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中偷闲杭州酷暑一日行

老耶

<p class="ql-block">虽然是盛夏酷暑,时间所限,该办的事还得办。尽管知道杭州是个火炉,也要进火炉去烘一下。2024年7月19日清晨6点刚过,上海地铁2号线的乘客已达七、八成,不愧是最繁忙的地铁之一</p> <p class="ql-block">7点不到,虹桥火车站已人声鼎沸,虽然不是节假日,但候车厅的空座位所剩无几</p> <p class="ql-block">火车准时到达杭州东站,上下车的旅客都不少,各种旅行者还是很热闹的。蓦然觉得现在的列车与过去所乘之列车有所不同,仔细一看才知道,旧列车是每节车厢首尾各开一扇门,现在是每节车厢的门开在中间,进门的空间也大了,这个设计是个创新</p> <p class="ql-block">杭州东站曾经多次乘车经过,但没在此站进出过,下车实地一看,轨道线超过上海虹桥站,规模很大,依杭州目前的经济体量与规模,是需要这么大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经询问有地铁直通要去办事的地方,且火车站地下通道直通地铁站,没问清楚就直接走向地铁站,经询问才得知,杭州东站有4条地铁线路通行,且是两个方向,中间距离几百米。无奈只得转换方向,至买票处询问,才知杭州市对年满70的老年人(无地域限制)实拖免费政策,这又减少了买票的繁琐手续</p> <p class="ql-block">9点刚过,杭州东站通往市中心的地铁上乘客稀少,应该说高峰时段还未过,为何如此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杭州地铁的拉手环设计比上海的好,下面拉环能自由旋转,既节约了材料,又能使乘客拉环时舒服</p> <p class="ql-block">杭州市的对外服务窗口,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工作效率都胜上海一筹,一个小时办完了事。</p><p class="ql-block">既然到了杭州,那就拾遗补缺,与杭州结缘已有40多年,以前以各种理由各种方式去杭州几十次,但因各种原因,有的景点从未去过,有的景点因当时条件所限,未留下图像资料,仅在脑海中留下了记忆。决定去雷峰塔与六和塔看看,询问了地站的服务窗口,小伙子很热情,但脑子里对杭州的景点没什么印象,都靠手机搜索才能解答,提供了两个方案。本人决定先去雷峰塔,乘地铁换公交,上了公交车看到站点公示图,才知两个塔在一条线上。现在的年青人都是手机控了,脑子里已没有城市方位的概念,如果断网了,会是什么后果?杭州市的公交车,外观上比不过上海,但内部没计胜过上海。车门对侧设计了两个翻板坐椅,无人坐时自动弹上,既可以便于残疾车的停放,又可以灵活坐乘客,考虑周到,上海的设计死板教条</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公园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山门外,旅游团集合准备进园</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 即:身和同位,气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简称“六和”,塔以此得名;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上地下、东西南北四方”之意,《晋书·五行志》“六气和则沴疾不生,盖寓修德祈年”。这些都无非是寄托了人们对六和塔消灾祈福功能的冀望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钱塘江畔月轮峰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吴越王钱弘俶听从延寿、赞宁两禅师建议,在此建九级高塔以镇钱塘江潮,取佛教六种规约命塔为六和塔。塔基原址系吴越王钱弘俶的南果园。六和塔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南宋绍兴年间重建。六和塔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曾毁于兵火,现存砖建塔身,是南宋二十六年至乾道元年重建;塔身的第七层和塔刹为元代重修,塔刹葫芦上铸有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二月五日舍钱及修造人的姓名;六和塔木檐十三层。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新修建,塔的内部有六层是封闭的,七层与塔身的内部相通,自外及里,塔可分外墙、回廊、内墙和小室四个部分,形成了内外两环的格局。</p><p class="ql-block">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约1.3亩),塔外各层檐角挂有104只铁铃;塔高59.89米,塔身为砖砌,外檐为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外檐13层,7层与塔身相通,6层封闭,形成7明6暗的格局。塔身仿木结构形式砌筑,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到达顶层。塔身每层有外墙、回廊、内墙和方形塔心小室四部分。每层方形中心塔室,用斗拱承托藻井。藻井用两层菱角牙子叠砌。斗拱补间铺作两朵,与转角铺作同为五铺作双杪单拱计心造。室内施各式彩绘。每层塔墙四面辟门,通达木檐外廊。外廊宽阔敞通,登塔人可由塔内走向外廊。塔墙厚实,以底层为例,外墙厚达4.12米。六和塔门道两侧有壁龛,龛下设须弥座,塔室外墙回廊间也设壁龛和须弥座。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刻各式题材,其中花卉有石榴、荷花、宝相、牡丹、芙蓉、鸡冠、绣球、月季、山茶、玉兰等;飞禽有凤凰、孔雀、鹦鹉、山鹊、仙鹤等;走兽有狮子、麒麟、狻猊、獬豸、犀牛等。还有飞仙、迦陵嫔伽与乐伎。另外又有精美的回纹、云纹、如意、团花等图案。