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兰美篇(原红桧)2024年7月20日我们小区八人游晋祠

晋兰美篇(原红桧)

小区雷旭东刘晋兰赵素美杨秋兰赵宝平武丽霞张吉民一行8人同游晋祠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留芳影,</p><p class="ql-block">浑然一体佳作成。</p><p class="ql-block">晋兰藏头诗优雅,</p><p class="ql-block">四美形象栩栩生。</p><p class="ql-block">桂泉挥毫留墨宝,</p><p class="ql-block">锦上添花更增色。</p><p class="ql-block">二位都具高智商,</p><p class="ql-block">珠连璧合传佳话。</p><p class="ql-block">平遥一中75届同学</p><p class="ql-block">2024·7·23日</p><p class="ql-block"> 高国文</p> <p class="ql-block">作者67刘晋兰</p><p class="ql-block">祠殿祀汾东,</p><p class="ql-block">悬瓮郁葱笼。</p><p class="ql-block">唐槐新叶翠,</p><p class="ql-block">周柏老枝横。</p><p class="ql-block">梁飞鱼沼浅,</p><p class="ql-block">泉涌晋水清。</p><p class="ql-block">三绝冠天下,</p><p class="ql-block">御碑铭唐宗。</p><p class="ql-block"> 索奋起</p> <p class="ql-block">刚到晋祠公园一雕像吸引了我们,那就是中国十大君王---唐太宗李世民</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晋兰游晋祠感悟:</p><p class="ql-block"> 晋祠之美,不仅熠熠生辉于它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古老的时光痕迹,更在于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这片圣地珍藏了众多珍贵的文物与古朴的建筑,每一处角落都蕴藏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故事,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了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亲邑姜后而建。晋祠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而且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p><p class="ql-block">晋祠的美,在于它的自然风光与悠久历史的和谐统一。祠内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沿着中轴线往里走,百余座古香古色的殿宇、楼阁映入眼帘,仿佛打开了历史的阀门,诉说着晋祠的前世今生。晋祠的前身是供奉周成王的弟弟、晋国始封诸侯唐叔虞的祠庙,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将国号由“唐”改为“晋”,因此“唐叔虞祠”也被俗称为晋祠。</p><p class="ql-block">晋祠的核心景区包括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些建筑都是可上溯西周封唐建晋直至唐宋肇创三晋历史传承的实体样本,独一无二,弥足珍贵。献殿建筑全部沿用了中国最传统的建筑手法,完全是木头和木头榫卯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铁钉。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造型独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石木结构十字形桥梁,建于宋代,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晋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齐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形成了集儒、释、道于一统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晋祠的美,还在于跨越千年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它不仅是“三晋文化”的发源地,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游览晋祠,就像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处处皆是匠心独运之作。漫步在晋祠中,沉浸在那段辉煌壮美的历史中,让人心情无比舒畅。每一处建筑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晋祠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让人沉思、赞叹,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旭东从小爱好广泛,阅读大量书籍,爱好文学、书法、刻章、朗诵等,这次游玩晋祠成为我们随同讲解员,招来很多游客。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和喝彩。</p> <p class="ql-block">这座亭子被称作太白亭,寓意着李白曾到此一游。太白亭不仅是对李白的致敬,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p> <p class="ql-block">乐天亭是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亭。