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了一部日本作者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合著的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不长,二百来页。是一位长者与年青人的对话录。语言相对浅显明了,把哲学心理学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案例来解释。对我是一种启发,让我思考了不少。涉及的内容很广,主要是应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心理学理论来分析问题。读完觉得书中的几条主要原则都应该写点感受。但确实涵盖面太广了,只好选二点稍微写一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关于创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的经历或多或少都有过不愉快的事情。有的经历太悲催深刻,让我们把其称为心理的创伤。尤其是孩子童年的创伤,有人说需要一生的时间来医治。但这部书的观点是比较不一样的。它否认创伤的存在。认为过去的经历(包括灾难性的经历)不能说明什么,更不能决定未来。对于过去的经历要看我们怎么解释,怎么赋予它某种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没有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创伤肯定是存在的。对人们的影响也会是长久的事情。但对于如何应对创伤的态度,我以为阿德勒的观点是正确积极的。如果一直在那里舔伤口,一直在那里抱怨,确实没有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让它过去吧。关键在于今后。人生的态度不应老是停留在医治童年的创伤上,而是集中精力去探索前面的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一个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对于他目前的问题,一种方法是查询他童年的创伤来医治现在的问题,为“原因”论。另一种心理分析的方案是剖析他目前问题的意图,他心底的目的是什么?为“目的”论,由此去医治他的病症。书中提到多次那种在家躺平啃老的年轻人。用‘原因“论来分析,认为儿时父母管得太严,或者是溺爱过度,如今就在家啃老。但阿德勒的观点不去追究过去,而是分析他目前这样做的动机目的是什么。或许是他这样待在家,可以获得更多父母的关注,逃避社会生活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看过一个案例,一个女孩为了躲避出去工作的压力,居然假装瘫痪在家。让母亲与家人养着她。这样居然可以装了十几年。心理分析的“原因”论与“目的”论,各有道理,但我以为“目的”论更积极更正面。尤其当病人自己愿意改的话,“目的“论的方法帮助他正视自己的问题,从而跨出改变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际关系的课题分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际关系其实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把握准确恰当的。书中的一个讨论尤其让我感到有帮助的就是课题分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冬天里的刺猬群来解释最容易明白。太近了彼此会刺伤,太远了又不够温暖。如何判断那个恰当的距离,就是一个智慧的考验。这里课题分离指的就是分清自己的课题还是他人的课题。不去干涉他人的事情,界限清晰,彼此相处就会和谐融洽一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关系。一些儿女成年后逃离家庭,说到的理由多是父母的过分强势与干涉。上什么样的大学,选什么专业,交什么样的朋友,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不少父母都是用“为你好”的借口,粗暴地替儿女做了选择。结果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命运被父母主宰了,心底里有一种怨恨。这些年看到一些孩子离家后,与父母基本不来往的多是这样的类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从儿子出生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尤其孩子懂事之后,我更是小心翼翼,尽量不要使用父母的权威。尊重他的意愿,都是用与朋友相处的方式。记得孩子在初中时,他说一个朋友考试考砸了,不敢把考卷带回家,生怕父母知道后会挨训。而我儿子还得意地说,我妈看到这个“C”,最多叹口气。想想我是尽力了,营造一个让孩子没有压力,自由自在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孩子考大学,他要去一个基本华裔孩子都不会选择的学校,虽然我心底非常不愿意,但想到这是他自己的生活,应该由他本人决定。最后还是支持了。一直为他的前途捏一把汗,但除了心底里的祷告,我什么也没有做。孩子大了,要走哪条路?应该由他自己选。如今过去十多年了,我基本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他自己选的路,努力的程度高于我的期望,看来他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儿女一场,是彼此成就的。我感激这个孩子来到我们家,给我们做父母的一个机会。看着他长大成人,他的成就,他的挫折,我们都跟着一起上上下下。对于发生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分清到底是他的课题,还是我们的课题?尽量避免干涉他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知道一个同学,已经快七十岁了。还在航海公司出海干辛苦活,说是因为儿子买房缺钱。他的儿子大概35岁上下了吧。儿子要买房是他的事情,老爸这么拼命干,有些说不过去。父母心疼孩子,努力帮忙,可以理解。但因此造成孩子自己不努力,啃父母的钱,不是适得其反了吗?唉, 我有时真觉得中国式父母实在是付出太多了,没有分清界限,把别人的课题搅到自己身上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部书有很多有益的概念,会让读者思考。比直接读心理学著作要简单,主要精髓也包括进来了。在教育,育儿等方面的心理应用有参考价值。值得一读。</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