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六月中旬是高考时,来自高三的学子,只求能在这场人生大考中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 那么,历史上的科考会像今年一样,有1300万多人参考吗?不妨跟着我,思索去过的江南贡院。</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今年入春以来,苏北地区仅两个多月没有下雨,家中小菜园也已严重缺水。只是退休多年的我,在家会翻看过去的存有照片。当我看到六年前的一天,到南京参加杨氏历史文化年会后,与媳妇去了江南贡院时。回想起来,我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知道了这座江南贡院。</p><p class="ql-block"> 那年冬天,我从宾馆出发,坐地铁,一路拐来拐去,终于走到南京秦淮河,来到了江南贡院。沧桑厚重、恢宏大气,这牌坊给人的感觉很不一般,“江南贡院”四个大字,精美传神,看起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江南贡院,让我对秦淮刮目相看,感受到这个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它位于南京秦淮区贡院街,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现为中国科举博物馆。其实,对于江南地区的考生来说,进京赶考中的“京”就是今天的南京,而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正是举行乡试的考场。</p><p class="ql-block"> 六年前,我参加江苏杨氏历史文化活动,去了趟南京秦淮河,看到江南贡院原建筑仅存明远楼,其余均为后来重建。江南贡院曾经作为明、清两代乡试考试场所,是研究明清贡院科举情况的实物史料。</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这些年里,我在杨氏历史文化上不断努力,对写作的热爱不止、勤耕不辍,与姓氏历史有关。就在今年高考时间,我又想起了去过的江南贡院。</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这个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经历代修缮扩建,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和、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p><p class="ql-block">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清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从此江南贡院便结束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 对于古代江南地区的考生来说,在那个时代赶考中“赶”实在贴切,毕竟是交通不发达,路上花费时间长。考生们还得分析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考生不容易,有钱人家可坐马车乘船,穷苦书生就得两条腿了。漫漫赶考路上,赶考生还是很辛苦的。</p><p class="ql-block"> 据说,一到考试之行,江南贡院旁就热闹非凡。各地来南京的考生和陪考人员,有上万人。他们聚住在秦淮河一带,吃在这里,赶考热闹之景非同凡响。</p> <p class="ql-block"> 可以想到,在古代历史上,十里秦淮是繁华的地方,这里与贡院相邻,干什么都方便。夫子庙、三山街一带不仅为考生提供安住之处,而且也有考生应有尽有的畅销货。</p><p class="ql-block"> 除了参考,学子们也会仅一河之隔的风月之乡,会上好友侃侃而谈,为自己苦读祈求好运。</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学子是不用赶考的。无论你生活在何地,用不着在路上花费较多时间,风里雨里去辛苦赶考。如今高考,需要我们心存一份超越功利的追求,一种豁达的态度,一份勤奋的情致。</p><p class="ql-block"> 高考只是检测,不是唯一的路径。今天的读书路,呈现的是古人无法想象的另一种宏阔学路。所以,高考是为了“德智体美劳”,是为思考世间的“道”,把好未来的“业”。</p> <p class="ql-block"> 早晨,我的睡梦被短促、淸脆的雨声所唤醒,从而开启新的一天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来去江南贡院这段往事,好像经历一场电影场景。在潜意识里,我好像无时无刻不在赶一场考试,因为很多事情一旦错过,人生都会留下缺憾。因此,传承姓氏历史文化成为我退休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