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热带雨林中有很多居民吗?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人们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对这个话题,人们充满了好奇。现在,我就把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人们的情况,简单做个介绍。 <p class="ql-block"> 广袤的非洲热带雨林,主要包括刚果金、刚果布的刚果盆地和西非的加蓬和喀麦隆,这三个国家总人口约1亿人,但实际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人口却非常少。 </p> 据测算,生活在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地区的人口不会超过400万人,其中80%以上的人口又生活在姆班达卡和基桑加尼这两个省会城市里;约有15%的人口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小城镇里;只有约不足5%、也就是不到20万的人口居住在热带雨林中的村落里。 <p class="ql-block"><b>赤道非洲热带雨林的城市:姆班达卡</b></p> <p class="ql-block"> (Hotel de Ville Mbandaka,2002年5月辗转赴博恩迪报到期间,曾在战火中几近沦为废墟的这个宾馆住了一晚上)</p> <p class="ql-block">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基桑加尼地处刚果盆地的边缘,只有姆班达卡才地处非洲热带雨林的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 而真正算得上热带雨林中的城市,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也有一个,那就是巴西亚马孙州的州府玛瑙斯。两个城市都是省会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最重要的是两个城市分别地处地球上两大热带雨林的中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 姆班达卡(Mbandaka),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首府,地处刚果盆地底部中央偏西、刚果河与鲁基河汇合处。刚果河流经该市,是刚果河上重要的河港城市,金沙萨至基桑加尼航运段的重要中转站。赤道线穿过市区,位于 南纬0度3分,东经18度16分 ,典型的赤道城市。当地居民主要语言为林加拉语,人口约100多万。</p> <p class="ql-block"> (刚果河姆班达卡段)</p> <p class="ql-block"> 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姆班达卡建市赖以发展的重要方面。姆班达卡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区的城市,地处刚果盆地的中央部位,赤道穿城而过。这里是刚果河、鲁基河交汇的地方,水路交通便利,是刚果河金沙萨到基桑加尼2000多公里黄金水道上的重要港口枢纽,姆班达卡的先民们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刚果河左岸的一片地势较高的地方定居下来。</p> <p class="ql-block"> (姆班达卡街景)</p> <p class="ql-block"> 整个城市依林傍水,被热带雨林环抱着,充满了热带雨林风情。整个城市当年的规划还是不错的,行政区规划了中央广场,道路也比较规整。整个城市没有高大的楼房建筑,好一点的建筑基本上都是TOWN HOUSE,民居基本上都是低矮破旧的土房、棚房。姆班达卡的城区与农村没有严格的界限,其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四周的农村里。</p> <p class="ql-block"> (刚果河姆班达卡木排启运)</p> <p class="ql-block"> 姆班达卡,作为刚果金赤道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尽管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但外界对其的认知往往更多地与埃博拉瘟疫相关联。</p> 近年来,姆班达卡多次成为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地。例如,202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示在该市发现一例埃博拉确诊病例,宣布该国暴发新一轮埃博拉疫情。这是该省自2018年以来第三次暴发埃博拉疫情,也是该国所经历的第14次埃博拉疫情。 <p class="ql-block"> (姆班达卡多次爆发埃博拉疫情)</p> <p class="ql-block"> 其实,作为热带雨林城市,姆班达卡周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橡胶、可可、棕仁、木材等资源。但受经济水平的限制,姆班达卡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没有发展起自己的工业,其经济发展仅仅局限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原材料供给经济。这点与巴西的玛瑙斯有很大的不同,玛瑙斯已经依托着橡胶种植、加工,发展起了规模可观的橡胶业,从而步入了工业文明社会,而姆班达卡的工业化道路,还任重道远。</p> 姆班达卡作为刚果金的西北重镇,不仅因其地理位置而备受重视,更因其在国内政治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而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在1999年的刚果金战争中,这座城市更是成为了刚果金民族解放阵线的重要据点,展现出了其在国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联合国在调停刚果金战争的维持和平行动,也高度重视姆班达卡,将联刚团一战区的司令部设在姆班达卡。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也数次到过姆班达卡。其中,2002年8月5日,乘坐联刚团的波音727在姆班达卡机场降落时,遇到大暴雨,差点机毁人亡,给我留下了极其恐怖的印象。 <p class="ql-block"><b>赤道非洲热带雨林的城市:基桑加尼</b></p> <p class="ql-block"> (基桑加尼 刚果河畔银行大楼)</p> 基桑加尼(Kisangani),地处刚果盆地和非洲热带雨林的边缘,是刚果金东方省的省会城市和最大城市,在战略位置、自然风光、气候地理条件、城市基础设施与工业基础以及经济潜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成为刚果金北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城市。 <p class="ql-block"> (基桑加尼教堂)</p> 战略位置:基桑加尼位于刚果金的北部,紧邻多个邻国,这使得它在地区政治和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卢旺达和乌干达的军队在侵略刚果金时,选择首先占领基桑加尼,正是看中了其作为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的价值。 <p class="ql-block"> (基桑加尼机场 AN-124运输机)</p> 联合国在调停刚果金战争的维持和平行动,也高度重视基桑加尼,将联刚团二战区的司令部设在基桑加尼。我工作所在的博恩迪协调中心,人事、作战归二战区管控、后勤归一战区保障,所以我也数次到过基桑加尼,并在首次报到临时值班期间,还遇到了伊开拉军事观察员的车辆触雷爆炸事件,并近距离地经历了一次兵变事件,亲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危险性。 <p class="ql-block"> (刚果河基桑加尼段瀑布群)</p> 自然风光:基桑加尼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刚果河上的多级大瀑布,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这些瀑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基桑加尼的城市规划、建设也独具特色。刚果河穿城而过,河边风景带、建筑群,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城外的热带雨林、与飞流直下的瀑布群遥相呼应,令人印象深刻。 <p class="ql-block"> (基桑加尼街景)</p> 气候与地理条件:基桑加尼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向热带草原地区的过渡带,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地势较高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和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如咖啡、可可、棕榈油以及林业的木材砍伐与加工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p class="ql-block"> (通往基桑加尼机场的路上)</p> 城市基础设施与工业基础:基桑加尼是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国内南北主要公路干线在此交会。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油棕、稻米、棉花、咖啡、可可、橡胶和木材等,这些资源在此集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基桑加尼有望进一步成为刚果金北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p class="ql-block"> (联刚团海军运输船队)</p> <p class="ql-block"> 矿产资源:基桑加尼的经济潜力巨大,不仅体现在农业和林业方面,还体现在矿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刚果金是非洲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基桑加尼周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铜、钻石、钴、铌、钽等,为世界所瞩目。这些矿产资源非但没有给当地人带来财富,反而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钽铌”是现代微电子行业(如手机、电脑)中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属,国际市场上争夺十分激烈,刚果金东北部爆发的战争,也被称为“钽铌战争”。</p> 刚果金东北部的矿产丰富到什么程度呢?联刚团的内部报纸上曾经刊发了一张几个黑人在道路上的水坑里捞东西的照片,下面有一句话:“猜一猜:请问这些当地人在干什么?”下期登出来的答案真是出乎意料之外:“这是伊图里的当地人在通往钻石矿区的道路上从雨水坑里淘钻石”! <p class="ql-block"><b>赤道非洲热带雨林中的小城镇:博恩迪等</b></p> <p class="ql-block"> (卫星视角下的博恩迪)</p> 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中,黑人沿刚果河及其众多的支流或上溯或下行,发现了一块地势较高、比较平坦的地方,往往就会定居下来。经年累月,这些地方逐步成为小城镇。也就是说,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小城镇都紧靠着刚果河或刚果河的支流。 <p class="ql-block"> (刚果河支流楚阿帕河)</p> 非洲热带雨林中,河流交织、水网纵横,几乎没有陆路交通。除了水路之外,这些小城镇都有个豪华标配:机场。当然这个层级的城镇机场,都是非硬化跑道的机场,候机楼什么的,那就连想都不要想了。 <p class="ql-block"> (博恩迪协调中心宿舍区)</p> 偶有的陆路交通,一般是沿着热带雨林中地势较高的地方,蜿蜒于雨林中。遇到大的河流,就只能靠简易的渡船过河;遇到小的河流,一般是用两根钢轨上铺一些木棒,甚至用几棵大树并排横卧于小河上当做桥。绝大部分土路路面,被大雨冲刷得沟壑纵横,无论是人还是车,走在上面十分艰难。我们开着丰田4xRUNNER越野车前出巡逻时,用时7.5小时来回合起来走了17公里,可见路况是个什么样子。 这些小城镇主要有博恩迪、巴桑库苏、伊农戈、利萨拉、洛贾、盖特纳等。 <p class="ql-block"> (博恩迪机场卫星图像)</p> 在2005年之前,这类规模的城镇,比照这中国的行政区划的规格,大概应算是“地级市”,因为他们下面还下辖“县”。以博恩迪为例,它下辖乔卢、贝法莱、博孔古、亚利、鲁美拉5个县。2005年,刚果金将原来的1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26个省级行政区。