心愿。”」2013年,夏先生夫妇携居意大利的妹妹夏汉莹、妹夫谢伯康回到老家,谢先生对青田的美丽赞不绝口。2014年,夏先生带领儿子夏安宙一家参加台湾寻根团,回到青田寻根问祖,至夏氏宗祠祭祖,荣获青田县政府颁发的“两岸信使”锦旗。夏老的二儿子夏安宙先生继承父亲遗志,积极参与台北青田同乡会会务,在两岸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他带领丽水青田旅台新生代交流团到大陆进行生态经济交流。2019年,他在第四届世界青田人大会上发表演讲,引起热烈反响。</p> <p class="ql-block">  夏汉容先生通过一次次带领亲人回乡,让旅台乡亲和第二代、第三代了解祖先生活的地方,牢记根之所在,坚守中国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常怀乡土之爱,永存报效之心。笃实勉行,绘就人生华章成功从不会轻易降临,夏汉容先生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精彩纷呈,难以用简短的言语尽述。翻开他所着的篇章,仿佛置身于一座蕴藏丰富的矿脉,随意挖掘,便能发现那些闪耀着光芒的智慧与经验。“回首往昔,记忆寥寥,为何?皆因未曾随手记录之故。故惊觉人生虽短,终究留下些许足迹,若不以文字记载,恐岁月将使之淡忘。”夏先生在《回首已四年》的自序中如是说。他以笔为刀剑,记录下个人日常中意义非凡的点滴,既为自我反省,亦为公仆生涯留下珍贵记忆。夏先生的五部著作,内容朴实无华,却如同流水账般记录着生活的本真。他的生活,充满了周密的安排与深情的付出。无论是捐助奖学金、修桥铺路,还是整建祠堂、出版画册,乃至于赠送轮椅、接济贫困乡亲,这些看似平凡的善举,实则饱含着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夏先生不仅关心青田残障人士的生活状况,筹款捐赠轮椅,更在2002年促成了青田子弟赴广东省中山市就业培训的宝贵机会。他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对家乡深情的反馈,对同胞殷切的期望。“无论我走了多远,家永远是我归属的地方;故乡这片土地,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丽的城市……”夏先生在《一个两岸交流的小兵》自序中的结束语,道出了他心中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深切期盼。三十年来,夏先生四十多次往返于海峡两岸,其夫人盛克贤女士始终相伴左右,共同为青田的繁荣与两岸的交流不懈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赞扬。夏先生以满腔的热忱,如同春蚕般辛勤地编织着内心深处的梦想,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对家国、对家乡、对他人爱的传递。</p> <p class="ql-block">  今日,我们失去了一位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然而,他的音容笑貌、崇高风范,将永远铭记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谨以此文,表达我们深切的哀悼与无尽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青田县台胞台属联谊会</p><p class="ql-block">(金雪芬执笔撰稿 ,徐肖文、周博审稿) </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