砖雕制作精良,富于装饰效果。塔内回廊,底层宽1.93米,两壁隐砌倚柱、檬柱、阑额、由额、补间铺作两朵。椅柱的柱头施转角铺作,皆为单杪四铺作,柱头枋上以菱角牙子叠涩砌筑回廊券顶。壁龛嵌有南宋《四十二章经》石刻。廊间南门立南宋尚书省牒碑。北面有明朝线刻真武画像碑。3层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刻石嵌于壁间。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现存已不全。</p><p class="ql-block">六和塔的特点是外观雍容大度,全塔设计精巧,结构奇妙。塔外观八角形,腰檐层层支出宽度逐层递减,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衬托分明。</p><p class="ql-block">六和塔内文物有明石刻镇海神像、南宋“救赐开化之寺”石碑以及清乾隆皇帝游塔时手书的六和塔塔碑。六和塔塔底面有宋隆兴二年(1164年)敕赐开化寺尚书省牒碑,面北壁龛刊明代线刻真武像。六和塔内砖雕近200方。</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和塔已成为杭州城市的象征,傲然屹立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峰上</p> <p class="ql-block">月轮峰并不陡峭,虽然是酷暑之日登山,但有绿荫遮蔽,加之江风吹拂,登山也没感到特累</p> <p class="ql-block">站在六和塔前的空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下的钱塘江大桥与江边美景</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正门前</p> <p class="ql-block">此为乾隆皇帝为六和塔一层题的字,初地坚回,乾隆为六和塔七层均题了字。这是在进门后于夹道中所拍</p> <p class="ql-block">此为进入内层所拍,该塔建得有点迷魂阵之味</p> <p class="ql-block">此为六和塔塔底面保存的宋隆兴二年(1164年)敕赐开化寺尚书省牒碑,在如此环境下能将近千年的文物保留下来,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既然进了六和塔内,就应登塔看看,以前虽然来过,均因各种原因而未登塔,此次不能再错失良机。治阶而上,没走几步,就遇一对山东的母女站在楼梯拐角处休息,女儿说其母没体力登塔了,女儿只得陪伴母亲。本人旅行的地方也不少,如此孝顺的女儿不多见。后我从塔上下来,在小饭店用餐时,女儿认出我来,让我将塔所拍照片给其母亲看看,老太看后感到满意,似乎了却了一桩心事</p> <p class="ql-block">此为乾隆为六和塔二层的题字,二谛俱融</p> <p class="ql-block">此三明净域虽是乾隆最初的题字,但应不是乾隆的手迹,应为后人所书</p> <p class="ql-block">登塔的游客不多,团队游客,导游基本不安排登塔,可能出去安全等因素考虑</p> <p class="ql-block">乾隆为六和塔四层题字,四天宝網</p> <p class="ql-block">五云扶盖,也是后人所书</p> <p class="ql-block">六鳌负载,看似也是后人所书,因从三明净域开始都在一层楼面展出,而非每层展示</p> <p class="ql-block">七宝庄严,可能是乾隆所题</p> <p class="ql-block">年轻人在六和塔内拗造型</p> <p class="ql-block">栏杆后为塔内正中央,立着一根独木圆柱,如此建筑方式独特,使六和塔此建筑至今巳近千年,虽然历经自然条件变化却依然傲然挺立,真是奇迹。六和塔用了很多不材料,基于当年建造时的技术条件与物质条件所限,不用一根铁钉,历经千年木质结合部却没有任何松动,现代工艺恐难做到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虽然高不过60米,楼梯也不是很陡峭,但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讲,登塔也非易事。既然巳近顶层,那就必须坚持到底,向着顶层进发</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内多有各种精美的工艺作品,如砖雕木雕等</p> <p class="ql-block">在六和塔内高层看钱塘江风景,对岸已成新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顶层外廊看钱塘江,大桥变小了,视野更开阔了</p> <p class="ql-block">钱塘江在六和塔附近拐个大弯,现在不长的距离内,在钱塘江大桥上下游又各建了大桥,说明中国当今的建筑水平已达世界先进行列</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顶层内部中心的独木立柱,直抵塔顶,直径约有四、五十公分,本人不识木材材质,估计是名贵木材,能够屹立迈千年不腐,应是好木材</p> <p class="ql-block">下到塔底,从出口处走出六和塔,见左右两棵大樟树,树龄均为160年之多,中国的古代文物总有古木陪伴</p> <p class="ql-block">在六和塔前,有一座名为秀江亭的石碑亭,亭中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六和听涛》图,这一景观不仅展现了六和塔的美丽景色,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此外,六和塔还与保俶塔、雷峰塔、闸口白塔并称为杭州四大古塔,是杭州最重要的宋代高大建筑遗存之一。六和塔的建造与修缮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化,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建筑风貌。