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帖是书法学习的重要环节,就像读书一样,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领会,它是随着实践和认知的不断提升而逐步深入。</p><p class="ql-block"> 读帖读什么?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p><p class="ql-block"> 董氏认为读帖如给人相面,不可只看其表,而应由表及里,深入其内。</p><p class="ql-block"> 余以为读帖应以其文学性、书法性作为着力点,进行慢读、细读、深读、精读。</p> <p class="ql-block"> 所谓文学性,朱熹《读书之要》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读帖就是读书,要熟读,要识其字、辨其义。碑帖是特殊的书,是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文言文,大量繁体字和通假字的出现等,都给学术者带来了识读的困难。想要进入熟读的状态,便须不急不躁,循序渐进为是。如此一来,读帖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练习书法,更是一种文化学习。碑帖内容读熟了,在此基础上再去查阅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与碑帖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代特色、创作渊源等资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文学意义也就有所了解,便可深入帖中与古人隔着时空对话,与作者同悲喜心连心。如王羲之《姨母帖》,读到“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句子,让人为之动容,同感悲哀;《兰亭序》中作者“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文章也随其时喜时悲的感情变化而尽显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读贴的文学性有助于人帖合一,增强对本帖内容的理解记忆,学古人之精神,为自己书法临习中蕴含“他神”而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所谓书法性,就是书法本体语言——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主要从笔法、字法上去理解认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笔画、写法等。也就是先有个感性认识,如同看见一个人,最先看到他的高矮胖瘦一样。有了感性认识再去临摹,在临摹实践中发现不足,再去读帖研究,之后再去临摹,如此反复进行,“读”与“写”相互推动,不断深入,由此渐进书法的本体语言。王友谊先生在《临帖三境界》一文中说:“临摹可分为三个阶段,概括为‘务求形似’‘行神兼顾’‘得意忘形’三种境界。”与学书者而言,临帖第一步是要形似,唯有“一点一画必求肖合,一字一行务追酷似”,这样才能学到先贤的法度,使自己的书写习惯纳入正确的轨道。那么,在读帖中就要读其笔法,获取经典范本的结构、用笔等基本技法,进而逐渐形成审美自觉。因为笔法是书法技巧的核心,弄懂了笔法再去临写,或是边读边临边运用,唯有此,方能心有拟效之方、手明挥运之理,其作品自有某帖的法度可观,也就入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