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大同篇之三~古城里面故事多(三)

川江水

<p class="ql-block">游览大同古城必然要去参观城里的寺庙,那么这一美篇就先说说古城里的“庙宇”。不过在这里介绍的庙宇,可不是僧侣们的讲经念佛之地。而是“文庙”、“武庙”和“帝君庙”。也就是“孔子庙”、“关帝庙”和“文昌帝君庙”。这张图是文庙布局图。</p> <p class="ql-block">大同文庙就处于古城内东南一隅的“云路街”上,云路街也号称是“古城第一街”,它的对面就是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云路街在古代是金榜题名的学子去文庙朝拜孔子的必经之路。取“平步青云”之意。</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已成为了商业街,但看起来生意并不兴隆。</p> <p class="ql-block">云路街南北路口各有一座牌坊,上书“云路坊”和“大成坊”。云路街直通文庙的棂(櫺)星门。在棂星门东西横街上也有两座牌坊,左为“礼门坊”,右为“义路坊”,两坊横额上分别刻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金色大字,以示对孔子的赞颂。</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文庙的正门。棂星为天上文曲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代天施教,传播学问。</p> <p class="ql-block">进入棂星门就可以看到文庙的仪门颇有仪式感。有人说高中的状元郎是走仪门的中门,榜眼和探花走仪门的两侧之门。</p> <p class="ql-block">过了仪门就是各地文庙都有的“泮池”,泮池是官学的标态,形状为半圆,不盈不亏,有孔子提倡学无止境的含义。泮池又被称为“学海”,正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站在泮池的桥上你才能感受到学子们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所谓“大成”,是因当年宋徽宗尊评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成门就来到了“大成殿”。大成殿门额上,有清光绪皇帝御书的“斯文在兹”的黄金雕龙匾。</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内“孔圣人”高坐于“圣集大成”的匾额之下。两侧是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十二贤人塑像。堂中还陈设着古乐编钟。</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的门户上雕刻的花鸟兰竹也是那么的精细考究。</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围栏上的小狮子形态粗犷,神态各异,虽算不上什么艺术精品,但是这样直白极简的雕刻手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后的杨絮就如同堆积的雪花,仿佛在叙说着历史的沉絮。</p> <p class="ql-block">文庙中的“尊经楼”是庙中最大最高的建筑。楼阁高挂“博学审问”的匾额”,配以“古今学问在审问审问方成学问,天下常道非可道可道师法常道”的楹联。二楼则悬挂着“千言道经贯古今,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楹联,点出了中华文化的高深玄妙。在这里我们来讲一讲大同文庙的来龙去脉吧。实际上我听到和看到的应该是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按导游图上的说明和庙中导游介绍,文庙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69年)由原云中驿改建为大同学府,后来在宣德、正统年间都有续建,嘉靖十二年(1533年)在兵火中造破坏,1537年重新修葺,万历、天启年间又有增建,总之经历200余年建了毁,毁了建,最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2008年再一次对文庙进行了修复,成为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另一种说法是经专家考证大同文庙竟然是中国第一座文庙,开了全国及世界各地文庙之先河。说是它的前身是北魏太和十三年七月廿五日(489年)孝文帝召立孔子庙于当时的京师,即平城(今大同市),同时把其奉为国庙,由皇帝亲自祭祀。这一举措承接两汉崇儒尊孔的传统,标志着北魏时期对儒学的重视和教育的发展。当时的文庙就在现在的代王府。此后到了明朝,才有了将云中驿改为大同学府,进而演化成文庙的过程。所以有人说,山西的孔庙建立比山东的孔庙还要早,就是大同人太低调了。</p><p class="ql-block">尊经阁前的孔子塑像高三米多,孔子形象眉目传神,双手交叉于胸前,一派学养高深而又谦恭的哲人尊容。</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内,有一组孔子问道老子的青铜塑像。老子仙风道骨,孔子谦卑有礼,两位智者先哲谈经论道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璀璨星空。</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已不让登临二楼了,但环绕一楼大厅的壁画展示了孔子一生的重要事迹,也可细细的鉴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大同文庙是大同市政府于2008年启动保护修复工程,历时近两年,于2010年11月竣工,很多建筑是依据史籍原样复建的,除了前面介绍的一些建筑外,还有东西配殿、东西廊庑、碑廊等建筑,占地面积共有4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站在文庙最后建筑的围栏,看到它的南面紧挨着的“帝君庙”,本来穿过文庙的后门(北门),就到了帝君庙,可是现在这个门不开,还是让我们绕路过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大同是佛教文化兴盛之地,但也少不了道教文化,帝君庙就是这样一个场所。帝君庙供奉的就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对于他如何成为了文昌帝君还有很多传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他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为掌管功名禄位的神仙,也有说他就是文曲星,是中国历代科考仕子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帝君庙最早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由时任大同巡抚贾应允组织修建的。大同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2月24日将其列入市级重点保护单位。