博恩迪已由原来的“地级市”升格为楚阿帕省的省会城市,但从其4万左右的人口规模,怎么说也只能算是个小城镇。 <p class="ql-block"> (博恩迪集市)</p> <p class="ql-block"> 这些小城镇,温饱仍处于自给自足的时代,如吃的主食是木薯粉、白玉米粉、木薯叶、热带水果等;获取蛋白质、脂肪的主要途径是渔猎,猴子、鳄鱼、鱼虾、大蜗牛几乎是唾手可得;当然当地人也会养羊、养猪、养鸡鸭。衣服、鞋子、打火机、盐巴、塑料制品、手电等低档次日用品等,主要是通过水路运输从外地贩运过来。其中,主要是中国、印度的产品。</p> <p class="ql-block"><b> 赤道非洲热带雨林中的村庄</b></p> <p class="ql-block"> (热带雨林村落的房子)</p> 赤道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看上去面积十分广大,但到处都是沼泽地,特别是雨季更是一片泽国,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其实并不多。当地黑人的村落一般散落在河流、密林小道和林间高处的空地上。 <p class="ql-block"> (热带雨林中的小村落)</p> 这村民们一般都以林为生、自给自足,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到热带雨林的无人区进行生活,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有的是为了生计。他们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生命安全时刻受到疾病猛兽和天灾人祸的威胁。 <p class="ql-block"> (雨林深处的小村落)</p> 雨林中的村落规模并不大,一般从三两户,到十户八户居多,偶尔也能够见到二三十户的村子。不是黑人不想聚居,而是热带雨林中实在没有大的空地可建村落。 除了地势的要求,村民们挑选树木之间能够露出天空的空地建造房屋。村民们用树枝、木棒搭建起房屋的框架,用泥巴在框架上糊起墙体、用芭蕉叶、茅草铺成屋顶,所建房屋十分简陋,仅能遮风挡雨而已。房子里面徒有四壁,每个家庭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铝锅、一个盛水的塑料桶。全部家当,不超过人民币20元。没有床、没有家具、没有蚊帐、没有餐具,什么都没有...... 雨林地区黑人的寿命并不长,在雨林地区几乎见不到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孩子,数量基本上都在8-10个左右,但10岁以上的孩子数量就很少了。也就是说,儿童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你真的无法想象,在这个星球上,还有那么多的赤贫如洗的人。我经常会想,我要是能够挣到很多的钱多好,我一定会再赴非洲去拯救那些挣扎在死亡线的人们。 <p class="ql-block"> 令人惊讶的是,几乎在任何一个小村庄,总能看到一个稍好的房子作为教堂。教堂与村民的房子一样简陋,但门口挂着一个由树枝绑扎成的十字架,显示着这个房子的与众不同。教堂内,把两个树杈埋在地里,中间支着一根树干,这就是信徒们做祷告时坐的凳子。尽管这些教堂非常简陋,但它却承载着村民们的信仰和心灵寄托。</p> <p class="ql-block"> 无论如何,我还是很佩服那些在这些极贫地区白人神职人员,他们抛家舍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给这些被文明社会遗忘的最最底层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慰藉、一丝希望。</p> 当然,生活在在广袤的热带雨林中,也会得到大自然的恩赐,起码居民们的食物来源相当丰富。在这里看不到在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干旱地区常见的皮包骨头的人。他们能够在雨林中猎狩到各种动物,如猴子、鳄鱼、蟒蛇和野猪等。沼泽地和溪流为居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如各种鱼(通常是虎鱼、鲶鱼居多)和大蜗牛等。这些动物和水产品为居民们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p class="ql-block"> (木薯)</p> <p class="ql-block"> 在热带雨林中,当地居民几乎不从事耕种,可能主要是没有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偶尔可见的是,村民会在房前屋后种几棵香蕉等水果树,也会在空地上堆起一个土堆,然后在土堆上种植木薯、玉米或地瓜。木薯粉是他们最常见的主食。</p> 雨林中的村民们也会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养殖,他们一般会养上几头猪、几只羊,他们并不舍得吃这些家畜,因为他们会卖了换点钱。我在博恩迪工作的时候,住处前面就是一条通往雨林深处的小道。经常会遇到雨林村民背着一个猪(一般不会超过50斤重)、牵着一头羊去卖。大概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可以挣点钱的方式吧。在博恩迪的后期我自己做饭,大概每星期都会在这里买一只羊,合人民币也就是70--90元左右。 雨林中,每天最美好的时刻,大概就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天空中的星星开始闪烁,小村庄的篝火亮起。村民们围坐在火堆旁,分享着一天的故事和收获。孩子们则在村庄中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p class="ql-block"> (非洲鼓)</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各个村落的非洲鼓乐就此起彼伏地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热带雨林地区的非洲乡村鼓乐的节奏非常简单:“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然后就这么一直重复下去。</p><p class="ql-block"> 那节奏粗犷有力、简单明快、动感十足,穿透了雨林,穿过了夜空,直击灵魂深处。每一次敲击都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每一个鼓点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原始而自然的狂野。</p><p class="ql-block"> 在这激越的鼓声中,人们仿佛时空感错乱,回到了亘古蛮荒的时代,与大自然、与人类祖先产生了奇妙的共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