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悟人生(副本)

Ze Yuan Gu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零二四年四月,我从悉尼回到上海,参加我们公社知识青年下乡五十四周年的聚会,一群年过七十的古稀老人,欢聚一堂,难以忘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年过七十岁以后,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参加了悉尼的一个华人合唱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四月我回上海探亲,受到上海亲人们的热情款待,这是我们大家庭为我和弟弟夫妇接风。亲人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稀之年悟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顾泽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不是吗?中国文学史上二位星光璀璨的明珠:一位是大诗人李白,活到六十一岁就去世了;别一位是大诗人杜甫,也只有活了五十八年头。在享有盛誉的唐宋八大家中,寿命最长的是苏轼的兄弟苏辙,活到七十三岁,而寿命最短的是才华横溢的柳宗元,只有活到四十六岁,而他们八人的平均年龄只有六十二岁。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仅仅活到五十九岁,而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也只有度过了五十五个春秋,令人唏嘘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有了显著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二零二三年全球平均寿命为72.6岁,中国的平均寿命是77.3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年轻时,看到很多叔叔阿姨在退休后不久,本应好好安享晚年,不料却早早撤手人寰,年龄也不过只有六十多岁,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能够活到七十岁以上,已是老寿星了。想不到一步一步走来,自己也已迈过了七十的门槛,实属人生有幸,感触良多。过了七十岁,在年龄层次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步入了人生的夕阳时光,为使自己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能不有所觉悟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过了七十岁的老人,人的身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也许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身体健康是人生所有的根本;是人生一切成就的源泉;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至于如何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许就是人们常常深思熟虑的问题。我以为,在这个年龄层次的人,饮食起居要有规律,膳食结构应该适合各自生理上的需要。特别是不能讳疾忌医,以致酿成大病。三十多年前我就患有血压高疾病,由于坚持求医服药,使血压处于正常水平。当然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也非常有益于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以为:一个人的心态对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心态好了,精神乐观,老年人自然也能活得潇酒自如。有人说:“人的身体是受心灵的支配,好的心态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英国作家萨克雷有一句名言:“生活好比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由此可见,好的心态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然而好的心态并非是与身俱来,但是可以逐渐培养出来的。一个好的心态应该具有一些良好的品质,如客观理性、谨言慎行、豁达大度、助人为乐、随遇而安、活在当下 、行在今日,从而营造出一个和睦融洽的生活环境,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而有些人则不然,依旧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过于较真、吹毛求疵、操心太多、患得患失,甚至斤斤计较、争强好胜、小鸡肚肠、出言不逊,以致内心纠结,人际关系紧张,人的心态怎么会好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改善老年人的心态也有很多方法。老人退休以后,少了很多社交活动,难免有些孤独寂寞。如能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户外活动和旅游,即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也可以加强人际间交流,往往一次愉快的旅游常常使人心情愉悦,回味无穷。又如常与老友相聚,畅敘往昔情谊,传递令人愉快的和令人欣慰的经历,即使几杯薄酒下肚,也能胜似琼浆玉液,带来快乐的享受。又如居家空闲之余,看看精彩小品,听听幽默相声,使你捧腹大笑,宠辱不惊。其实在生活中可以发掘很多带来快乐的方法,不妨试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俄罗斯小说家契柯夫曾经写过一篇幽默诙谐而又富含生活哲理的散文——生活是美好的。他写道:要使自己不断感到幸福,甚至在苦恼和愁闷的时侯也感到幸福,只要做到二点即可。一是善于满足现状;二是很高兴地感到:“原来事情原来可能更糟呢。”举个例子:“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幸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一个人在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笑脸相迎,不代表他的麻木和软弱,恰恰是最明智的选择,也表现了一种良好的心态。又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是在挖苦和嘲讽阿Q的愚昧和自欺欺人。但是他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却无招架还手之力,为了不使自己陷入进一步的痛苦之中,他使出的这招精神胜利法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明智之举呢?我以为一个幽默诙谐的人,他的性格必然开朗,心态自然就好,当然也会有助于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社会大变革,辛苦忙碌了一辈子,即使当年曾经有过兴趣爱好,终究未能如愿以偿。现在船靠码头车进站,可以安下心来,完成年轻时的心愿。学学唱歌、跳舞、画画;练练书法、弹琴、园艺等各种活动,即可以陶冶情操,抒发情怀,也能丰富生活,有益健康,对此我也有所感触。有如此之好事,何乐而不为呢?记得年轻时候,每当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心中会有想学唱歌的冲动,限于时空条件,只能就此作罢。在步入七十岁之际,我参加了悉尼地区的合唱团,丰富了我的老年生活,真的很开心。当一个人融入到集体活动中,人的心态也会变得年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古稀老人而言,一定要管好自己,活的明白,始终牢记:家是心灵温馨的港湾,家是快乐的源头,一定要在尽心呵护这片幸福的家园。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养饴弄孙心甘愿”的精神可嘉,也应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一代管好一代人”的道理。更不要狗抓耗子,多管闲事,无端给自己心里添堵。常常听说有些老人们闲聊时事政治时,频起争执,各不相让,侃侃而谈,结果反目成仇,这有何苦呢?记得文革期间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家庭成员里支持不同的造反派组织,观点不一,争吵不休,甚至有的老子还要把持有不同观点的儿子赶出家门。五十年后回忆这些往事,不免感到滑稽可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国家大事不需要我们来操心了。古稀老人能够生活自理,身体无恙,就可以让子女无忧,安心工作,也可以减少国家费用支出,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最大贡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