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夏季之旅──五大连池篇

赵雪

<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位于黑河市境内,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因火山喷发的熔岩,阻塞了远古河道,形成了5个溪水相连的串珠状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因此而得名。这里有两套县级机构─五大连池市和五大连池风景区。而最吸引游人的名号是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p> <i><font color="#167efb">五大连池在黑龙江省的位置</font></i> 黑龙江大地的本底景观以大小兴安岭丘陵森林、缓坡漫岗的黑土旱地和三江平原湿地水田组成,成片、连绵。而五大连池火山群及相关景观仿佛地球老人突发奇想,通过火山喷发的过程,将炽热流动的地心岩性物质像泼墨晕染般覆盖于原景观之上,厚薄参差,与本底景观差异明显又相互渗透、相互映衬的有790平方公里面积的巨大的景观镶嵌体。若从高空俯视,可将东北大地看做绿色天鹅绒毯,则五大连池就是在其上绣的绚烂多彩又立体的花。<div>  这个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批准建立。由14座火山和5个主要火山堰塞湖组成。其新老期火山地貌“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但它又不似那种围绕着数据和公式的教科书那般枯燥或艰涩。</div><div> 首先,这本书厚重,它把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土壤层的物质、物种摆放、组合在一起,形成与周边大不相同多样的结构与关系。</div><div> 这本书深邃。在时间轴上,这些火山地质景观组合是在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在地球形成后几十亿年的地理环境变迁基础上,叠加火山喷发及之后几百万年冷却过程,还有近几十~几百年间人类活动等,作用有深有浅、过程有长有短。</div><div> 但这本书又易读。由于火山喷发将地球深层物质泼洒在了地面而使各种演变过程再复杂也会有痕迹可循。它放在那里,不同目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与它进行接触。可做严谨的科学调察与观测,可做科普性的考察,可为诗书画寻找美感,也可为休憩、体验不同而观览。正像我们读书,可以精读、泛读、翻阅、浏览,都能够获得自己的感受。</div> 我们这一次应该算是浏览~翻阅吧。 <i><font color="#167efb">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公园景区边界及景点分布图</font></i> 在这个地质公园里,夏季观赏的特色景观主要包括:1.火山景观,有火山口、火山垣、火山石等,2.火山堰塞湖景观,3.火山泉。这是我们翻阅、浏览这本书的主要“章节”。而作为其提纲挈领的部分还是这座火山地质博物馆。 <i><font color="#167efb">博物馆大厅,巨幅模拟像展示了地层与火山的关系</font></i> <i><font color="#167efb">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地质公园中以火山为主题的公园位置</font></i> <i><font color="#167efb">地球上火山分布大都是沿着地壳板块边缘分布,但我国内陆的火山则多与造山运动相关(当然最终也还是受板块作用影响)</font></i> <i><font color="#167efb">用光电模拟演示火山物质的运动方式</font></i> <i><font color="#167efb">目前地震虽不能预测,但火山喷发是可以的。从科学的角度给观者信心。</font></i> <i><font color="#167efb">地质野外调查工作者所用的工具。我参加野外考察时也用过,感到很亲切。</font></i> <i><font color="#167efb">对这个世界地质公园的全面介绍</font></i> <i><font color="#167efb">可通过这里的视频观看一些短程游览看不到的景观</font></i> <i><font color="#167efb">通过神话故事介绍湖名的来历</font></i> <i><font color="#167efb">地层模拟与真实的动物标本</font></i> <i><font color="#167efb">植物标本</font></i> <i><font color="#167efb">视频体验大厅</font></i> 一、火山口与天池<div>  火山口是火山遗迹的标志性地貌,其典型特征是山丘顶部中间塌陷。这个塌陷形成的巨大的“坑”往往汇聚多年的降水而形成水面高于地面的近圆形湖泊,人们俗称为“天池”。五大连池的火山基本都是冷却上百万年的死火山,经过长期侵蚀,高度都不大。</div> <i><font color="#167efb">远处隐约凸起的影子就是一个火山口,真正靠近时其轮廓反而更不易看清。</font></i> <i><font color="#167efb">地质公园号称有14座火山,但目前仅有高度最高的南格拉球火山-天池开放供人游览。</font></i> <i><font color="#167efb">只有这座火山口修建了可供游览的设施</font></i> <i><font color="#167efb">南格拉球火山的外坡面已发育了较完善的森林,游人只能沿修筑的步道攀登,才能感觉到是在上山,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font></i> <i><font color="#167efb">坡上的蒙古栎林</font></i> <i><font color="#167efb">坡顶部有一大片椴树正处在盛花期,花香沁人心脾</font></i> <i><font color="#167efb">白桦也是坡面森林群落的重要成员</font></i> <i><font color="#167efb">见到了南格拉球火山的天池,但与原想象的不同,水面极小,大部为草甸湿地占据,别有丰韵</font></i> 二、火山垣、火山石<div>  火山喷发活动真正对地表地貌与生态系统造成最大影响的是喷出物,它们被喷出后,以散落或流淌等形式覆盖于地表,埋压原有土壤植被,阻断拥塞河流,虽经几百万年风化,外观改变甚小,是火山地质景观的核心。