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早6点刚过,我离开酒店。今天上午去看六家哈尔滨很有特色的教堂,因为离酒店都不算太远,我打算步行去看其中五家。我通过12306预定了13:59哈尔滨站去沈阳北站的高铁,因剩下一家叫做圣伊维尔的教堂就在车站前广场,我打算在去哈尔滨站时再去参观。<div>我要去的第一家教堂叫做哈尔滨犹太总会堂(又称老会堂),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2号,离我住的酒店步行1.3公里。此时的气温不到10度,我只穿了衬衣和长裤,感觉稍有些冷。早晨路上行人稀少,哈尔滨的马路很多是斜的,红路灯摆放位置不统一,有挂在半空的,也有立在地上,还有挂在灯杆上。因为路是斜的,行人不易分辨红路灯哪个是朝向自己,该看哪个灯,所以,误闯红灯的情况司空见惯,大部分人只好随大溜看别人怎么走。</div> 哈尔滨因历史原因,其建筑风格与其他城市有很大不同,我边走边欣赏 这家路边超市的蔬菜水果等已摆到街边,将人行道占据一半多 一位老人推着轮椅慢慢走来,轮椅上坐着一条狗狗。看到我举起相机,老人笑着介绍说,这条狗狗两岁半了,他每天早上都带它遛弯儿,轮椅要比拐杖稳当很多 6:30,我来到犹太总会堂(又称老会堂),老会堂位于道里区通江街82号,一个丁字口的角上。1907年5月3日奠基,1909年1月15日落成并启用,这座老会堂的工程设计师是H.A.卡兹—吉列。1931年6月,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火灾,火灾对建筑本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后,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对其进行了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对该建筑的前部立面进行了改造,拆除了原来的门廊并在建筑内部前厅增加了两侧旋梯。1963年后,该建筑由哈尔滨车辆厂接管。先后由哈尔滨车辆厂医院、哈尔滨车辆厂招待所、铁道青年旅行社等单位使用。2004年,哈尔滨市政府出资曾对建筑外表曾进行过维修。改造后的犹太老会堂,具有欧式经典建筑、神圣庄严会堂和犹太文化积淀三大亮点。一二层为音乐厅主体,将主演西洋古典高雅音乐,再现哈尔滨西洋室内音乐的辉煌,组织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塑造哈尔滨音乐圣殿 和其他犹太教堂一样,哈尔滨犹太老会堂顶有一颗六角大卫星,大卫星是犹太教、犹太人甚至以色列国的最明显标志。 总会堂为二层砖混结构,门窗设计由尖拱、圆拱组成 建筑顶部有大小两个穹顶,擎起大卫之盾六角圣星。大卫之星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向上的象征着神,向下的象征着人,两者结合起来,代表着神与信徒之间的盟约 老会堂以前是灰红相见的外墙,半球形穹顶也是红色的,不知2004年维修为何把墙涂成黄色,顶部涂成绿色 时间到了7:30,老会堂还没有开门,我无法入内参观。我从网上找了几张内部照片,设计很具特色,内部装饰讲究很精美。(网络照片,感谢原作者) (网络照片,感谢原作者) (网络照片,感谢原作者) (网络照片,感谢原作者) 在收回无人机后,我离开犹太老会堂前往尼埃拉依教堂,步行距离3.5公里,要走差不多1小时。好在天气晴朗,气温也上升到10多度,我边走边欣赏街景,倒不觉得累。前面这座售货亭造型别致,干净整洁,与一般城市售货亭的破旧、凌乱有很大不同 <div>前面这座大桥叫做霄虹桥,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境内的一座立交桥,是哈尔滨市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为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桥梁建筑。霁虹桥始建于1926年4月,于1926年9月投入使用</div> 霁虹桥全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引桥双向六车道,桥面为双向四车道。设计师符拉基米尔·安德列耶维奇·巴利和施工工程师彼得·谢尔盖耶维奇·斯维利多夫充分考虑了地势、交通、外观等各方面因素,使之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桥梁建筑精品 霁虹桥正桥的两端设有四座古埃及方尖碑作为桥头塔,塔上有秀丽挺拔的花盏灯座,塔座为长方形,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浮雕。镂空嵌花的铁栏把霁虹桥装点得婀娜多姿,每侧各有12对镶嵌有象征意义的中东铁路路徽标记的双翼飞轮。