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

晴空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带娃出行的第四天,行程很轻松,上午被拉去购物,中饭后乘车前往九江,去游览鄱阳湖和石钟山。早在地理课本上知道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课文《石钟山记》讲了无数遍,今天终于可以亲临,还是很向往。经过三四小时的路程,到达鄱阳湖边己经四点多了,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站在湖边,鄱阳湖四面环山,雨季刚过,水位上涨,水量充沛,水波荡漾,无边无际,水天相连,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鄱阳湖大桥</p> <p class="ql-block">  鄱阳湖之大,谓之浩瀚丝毫不为过。面积4125平方公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葫芦”,系挂在长江的腰上。鄱阳湖很大,大到上千个西湖都拼不完整她的版图,大到全世界的候鸟都喝不干她的乳汁,大到岸边的人们都可以认为对面就是天涯尽头。</p><p class="ql-block"> 鄱阳湖最有名的历史当属鄱阳湖大战。这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前后历时37天,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与舰船之多,战斗程度之激烈,在中国古代水战史上都是空前的。这场战争,为朱元璋统一江南,涤平敌手,进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p><p class="ql-block"> 鄱阳湖还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故事,鄱阳湖老爷庙附近的水域,是一片离奇神秘的水域,在半个多世纪里,百余艘船只在这里离奇失踪。这片魔鬼水域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百慕大”,又称“鄱阳湖魔鬼三角”,这些都增加了鄱阳湖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诗歌是献给鄱阳湖的最好礼物。古往今来,谢灵运、李白、苏轼、张九龄、杨万里、范仲淹、韦庄、刘基、姜夔、文天祥、王守仁等名人高士,都在鄱阳湖留下了足迹和诗篇。苏东坡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水中央”,描绘的正是鄱阳湖的美丽景色;王勃也在《滕王阁诗序》中留下了不朽名篇,“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明末名僧憨山德清过《鞋山》诗云:“踏破水天空界月,一声渔唱蓼花洲。”唐代诗人贯休写过一首《春过鄱阳湖》:“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当然,这些诗文都不如咏叹洞庭湖的有名气,被人记起的不多。</p> <p class="ql-block">鄱阳湖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  船大概行了30分钟,前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座小岛,浩渺湖水中,突兀而孤独,我以为这就是石钟山,心想当年苏轼为探求石钟山命名原因,竟然在月夜泛舟于苍茫湖水之上,这也太勇敢!可是导游介绍这叫鞋山岛,我真是想多了。</p><p class="ql-block"> 鞋山岛,这只被人誉为天下无双的“第一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它距长江入口仅几公里,与长江中小孤山遥遥相对,鞋山因此又称大孤山。教过多遍陆游的《过大孤山小孤山》: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今天得见,惊喜!同时直观地理解了这是个什么情景。</p><p class="ql-block"> “大孤山远小孤山,月照洞庭归客船”便是唐代诗人描写鞋山的佳句。鞋山岛,前低后高,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传说是仙女落入湖中的绣花鞋,故名鞋山。该山周围碧波滔滔,三面绝壁,仅西北一角,可以泊船。鞋山岛高出湖面约70米,周长百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蓬莱仙岛”之称。远观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可惜水位上涨,泊船处被淹,无法登岛,只能遥望遥想。</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查阅到的相关湖岛鞋山的资料:据说古代有一个渔夫叫胡青,他在湖上打渔时,与天界瑶池玉女大姑相遇,后来相爱成亲。此事被渔霸盛泰得知,即要抢大姑。玉帝得知此事,派天兵天将把大姑带走,盛泰乘机抓去胡青。大姑从天上丢下一只绣花鞋把盛泰一伙压住,这只绣花鞋便变做了鞋山。鞋山又名大姑山,其由来大概也出于此。</p><p class="ql-block"> 岛上有悠久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勒石的石刻已经磨灭,宋米芾写的“眠云”二字与清人石刻“凌波第一、锦袜无双”均在。岛上曾建有大仙女庙、天后宫、梳妆台、七层塔等建筑。唐武则天时,起兵谋反的徐敬业兵败后,削发为僧,隐居于此。除了独特的风光与众多的古迹外,鞋山还栖息着一些鹭鸟——苍鹭和白鹭。苍鹭个体高大,双翼伸展可达一米多。鹭鸟终年在鄱阳湖上空同回旋南北的气流捕击,特别善于飞翔。往来船只上的旅人、水手向他们投抛食物,无论高低远近,都能准确地接获,故史书称之为“乞食鸟”。