乾隆皇帝对六和塔情有独钟,七次登临并赋诗撰文,为六和塔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厚的一笔12。</p> <p class="ql-block">秀江亭中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六和听涛》图,这一景观不仅展现了六和塔的美丽景色,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棵樟树已有三百多年,位于秀江亭旁,2011年,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来六和塔,提出为纪念弟子规诞生,恰与该樟树同龄,将该一树题名为”弟子规橦”,为六和塔又增添了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六和塔的遗存础石</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回杭州市区途中,恰要经过雷峰塔景区(就在西湖边)虽是酷暑难耐(杭州气温高达39度,且因地处内陆,没有海风,高温无处泄放)但还是决定去看一下雷峰塔。雷峰夕照虽是西湖十景之一,但因雷峰塔倒掉而致量失,以致以前多次赴杭都无法观之,今次有机会当不容再错失,决定冒暑去看一下。公交车至苏堤站下,步行前往雷峰塔景区</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景区外的一块奇石,正好起到点缀作用</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初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俗称“黄妃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万松岭路100-1号,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后因处雷峰(夕照山)之上名雷峰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高7层,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后因宋明二朝兵乱塔被毁,虽经重修但至明嘉靖年间,雷峰塔木结构檐廊毁于兵燹,仅存赭色砖塔塔芯。清初康熙帝南巡时题额“雷峰夕照”</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五日,雷峰塔因塔砖盗挖过多、塔址附近汪庄造屋打桩引起震动而倒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重建雷峰塔构思,并说明宜恢复原状。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批准雷峰塔重建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2000年12月1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开启。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台基以下两层(含地下一层),外饰汉白玉石栏杆,塔身即台基以上五层(不含暗层);总高71.679米(其中台基9.7米,塔身45.809米,塔刹16.10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其中台基建筑面积为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为2956平方米);雷峰塔台基对径60米,边长23.34米,周长186.72米;副阶对径35.25米,边长13.426米,周长107.408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雷峰塔内设电梯、步行梯,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设有遗址玻璃防护罩。</p><p class="ql-block">雷峰塔遗址位于今塔正下方台基处,在空间布局上由里向外分别由塔心室、内套筒、回廊、外套筒、木构副阶、台基组成。底层台基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而成,高约2米,平面呈八角形,对径长约38米,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台基外围,包砌有石灰岩基石,石面雕刻须弥山海涛波纹、鱼龙等图案,象征“九山八海”;台基之上围砌副阶,宽约4.5米,副阶有24个长1.2米、宽1.2米、厚0.3米的方形柱顶石;副阶以内为雷峰塔遗址砖砌塔身,对径长26米,边长11米,每边正中开设塔门,共有八门。外套筒墙体厚度为4.8米,回廊宽2.2米,内套筒墙厚3.7米,只设四门,即正东西南北各辟一门,直通塔心室。塔心室也呈八边形,对径长4.7米,四角各有一个柱洞。雷峰塔的砌筑技术十分讲究,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的基础上铺有砖砌地坪,厚达1.5米左右,塔身就砌筑在砖砌地基上,底层残高约有3-5米,局部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发掘结果表明,雷峰塔地宫位于塔基正中,开口于塔心室地坪下2.6米处,造塔之初即掩埋在塔基的土台基础中。地宫为单室,四壁用砖砌筑,砖与砖之间用石灰黏结。上部有一边长0.9米、厚1.3米的方形石盖板,盖板上部覆压一块重七百公斤的巨石,上部及四周用夯土砌筑。砖砌地基基地及以下的夯土层均未发现被人为扰乱过的迹象。