据传在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八月初一官府和文人学士都要在帝君庙内吟诗作文,因为这两个日子分别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日和修成正果之日。</p> <p class="ql-block">2010市政府结合古都保护开发,对帝君庙进行了全面的整修。2011年10月6日修复的帝君庙举行了修复重光揭匾仪式,之后开门迎客。大门两边还挂着“大同市道教协会”和“大同市道教协会书画院”的门牌。帝君庙同属于大同文庙建筑群,区别在于:文庙是当地最高学府,普通老百姓是不能进入的;而帝君庙则是老百姓可以祈福敬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帝君庙大门两侧的麒麟浮雕,代表着祥瑞和尊贵。</p> <p class="ql-block">大门两侧还有两组门神组画,一是神荼(“荼”在这里念“书”)、郁垒(“垒”在这里念“律”);另一是秦琼和尉迟恭。秦琼、尉迟恭作为门神,很多人想必都知道怎么回事。可是神荼、郁垒作为老资历的门神,可能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神荼、郁垒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他们被描述为两兄弟,生活在度朔山上,具有治鬼的能力。据传,他们常在度朔山上的桃树下检查百鬼,凡发现有祸害人类的就将其用苇索捆住喂虎。汉代时他们的形象被画在门上,用以驱鬼辟邪,可以说是最早封为门神的。</p> <p class="ql-block">帝君庙大门内还有两组门神组画。一组是马灵耀(不知为什么在这里写得是“马魁”两个字,其中“魁”字也看不清楚)和赵公明;马灵耀是福建福清县人,还算是我的福建老乡。他的故事太多,不过这次我才知道,他就是“三只眼”的马王爷。他生于唐光华二年(899年)九月廿八日,卒于后梁贞明元年(916年)十月初四,年仅十八岁,去世后修成正果,玉帝加封其为“光华大帝”。他属于道教护法四圣之一,在他的诞辰日,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每年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俗称“光华诞”。</p><p class="ql-block">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他初为恶神,明以后被道教奉为武财神,信仰者普及民间。据说赵公明是终南山人,秦时避乱于山中,精修至道,功成之日,钦奉玉帝之旨,为神霄副帅,其神通广大,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祛疟,保病禳灾,聚讼冤狱。还能公平裁断,买卖求财,能使之宜利和合,祈之无不灵验。民间说,赵公明手下掌管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因而他也成为财神。</p> <p class="ql-block">另一组是温琼和岳飞。温琼又被民间称为温元帅。他生活在唐朝时期,据说他身长九尺威猛无比,当年他跟随郭子仪担任先锋征战四方,屡显神通,战功赫赫。为此,郭子仪容他不下,想除掉他,他便逃到了泰山下屠牛卖酒,后来遇到道士点化上山修行,死后得道成仙,为东岳大帝部将,位居东岳十太保之一,人称他为“温太保”。玉帝特殊恩遇封其为“亢金大帅”,赐予“无拘霄汉”金牌一面,使他能自由出入天庭,统领东岳总兵巡查天下,为“泰山神”。他即是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又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九天将之一。有人说他身兼数职实在太累,但是他在民间的影响也最大,正所谓能者多劳吧。道教的镇守道门的四大元帅是:马、赵、温、关(关羽)。那这里怎么又出了一个岳飞呢?好像有两种说法:一是说镇守道门的就是马、赵、温、岳。因为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后来被奸臣所害,民间因敬仰其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精忠报国的英雄业绩,又同情他英年早逝立庙祭祀,后来就成为了道教护法四帅之一了;二是说岳飞是关羽转世,所以同关武圣人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是帝君庙东西偏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帝君庙的主殿。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文昌帝君的地位紧随三清四御五老三官之后,身份很高。在道教传说中有五个掌管学业和功名的帝君,即:文昌帝君、魁星星君、纯阳帝君(即吕洞宾)、文衡帝君(即关羽)、朱衣神君。</p><p class="ql-block">链接:朱衣神君源于大文豪欧阳修。相传在宋代欧阳修在批阅科举文章时,总感到有一位身穿红衣的人在他身后,凡红衣人点头的文章,仔细一看都是优秀的作品。这样的事情总有发生,欧阳修便写下了,“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主殿内文昌帝君端坐中央,身旁是两个弟子,一名天聋、一名地哑。天聋神君代表着“耳不闻”,也就是说不窃听与考试有关的内容;那地哑神君就代表着“口不言”,意思是绝不会泄露考题。两位神君不闻不言代表着考官们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p><p class="ql-block">还有说文昌帝君掌管科举,关系学子的富贵贫贱。天聋地哑神君一个掌管文人录运簿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其中深意是: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以免天机泄漏。</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的彩绘壁画讲述了很多公正孝廉的故事。图案非常精美,堪称艺术佳作。可惜的是大殿正在维修,二层楼阁是上不去了,据说上面供奉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等神像。</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关帝庙”吧。据大同清代志书记载,当时城内关帝庙多达16处。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则是位于大同市鼓楼东街的这座关帝庙(它就在帝君庙的北边)。该庙创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用于专祀俗关羽。大同人称其为“大庙”。也被称为“关庙之祖”和“武庙之冠”。</p> <p class="ql-block">这是关帝庙,它坐北朝南,山门前的广场非常宽阔,实际上它是一个露天剧场。</p> <p class="ql-block">庙前广场南端有一戏台。戏台上有一面清代檐额“演真楼”。这座庄重典雅的戏台,彰显着典型的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每逢关羽的生辰和庙会,这里都要开展盛大的祭奠活动并上演一些地方戏剧,好不热闹!现在好像一些新人的婚礼也会在此举行,场面非常浩大。