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粱面面条</p><p class="ql-block"> 在我十岁之前的岁月里,辽宁西部的乡村,爷爷奶奶的家,是我温暖的港湾。那是一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虽然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美味佳肴仍是一种奢侈。我们的餐桌常常是简单的高粱米饭和苞米面饼子,这就是我们的日常主食。</p><p class="ql-block"> 蔬菜的来源随着季节而变换,夏天,我们的餐桌上多是新鲜的芸豆、土豆、西红柿和黄瓜,应季而食。而到了冬季,大白菜、萝卜和酸菜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大米和白面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一年中也难得品尝几次。</p><p class="ql-block">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哥哥考上初中,爷爷为了庆祝,特意去了供销社,买回了珍贵的挂面。那顿面条,全家人围坐一起品尝,香味四溢,至今仍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以高粱、玉米和大豆为主角的乡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自留地,种满了高粱。因此,高粱的储备总是充足。我们不仅用高粱煮饭,还将它磨成面粉,制作煎饼和发糕。然而,这些美味都比不上高粱面条来得受欢迎。</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里有一台压面条的机器,每当家中想要改善伙食,就会带上几十斤高粱面去压成面条。新鲜压制的面条软糯可口,需要晾在院子里,待其风干后才能带回家。煮熟的面条,搭配上韭菜末和鸡蛋大酱调制的卤汁,那在当时无疑是令人垂涎的佳肴。</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让我怀念的,却是压面条机器中残留的面团。每天压面结束后,机器上总会留下一些未压成的面团。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面团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无比珍贵的零食。如果能幸运地分到一块,那一路回家,边走边品尝的快乐,至今仍让人心驰神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