</p><p class="ql-block">雷峰塔在吴越时期老塔的原址上重新建造,内部空间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功能要求,通过奇特的“塔中之塔”结构,最大程度的保护了雷峰塔遗址并沿袭了雷峰塔原有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受环境条件所限,上塔导用自动扶梯方式,下塔则采用步行方式,用最经济的方法,解决了登塔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基座正门,基座分二层</p> <p class="ql-block">此为基座二层建筑外观</p> <p class="ql-block">台基二层是雷峰塔内部最大的空间,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设有遗址玻璃防护罩。是观赏雷峰塔遗址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将雷峰塔遗址全部保存下来,在此基础上再造新塔,且将遗址用玻璃围起来,既体现了雷峰塔的厚重历史文化,又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水平,将历史与现代完姜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不自不觉中穿越到历史事件中</p> <p class="ql-block">四周悬挂有十六罗汉画像。本人对罗汉之事不了解,只是觉得罗汉画像具有独特的风格,突出了各个罗汉的个性,就逐个拍下</p> <p class="ql-block">非常珍贵的雷峰塔遗照,当时的场景是原始美,周边无遮挡。真正的雷峰夕照,现在可能没有这意境了</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模型</p> <p class="ql-block">雷峰古塔的砖纪念品,做工非常考究</p> <p class="ql-block">侧面看雷峰塔</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一层正门上悬有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雷峰塔”三字金匾;地面使用玻璃铺装,下为雷峰塔遗址保护层顶部(即台基层)</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既是新世纪的新建筑,当有新设计,电梯是必不可少的,但电梯建得小而慢,排队等候时间太长决定登塔而上</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暗层用东阳木雕的形式,描绘有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白蛇传》,采用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五种雕刻技法相结合的“叠雕”形式,加强了对白蛇传故事情节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东阳木雕名声在外,实地观看后,不得不为之折服,技艺高超,艺高人胆大,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游客在此观看者最多,无法静态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二层的文化陈设主要有《吴越造塔图》</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三层共有四块诗刻陈列,每块诗刻各有三首诗词,共12首,是从历代赞美雷峰塔和雷峰夕照的诗词作品中精选出的名篇佳作,配有风光和人物插图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在塔的三层外廊上打个卡,西湖风景确实美</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四层内部有按西湖十景每个景观所在的具体方位,在相应的部位采用瓯塑陈设景观的画面,总称为西湖新貌</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五层有运用精湛贴金艺术制成的金色穹顶,穹顶中心是一朵硕大的莲花,它象征着圣洁,表达对普世和平的愿望,穹顶上方有暗阁,辟有天宫,放置有传给后代的纪念文字和物品,如雷峰夕照重建大事记、雷峰新塔仿真模型等;五层墙壁上有很多小佛龛,每个佛龛里都有一座金涂塔,共有2002座,象征和纪念雷峰塔在公元2002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在雷峰塔的最高层再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廊边挂有风铃。步行上下塔也有益处,可以更细致地了解雷峰塔的有关历史文化信息,旅游就是了解不熟悉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情形</p> <p class="ql-block">离开雷峰塔,时间上原本允许还可顺路玩玩,西湖边景色特美,无奈酷暑难当,决定提前退出游览项目,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此时虽然仅是下午3点多,但地铁已成高峰状态了,较之上午是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杭州东站旅游众多,可能是周五的下午,离开杭州的人比平时更多</p> <p class="ql-block">杭州东站进站口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客观地说,杭州是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太多的优美景点供游客欣赏,且各人对量点也可有不同的认知,同为八角形的六和塔与雷峰塔,虽有古今之分,但就对杭州的影响而言,各有自己的影响力,即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拟人化的比喻为:六和塔如将军,雷峰塔如老衲,倒是非常贴切的。有机会当再去杭州走一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