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龙洲书院

龙唐人

<p class="ql-block">  益阳南岸的龟台山,在《大清一统志》里是这样描述:“龟台山在县东南二里,山形如龟。内瞰资江,外扼兰溪,镇邑水口。……”</p><p class="ql-block"> 在古人的眼里,龟台山不只是小小的一方幽阜,而是以山为中心,把周边的江流、滩洲及映入眼帘的风景统揽于一,以历史人文的气韵流传和自然地貌相结合,遂成为益阳县郭最负盛名和吸引力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龟台山之有名,在于它是益阳的大文脉和大学源。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益阳历史上卓有建树的知县刘激上任,看到县学面积窄小,地方卑湿,不足为一县养育人才之所,遂想于县城附近寻一适宜之地兴学。而龟台山“捍地抱郭,势如扼江之状;而十洲者连络萦带,吞吐江心,(与会龙山)共为邑左下流锁钥。曰:天作地藏,钟秀之区,其在是矣!”此山山巅宽平,旧建有寿昌观,遂选在观址上修建书院。</p> <p class="ql-block">  未几,右春坊右司允赵吉贞因忤严嵩,谪广西庆远荔波典史,途经益阳而登龟台山,纵目四眺,赞曰:“龙峰蟠如,群洲鳞如。”当时资江南岸虽有烟火人家,但属少有人力干预的自然地貌,龟台山上视野开阔,两岸风物尽在眼中。于是赵吉贞为正在筹建中的学校题名“龙洲书院”。</p><p class="ql-block"> 刘激大喜,专门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开工建设。书院前面是四楹大门,里面是六楹讲堂,讲堂东西两侧是号舍。讲堂的背后建有尊经阁,三层楼,高五丈,用于藏书。最后面建设五贤祠,是从县城中迁来的。另外布建亭榭厨舍若干,有大小房舍60间。其规模之大,曾与当时的石鼓书院,碧泉书院,岳麓书院并称湖南四大古书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益阳县志龙洲书院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咸丰九年(1859年)知县林延式重修的五贤祠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洲书院保护匾</span></p> <p class="ql-block">  1551年,书院建成之后,刘激请来了王阳明的弟子,蒋信来书院担任山长讲授心学,蒋信来后即作了一篇《龙洲书院记》,记载了龙洲书院办学宗旨与书院建设格局。</p><p class="ql-block"> 蒋信还作有七律《龙洲书院开讲》:“何处名山比洞天,十洲喷薄一龙蟠。江风蜃气遥通海,阁回星辰半在檐。春雨望中繁锦树,秋风静里畅朱弦。他时共补唐尧袞,心法千年想递传。”表达了一个具有典型儒家理想的经学之志的抱负。</p><p class="ql-block"> 不久,另一位当时大学者,太史赵贞吉路过益阳,也被刘激请来龙洲书院讲学。有两位学术名流主讲,有刘激县令的大力支持,龙洲书院名声鹊起,学者如潮,一时成为了沅资下游包括洞庭湖地区影响最大的讲学中心。</p><p class="ql-block"> 至明末,书院毁于兵火。清初,书院的学子们受郭都贤、罗喻义等人影响,保持民族气节,不攀附清廷,因之清王朝怒把书院改为义学以教育儿童。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益阳学子,参加科举的人很少。到乾隆年间,书院才逐渐修复。</p><p class="ql-block"> 乾隆十二年(1747),益阳知县高自位在修葺龙洲义学的基础上,复建龙洲书院,并在尊经阁的旧址上修了文昌阁及斋舍,又修五贤祠,内祀刘激所铸屈原、诸葛亮、张栻、张咏、胡寅五人铁像。在右侧大门上题了“龙洲”二字。</p><p class="ql-block"> 乾隆三十七年,知县冯鼎高在山下建石牌楼,题“龙洲书院”,并建洞原亭一座。</p> <p class="ql-block">  嘉庆六年(1801),有县丞胡钤等倡邑人捐田助学,学产增加,书院进入繁荣时期,益阳学子中举的人倍增,嘉庆年间有多人进士及第。胡达源与陶澍同科及第,胡达源为钦点探花。同治癸酉科田苏游、刘集勋、龙骧一科三进士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嘉庆二十五年(1820)书院以蒋信替张咏为五贤。</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经益阳,文昌阁与五贤祠毁于战火。四年,知县林廷式集资重建五贤祠,并就文昌阁旧址改建学堂。九年,知县郑本玉集资修葺斋舍,新添斋房20余间。</p><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一年(1885年),知县毛隆章以生徒众多,不能容纳,乃废附近东岳庙,新辟斋舍数十间。</p><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七年(1901)谕令各省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发布上谕,停止科举考试。停科举,书院遂改为益阳学堂,设置国文、修身、化学、物理、史事、舆地,考试改考八股文为策论。不久改为益阳官立小学堂。</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益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学生有近千人,为现代文明之启蒙学校。</p> <p class="ql-block">  在民主革命中,龙洲书院可以说是英才辈出。如辛亥志士刘文锦、刘承烈,革命烈士熊亨瀚、萧山令、夏曦、张昆弟、袁铸仁,当代历史学家周谷城、文艺理论家周杨、著名作家周立波、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均在书院接受过教育。</p><p class="ql-block"> 在龙洲小学堂,还留下了毛泽东同志的足迹。1917年暑假,毛泽东邀同学肖子升游学旅行,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从长沙出发,经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县后返回长沙,往来益阳、沅江时,曾两次留宿于当时龙洲学堂内尊经阁下的藏书房。</p><p class="ql-block"> 益阳籍教师田士清,解放后在长沙工作,他原是毛泽东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好友。1963年9月应邀前往北京,在阔别叙旧中,毛泽东谈到:“龙洲书院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有山有水,风景不错。我记得在民国六年的暑假,两次来到益阳,都住在书院里藏书楼下的书房里。傍晚,我们到宝塔下边的资江中游泳。江水很清,很凉。游一阵就洗净了满身的灰尘,也洗掉了一天的疲劳,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我们走过了几个县的广大农村,觉得农民是真正处在社会的最下层。生活的痛苦,不目见是难于想象的。从此以后,我更加坚定地认为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处境不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5年,龙洲高等小学堂改为龙洲学校,并设师范部和高小补习部,成为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马日事变”后,学校停办,次年8月复课,l929年更名为益阳县立龙洲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抗战爆发后,为免遭敌机空袭,益阳县立龙洲师范学校曾于1 9 3 8年先后迁益阳县境内(今桃江)马家坪、大桥乡清塘村、瑞华乡符家段、杉树仑、牛剑桥等地。八年之中,虽时局动荡,几经搬迁,然弦歌之声,始终未绝。抗战胜利后,龙洲师范迁回龟台原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益阳县龙洲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毕业照</span></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龙洲师范并入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改名益阳师范学校,迁入新址。</p><p class="ql-block"> 龙洲师范原址曾先后为医院、益阳地区干部学校,省立四中分校所有。</p><p class="ql-block"> 1952年在“龙洲师范”原址上新办益阳市立第二中学。2010年益阳市第二中学和大渡口中学合并,更名为益阳龙洲中学。</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风云,已抹消了古代书院的遗迹。如今只剩下一隅花园,还保留着两座小亭。一座是明代的“洞原亭”,取“洞究天下万物之本原”之义。另一座“三五亭”,为1938年龙洲三十五位学子在奔赴抗日战场前捐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龙洲书院一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洞原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五亭</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洲书院始建于公元1551年,至今已有470多年历史,成立至今,龙洲书院弦歌不绝。书院崇文尚义、一往无前、读书传家的精神,一直涵养着广大学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