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风物忆旧之三百八十三:一庙“压”两县

侯福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载2024年7月24日《今晚报》副刊“津沽”版“故事天津”栏,署名:武邑(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北侧有一座真武庙,它过去属于官庙,不同于早年村民自建的私庙。旧历三月三十日为庙会,影响及于武清、宝坻两地。故有一庙‘压’两县之说”,这是笔者在普贤坨村探访时,听当地村民介绍的一桩旧事。</p><p class="ql-block">  普贤陀村,今属武清区大黄堡镇,现有人口340余人。清乾隆《武清县志》在村庄名录中称其为苦盐坨。1926年的《直隶省地形图》上标注为普贤坨。另据《天津市地名志·武清县》一书载,明代中叶,当地居民曾以熬盐为生,用煮盐废土垫起房基盖房,成村后得名苦盐坨。民国初年雅称今名。</p><p class="ql-block">  据当地老人的回忆分析,早年村民先后定居在四个高台之上。上世纪三四十代,四个高台按照方位分别称作北普贤坨(今为后普贤坨)、南普贤坨(今为蒋庄)、东普贤坨(今为前普贤坨)、西普贤坨(今为普贤坨)。其中,北普贤坨、东普贤坨隶属于宝坻,南普贤坨、西普贤坨隶属武清。</p><p class="ql-block">  普贤坨村北部曾有一座真武庙。据1941年出生的老教师、民间书法家李茂林老人介绍,真武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多个村庄共同出资修建,另由衙门补助部分款项。这座大庙占地有五六亩,有院落、前殿、后殿、配殿及耳房,房屋总计二三十间,均为榫卯结构。院内有磨盘、水井等生活设施,另有庙产三百余亩。正殿面阔五间,里面供奉着真武大帝、二郎神和几个叫不出名字的神仙。民国早期,庙内还住着数十个和尚,后因战乱一度闲置。据多位当地老人回忆,过去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十为进香日,这一日的前后数天,都要持续举办规模盛大的庙会。请戏班唱戏,或请花会表演。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到这里摆摊设点。因真武庙在民国时期属于两县共同管辖,且位于两个县界的中间,故当时即有“一庙‘压’两县”之说。</p><p class="ql-block">  1948年,真武庙被拆除。上世纪50年代初,在原址修建了两所学校。其中在原址东部修建两排平房,每排六间,校名为普贤坨学校,归宝坻县管辖。西部也是两排建筑,每排十间。校名为普蒋学校,归武清县管辖。两所学校之间以围墙隔开,这面墙既是两所学校的界限,同时又是两个行政区的界限。“一庙‘压’两县”变成了“一墙隔两县”。</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今石各庄镇)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档案馆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大运河词典(天津卷)》编辑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原处长。现任地质勘查处处长。</p><p class="ql-block"> 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报纸及《地球》《化石》《天津文史》《天津史志》等杂志上,发表文史随笔、科普作品及散文作品4000余篇(笔名有御河轩主、柳福、雍楠、柳士心、四海、武邑等)。累计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老天津的地质风物》《评剧皇后刘翠霞》《老天津的诗社和诗人》《李各庄风土记》《武清乡村老物件》《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武清村庄史话》等20余部。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天津历史地图集》等著作。另参与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及武清等5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参与编辑《崔黄口史话》编辑撰稿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