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郑州市这两天真是热呀,一反往年,才六月份,温度就直冲四十度,稍有回落,就一直居高不下,这几天温度达三十五六度徘徊。要命的是湿度达81%,最低气温也达二十七八度。出门一身汗,说“汗流如注”,一点不为过。即便是呆在空调房间里,也湿热难耐,让人透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 空调没有关过,电表刷刷滴飞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在省下电费的基础上添加点旅游费用,既避暑了,又旅游了,何乐而不为?呆在家躺平死熬,那才是傻子呢,智者曰:出也,避暑也!</p><p class="ql-block"> 出去,去哪?朋友们都出去了,无外乎东北、贵州和海南。电视上说,海,东北、贵州和海南是主流。到哪去可以看人海。我的期许是“避暑” ,远离喧嚣的人群,拒绝排队看景。</p> <p class="ql-block"> 按照“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的科学论据,如果往西北方向走,上到第二阶梯,温度可以降10℃,看着地图,以郑州市为中心划圆,内蒙古鄂托克旗映入眼帘,对,就是他了。大喊一声:“以此谷得爱迪儿!”</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个老同事退休后在鄂托克前旗的毛乌素沙漠,投资了一个农庄,当农民了,据他说养了骆驼、马和黑血羊等,还在沙漠里种了西瓜、甜瓜等农作物,这些年虽是辛苦,但心情好好,幸福满满。好久不见,也是时候看望看望了哈。</p> <p class="ql-block"> 认真研究了地图,确定了路途和时间,做了路书。在导航上驾车路径原则上选一是不收费路径,一是只花油钱,不花过路费;二是可以随时停车,买些时令鲜果,满足味蕾;更重要的是,高速眼睛一直往前看,两边的风景无暇顾及,省道,县道,乡道甚至村道车速甚慢,车少人荒,两眼随意流览两边和前方的景致,如果不过瘾,还可以随时停车,慢慢的斟酌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车过济源市后,便沿着黄河小浪底北岸向西,进入王屋山的群山之中,左边下去,有很多小浪底水库的景点,左边上去,是愚公要移的大山。路虽上上下下,弯弯曲曲,但车少路平,景色宜人,很是养眼。</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了山西,巍峨的崇山变成了重重叠叠的塬上梯田,再往后就是山西的粮仓,水果的大篮子—运城平原。</p><p class="ql-block"> 波涛一般的玉米田,绿油油的,低矮处一片片开着紫色花朵的黄芩,一拢拢黄绿花蕊的北柴胡,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苹果、柿子、核桃、山楂,挂满枝头,妖娆的油桃,隐隐的藏在绿叶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是美,那也是美,这是大自然的回馈人类勤劳的“美”。</p> <p class="ql-block"> 山西文化底润厚重,沿着村级公路,进入,高梁城”北阳城村北阳城村位于稷山县清河镇,距县城16公里。高梁城遗址就坐落在村东侧沟边。现存遗址是一座堡型夯土建筑,几乎三面环深沟,只有西侧有狭窄土路与村庄相连,高大的夯土堡墙上有一个低矮的拱门洞供进出,它是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座砖塔,查百度,是宋代代叠涩式砖塔,是儿子为母亲尽孝而奉砌的这个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村内至今保存有古县邑高粱城遗址、宋代砖塔宋塔、火神庙、八路军总部驻地旧址、杜氏民宅、段氏民宅等。那时候这里人都这么有钱,环顾四周,高大的宅子比比皆是,好大规模的老建筑群,令我感叹</p><p class="ql-block"> 查历史, 北阳城村是稷山县古县邑所在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孝文帝在今稷山县辖境先设高凉县后置高凉郡,是稷山境内独立设县之始。堡内有残存的窑洞遗迹,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深入其中,哦!八路军总部就设这里,朱德、任弼时和左权等前辈们曾在这里统领八路军抗日,这里的土豪劣绅的宅子就是总部部门的办公用房,那时总部的人肯定比现代军队的少,应该是够用的。</p><p class="ql-block"> 这地方值得来!</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给我那个朋友添思念和麻烦,路书就不披露了,待从朋友那里离开后,再揭示。</p><p class="ql-block"> 明天早上去延安,看了一下天气预报,明天是一个人宜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高梁城”北阳城村</p><p class="ql-block">北阳城村位于稷山县清河镇,距县城16公里。它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村内至今保存有古县邑高粱城遗址、宋代砖塔、火神庙、八路军总部驻地旧址、杜氏民宅、段氏民宅等。</p><p class="ql-block">北阳城村是稷山县古县邑所在地“高凉”的故城,俗称“高梁城”。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孝文帝在今稷山县辖境先设高凉县后置高凉郡,是稷山境内独立设县之始。高梁城遗址就坐落在村东侧沟边。现存遗址是一座堡型夯土建筑,几乎四面环沟,只有西侧有狭窄土路与村庄相连,高大的夯土堡墙上有一个低矮的门洞供进出,堡内有残存的窑洞遗迹,为县级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北阳城村村委会院内保存有一座苍劲敦实、朴素大方的宋代叠涩式砖塔,高5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七层、实心。塔基嵌有1尊释迦牟尼石佛像,据石佛题记,该塔由北阳城村村民解武为其母奉佛建造,后面嵌一刻石,刻有“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字样,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