</p> <p class="ql-block">平日里关帝庙的山门是不能进入的,只能从侧门进出。</p> <p class="ql-block">绕进山门内,看到两侧各有一尊马童牵着骏马的塑像。这两匹马是传说中关羽生前,前后乘坐的两匹坐骑。山门西侧那匹紫红骏马,就是有名的“赤兔马”。关羽就是骑着它“诛颜良、斩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害后,孙权将此马奖励擒住关羽的战将马忠,最后赤兔马绝食而亡。在这个雕塑后面的壁画为“玉泉山关公显圣”。山门东侧的黄骠马是在赤兔马之前关羽的坐骑,关羽骑着它,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也演绎出了叱咤风云的故事,在这个雕塑后面的壁画为“虎牢关三英战吕布”。</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的钟鼓楼,可不像一般的钟鼓楼匾额上写得“晨钟“、“暮鼓”,而是题的“春风”、“时雨”,这都是明末清初“神笔”王铎的字迹。何谓春风、时雨,这可是有出处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春天的风、及时的雨,引申为恩泽、教诲。三国时曹植在《上责躬应诏诗表》中写到:“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幼学琼林•师生》:“弟子称师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这里意喻关羽在忠、义、仁、勇、信方面的教化功能。</p> <p class="ql-block">“崇圣殿”是关帝庙中的“过殿”,该殿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殿,门楣高悬“气贯长虹”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塑有高大勇猛的关公跃然马上的铜像。铜像高3.3米,重两吨,展现出蜀中五虎大奖之首~关云长威武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殿内壁画为“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崇圣殿后边就是“武圣殿”,也就是关帝庙的“主殿”,也称为关帝庙的“大殿”。武圣殿高悬着“大义参天”的匾额,楹柱对联写道,“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三教尽归化,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九流皆尊崇。”</p> <p class="ql-block">大同市关帝庙武圣殿是大同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元代建筑。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殿前陈设的钟鼓。</p> <p class="ql-block">大殿修旧如旧,更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顶棚上团龙图案虽已斑驳杂乱,但仍能辨认出往日的灿烂。</p> <p class="ql-block">武圣殿,关二爷端坐在大厅正中央的,“忠义仁勇信”,“信”字居中。</p> <p class="ql-block">武圣殿三座神龛,除关羽供奉居中外,另两座神龛内,左为关平、右为周仓的塑像,人物塑造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殿两侧兵器架上摆放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兵器”。</p> <p class="ql-block">武圣殿两侧的配殿为东西名将祠。</p> <p class="ql-block">东名将祠殿内供奉着张飞、赵云;西名将祠殿内供奉着马超、黄忠。这四位虎将的塑像神彩奕奕,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武圣殿后三进院还有一座“春秋楼”。</p> <p class="ql-block">“道贯古今”的匾额高挂在春秋楼的门上。</p> <p class="ql-block">殿内关公秉烛夜读《春秋》的塑像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的配殿是“财神殿”和“奶奶殿”。刚开始我想在关帝庙内怎么会有财神殿和奶奶殿呢?后来我才弄明白其中就理。春秋楼左面的东厢,东在八卦中为震,卦象为长男。这里指向的是“财神”,为此财神殿在东,而关羽在民间又被称为“武财神”,所以这里供奉的还是关羽。春秋楼的右面是西厢,西在八卦中为兑,卦象为少女,这里指向的是雁北一带信奉的“曹奶奶”,曹奶奶是女身,所以奶奶殿在西。我想这样的布置无非是想证明关羽是个很接地气的神。</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还有一个西跨院,这是西跨院中结义园,现在还可依稀看到园中的桃花,不禁不使人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结义堂”自然就是这里不可或缺的殿堂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结义堂中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的塑像,就仿佛听到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唱到的:“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说到关羽,就要说到刘关张,说到刘关张,就要说到“三顾茅庐”的诸葛孔明,所以这里也少不了有一座“武侯祠”。</p><p class="ql-block">链接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去世后被追谥为“忠武候”。</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内诸葛亮的塑像,显得是那样的气定神闲。</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院子里有一个貌似小舟的上面摆放的一些“稻草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描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了西跨院的“邀月亭”,亭中有这两尊关公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塑像,不过怎么看,都会给人留下关公老矣的印像。英雄一世,也免不了留下“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怆。</p> <p class="ql-block">一座关帝庙,一部春秋史。不知有多少人对古代圣贤发出过:“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叹!</p><p class="ql-block">提示,下一篇该去看看大同市佛寺了,下篇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