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头痛,原来是脑膜转移在作怪,口服靶向药助力患者恢复

魏朋华

<p class="ql-block">  李阿姨近1月来出现头痛,听力下降,在多处治疗后症状可以暂时缓解,但是总体渐趋严重,对外界声音无反应,精神萎靡,不能行走,稍活动即出现恶心,呕吐。</p> <p class="ql-block">  近日,来我院后进一步完善磁共振示:双侧额顶颞叶脑沟及软脑膜多发T2-flair条状强化信号,DWI稍高信号。胸部CT示:右肺上叶异常密度并双肺见多发结节,肺癌并双肺转移可能性大。肺穿刺病理显示为腺,患者最终确诊为肺癌并脑膜转移。她的头痛,听力下降,恶心都是因为脑膜转移引起来的。随后转入我肿瘤血液科,入科后及时做了一次化疗加抗血管的泛靶向药贝伐珠单抗,非常幸运的是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存在EGFR L858R突变,立即开始口服靶向药物,病情逐渐好转。出院时坐着轮椅回家的,在家服药两周后在家人帮扶后可以行走;服药一月后行动自如;服药两月后听力也恢复了。</p> <p class="ql-block">患者症状的恢复得益于靶向药。说到靶向药,大家肯定有很多疑惑:什么是靶向药?它是输液吗?还是直接注射到肿瘤?它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吗?</p> <p class="ql-block">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来一一解答。</p> <p class="ql-block">  1.靶向治疗,又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根据已知的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分子和基因,设计出针对这些特定分子和基因靶点的药物,通过药物干扰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所需要的分子,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p> <p class="ql-block">2.根据靶向部位的不同,可以将肿瘤靶向治疗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肿瘤细胞靶向治疗 (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或受体作为靶点,在肿瘤形成的必经或主要通路上打掉它,精准性较高)。另一类是肿瘤血管靶向治疗(是靶向肿瘤区域新生的毛细血管。效果也就比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差一些)。</p> <p class="ql-block">3.根据药物分子性质分为二大类:大分子靶向药,又称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俗称“替尼”。一般来说,大克隆抗体类药物需要静脉输注,替尼类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口服给药。就像我们这例患者,她最初使用的贝伐珠单抗属于大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是静脉点滴的;后来口服的靶向EGFR突变的奥希替尼就属于小分子靶向药。</p> <p class="ql-block">4.特定靶点靶向药物针对肿瘤特定基因突变所表达的特定蛋白质从而控制肿瘤的生长。所以我们需要等待基因检测才能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p> <p class="ql-block">5.泛靶点靶向药物针对的是某些肿瘤中广泛表达的相关蛋白质,两者结合后有一定的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如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大分子的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小分子的仑伐替尼,舒尼替尼等等)及多靶点的多激酶抑制剂。泛靶点靶向药物使用前可不做基因检测。</p> <p class="ql-block">6.与常规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相比,靶向治疗的毒副作用显著降低,常见的有皮疹、手脚皲裂、高血压、腹泻、过敏、心脏毒性等。但有的也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等。因此应用靶向药物的患者建议每月在门诊进行随诊。一旦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时和经治医师联系,绝大多数经相应治疗都会好转或减轻,少数患者需要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p> <p class="ql-block">如果您还想了解的更多,可以与我们联系。肿瘤血液科门诊地点:门诊楼二楼。门诊时间:周二,周六 魏朋华19963589557,周四赵广芬153 3993 9736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