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皮杜文化中心(蔡昌林巴黎研学游记之三)

蔡昌林

蓬皮杜文化中心是法国20世纪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场所,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共同穿起法国文化发展史的清晰脉络。 如果说卢浮宫博物馆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那么"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现代巴黎的象征。 早年在听徐风教授讲西方美术史的课堂上就知道了它。行前查阅巴黎国际艺术城的资料时发现,这个博物馆距离艺术城最近。 刚到巴黎的第一个早晨,从戴高乐机场接我的的士就从它后面的那条街上经过,所以当我看见那个布满管状结构的建筑物时,就感觉快到目的地了,兴奋中顺手从车窗里抓拍了照片。<br>入住艺术城五楼房间后,站在阳台上,天天都能看见这个中心的蓝色管状屋顶。<br><br> 而去那里参观学习,则是在十多天之后的10月17日。那天在房间吃足早饭后下楼出发,用手机导航的路线走去,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中心旁边那条街道,拐进尽头是一面墙上绘着一个大头像局部的巷子。<br><br> 右转,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小的装有喷泉的水池子。里面的有16个向音乐致敬的雕塑装置点出了这个艺术中心的主题:现代、时尚、形式感的音乐符号和几根竖起来的白色管子与对面的建筑遥相呼应。<br>。<br><br> 查阅资料显示,这个装置是瑞士达达主义画家与雕塑家尚丁格力和法国雕塑家尼吉桑发勒夫妇于1983年创作的 再前行,就到了蓬皮杜文化中心大门前,广场不大,前面是斜坡。退到最后边拍照,依然无法取到全景。<br>这个由意大利伦佐·皮亚诺和英国的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建筑是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外墙布满五颜六色的管线和钢铁桁架,使整个建筑物像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地,盘踞在周围典雅秀美的古建筑群中,显得突兀而怪异。<br>难怪1969年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后巴黎一片哗然!但包容开放的巴黎人最后还是接受了它和它所代表的现代工业文化,时间的历久也印证了现代艺术的持久魅力。<br><br> 凭国际艺术城的工作证免费进去,经过安检,顺着这透明管状的电梯,一直上到第五层,然后参观现代艺术博物馆陈列,中心的大厅和第五层不定期举行展览会、文学及哲学讨论会和各种演出活动,还有电影放映、戏剧表演等,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见证。<br><br> 其它楼层为开架式图书馆,据说平均每天接待1万人以上,是使用人数居法国第一的免费图书馆。整个文化中心完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如检索、统计出入人次等,快捷而准确。<br>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楼板可上下移动,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br><br> 站在这个建筑的各个楼层,从不同角度看出去是不同的风景,别有一番情趣。 站在这个建筑的各个楼层,从不同角度看出去是不同的风景,别有一番情趣。 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br>大厦内部设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和工业设计中心。它南面小广场的地下有音乐和声学研究所。 <br><br>而里面展出的艺术收藏和大厦的外观都成为现代艺术的精品。所以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室,看到了那些在20世纪西方美术史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现代派大师的原作时,兴奋和激动可想而知,不仅看其细节,也即兴拍了一些作品照片带回来慢慢欣赏。<div>今选出部分与朋友们分享。<br><br></div> <br>一进去首先看到的是法国画家、雕塑家、电影导演费尔南.莱热(Fernand Leger,1881年 ~~ 1955年 )的作品《婚礼》,这是一个对当代立体主义解析的研究作品。<br><br> 费尔南.莱热的这幅作品《阅读》,创作于1924年,他早年从印象派、野兽派转到立体派,创作题材来自工业文明所制造的物件,物件简化大多呈桶状,表现工业时代人物像机械一般的冻结。<br><br> 这幅还是是费尔南.莱热的作品。<br><br> 西班牙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作品《沐浴》1924年创作,运用深邃的蓝色,表现梦幻的水下世界。 这幅还是米罗的作品, 法国当代画家马歇尔.雷斯(1936年2月--)1964年创作的《日本制造——大宫女》,将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年-1867年)的宫女形象变成绿色,他是波普艺术家 。 法国雕塑家、画家和电影导演尼吉.桑珐勒(Niki de Saint Phalle,1930年10月29日-2002年5月21日)作品《新娘》1963年创作,她的作品常常带着暴力和疼痛感,但饱含女性强硬和不退缩的精神。和她幼年曾遭父亲性侵经历有关。 观众在毕加索的作品前听讲解, 毕加索作品,在这里有多幅展出,由于其知名度大,他的风格就不用多说了。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生于莫斯科,逝于塞纳河畔,与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是抽象艺术的先驱。著作有《论艺术的精神》等。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 康定斯基作品 还是康定斯基作品。 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作品,以红黄蓝的直线形体表现动感和韵律。 蒙德里安作品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 博洛克作品《黑白》,这是用滴画法于1948年创作的。 马蒂斯《奢华,平静和快乐》创作于1904年,粉红、蓝、黄色点的运用,使画面充满幸福和欢乐。 索尼娅.德洛内《布里尔舞会》1953年<br>来自乌克兰的画家,用抽象的形与色表达韵律与规则之美。 这张也是索尼娅.德洛内的作品吗? 纽约达达主义核心人物马塞尔.杜尚作品《L.H.O.O.Q》重画蒙拉丽莎,题目在法语中与“她的屁股热乎乎”同音。有人称他是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也有人说他是高雅艺术的嘲讽者。他强调观念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日本艺术家田中敦子《电器服》1956年<br>装置,作品强调对当前做出回应的渴望,吸取霓虹广告表现形式。 来自匈牙利的法国艺术家维克托.瓦萨雷里作品《致乔治蓬皮杜》创作于1976年_就悬装在艺术中心一楼,属于可变艺术。 这张以后的作品没记住作者的名字,欢迎博友们补充。 库普卡的作品,欣赏这张画的色块渐变。 好像是仿生放大。 率性而为 自画像 <p class="ql-block">作者:莫里斯·勒梅特(Maurice Lemaîtr1926--2018)</p> <br><br> 记得吴冠中先生多次感叹美盲比文盲更可怕,多次呼吁美育的缺失,在巴黎的多家博物馆,总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感受从娃娃抓起在这里已经成为惯例,因为所有几乎博物馆对学生免费。 各种材质和视觉肌理的应用。<br>这个艺术中心的现代艺术展示,几乎囊括了西方20世纪视觉艺术的所有流派,其多元化的表现让人流连忘返,虽然还有一些作品我也看不懂,如在很大一面墙上的非常难看的涂鸦文字,也被收藏展示,虽然没有美感,但毕竟是现代艺术史中的一部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使我对法国巴黎这个艺术之都感受深刻。 后面的背景是用报纸直接拼贴的。 蓬皮杜文化中心门前的空场地呈坡形,可容纳自发性的娱乐活动及露天表演。这使得传统的街头艺术得以恢复,成为卖艺者自由活动的“天堂”。这是离开前在广场拍到的这位艺术家的表演。 博物馆的对面和周围是一些经营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其商品和橱窗陈列也极具现代感。 现在,蓬皮杜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中心,而且成为巴黎的一大名胜,据说它的参观人数已远远超过了艾菲尔铁塔,居法国首位。 由于早上来时带了一些水和煎饼,看累了补充一点营养,就这样,一直在里面看了5、6个小时才出来。就这只看了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看它一整天。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