</div> <i><font color="#167efb">覆盖面积甚广的火山喷发物,乘车可见</font></i> <i><font color="#167efb">龙门石寨,是火山喷发物堆积最集中的景区</font></i> <i><font color="#167efb">壳状火山石,是喷发物以较慢速度流淌经冷却后形成。其特征是较完整、连片组成“火山垣”。</font></i> <i><font color="#167efb">火山垣的沟槽较易存水、积土,可在其上发育一些先锋性的植物群落。</font></i> <i><font color="#167efb">块状火山石,是在壳状火山石基础上,在后来的地壳运动中破裂又重新堆积形成,分布面积最大。</font></i> <i><font color="#167efb">块状火山石之间空隙太大,不易存水积土,植物群落难以发育,只能在火山石表面看到地衣等不需要土壤的低等植物。</font></i> <i><font color="#167efb">火山碎屑岩,岩块粒度大小差异很大,但都较小,来源多样。</font></i> <i><font color="#167efb">碎屑岩上植被的发育,随其物质组成、保持水土能力而有不同。但总体发育较原始。</font></i> 我们在景区中常可见到有发育较成熟的地带性落叶阔叶林群落与火山喷发物堆积地交错分布,给单调冷寂的火山遗迹景区带来生命之光。其形成原因应是火山喷发物的覆盖厚薄不均,且有很多覆盖不到的斑块。在这些斑块中的土壤和植被在这里地带性环境条件下自然地发育、演化。同时,由于堆积物覆盖地人类进出十分困难,无法从事砍伐、开垦等经济活动,又使其免于人类活动的破坏,保留下来一片片当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本底,也可作为人们在周边地区进行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参照。 <i><font color="#167efb">以白桦-黑桦-蒙古栎为主的落叶阔叶林</font></i> <i><font color="#167efb">高大的白桦撑起绿荫</font></i> <i><font color="#167efb">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这里设定观测站是非常适宜的。虽然没能见到站里的研究人员,但作为也曾在其它野外科研站点值守工作过的老科研人员,知晓其中的责任、付出与收获。向这个站上的年轻同行们表示敬意!</font></i> <p class="ql-block">三、湖与泉</p><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因“池”而得名,因1719年-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火山堰塞湖,即莲花湖(一池)、燕山湖(二池)、白龙湖(三池)、鹤鸣湖(四池)和如意湖(五池)。五个湖围绕在火山群边,面积有大有小,湖水有深有浅。湖间或以河溪相通,或经地下互济,湖边滋养着多种水生、湿生动植物种类,甚至可能成为区域水源和小气候的调节器,还增大了景区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和魔幻性。</p> <i><font color="#167efb">五个湖的形状,是否很像舞动女子缥缈的裙摆?</font></i> <i><font color="#167efb">面积最大的湖是三池─白龙湖</font></i> <i><font color="#167efb">烟波浩渺的白龙湖</font></i> 在一池(莲花湖)的溢出口边是温泊景区。这里湿地-沼泽与火山喷出物交错分布、互相影响最为紧密,景色变化多,观赏性极强。 <i><font color="#167efb">在温泊景区,分别被称为碧泊、晶泊、丽泊…的小池子被喷发物隔开又有水相连,沿步道忽隐忽现。</font></i> <i><font color="#167efb">这些边缘小泊,浅浅的水底色彩斑斓</font></i> <i><font color="#167efb">连接各泊的溪流微瀑</font></i> <i><font color="#167efb">乘船观览,别样景致</font></i> <p class="ql-block">  水不仅在湖与湖之间有水平方向的互通,更有通过渗漏、蒸发等途径在垂直方向上次循环运行。这种运行可使多种火山物质、元素溶解于水中,贮存于地下,并在地形和压力适宜处流出地表,形成含矿物质丰富的泉水。泉水在地下运行流经不同地温区域后出露,成为热泉、温泉、冷泉等。这多种泉的集中出现,也是五大连池地质公园水景观的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参观的北泉以“益身泉”为号,据说常饮用有祛病强身功效。可见到许多当地人每天用大桶小壶接泉水回家的场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到泉边去接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取水一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取水一景</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心满意足的取水居民</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居住的酒店都命名为“温都水城”,不知是否从泉而来。</i></p> <p class="ql-block">  我们对这本书的翻阅浏览到此就要合上了,所得信息或仅及皮毛。但无论你怎样解读,这本书总是实实在在放在那里,它张开怀抱迎接你的融入,放任你的解读,却不随你而改变。这就是地球,就是大自然,就是生态系统。敬畏、融入、顺应、适取、回报,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也是提升每个人身心健康的坦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