桥下柱子上刻有狮子头像,构思巧妙,铸造精美。整座桥梁既无铆钉,也无螺栓。无论是弓形蛇势精湛别致的造型,还是纤巧玲陇点缀的装饰,均呈显出欧式建筑韵味和风格,典雅古朴,雄劲壮美 霄虹桥离哈尔滨站很近,桥下则是拉宾铁路的滨州线和滨北线5组铁路线通过桥拱向远方延伸。此时,一列高铁列车刚从车站缓缓驶出 霄虹桥下,一位年轻的女交警正在指挥交通,她动作规范,英姿飒爽 <p class="ql-block">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1928-1931年建。初为东省特别区图书馆,1933年至1945年被日伪哈尔滨特别市警察厅占用。该警察厅对哈尔滨地区广大人民的抗日救国斗争进行了残酷镇压,曾有赵一曼等无数革命志士在此被关押、刑讯或惨遭杀害。旧址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古典复兴建筑风格,庄严雄伟,简洁明快。1948年该楼辟建为东北烈士纪念馆,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8:30,我到达尼埃拉依教堂对面,隔着马路拍摄位于东大直街252的教堂。尼埃拉依教堂建于1916年,当时是基督教德国路德会教堂,与圣母守护教堂相邻而位于东大直街。基督教在西方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之后,几个世纪前又形成了新教,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基督教新教(简称基督教)。哈尔滨市内的教堂虽然以东正教为主,但是由于其他欧洲人的居住,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教堂也有少量建设,尼埃拉依教堂就是其中代表。尼埃拉依教堂是哥特式尖拱风格,而墙体粉刷成了哈尔滨东正教堂常用的红色系,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也展现了其欧洲中世纪风采。尼埃拉依教堂是现在仍然开放的基督教新教教堂,为哈尔滨基督教会所使用。哈尔滨现阶段的新教在基督教教派中占有主导地位,拥有着大量的教众,因此尼埃拉依教堂活动较为频繁。</p><p class="ql-block">我在门口问一位工作人员我能否进去参观,此时里面聚集了上百人,好像在举办什么宗教活动。工作人员很爽快的同意我入内参观,我被直接引导到二楼</p> 一位大姐塞给我一张彩页,封面上写《感恩遇见你 所罗门团契25周年庆典》,她说可以拍照。我打开彩页一看,里面是12个节目的清单。团契是基督徒聚会的意思,至于啥叫所罗门团契就不知道了,也许所罗门是教派吧,我猜的。楼上坐着几十位教堂,年龄都偏大 一层讲台上的这位女人可能是牧师,她在主持本次庆典活动。下面座椅上挂着很多粉白蓝色气球,看着很有节日气氛 <p class="ql-block">我从尼埃拉依教堂走出来,往西走约200米,来到圣母守护教堂(又称圣母帡幪教堂或乌克兰教堂),这是哈尔滨唯一仍作为东正教教会活动的教堂。与哈尔滨其他东正教堂相比,圣母守护教堂更加注重形体塑造,而减少繁琐的立面装饰语言</p> 教堂模仿和借鉴拜占庭的结构特点,有别于哈尔滨的其他教堂设计,形成了突出拱卷和穹顶的外观特征 <div>这里原为俄人旧墓地,最初在墓地建造石结构祈祷所一处,高约2米,内设圣母像和烛台。1922年动工建造了木结构教堂。1930年由俄国著名建筑师吉达诺夫设计,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风格,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现在的砖石结构教堂,是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教堂<br></div> 与尼埃拉依基督教堂共同形成东大直街的重要景观节点。教堂同样采取了深红色的外墙色系,但是需要吐槽的是近几年教堂重新粉刷了颜色,而粉刷涂料的负责人估计色彩不敏感,现在立面色彩犹如掉色而明显不如以前的纯正,大大影响了现场观感。圣母守护教堂除了少数东正教活动外一般不进行开放 圣母守护教堂隔着东大直街的斜对面为白色的南岗区天主堂,原为南岗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堂,也叫波兰天主堂,是一座波兰侨民建造的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20世纪初参与建筑中东铁路的波兰侨民有3000余人,大部分都是天主教徒,他们集资修建了这座教堂。1906年修建,1907年落成,设计师是卡兹·基列依,砖石结构,铁皮盖顶。当年它创下了两个哈尔滨之最,哈尔滨唯一有暖气的,唯一有管风琴的教堂。1959年省内天主教堂合并,主教堂就设在这里。1966年文革开始,教堂随之关闭,该教堂的钟楼和管风琴被拆毁。