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老头自驾游(四)游临汾市洪桐大槐树

东方何哥

<p class="ql-block">  6月17日我们驱车来到临汾市洪洞县就直奔大槐树寻根祭祖园。</p> <p class="ql-block">  过去曾听说过洪洞县大槐树的故事,但在我的记忆中是模糊的,今天走进这里一定要探个清楚。</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A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中国根”后面是大槐树,这是华夏之根。全国有18个省、500多个县、2亿人来自大槐树。</p> <p class="ql-block">  民间流传的一首民谣:</p><p class="ql-block"> 问我祖先何处来</p><p class="ql-block"> 山西洪洞大槐树</p><p class="ql-block"> 祖先故里叫什么</p><p class="ql-block"> 大槐树上老鹳窝</p> <p class="ql-block">  根字影壁,周五到周日下午有花样锣鼓表演。</p> <p class="ql-block">  根字影壁后面有《古大槐树赋》。</p> <p class="ql-block">  要想读懂洪洞大槐树,一定要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史。在宋金时期我国总人口有一亿四千多万,蒙古人是马背民族十分强悍,忽必烈带领他的骑兵南下屠城,他们只要土地不要人见人就杀。金国灭亡前人口有5000万人,灭亡后只剩下1000万人。蒙古人攻打南宋时,南宋共有8500万人,还是被屠杀了1000多万人。四川原来有1000多万人,被蒙古人屠杀后剩下不到100万人。元朝末期战火四起,各路人马逐鹿中原,元兵只要攻下一个地方就开始屠城,比如繁华的杨州城被杀得只剩下18户人家。再加上黄河泛滥蝗虫成灾,天灾人祸到了明朝初年全国人口不到6000万人。好多地方已经是千里无人烟,汉族快变成少数民族了!</p> <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时期到处农田荒废人烟稀少,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山西四周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百姓安居乐业,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逃往山西。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当时全国人口不到6000万,山西人口就有4000万。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调配人口政策,明初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这几十年里从朱元璋开始到朱棣先后一共移民18次,共迁移人口100万。</p><p class="ql-block"> 600年前的洪洞大移民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p> <p class="ql-block">  洪洞县驿道(官道)旁边的广济寺的大槐树张贴了一布告:</p><p class="ql-block"> 告示</p><p class="ql-block"> 边荒待耕迁民在急,凡属平阳府管辖之内平阳县邨镇居民均在迁民范围。凡五口之家迁二、六口之家迁三、七口之家迁四、八口之家迁五,有丁无地者全迁。广济寺三里之内归驻军管辖,地方无权迁移,大槐树下聚集民众。布告到日即刻照办,如有抗命不遵者严惩不贷!</p><p class="ql-block"> 平阳府大堂 此佈</p><p class="ql-block"> 洪武叁年七月拾五</p> <p class="ql-block">  有传言说不愿迁移的到大槐树下登记,结果去的人全被官兵反手捆绑送上迁移之路。官府也有政策:凡是移民的配送农具、耕牛、种子并免税三年,带上碟文(通行证)由官兵护送(押送)。一路上的艰辛不言而喻,路上要大小便了只好求押送的官兵:“官爷请帮解开手,我要小便。”最后就简化成:“我要解手。”现在我们都是在说:“解手”,恐怕我们也是移民后裔哦。为了预防移民半路逃跑,官兵还把每个人的小脚趾甲盖划上一刀。现在传说凡是小脚趾甲分开两瓣的都是移民后裔。</p> <p class="ql-block">  押送途中内急的人好多,不断有人叫喊:“官爷!我要小便!请解开我的手!”、</p><p class="ql-block"> “官爷!解开我的手!”、</p><p class="ql-block"> “官爷!解手!”</p><p class="ql-block"> “解手”、“解手”、“解手”……</p><p class="ql-block"> 一直传了下来,永远传了下去!</p> <p class="ql-block">  洪洞县的厕所也叫“解手处”了。</p> <p class="ql-block">  千年槐根,据考古人员认定此古槐根应在宋元时期之前,它有5.2米高、4.2米宽。槐根盘根错节、形象奇特,让人们有了丰富的联想。是一棵千年古槐的真根。因为原大槐树在清朝顺治八年被洪水冲走,人们便对这千年古槐根更加尊重,并产生无限的联想。</p> <p class="ql-block">  献殿,每天上午都有传统《祭祀》节目表演。主要展示的是大槐树传统的祭祀礼仪。体现了槐乡后裔缅怀先祖功德的赤子情怀,同时大槐树祭祖的习俗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移民去向图</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移民记载</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移民记载</p> <p class="ql-block">  祭祖堂</p> <p class="ql-block">  祭祖堂堂里肃穆庄重。</p> <p class="ql-block">  顕大槐树移民先祖之神位</p> <p class="ql-block">  祭祖堂里供奉着移民的姓氏牌,十八次的大迁移,共迁移人口100多万,从这里迁出去的移民姓氏有1200多个姓氏。每次有移民后裔来祭祖总会找到自己祖先的牌位上香祭拜。</p> <p class="ql-block">  祭祖堂里供奉的大槐树移民先祖的牌位1200多。</p> <p class="ql-block">  古大槐树处</p><p class="ql-block"> 古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顺治八年(1651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这是民国三年在古大槐树的原址上修建起的遗址。其修建者景大启、刘子林等人都曾在山东河南等地为官,所到之处无不为当地移民后裔的殷切之情所感动。为使游子有归乡祭奠之所,他们广募商坤义士几经波折终于建成了这一遗址。其始末都记载于石碑之后。</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古大槐树滋生的第二代槐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由二代槐树同根滋生的三代槐树也有近百年历史。当年移民告别故土时无不把大槐树当作家乡的象征,迁入新地后纷纷在庭院种植槐树,并悬挂一个吉祥挂件以祈求故土的保佑,寄托对故土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代槐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三代槐树下摆放着几根槐树的化石以满足移民后裔对古大槐树的依恋。</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戏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里的原型故事就发生在洪洞县,这是苏三卸枷处塑像。看见她耳边就响起了那精典的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君子听我言……</p><p class="ql-block"> 周一、五景区有《苏三起解》拆子戏演出。</p> <p class="ql-block">  我也许是大槐树移民后裔,愿先祖赐福予我,永不忘先祖的恩德!</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寄托着多少游子的乡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就是到了天涯海角我们也是同根同宗同族同魂同心!</p> <p class="ql-block">  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是移民心中的老家。沧桑巨变无奈老槐树逝然,但悠悠槐香荡漾于中原华夏,萦绕于故土新居。萦回在千万移民后裔的心肺之际。这是思乡之情,这是念祖之情。这是难割难舍的同根同源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