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庐州二哥</p> <p class="ql-block"> 合肥劳动公园定位为集绿色生态、情感记忆、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社区邻里公园。</p><p class="ql-block">“绿织七华里、文绣一方圆”</p> <p class="ql-block"> 老合肥们闲遐时候,一起来看看位于合肥南七的劳动公园吧!</p> <p class="ql-block"> 劳动公园西至金寨路、北至牧童路、南至水阳江路、东至昭潭路,是一座集绿色生态、情感记忆、健身休闲、工业韵味于一体的社区邻里公园。</p> <p class="ql-block"> 合肥包河区金寨路与水阳江路东北角交口周边,曾经在合肥工业发展史上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90年代,这里聚集了安徽丝绸厂、江淮化肥厂、江淮煤球厂等诸多老合肥熟悉的大厂,这片工业区也一度代表着合肥乃至安徽的旧工业时期的工业水平。随着时间流逝,厂区渐渐拆除只留下周边零散的老厂宿舍楼。在追忆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这片区域被打造成一处以情感记忆为依托的生态、休闲的邻里公园。</p> <p class="ql-block"> 劳动公园便是作为镌刻城市工业记忆的存在应运而生。在设计上,劳动公园延续了南七工业脉络,从工业遗存中挖掘美感,打造了多处与工业相关的雕塑,让这块区域在融合历史的同时,重新焕发活力。</p> <p class="ql-block"> 劳动公园基本是在原安徽丝绸厂厂址土地上改建而成,公园北入口有一组非常工业化的齿轮雕塑,讲述了安徽省内丝绸业的历史和合肥安徽丝绸厂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追溯安徽省内的丝绸厂历史,可以把时间前推到 1954 年 1 月,绩溪县民主人士胡炼九提出议案,愿意将自己在 1941 年至 1944 年私人开办的龙川丝厂设备全部献给国家,并请求政府在绩溪县筹办一个新丝厂。</p> <p class="ql-block"> 在省工业厅和徽州专员公署的支持下,由国家投资 1.5 万元,于 1955 年成立 " 公私合营绩溪县缫丝厂筹备委员会 ",省商业厅人事处处长老干部冯世钦参于筹建,并于 8 个月后正式投产。</p> <p class="ql-block">•1957年,叶剑英元帅视察安徽丝绸厂老厂•</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叶剑英元帅(图左一)视察丝绸厂,时任副厂长冯世钦(图右二)等领导陪同。</p> <p class="ql-block">•安徽丝绸厂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当时,是在合肥市芜湖路上有一个缫丝车间,规模很小,只有二十台木质的机器制绸,织起绸来很吃力。自从 1958 年搬到南七后,才从杭州买来铁质的机器开始生产。</p> <p class="ql-block">•安徽丝绸厂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生产初期仅有九台木制缫丝机,和一组木制复摇车,利用一座破旧的祠堂作厂房,条件十分简陋。在一无电力,二无锅炉供热,三无水塔供水的困境中进行生产。缫丝车的转动靠手摇,供水靠毛竹筒在临近水坝里脚踏吸水,缫丝用热水和扬返车间所需热量靠土炉子烧。</p> <p class="ql-block">•安徽丝绸厂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没有煮茧机,就根据煮茧的工艺要求,用铁丝制成煮茧笼,放在铁皮做的分格锅灶上煮茧。凭着土办法,靠着土设备,当年生丝产量 6.67 吨。</p> <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安徽丝绸厂是在 1958 年 4 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省商业厅筹建创办的,省商业厅厅属国企,计划投资 1152 万元,当时主要技术骨干是上海、杭州请来的老师傅,安徽省商业厅老干部高超(老友高滨父亲)同志任厂长,安徽省商业厅老干部冯世钦(老友李鲁北母亲)同志任副厂长。</p><p class="ql-block"> 当时还创办中专技校,培养技术工人,所以很多工人都是从学校直接进厂。</p> <p class="ql-block"> 安徽丝绸厂曾经辉煌过,也为国家、社会、人民作出过贡献,终究湮灭于上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制大潮之中。</p> <p class="ql-block"> 合肥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丝绸发展上可谓历史悠久。古"丝绸之路"上,安徽的丝绸曾是重要的外销产品,其中,安徽丝绸厂生产的“万寿绸”更是上乘品,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新中国成立后,合肥丝绸织品发展得以迎来崭新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安徽丝绸厂曾经是合肥"丝绸之路"最耀眼的明星。</p> <p class="ql-block"> 合肥的现代工业是从 1949 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时,有重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工厂企业 1300 多家,很多机械、化工、轻纺工业产品,远销世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 如今,安徽丝绸厂与当时的南七工厂群一起告别了历史舞台,但它对于安徽丝绸发展的贡献,终将成为老合肥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刚建成的劳动公园承载了无尽的追忆。</p> <p class="ql-block"> 公园利用劳模大道、劳模廊架、劳模景墙演绎文化主题,通过保护和利用、补充和完善、创造和创新的设计原则,构建出既有文化又绿色生态的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被香樟围拢的生态步道,也有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如果你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可以来这里散步锻炼;如果你是宝爸宝妈,这里也很适合带宝宝来打卡。除了秋千和滑梯,这里还可以堆沙子,甚至还有一片可以锻炼幼童胆量的“攀岩”区域。</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主要承载的功能有展示区、入口景观区、休闲运动区、植物造景区、文化沉淀区、中心草坪区等。设计上延续南七工业文脉,从工业遗存中挖掘美感,打造了多处与工业相关的雕塑,让场地融合历史的同时焕发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结合公园历史,以“纺织丝绸”为主题,对园内部分设施进行了彩绘美化。</p> <p class="ql-block"> 合肥劳动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延续南七工业文脉,从工业遗存中挖掘美感,融合历史、文化、艺术与现实,让场地获得再生而焕发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公园保留了一些劳动的元素和工业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例如,公园西侧有一座由传动齿轮结合“1954”“1955”“南七”等元素构成的主题雕塑,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从前。此外,公园内的景观小品上随处可见纺车、织机等元素,让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得以延续。这些设计不仅保留了工业遗产的价值,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氛围的休闲场所。</p> <p class="ql-block"> 合肥劳动公园不仅是一个绿色的休闲空间,它还承载着合肥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以追溯历史、享受绿色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2024.7.23整理•合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