文革后这里改建成为七十中学。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重建于2004年,是耶稣圣心主教堂,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塔尖高51.6米。我们看航拍图,前脸是新建的,后边还是原建筑。东侧这栋楼高度大大超过了教堂双塔的高度,使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真令人遗憾 我在参观东大直街的三座教堂后,往东南方向走,准备看上午计划中的第五座教堂-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我大约要走2公里。作为一个连接中俄边境不远的城市,历史上哈尔滨的建筑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影响,有浓厚的异域风情。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俄式建筑、日式房屋,也融合了折中主义和巴洛克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p class="ql-block">位于阿什河街37号的穆棱煤矿公司旧址建成于1912年,砖木结构,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是俄国建筑师有比日丹诺夫的作品。建筑平面呈不规则形,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临街,设主入口,立面为柱式构图,基座为石器,中段为科林斯壁柱,上段为山发。主入口右角为圆形平面的穹顶建筑,侧面伸出全木结构的太阳间基座和六角用石材砌筑,外墙水泥抹灰。整座建筑设计精美,童话般的阳台,精致的护栏和楼梯扶手,参差错落的屋顶,尽显其古典华贵。墙上的铭牌有写:穆棱煤矿公司为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的建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保安说里面有孩子上课,不能进去</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德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二道街18号,是一座砖混结构的美丽建筑,展现了巴洛克建筑风格。这座建筑原为德国领事馆,建于1909年至1910年间。1909年8月21日,德国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最初馆址设在道里江沿街,1910年迁至南岗花园街37号(今阿什河街与花园街拐角处)。领事馆在1920年7月24日恢复办公,并在1923年3月升格为总领事馆。在哈尔滨的历史中,德国领事馆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中东铁路的建设中,德国是主要的技术顾问,提供了大量的电器、电料和机车等城市设施建设所需物资。1945年5月,苏军占领柏林后,德国投降,日伪当局封闭了德国领事馆,苏联接收了领事馆的房屋、财物及档案</p> <p class="ql-block">左边被围挡围起来的建筑是格罗斯基药店旧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与士课街交汇处北侧75号院内。这座建筑建于1921年,是哈尔滨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具有独特的欧洲风情。格罗斯基药店旧址曾是格罗斯基药店的所在地,后来于1930年9月被哈尔滨俄侨改造成一家环城银行。然而,由于日本和伪满洲国政府对金融行业的控制加强,环城银行于1942年被迫停业</p> 此后,这座建筑一直作为商业和住宅楼使用。这座建筑外观宏伟,砖混结构,装饰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是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之一,也是南岗区果戈里大街历史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果戈里大街重现欧洲风貌的过程中,这座建筑也进行了粉刷、装饰和霓虹灯的安装,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空置状态 <p class="ql-block">9:50,我来到地处哈尔滨南岗区革新街与士课街交口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本地人俗称革新街教堂,其建筑体量和知名度仅次于圣·索菲亚教堂。