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过邻居节

花路丝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听说西方有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等,如今第一次听说邻居节。这个节日的名称听起来好温馨啊!</p><p class="ql-block">据说,邻居节起源于法国,1999年,法国巴黎17区首办邻居节,发起者的初衷是,鼓励大家走出家门,在海聊中建立信任和友谊,这个创意,很快就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迅速普及到全法国以及欧洲,被称为“欧洲邻居日”。现在连美洲,澳洲,西亚也积极参与,因为这个节日彰显了人类的文明与和谐。</p><p class="ql-block">法国政府在2000年把5月的最后一个周二,定为该国的邻居节。到了2003年其已成为国际性的庆典活动。</p><p class="ql-block">该活动以促进邻里和谐,推动邻居间的了解、联系和互动,倡导互帮互助为宗旨,减少城市的孤独与封闭,在邻居间营造融洽和谐的生活气氛。</p><p class="ql-block">到了这一天,各城市各社区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小区草坪上,亦歌亦舞,亦吃亦喝,开启了邻居间的狂欢……</p><p class="ql-block"> 2014年5月23日</p> <p class="ql-block">我们居住在日内瓦湖边(法国人称为莱蒙湖),这小区曾是一个庄园主的庄园,F1方程式赛车世界冠军舒马赫也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小区管理很好,每一栋楼有一个门房,也就是小区的管理者,门房很负责任,整日忙碌,不是修剪草坪,就是清理楼道地毯,或者油漆大门,楼梯……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不在家,都可以把钥匙放到门房那里,他会无偿帮你管理家中的一切。</p><p class="ql-block">我们楼的门房是葡萄牙裔(葡萄牙裔是瑞士最大的外裔族群)。</p> <p class="ql-block">临近邻居节,市政府会向各社区拨款,用来做邻居节的活动经费,门房用这钱买来红酒,水果,食品餐具等。大家也各自大显身手,做出拿手美食,上班族没有时间自己做,就买来现成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门房做了一只葡萄牙风味的烤火鸡!</p> <p class="ql-block">早晨,看到门房在院子里的草坪上忙着布置,才知道今天是邻居节。旅途的意义是寻找,生活的意义是感知。难得赶上走入瑞士社会的机会,我是一定要参与并感受瑞士人的生活点滴。</p><p class="ql-block">拿什么呢?只有饺子是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食物,于是用最快的速度,和面,调馅(麻烦的是家里没有肉馅,现剁肉),包,煮……待我一番神操作,端着两盘羊肉馅饺子下楼,活动已经进行一半。喝酒用餐这项已经快结束了,看到我的中国饺子,他们还是很感兴趣的(也许是出于礼貌和绅士),都过来品尝……</p> <p class="ql-block">瑞士人的饮食很单调,甜食居多,哪像我们四大菜系,满汉全席……</p> <p class="ql-block">瑞士人不喝白酒,啤酒喝得也很少,(即使喝啤酒,也像喝红酒那样,一小口一小口地品),他们更钟情于红酒。</p> <p class="ql-block">美食用过后,就开始神聊,整个活动吃这项不重要,重要的是各种聊,三五人,一群人……男士侃侃而谈,女士低声私语,孩子们欢笑嬉戏,好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因为语言不通,我与他们的交流只局限于握手,点头,微笑……</p><p class="ql-block">唉,不懂外语尴尬又别扭!</p> <p class="ql-block">这位老人家最少有七十多岁,但是腰板直,精神矍铄。她用手指指着自己说了几句,我听不懂,但是听懂了英格利式一词,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是“你如果不会法语我会说英语”(日内瓦属于法语区),我连忙摆摆手“英格利式,no!”</p><p class="ql-block">真是又尴尬又惭愧?</p> <p class="ql-block">参与者年纪大的居多,年轻人要上班工作。有的社区如果年轻人多,会在晚上下班后举行活动。</p> <p class="ql-block">长街短巷,市井烟火,人们在这里获得温暖……</p> <p class="ql-block">无论哪里,都是孩子们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瑞士人很夸张,只要阴天或下点下雨,就穿上棉服,围上围巾……不至于吧!</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各家拿来的食物一股脑儿都丢进垃圾袋,在瑞士没有折箩打包一说。</p><p class="ql-block">有钱就豪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