</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只见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明代四柱三门、重檐翘角、琉璃瓦顶的仿古牌坊。</p><p class="ql-block">牌坊正面匾额上书“晋祠胜境”,背面匾额为“唐晋斯源”,即意为古唐和晋国的历史起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同游晋祠</p><p class="ql-block">邻家好友相约行,共赴晋祠赏古韵。</p><p class="ql-block">古木参天映碧空,清泉潺潺绕亭深。</p><p class="ql-block">圣母殿前祈福愿,鱼沼飞梁映日新。</p><p class="ql-block">周柏唐槐诉往事,千年古韵醉人心。</p><p class="ql-block">并肩漫步寻古迹,笑语欢歌伴鸟音。</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难相忘,邻里情深共此辰。</p><p class="ql-block">回首望,晋祠美,古韵今风两相宜。</p><p class="ql-block">愿得年年常相伴,共赏美景度佳期。</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1日</p><p class="ql-block"> 雷旭东</p> <p class="ql-block">在往前一个门晋祠入口处正面悬挂着一块匾。是是唐太宗御笔所写“晋祠”二字背面所挂的匾就是张颔先生所题,匾文曰“宗唐发轫”,就是说这里是唐勃兴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雷旭东边走边给我们讲解,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p> <p class="ql-block">走到近前,我们才看到,正中的匾额上“晋祠”两个金色的大字;两侧的楹联为: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意为在汾水之滨,依山傍水建造了唐叔虞之神庙,唐叔虞的神灵就在这里为人们降福。</p><p class="ql-block">仔细端详,我们还惊讶地发现,“晋祠”匾额上刻有“御制御书”的字样。</p><p class="ql-block">从这里,我们将正式步入晋祠,不对,是晋祠景区。晋祠景区由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两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围绕晋祠外围建起了规模很大的晋祠公园,里面全是仿古建筑,不收费。</p> <p class="ql-block">进入晋祠公园后,过一座十字桥,就是晋祠公园中的第一个园中园。因晋阳是唐朝的发源地,故名唐园。</p><p class="ql-block">蓝底金字的“唐园”匾额,为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所书。</p><p class="ql-block">唐园门前矗立着一对铁狮子,其基座侧面铸有“嘉靖四十年五月初三日造”的字样。</p><p class="ql-block">铁狮子,开口为雄,闭口为雌。公狮张嘴,发号施令;母师闭嘴,养儿育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男尊女卑。</p> <p class="ql-block">穿过唐园,迎面是一堵非常精致的清代砖雕照壁。</p><p class="ql-block">正面为福、禄、寿三位神仙</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是《群仙会》,总共有九位神仙,是从其他地方迁移到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绕过照壁,一座坐落于假山石洞之上的二层三檐楼阁,三层檐下分别悬挂着“飞龙阁”、“凌云阁”,以及“观汾”,由此可见,登上此阁,可将唐园内景观尽览眼底。</p> <p class="ql-block">唐宋遗风</p> <p class="ql-block">穿过唐宋遗风门楼,一组青铜群像扑面而来。它就是太原市内最大的青铜雕塑,晋祠公园里最为著名的一组群雕——龙兴晋阳。</p><p class="ql-block">2003年,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为承历史,启后世,以彰显唐太宗李世民及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征、李勣、马周等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太原市特铸塑 “龙兴晋阳”青铜群像供人景仰。</p><p class="ql-block">马踏青山,凝眸远眺;风掠斗篷,气宇轩昂。这组群雕反映了唐王李世民进军太原的一段历史,以及和晋祠的一段渊源,雕塑惟妙惟肖,甚是耐看。</p> <p class="ql-block">雷旭东边走边给我们同行八人讲解晋祠所有经历朝代的人物和故事,我把所有都录制下来。回家配合小雷讲解撰写美篇。这次的晋祠不能说全部了解,但是作为一个山西太原人对晋祠的了解略知一二了。</p> <p class="ql-block">漫步晋祠公园,我们发现一座座新修的亭台楼阁,讲述着一个个与太原历史有关的故事,最多的是唐朝,特别是李世民的传奇。</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能看到许多私家花园,设计巧妙,十分对称的凉亭、婉转曲折的回廊,形状各异的小池、假山······仔细欣赏这里的建筑,能够发现一砖一瓦雕梁画栋,红绿相间的木柱横梁,艳而不俗。</p><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以水系为纽带,辅以亭台楼阁、莲池水榭,将人文景观、园林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整个园区充满了灵性。</p> <p class="ql-block">作者67岁刘晋兰</p> <p class="ql-block">雷旭东给大家讲了貂蝉、昭君、西施、杨玉环四大美女的故事,用一首诗来总结:</p><p class="ql-block">西风瘦马思故乡,</p><p class="ql-block">施粉黛妆颜未尝。