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于1935年落成,也是典型的俄罗斯风貌建筑</p> 与其他哈尔滨东正教堂相比,前部的钟楼部分更加的高耸和精美,展现了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的独特语言。教堂现在已经改为天主教堂,是黑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所在地。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哈尔滨保护最好的教堂,基本保持了原始建筑构件。教堂临近哈尔滨另一条重要商业街-果戈里大街,让这里也相对比较繁华 教堂钟楼下的入口明明写着5月1日-10月15日期间8:00-15:00可以参观,可现在10点了为何还是大门紧闭呢?看不到教堂有人进出,就没人解释,真是令人抓狂啊 航拍过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后,我叫了一辆网约车回到酒店。我收拾好东西,全部装在双肩背包里,退房,然后走向道里菜市场,打算参观那里并吃午饭,然后去哈尔滨站坐高铁去沈阳。 先看一眼道里菜市场对面的圣索菲亚教堂,这是哈尔滨的地标建筑,快中午12:00,教堂前的游客不太多 一位小美女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提着花篮摆出各种姿势旅拍 我从东南门走进道里菜市场。与一般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比,这里通道宽敞,照明充足,干净整洁。道里菜市场里虽说叫菜市场,其实卖菜的摊位很少,可能因为这里离红专早市太近,买菜的人不多吧 茶肠孙,我21日和朋友来时这家店给我印象深刻,因为他家的部分香肠比我胳膊都要粗,很有趣 李家猪蹄我在哈尔滨街头看到过,听说在当地很有名气 卖干货和调料的摊位隔着通道相望 这位摊主正在给顾客选好的血肠称重,面前的糕点居然和生的血肠在一起销售,糕点也没有用透明塑料或其他啥的遮盖。道里菜市场没有把卖生熟商品的摊位分成不同的区块 道里菜市场最火爆的摊位是卖红肠和俄式面包的,特别是卖红肠的,四家名店有三家在这里有柜台,包括秋林里道斯、哈肉联和农大。秋林里道斯名气最大,租用的摊位也是最大的。不仅货品和顾客多,服务人员也比别家多 柜台里有专负责抽真空打包的员工,包装好等待快递小哥上门的红肠等熟食堆成了小山 我在秋林里道斯买了几根红肠,再往前走,到了农大红肠摊位。农大和另外一家“老上号”松仁粉肠共用柜台,“老上号”粉肠都盘成圆圈。我尝了一小块,味道不错啊,于是就买了一圈粉肠。我就此打住,不再买东西了,因为双肩背已经塞满 道里菜市场有一大块餐饮区,售卖各种小吃,还有桌椅可以坐下来用餐。这家卖卤肉卷的,可以把卤肉、牛肚和鸡肉等夹在饼里吃 时间不早,我往门口走。这是家卖烤串的摊位,我买了一个鸡肉串一个羊肉串,肉串很大,我吃下两串后感觉很饱 从道里菜市场出来,我打网约车到哈尔滨亚斯利孤儿院,作为圣·伊维尔教堂附属建筑,与教堂隔地工街相望。初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圣伊维尔教堂设立的众多孤儿院之一,也是唯一幸存至今的(网络照片,感谢原作者) 孤儿院旧址采用了俄罗斯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充满了历史的痕迹。走进旧址,人们首先会被一幅精美的壁画所吸引,这幅壁画采用了古老的波斯工艺制造,经过近百年的风吹日晒仍然完好如初。壁画由大约17000块1.5厘米的方形马赛克镶嵌而成,长宽约三米左右,画中的主题似乎是对家乡的怀念或对一种生活的追求,画中有一个女人和一条狗深处丛林中,树林里还有一座俄式的小木屋(网络照片,感谢原作者) 建筑正中心建有一处桃心型隆起的山花,外部装饰有同教堂风格一致的镂空铁艺。山花中用马赛克拼贴而成的镶嵌画,主题是小红帽Q,颜色鲜艳夺目,工艺精湛,这样的完整程度和精湛的工艺在国内也已极其少见(网络照片,感谢原作者) <p class="ql-block">这个旧址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也是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一个重要文化景点。它向人们展示了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也提醒人们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br></p> 亚斯利孤儿院对面的圣·伊维尔教堂位于哈尔滨站北广场东北角,是哈尔滨具有鲜明特点的东正教堂,建于1908年,虽然名气不太大但是其造型非常的优雅,同时也占据现如今道里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圣·伊维尔教堂与哈尔滨当年很多教堂一样也是沙俄的随军教堂。