这一奇迹,大大地增添了大孤山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鞋山岛地处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又是从南至北百余里湖面的大岛,当然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周瑜就在此操练水军,后出湖口破曹军于赤壁。元末,陈友谅在康郎山作战失利,退军鞋山,在岛上修城筑垒,继而在鞋山水域与朱元璋展开大战。清代,太平军曾以鞋山为基地发动了历史上极有影响的鄱阳湖水战,把曾国藩打得跳水企图自杀……众多的历史事件,给鞋岛留下了“长城”、“炮台”等许许多多的人文景观,再加上庙宇、宝塔、戏楼等古代建筑,以及苏轼、黄庭坚、解缙、米万钟、彭玉麟等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诗画书法,鞋山确实给人以物华灵秀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船从鞋山岛处开始掉转,慢慢行驶,导游告诉我们前面是著名的"江湖两色"景观,可惜水量太大,看起来都是浑浊一片,据介绍平时情况下,远眺鄱湖与长江的交汇处,两条江水清浊分明,界限长达数千米。这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清浊之水交汇,犹如两军对峙,互不相让,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p> <p class="ql-block">在网上找了张江湖两色的图片,形成原因是鄱阳湖湖水清澈而这里的长江支流赣江携带泥沙流速非常快,成黄色。淡水湖鄱阳湖是绿色,长江是黄色,所以呈现出江湖两色的现象。陆游《过大孤山小孤山》这样描述这种现象:"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p> <p class="ql-block">船慢慢靠岸了,原来码头处的那座山就是石钟山。苏轼著名的《石钟山记》就是写于实地探访石钟山之后。苏轼一生来过石钟山湖口3次。苏轼第一次来湖口,是在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九日,为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入鄱阳湖,首次来到湖口,撰写名篇《石钟山记》。他在探求石钟山命名的过程中,提出对前人的论说表示怀疑,后进行实地调查。白天,听小童持斧击石;夜晚,乘小舟至绝壁下亲自探访,认为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根据,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尽管作者这种解释,后来也有人提出异议,但他强调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提出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有无,可乎"的论断,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千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鄱阳湖之滨,风景雄奇秀丽。它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下端的确有很多大的洞穴和罅隙,水流冲击,常发出各种声音。《石钟山记》中苏轼写道:"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p><p class="ql-block"> 而石钟山最独特之处在于它那奇妙的声音。白天,你会听到如击鼓呐喊般的声音从山间传来;到了夜晚,这些声音则变得如泣如诉,仿佛是恶鬼的哭泣。这些声音其实是由山体之间的裂缝传导出来的风声和水声。它们经过山间的缝隙时,会发出各种奇特的声音,因此石钟山也获得了“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岸边看到杨<span style="font-size:18px;">赓笙先生故居,百度了下杨先生的生平。</span>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湖口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长期任孙中山秘书。1913年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后赴南洋建立南洋支部,创办《光华报》等。1916年筹募经费支援蔡锷云南起义。1926年北伐时,任赣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参谋长。1949年1月,组织江西和平促进会,主张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其子杨叔子(1933年9月5日—2022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西九江,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江学院名誉院长,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正门,要登临石钟山了。天色己晚,己到下班时间,工作人员还在等着我们这船游客,导游带着我们快速地绕山走了一圈,简单讲解。</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别是一番景致。</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有树影蓊蓊之处就是江湖两色景致所在之处,这样站在石钟山上眺望,的确水色有点差异。