</p><p class="ql-block">貂裘华裳难掩体,</p><p class="ql-block">蝉鸣深秋夜未央。</p><p class="ql-block">王权富贵皆虚妄,</p><p class="ql-block">昭示天命不可量。</p><p class="ql-block">君王座前求一诺,</p><p class="ql-block">杨柳依依醉春光。</p><p class="ql-block">玉指纤纤抚琴弦,</p><p class="ql-block">环顾四海心安放。</p><p class="ql-block">这首藏头诗以“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为每句的前三个字,将四位历史上的美女融入一首诗中,展现了她们各自的美丽与深意。</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检票口,大门正中悬挂的匾额,上面“晋祠”二字,为陈毅元帅所书。</p><p class="ql-block">晋祠,既是我国最早的纪念性祠堂,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建筑,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因在封地晋国所建,故名为晋祠。</p><p class="ql-block">乍一进入,便感觉与身后的晋祠公园有天壤之别,3000多年历史的厚重感一览无余。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营造和修扩,遂成当今的规模。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步入晋祠后,初入眼帘的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它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变的土地庙,当时拍《西游记》就是用的这个景。</p><p class="ql-block">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面向山门一侧,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像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又是殿。</p><p class="ql-block">下面悬挂一副楹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是清末贡生宁惇德所作,现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写。这副楹联仅用了20个字,即描绘出晋祠胜景自然优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绕到水镜台背后,只见其上部是单檐卷棚顶,像座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高台。这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殿楼建于明代,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这种形制国内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这时我们才知道,水镜台原来是一座明清时期的戏台。从方位与游人视觉看,后台反为正面,前台倒为后面。</p><p class="ql-block">据说,台下埋着8口大水缸,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大音箱”,为我国较早时期的扩音设备,使观众不论站在何处,都能听到台上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正中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清代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p class="ql-block">我在水镜抬这里留了张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用木板、玻璃保护起来的小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就是会仙桥,据说当年李白曾泛舟于此,相传每年四月十四有仙人在桥上相会。</p><p class="ql-block">这座跨越智伯渠上的小桥,是一座由石板修筑,长不过4米,宽不过3米的石拱桥,即不宏伟,又不独特,看似那般平淡无奇,且桥栏板风化严重,但它却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会仙桥下是有名的晋水,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溪水,这是在春秋末期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的智伯渠。</p><p class="ql-block">相传,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引汾、晋二水灌晋阳城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p> <p class="ql-block">听雷旭东的讲解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一帮人跟着我们听了</p> <p class="ql-block">过会仙桥,就是金人台,也称莲花台。金人台为方形,中央有一座明代琉璃楼,台上四隅各立一2米左右的铁人。古人认为铁为五金之属,故称此台为金人台。</p><p class="ql-block">金人台中央,有一幢高达丈余的小琉璃阁,为明代遗物,是为祭祀时焚烧祭文所用。</p><p class="ql-block">至此我不禁满腹疑惑:为什么要铸铁人呢?据古代五行说,金能克水,故在晋祠源头铸四尊铁人用来镇水,以防晋水泛滥。