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湖南省博物院-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湖南博物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地志性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湖南,地处中南腹地,北饮淼淼洞庭之水,三面雄山峻岭相拥,湘资沅澧四水润泽,气候温和,土腴物丰,自唐号为“芙蓉国”。</p> <p class="ql-block">自50万年以来,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以包容开放之胸襟,融合历代移民,演绎成今天的“湖南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战国-宋代文化堆积层</p> <p class="ql-block">宋-“道州江华县巡检朱记”铜印-江华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藏</p> <p class="ql-block">194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铜印</p> <p class="ql-block">陶面具-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时期,約前3300一前2600)·1986年澧县宋家台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战国·铜钱</p> <p class="ql-block">战国-虎钮錞于</p> <p class="ql-block">战国-錞于</p> <p class="ql-block">春秋·铜鼎</p> <p class="ql-block">商代早期已有中原人越过长江,到达石门皂市。晚期,殷人的一些支系和氏族因战乱离开湖北盘龙城,进入湘水、资水中下游。殷人带来了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开启了湖南的青铜文明。</p> <p class="ql-block">“父乙”夔龙涡纹簋-1956年石门出土</p> <p class="ql-block">楚人治湘:随着楚国势力的不断强大,在湖南的治理范围从春秋早期的洞庭湖南岸,到晚期扩大到湘中、湘南地区。楚人与原住民相互融合,并逐步孕育出独特的湖南区域文化。</p> <p class="ql-block">北人南迁:秦汉以来,每逢中原动荡都导致北方居民大量南迁,两晋之交、唐末、北宋末年,是北人南迁的三个重要时段,湖南是其重要留经地。北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促进了湖南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唐-邓俊墓志1978年益阳林山庙出土·益阳市博物馆藏(据墓志可知,墓主邓俊祖籍南阳,祖上潭州为官,后留居太沙。邓俊曾为岳州长史,死后葬于益阳,是北方人为官湖南井定居的典型代表。墓葬形制为北方流行的“刀”形。这种墓形中晚唐后在湖南大量出现,证明北方移民数量之多。)</p> <p class="ql-block">朝廷对“蛮夷”的管理-六朝时朝廷对少数民族采取相对自治的管理模式,通过册封蛮夷首领为王、侯、君等不同官爵,赐予驼、蛇等纽官印,管理所率族群。“率善”意为率部归顺。族群大者,族名放在“率善”之前;小者置于“率善”之后。此类印章反映了当时湖南“蛮夷”族属众多,多已纳入朝廷管辖。</p> <p class="ql-block">挑花方巾-挑花是土家族重要工艺之一,图案多反映其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等,体现了对生命和性灵的追崇。</p> <p class="ql-block">苗族奉炎黄、尧舜时期的“九黎”三苗”为始组,在其迁徙过程中有一支苗族先民治沅江进入滑西地区。</p> <p class="ql-block">稻之源:距今2万至1万年左右,寒冷的冰河时代过渡到温暖的全新世,原始农业出现,湖南地区率先种植水稻、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并由小型聚落逐渐发展到城池。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稻作农业,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发展高度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陶壶-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澧县八十挡遗址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西汉“万石仓”滑石色-1974年长沙向弥岭出土·粮仓模型,可以拆卸,仓顶有凸起的瓦棱,仓门可关闭,一侧门框上刻有“萬石倉”三字。古人储谷用房日仓,储米日廪。</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厕猪圈-1973年常德西郊出土</p> <p class="ql-block">生活的足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物产形成了湖南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并不断融入外来人群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各历史时期考古资料和传世实物组成的一个个生活画面,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又是湖南不同时期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衬托出稻作农业造就的勤劳精于与互助协作的人文精神,凝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p> <p class="ql-block">印纹陶斝</p> <p class="ql-block">商周-涡纹铜鼎·1996年望城高砂脊出土。