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借调二三事

农夫

<p class="ql-block">  几天前看到了职场故事交流圈的征文,一时兴起写了青年时期的职场拼搏。回顾岁月,人生紧要的就是哪关键的三二步。不过在当时这几步在哪里自己也搞不明白,化茧成蝶只能苦苦寻觅。</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青年时代的机遇之后,八十年代中期,我又先后两次借调市局组织部帮忙工作近两年,新的环境有机会使我无论做什么,自觉或不自觉的都要站在一个更大视觉去观察思考问题。头脑空空知识贫泛的青年仿佛走进了千山万水云雾之间。虽然局只不过是政府下的一个部门,人才也从不挑选环境也能成为精英,但对一个生活在基层普通人的成长作用是不可轻视的。人生最有意义的两件事,一是读书,一是实践。有理论没实践是空洞的理论,是大炮打蚊子——没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糊里糊涂,这两者都得到了检验。如今回望过去,尘封的记忆里只是轮廓,只有那些感受体验深刻的几件事还清晰于眼前,让我受益。</p><p class="ql-block"> 高度决定宽度,视野决定认知。未到市局前 ,对上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神秘感,也有对局里支持关心基层不够而心有怨言。来局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认识不知不觉间有了变化,感到局里的要求有其合理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重要的是自立而不是输血。为什么在下边时认识不清,为什么换了环境认识就会改变,不仅仅是立场利益诉求的不同,重要的还是格局和眼界的不同,结论自然也会不同。这就让我明白了思考问题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站在高点审视,同时从各方的利益出发,换位思考,权衡利弊之后追求利益最大化。决策要有前瞻性,决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大局,屈从中庸而失掉长远。</p><p class="ql-block"> 组织部就是与人打交道的部门,每天迎来送往都是有职位的领导干部,级别虽然不同,层次高低有别,别看在单位他们一副不可冒犯的威严像。只要到了组织部都是满脸的谦卑,别说见到部长,就像我这样的借调人员他们也客气三分,更不要说到基层工作时的礼遇。这不是谁愿意不愿意的事,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官本位思想绝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失,领导装腔作势的姿态就一定会存在。认清事情的本质,在接人待物上,举止得当,进退自如。不坏官场规矩,也不唯唯诺诺,有自己的主见和分寸。</p><p class="ql-block"> 组织部门,有时也称政工部,职业特点是简言慎言。别看领导平时话语不多,即是交流也是三言两语,观点上的沟通和一致,从不气吞山河 ,侃侃而谈。看不到业务处室的那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热闹。更看不到基层那种无事大呼小叫,有事满城风雨的咋呼。这里的工作就是分析人,琢磨人,用好人。一次,谈到一个基层班子团结不到一起闹矛盾时,副部长也不廻避我说:当初我就说过,一个槽上不能栓两头叫驴。书记和局长之间没有强弱互补,肯定会出问题。我这才知道 ,配班子原来这么复杂,有这么多的学问,除了年龄 学历 能力经验,还有性格甚至爱好上的分析。</p><p class="ql-block"> 在市局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将局系统所有领导干部的档案都翻阅过。参与过局史編写中的资料收集,将解放后机构成立到现在的机构变更,房地局历任领导的去留都搞清楚。死亡的要写上某年某月,调离的要搞清去向时间。所以去档案馆调档,到所在的单位落实。这一件繁琐又细致的工作跑了好几个月。使我从人事的历史变迁看到社会的变化。从查阅档案中看到,当年年龄稍大一点的档案中都有详细的自传,从七岁说起,有的自传如锦绣生花的文章。有的从学生时代就好拉圈子搞派系,有的一生都是非不明……。这些丰富了我的人生,在以后的人事工作中,大概在人事的那五六年时间里,除了接收复员兵,大学生分配看一下档案外,没有翻过一个人的档案。形形色色的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生,我有了我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大概到了八八年年底,为了解决事业编制的认同,我从公司调去了一分局人事保卫科工作。几年后又调到三分局直至退休。几十年的风雨人生,既有机遇也有挫折,在这小小的池子里经历过风云惨淡的时刻,也享受过风雨过后的掌声和鲜花,现在回想起来不过都是过眼烟云。记忆中的往事虽然很多只有在组织部帮忙这段日子的印象特别深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4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