教堂最标识的特征就是其多个“洋葱头”的屋顶,展现了沙俄时期的纯正小型教堂做法。建筑虽然不大但是立面的马赛克装饰很有代表性,也是不可多得的哈尔滨经典建筑 圣·伊维尔教堂在建国后一定时期屋顶被破坏拆除,主体建筑被保留下来,同时也隐蔽在老旧社区之中。在2017年火车站北广场规划改造之时,教堂进行了翻新建设,这才让教堂重新露出本来面貌,形成了北广场地区的文化地标。圣·伊维尔教堂在哈尔滨站下车后,通过北广场出口即可到达 哈尔滨站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是京哈铁路、滨洲铁路、滨绥铁路、京哈高速铁路、哈齐高速铁路、哈牡高速铁路、哈佳快速铁路上的车站。哈尔滨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先后经历了四次站房改造。2017年4月,哈尔滨站进行主站房拆除改造工程。2017年8月31日,哈尔滨站北站房和北广场投入使用。哈尔滨站设有8台14线,是全国第二大欧式风格火车站、东北三省第四大火车站 13:42,我乘坐扶梯到哈尔滨站站台,站台上方有大棚为乘客遮阳挡雨,站台宽敞明亮 <p class="ql-block">站台旁有一辆“上游”型老式蒸汽机车实物,旁边的铭牌写的很有意思:《火车拉来的城市》哈尔滨是一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1897年8月,中东铁路开始动工修建。1898年,第一台蒸汽机车“温尔顿”号驶入哈尔滨。自此哈尔滨由一个晾晒鱼网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正是由于铁路的兴建与发展,不仅造就了这座充满活力的美丽城市,也记录了这座城市历史进程中的铁路情缘。此处展示的“上游”型蒸汽气机车,1972年1月制造于原铁道部唐山机车车辆工厂,构造速度每手小时80公里,1972年2月配属于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机务段,1986年停止运用。</p><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虽不多,但把铁路给哈尔滨带来的巨变写的清清楚楚</p> 13:59,我乘坐的G754高铁列车从哈尔滨站发车,在运行约2.5小时后,于16:28正点到达沈阳北站,我在列车上预约了沈阳工业博物馆的免费门票。 我从沈阳北站本打算体验一下沈阳公交车,坐车去如家neo刘老根大舞台店,这家店离沈阳故宫售票处步行还不到300米。可等近半小时也不见292路公交车,我只好打车走。路过刘老根大舞台时,司机介绍说,那儿最火的时候,前排座位卖到4000元一位,如今差多了 如家neo刘老根大舞台店前的正阳街在修路,不仅交通拥堵,还聚集了大量建材和车辆,尘土飞扬。我朋友中午比我先到的酒店,在办理入住后,我们二人乘车去西塔韩国风情街吃晚饭。 时间到了近晚7:00,我们到达西塔街入口。西塔是东北三省除朝鲜族自治州、县以外的最大民族聚集区域,融合了朝鲜族的民族文化精华。西塔商业街有着12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西塔街主轴两侧,形成了具有浓郁朝鲜族特色和韩国风情的休闲文化产业带 西塔夜经济涵盖了商贸、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文化艺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众多业态,汇聚了新罗城、牡丹馆、哆来咪、韩百商场、告诉妈妈等知名商家,已经形成沈阳市朝鲜族的经济、文化中心 我们沿着骑楼往街里走,街两侧底商绝大部分为各式韩国餐厅,也有售卖韩国商品的小超市。街上人不太多,餐厅里有不少空位 前面有一岔路,看着里面挺热闹的,我们跟着众食客走进去。我在大众点评APP上搜到一家评价还不错的“西塔老街烤肉烤鳗鱼总店”,要了一份三人份的烤鳗鱼套餐。刚杀的鳗鱼被端上来,店员夹在篦子上面慢慢以炭火烤制,淡淡的清香味特别诱人 黑椒牛五花、安格斯牛上脑等一样样放上来烧烤,还有各式凉菜和石锅拌饭,加上一瓶啤酒,那感觉好极了 <p class="ql-block">我们吃的有些撑,正好饭后往会走溜溜食。前面烤鸡架的生意不错,我们老远就看到这里青烟四溢香味扑鼻,来沈阳一定要尝尝烤鸡架,算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吧</p> 明天我要航拍沈阳故宫,然后和朋友一起参观故宫和大帅府、金融博物馆。三景点相距不远,但总面积很大,可看的重点不少,要走很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