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自玩小微型盆景及部分粗作分享

ZJL

<h1> 大凡盆景爱好者,即使在喜玩大中型盆景的同时,也难免不玩几盆小型和微型盆景。</h1><h1> 小型和微型盆景着重于形态小巧,造型玲珑别致,更注重整体艺术美的内涵。 每一小组盆景的各种摆件需表现出各异的形态,并注意整体的布局。聚散有致,主题突出,最后达到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审美情趣,这就是小微型盆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h1><h1> 小微型盆景,由于形体小,重量轻,更适合年长者和环境不够宽敞者玩,也更适宜现代家居装饰。</h1><h1> 那么怎样玩好小微型盆景,作为初玩者谈点个人管见,意在抛砖引玉。请老师们斧正!🙏</h1><p><br></p> <h1> <b>选材。</b>一般要求枝叶特别细小、萌发力强、耐修剪、容易修剪成矮干、基干虬枝的植物。如柏类、松类、枫类和黄杨、榆树、小叶女贞、迎春、微型竹子、小石榴、柽柳、六月雪、杜鹃、雀梅、荀子、火棘、小型金弹子、老鸦柿等杂木花果类。为加快成品形成速度,也不拘泥自我培植和市场选购半成品相结合,并不断调优。</h1><p><br></p> <h1> <b>造型。</b>小微型盆景虽然体积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齐全,在造型上要求更高。其所要表现的自然景观和艺术效果较之一般的大、中型盆景要更加浓缩, 同时又不失去盆景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特征。所以,小微型盆景是典型的小中见大,艺术构思、设计和技术操作要求较高。一般从幼苗开始定向设计,后不断跟踪维系; 也可以由大改小而得; 还可以在大树上压条培养和由残树改作为小微型。形式上,可斜杆、曲杆、卧杆、直杆、朽杆、悬崖、临水、丛林、水旱、文人式等相结合,便于组合搭配。</h1><p><br></p> <h1> <b>养护。</b>小微型盆景由于栽培用盆很小,土少根浅,管理上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失去水分,造成枯萎死亡。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掌握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一般盆面应覆上青苔既保湿,又美观。为确保蓄水透水透气,盆土不可过满,盆土至盆口应留半公分以上空间,同时可用瘦于筷头的竹签或铝铁丝在盆面捣若干眼穴。浇水宜采取浸泡的方法,并喷洒树冠。夏日遮阳防高温暴晒,冬天注意低温防冻。施肥要格外小心,淡薄勤施等。我看好多业者将小微型盆景连盆放置在沙盘上养护,这样既保湿,又防寒冻。其法值得仿效。</h1><p><br></p> <h1><b> 观赏。</b>经过多年培养造型后,微型盆景就可以陈设供人观赏。一般情况下,小微型盆景不单独陈设,而组合成相应系列陈设在特制的几座或博古架上。几架宜选配异型,且空间较大较透、外形秀雅别致等。陈设时要注意做到高低错落、有疏有密、相互搭配、顾盼呼应,这样才能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优美的画面、和谐的情趣。小微型盆景是三维立体的艺术品,其美主要表现在外形上,妙趣横生的自然美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合到一体,构成一副优美的带有诗情画意的立体景观。</h1><p><br></p> <h1><b><font color="#010101">自玩小微型盆景部分粗作分享:</font></b></h1><h3></h3> <p class="ql-block"><b>盆景图文及制作</b>: 周加良</p><p class="ql-block">(扬盆协高邮分会秘书处~~盆景资料库第40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