</p> <p class="ql-block">天色己晚,时间仓促,特种兵式打卡,坐几个小时的车,景点打卡半小时。</p><p class="ql-block">石钟山面积不大,跟黄州赤壁公园差不多,看一看无非就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有古建筑石碑、石刻,集楼、台、亭、阁等于一体,至于其中的历史人文内涵未能好好品味,回去再查资料学习。</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行程:到庐山三叠泉,看飞流直下三千尺。</p><p class="ql-block">谈到庐山,必定首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以说凡能识文断字之人,皆能诵之。尽管李白咏叹的庐山瀑布并非三叠泉瀑布,但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想象非实地佐证不可释怀。</p><p class="ql-block">几年前来过庐山,因天气原因,未能欣赏三叠泉,始存遗憾。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客,今天终于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明天大暑,九江室外温度41度,太阳如火球炙烤着大地,从五老峰山麓的东风乡帅家村出发,时值正午,一下车立马汗流浃背,沿着溪流两旁的石径一路向上,幸而树大蔽日,小径荫凉,还能忍受,一路上所见无非溪流冲激而下,河道中大石堆叠,两岸青山多为层积岩结构,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之下呈现出各种形状,在人类的丰富想象中被附会各种传说,取了各种形象的名字。什么"含珠石""飞来石""骆驼峰""鹰回头"之类。</p> <p class="ql-block">玉川门瀑布</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径涧溪行走10多里,登临3000多级台阶,经过玉川门,最后终于登上铁壁峰,站在观景台边仰望三叠泉瀑布。</p><p class="ql-block"> 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瀑布分三叠,各异其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p> <p class="ql-block">  庐山三叠泉为世人所知是在1191年,即南宋光宗绍熙二年之后,有一名樵夫上山砍柴,无意中发现这里隐藏着一处奔腾跌宕的瀑布,回去后对人讲述他的所见,这才渐渐流传开来。因此,不仅李白,即使在其之后的白居易、苏轼、黄庭坚、周敦颐以及朱熹都没见到过三叠泉瀑布,他们这些文人墨客或亲身游历庐山,或在庐山隐居,或在山中建书院授徒讲学,写下了大量赞美庐山风光的诗篇,却无一到过三叠泉。倘若李白、苏轼等大诗人得以亲眼目睹三叠泉奇观,一定会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p><p class="ql-block"> 古人形容它 “飘如雪、断如雾、缀如流、挂如帘”!它随着季节和雨水多寡的变化而不同,暮春初夏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轰然疾下,震天动地;仲夏严冬,雨水较少,则水帘如丝,轻盈柔美,春夏秋冬,各有千秋。三叠泉的壮丽,曾引起当时已离任的朱熹的向往,请人将“三叠新泉”绘成一图,挂在堂上时时欣赏,以弥补他“未能一游其下,一快心目”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很多诗人曾为之讴歌赞美,宋代诗人白玉蟾《三叠泉》诗云:“九层峭壁划青空,三叠鸣泉飞暮雨”、“寒入山谷吼千雪,派出银河轰万古”。</p><p class="ql-block">元代诗画家赵孟《水帘泉》诗云:“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逼遥挂空碧。”诗中对三叠泉的月夜作了诗情画意的描述。</p><p class="ql-block">明人王世懋描述三叠泉的壮观气象如是说:其声则蕴隆之候,风掀电驰,霆震四击,轰轰不绝;又如昆阳巨鹿之战,万人鸣鼓,瓦缶相应。真乃天下第一伟观也。</p> <p class="ql-block">  遥望三叠泉,瀑布挂山川。飞流直下处,声震九霄天。感觉这首诗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都有点夸张,如果说黄果树瀑布叫壮观,九寨沟里各种瀑布叫壮丽,三叠泉瀑布只能叫秀丽。阳光的照耀下泉水闪闪发光,飞瀑如丝如带,从天而降,溅起无数晶莹的水珠,宛如仙子撒下的琼浆玉液,还是很有美感,震撼则谈不上。</p> <p class="ql-block">  瀑布飞珠溅玉,走进潭边,就像在淅沥沥的小雨里一样。顿时,夏天的炎热被潭水“攻击”得烟消云散,凉丝丝的气息迎面而来,不少游人们在瀑布下拍照、洗脸、洗脚、泼水、嬉戏,好不开心!趁我不注意,小詹偷偷地涉水爬到了瀑布下面的溪涧里玩起了水,浑身湿透,连催几遍,才依依不舍地返程。</p><p class="ql-block">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的确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但如果没有知识作背景,我们只能是走走看看叹叹而己。当书里一个个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名胜古迹具体真切地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会恍然而悟:哦,原来它们长这样,跟书里写得一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情对话,这就是跟着书本去旅行的意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