</p><p class="ql-block">在金人台上,我们看到,大名鼎鼎的四大铜人,就在露天的环境下,默默驻守了千年。</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西,就是晋祠里最有名的一座桥,它有一个好听名字——鱼沼飞梁。</p><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是一座十字形的飞梁,同时还是晋祠三宝之一。这种十字形桥梁,在中国古建筑中十分罕见。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型,这座奇特的十字形桥梁可谓匠心独具,它既是我国古代十字形桥梁的孤例,又可谓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的雏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历史上,它原是木质桥体结构,下面没有立柱支撑,如今参观可以发现,它已经变成了汉白玉的桥面,而且下面加固了立柱支撑。</p><p class="ql-block">古人对池和沼的区别是:圆形者叫池;方形者称沼。又因沼中多鱼,故命名为“鱼沼”。</p> <p class="ql-block">我们像聖母殿走去</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看到圣母殿那一刻,便知道此行没有白来,不论是大殿的开阔,还是布局的和谐,整座大殿的壮丽,以及浑厚的沧桑感,都在告诉我们,圣母殿的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圣母殿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母亲邑姜。</p><p class="ql-block">祭祀圣母的殿堂,采用“勾心斗角”建筑工艺,斗拱简洁,外观屋顶对称,出檐深远。</p><p class="ql-block">从外面看,大殿两边翘起,中间低,这样的木结构大殿能够支撑这么多年而屹立不倒,充分提现了曾经木工结构的高超水平。</p><p class="ql-block">虽然岁月可以带走时光,但我们仍想让它留得更久远一点,真心希望这样的建筑可以一直都在</p><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晋祠的核心建筑,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宝中之宝,大殿的建筑与形制甚为独特。</p><p class="ql-block">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p><p class="ql-block">圣母殿正脊琉璃饰品以琉璃花卉与行龙为主,中间为一出抱厦门楼,狮子居中,麒麟分列两旁。</p><p class="ql-block">仔细端详,可以看到,正脊琉璃鸱吻及脊刹多处留有模糊题记,可以从中得知烧造于明嘉靖年间。</p><p class="ql-block">圣母殿前的柱上有八条木雕盘龙,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殿柱。</p><p class="ql-block">尽管这些龙缺少我们想象中应有的“光鲜夺目”,它们色彩斑驳,像千百年未经人擦拭呵护,它们某些边角或有残缺,但一次又一次经历了岁月的雕琢后,让人倍感珍惜这副“历史本来的样子”。这大概就是穿越千年,晋在眼前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殿前有八根大柱,每根柱上各有一条木雕盘龙。这八条蟠龙各抱着一根大柱,仿佛是真龙攀附在了柱子上,怒目利爪,鳞片须根,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p><p class="ql-block">步入大殿前檐廊下,抬头仰望,“显灵昭济圣母”大立匾赫然出现在殿顶正前方,竖版“圣母殿”三个大字格外耀眼,因无落款,无法考证何人所题。</p><p class="ql-block">这时我们才发现,圣母殿另一个重头戏的地方是前廊很深, 保持了有两间宽。它是希望游人们更多地在前廊这个位置停留,去感受整个祠庙的气氛,然后也能欣赏周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如此宽广的大殿,内部竟无一根明柱,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p><p class="ql-block">在建筑工艺上,圣母殿“偷梁换柱”,巧妙地将整座殿宇的受力点分解,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使得大殿内无一根立柱,无论是前廊,还是殿内,显得十分宽敞,为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最经典的当属侍立在圣母面前一左一右两位宦官,面无表情,毕恭毕敬,噤若寒蝉。</p><p class="ql-block">据说,塑像头部靠近圣母一侧的耳朵明显大于另一侧,原因是作为宦官,地位卑微,虽服侍圣母左右,仍不敢正视,听差时又担心圣母说的话听不清,只能侧身站立,聚精会神,久而久之,听差的一侧耳朵就大过另一只。足见宋代彩塑细节之逼真精美,栩栩如生,人物性格突出。</p> <p class="ql-block">圣母左右,三面共有42尊侍女彩塑环绕,她们手中各有所奉,堪称宋代皇室生活的真实缩影。</p><p class="ql-block">殿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42尊宋代侍女塑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她们按照封建社会的宫廷制排列,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了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p> <p class="ql-block">在圣母殿右侧有两株千年古柏,一立一卧,其中一棵向南倾斜,形似一条卧龙,偎倚在撑天的柏树上,虽苍劲古老,但依然挺拔有力,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被称为“晋祠三绝”之首的“周柏”,一株名为“齐年柏”,另一株名为“长龄柏”,均为周代柏树,距今已超过3000年,阅尽晋阳沧桑,是晋祠沧桑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三千余载的古柏,雄姿依旧,精神烁烁,然而还是难敌岁月,但愿这三千年的海内奇珍,可以继续焕发青春,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是关帝庙,面宽三间,硬山顶,檐下悬匾,上书“如天之平”。