商兽面纹铜鼎·1996年望城高砂脊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西周-兽面纹方座铜簋·1979年株洲南阳桥出土·株洲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四羊方尊出土后,历经磨难,抗战期间被炸为碎片,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两次修复后,先入藏湖南省博物馆(现为湖南博物院),后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据说,四羊方尊出土时带盖,当时器盖已经破碎,在以后的流转中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商-兽面纹铜爵·湘乡出土</p> <p class="ql-block">西周-夔龙蕉叶纹铜罍·湘阴出土</p> <p class="ql-block">商-兽面纹铜卣</p> <p class="ql-block">商-兽面纹铜壶·20世纪50年代石门出土(盛酒器。商代壶造型有瓠形、圆腹、扁腹等,西周出现方壶。)</p> <p class="ql-block">商-铜鹗卣·1966年长沙东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人面铜方鼎-商、西周青锦器多以兽面为主体纹饰,而此鼎以人面为饰,结合人面两侧的角、爪,其形象被认为是传说中“有首无身”、贪吃的饕餮类怪神;腹内有“大禾”铭文,實農祈精谷物丰收。这种纹饰在全国商周青铜鼎中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这是湖南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豕形铜尊:</p><p class="ql-block">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p> <p class="ql-block">罍(leǐ)是大型盛酒器,使用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省博的镇馆之宝之一的皿方罍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方形罍,皿方罍纹饰繁复精细,具有神奇诡秘的气息,属于典型的商朝青铜器风格。是商代青铜器中的杰作,极为珍贵,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铸造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春秋-双环龙耳铜浴缶</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木雕镇墓兽。</p> <p class="ql-block">战国-双虎鼓座</p> <p class="ql-block">东汉-陶楼1903年常德东江出土</p> <p class="ql-block">西汉-“刺庙”牛型铜灯·1953年长沙桂花园出土</p> <p class="ql-block">东汉-绿釉博山炉·1956年长沙电影学校出土</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虎座凤鸟漆木制鼓</p> <p class="ql-block">长沙金盆岭晋墓:此墓为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砖上印有西晋“永宁二年五月十日作”的篆字。墓内金属器皿被盗一空,仅存湘阴窑烧造的青瓷,包括各式俑,牛车、羊圈、谷仓等模型器,盘、槅等生活用具。众多骑马俑反映两晋时中原衣冠南徙带入的骑马习俗。一些俑眉间有白毫相,说明佛教已传入湖南地区。</p> <p class="ql-block">砖座舞蹈人物青铜俑-湖南津市孽龙岗出土。砖座舞蹈人物青铜俑,青铜铸造的舞蹈人物形象南朝时少见,是研究中国舞蹈史和南朝时期歌舞形式,衣服装束等方面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青瓷鞍马、青瓷侍女俑</p> <p class="ql-block">青瓷骆驼</p> <p class="ql-block">青瓷镇墓俑</p> <p class="ql-block">唐-牵驼胡人俑·1958年长沙赤峰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唐-贴花玻璃杯·常德市三湘酒厂出土</p> <p class="ql-block">清朝-戏剧人物瓶</p> <p class="ql-block">唐-镶嵌玻璃瓶</p> <p class="ql-block">唐-武士胡人俑·1956年长沙黄土岭出土</p> <p class="ql-block">隋-浮雕老人陶砖·1904年长沙出土</p> <p class="ql-block">唐-持杖蒿里俑·1958年长沙赤峰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湘魂:千百年来原住民的血性,历代移民的开拓精神,稻作农耕的协作互助,共同演绎出湖南人的性格特征,经屈贾忧乐文化的洗礼、书院的传承沉淀,孕育了湖南近现代人才井喷的人文奇观。尤其近代以来的历次变革,多由湘人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彰显出以天下为己任、为苍生谋福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p> <p class="ql-block">几千年来,爱国忧民思想的濡化,中原文化的浸染,书院教育的传承,近代思潮的激荡,造就了湖南人个性张扬、敢为人先、忠信担当、九死无悔的家国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