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山大对宜川文化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山西大学重走秋林虎啸沟旧址暨研学基地授牌座谈会上的发言 薛仁礼</span></p><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满眼葱绿、山花烂漫的初夏,我们迎来“山大”人回到文化浓郁、历史厚重、热情好客的宜川,回到如诗如画、美丽的秋林古镇,回到阔别77年、昔日“山大”校园的虎啸沟……似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宜川秋林抗战纪念地的山大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6日,宜川县秋林抗战纪念地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山大”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也是令人最值得回忆和富有故事的一个情结和看点。</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抗战期间,山西大学曾于1941年迁至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办学长达四年之久。在此期间,全校师生发扬爱国爱校精神,投身民主革命,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1年7月发生的“国立风潮”是山西大学迁址虎啸沟的直接原因。</p><p class="ql-block"> 在陕西三原已无法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山西省政府亟电教务长徐士瑚将学校迁至宜川县秋林镇虎啸沟、“即使无一教授,无一学生北迁,也要将省立山大的牌子扛回来” 10月底,师生200余人在总务长王友兰的带领下,乘骡车分批离开三原,北迁秋林镇虎啸沟,12月初恢复上课。1942年虎啸沟内斑疹伤寒的流行在校内引起极大惊恐。是年春末,儿童教养院首先发生斑疹伤寒,随即逐渐蔓延到秋林各地。在如此人心浮动的情况下,1943年1 月学校又奉命全部迁至克难坡。克难坡上课的同时,学校加紧改善虎啸沟的环境卫生,并修建了简易平房数十间,至1943年10月底,全校教职员工又分批西渡黄河,迁回陕西秋林虎啸沟。</p><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至虎啸沟山西大学校园。1946年春季,全校师生员工东渡黄河,辗转陕西韩城,重新回到阔别七年的太原侯家巷校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山大”对宜川文化产生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 一生从教、桃李满天下,我的父亲薛国樑(2021年已去世),是民国33级(1944年)宜川中学第三届毕业生。当时,宜中的校训是:“明辨义利”,与山大的“精研苦学”校风一脉相承,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理念。据老父亲回忆,他语文老师是贾羽钦,山西人,擅长讲唐诗,字写得好。老师说:看帖的时候不写字,写字的时候不看帖。他英语老师是马建风,山大外语系主任,当时还没有结婚,能和从山西来的美国人用英语流利会话。听同学说,马老师在重庆做过翻译官。1946年冬天,徐沛(宜川县长)委托宜中英语老师马建风,给他在美国上学的儿子写一封英文信,信写好后马老师曾让我父亲自誊抄,并教授他(外事)信件折叠方法。他生物老师,单遐龄,“山大”人。平时,哪位同学得了头疼感冒,他就开药方治病。解放后,听说单老师在山西太原开了一家诊所,用以养家糊口、接济晚年生活。记忆里,蓝光,女,山大教师,演话剧的。那时,宜中每年校庆,她都来演出。校庆时,张灯结彩,有作业展览、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等。新中国成立后,蓝光老师曾任中央话剧团团长。我父亲三六级的班主任曾昭焌jun,数学科几何教学突出。曾指导他们排练京剧《苏三起解》《打渔杀家》《摩天岭》等剧目和演出。曾老师,1946年离开教学隨侵犯延安国民党部队,任一三五旅旅部参谋,羊马河战役被俘后,解放太原时参加解放军炮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宜川历史文脉生生不息繁荣昌盛</span></p><p class="ql-block"> 扎根黄土沟壑,仰望灿烂星空。我父亲说:三三级的张注洪同学,高中毕业后在当年全国2万多名考生中,以优异成绩被录入清华大学,解放后在安徽中国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闫志奎,延长人,解放后为随军记者。张致民(即张陶)曾任宜中代校长,洛川中学校长。刘克勤(刘克)曾任陕西农民报主编。杨天彪(杨田农)1948年西北解放后任群众日报(陕西日报前身)驻青海记者,《陕西日报》三版部主任。后退任陕西省文联秘书长。刘兴沛(太泉村人,笔名刘广)曾任《陕西日报》记者。三六级的党世俊是留苏学生,1960年已在中央农垦部工作……</p><p class="ql-block"> 宜川中学,滨临黄河壶口瀑布岸边,是陕西省重点中学,学校连续10年蝉联延安市高考第一名。学校创建于1941年,其前身为明末成立的“丹山书院”,至清朝嘉庆年间复修更名为“瑞泉书院”。2006年9月更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08年8月增设新校区。学校首创的自主教学法,“宜中现象”蜚声内外、享誉全国,为国家输送了几万名的优秀人才,成为宜川响当当的五张名片中含金量最重、最耀眼的一张名片,这都得益于山大“精研苦学”的引领、濡染,一代一代宜中人的传承、创新和拼搏的发扬广大。</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打造“一镇四点”红色旅游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 除秋林抗战古镇,进一步加强宜川战役旧址、壶口瀑布《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办事处、彭德怀指挥所四处红色旅游点建设,形成“一镇四点”的红色旅游格局。</p><p class="ql-block"> 要创新开发红色观光、文化演艺、民俗体验、主题餐饮、精品民俗、特色购物等系列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体验:将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黄土风情结合,挖掘秋林抗战纪念地、宜川战役旧址、壶口瀑布《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办事处、彭德怀指挥所等红色旅游点的黄河民俗、黄士风情文化,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黄河文化内涵,提升宜川红色旅游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省级作家和痴心研究文化的人,有善于思维和洞察的常态、有写作的爱好和热情、有崇高的信念和希望,我以为这是要有的生活品格和惯性。</p><p class="ql-block">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些人和某些事,赋予时间以超越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使时间突破一维线性发展走向,变得有厚度、有深度、有重量……</p><p class="ql-block"> 宜川秋林抗战纪念地,承载着抗战文化、“山大”精神和宜川文化的融合发展,犹如宜川秋日漫山遍野的红苹果,这一融合也必然结出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 薛仁礼,笔名凌波。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2005年9月6日,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的亲切接见,其工作被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乡镇基层党组织中被推广、学习和借鉴。延安市社会科学界专家。陕西省作协作家;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中国新文学学会乡土诗人分会会员;延安市摄协摄影家;中国摄影网记者、摄影师,论坛注册会员。著有《筑梦》《那些事儿》《写满宜川爱》《情满自然资源》《筑梦经发人》《岁月记忆》《宜川习俗》《宜川县地名志》《政治理论学习与研究》等9部书作。撰写、编纂200万字的书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