</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八人在这个清净的院子里拍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角亭内有多块匾额,其中以“晋阳第一泉”上方的“难老”立匾最负盛名,为清初傅山所题,字迹俊逸、气韵贯通,被称为晋祠三匾之首。</p><p class="ql-block">书法界评说晋祠三匾:傅山“难老”是神奇之笔;杨二酉“水镜台”是秀丽之笔;高应元“对越”是雄伟之笔。</p> <p class="ql-block">晋祠祠内清澈见底的难老泉水,蜿蜒穿流于祠庙殿宇之间,这股长流不息的泉水不仅养育了晋阳儿女,更为晋祠带来了灵气和生机。</p><p class="ql-block">“柳氏坐瓮”是晋祠当地百姓赋予难老泉的一段传说故事,在晋祠当地流传最为广泛,是最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也就是难老泉水母娘娘的一段美丽动听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并州尊水母,</p><p class="ql-block">南国拜妈祖。</p><p class="ql-block">坤尊耀千秋,</p><p class="ql-block">恩经惠万古。</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3日</p> <p class="ql-block">游玩到这里很是凉爽,在这里拍了些照片</p><p class="ql-block">这是武丽霞幸福的三口之家。</p> <p class="ql-block">武丽丽和上大三的美丽女儿合霞</p> <p class="ql-block">作者67岁刘晋兰</p> <p class="ql-block">66岁赵素美女士</p> <p class="ql-block">杨秋兰夫妇</p> <p class="ql-block">杨秋兰女士</p> <p class="ql-block">雷旭东、赵宝平、张吉民三帅哥合影</p> <p class="ql-block">雷旭东的母亲和我是朋友,小雷一路上照顾我有加。由衷的谢谢小雷帅哥!</p> <p class="ql-block">在晋祠圣母殿便瞅见一个塔尖在晋祠西南角上巍巍然耸立。穿过一片池塘,那池塘未知何名,水气蒸腾;路过一堵爬满爬山虎的墙,那爬山虎在阴历五月问绿意森森,绿意张扬放肆,跃跃欲动,似从墙上作势下扑攫人。走一条不宽的路,路东有高高的红墙,墙下有几树细碎的白花亦不知花名,花与墙相映,那红那白都生动鲜活。路微一转,就到了塔下。</p><p class="ql-block">这是舍利生生塔,它位于祠区南瑞奉圣寺北的浮屠院中,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 (1751年) 重建。此塔是中国清代砖塔中的佳作,塔身高38米,8角7层,玻璃剪边,轮廓秀美,挺拔壮观。塔内设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顶,一级塔门匾题“形明动化〞四字,二级以上每级均有砖匾四块,共二十块嵌与塔壁上,这些匾额均系杨二西之作原塔内每层均有佛像。层开4门8窗,凭窗远眺,晋祠内外美景一览无余。在夕阳西下时欣赏宝塔,还会出现一天云锦、满塔光辉的壮丽景观,绚景被誉为“宝塔披霞”。</p><p class="ql-block">据传释家牟尼圆寂后,其骨灰形成各色晶莹的珠子,佛家称‘“舍利子”,其中一粒埋于塔下,乾隆帝年重建此塔时,发现有许多舍利子,如今一粒变成千百粒,莫非是“佛门有灵,生生不竭”?于是叫做“舍利生生塔”。该塔创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9-604年),宋代重修,但到清初已毀塌严重。奉圣寺和尚善修决心重修此塔,他四处化缘,终于得到足够的资金,于乾隆帝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最初是唐高祖李渊为功勋显赫的大将尉迟敬德所修别墅。唐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敬德将军为立佛堂,超度众生,便将自己的别墅捐献出来,改为寺庙,全名十方奉圣禅寺,又名释迦厂。</p> <p class="ql-block">在晋祠舍利生生塔下面一定要留下自己的影子,让佛性在自己心中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杨秋兰女士</p> <p class="ql-block">在这有山有水如诗如画的意境中结束了我们的晋祠游,今天真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虽然在三伏天汗流浃背,晋祠 三晋之胜 以晋阳为最 而晋阳之胜 全在晋祠。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太原人值了!</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雷旭东</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晋兰67岁</p> <p class="ql-block">游完晋祠已经是大中午一点半了,我们八人到酒店吃了午餐,真是又累又爽又开心。像这样的活动我们一致同意以后多多开展,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还增加了左邻右坊的友谊,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作者67刘晋兰</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平遥一中75届的大才子张桂泉同学为古代四大美女藏头诗制作的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