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的小与多

老顽童wd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次去隆兴寺,就是冲着它的国之最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就听说河北有四宝,“沧cāng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正定菩萨,就是隆兴寺大悲阁里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它就是隆兴寺的国之六最的第一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始建于隋朝,兴建于宋朝。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经典的宋代建筑。这里的千手千眼观音是赵匡胤下旨建造的,因此隆兴寺也就有了皇家寺院的称号。隆兴寺原名龙兴寺,是康熙给改成隆兴寺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是2024年6月6日到的隆兴寺。那天,天高云淡,温度适宜。我们是8点多进门的,以为来的挺早,其实已经有好多游客捷足先登了。没一会,就有些熙熙攘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的千手千眼观音铜像,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它是世界上古代保存最好、最高最古老的铜铸观音菩萨像。这尊千手千眼观音像共有42只手臂。刚看时,我以为42只手臂都是一样的。再看时,胸前合十的手臂和其他的手臂是不一样的。原来,胸前合十的两只手臂是原装铜制的,另外40只手臂是后做木质的。有说,最初全部是铜制的,后来被毁了,也可能是被盗了。现在的40只木手臂,是1944年装上去的,本来也想做铜的,估计当时罗锅上山--前(钱)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么高的铜铸像,一千多年前,是怎么浇铸完成的?从看到铜像的那一刻起,我心里就在琢磨这个事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铸造二十多米高的铜像,在一千多年前,那是非常艰难的。但即使再难,也难不住中国工匠。他们将铜像分成七段浇铸。铜像周围需要屯起土坡,随着高度增高,屯土也不断升高,屯土增高,势必要向外扩展,向外扩展,土坡就会延长。土坡一直延长到三里之外的秦家庄村口。原来的秦家庄后来就改成现在的三里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欣赏隆兴寺的千手千眼观音和隆兴寺摩尼殿的背坐观音,完全是两个概念。同样是站在观音前,一尊感觉距离很远,一尊感觉观音就坐在我身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的二之最,是隆兴寺摩尼殿主佛像后面的泥塑五彩悬山。居中而坐的观音菩萨,面北朝南,因此叫“背坐观音”或“倒坐观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背坐观音”前站立了许久许久。我喜欢逛寺院,看过数不清的观音像,长时间欣赏一尊观音像,还是第一次。隆兴寺的“背坐观音”是我看过的最美最吸睛最养眼的。观音右手搭在左臂上,左臂放到大腿上,左足踏莲花,右腿横架在左腿上,这不就是通常说的架二郎腿吗,这不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的“背坐观音”,面容恬静,姿态优雅,随意随和,很接地气。渐渐我发现,我越是目不转睛地与观音对视,就越是感觉观音那双微微俯视、智慧深邃的眼睛,仿佛在对我说着什么。不仅如此,还感觉观音就坐在我身边。隆兴寺的“背坐观音”,完全突破了传统的观音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模式。我看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观音是神,隆兴寺的“背坐观音”是人。这是不是就是它魅力无限的主要原因呢?这能否算是我看之后的感悟呢?鲁迅先生之所以称隆兴寺的“背坐观音”为“东方美神”,大概也有这样的原因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常,大殿的正面才是大殿的主角。但隆兴寺摩尼殿却有些特殊。位于大殿背面、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的”背坐观音”,却喧宾夺主,成了这座大殿的实际主角。我看见相当多的游人,即便是从正门进入,在正面的佛祖像面前快速游览之后,便迅速走到背面的观音像前。好多人干脆从前门或侧门进入,直接转到大殿背面的观音像前。我在“背坐观音”前站了许久,这里一直聚集着许多游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说,站在隆兴寺观音像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和观音对视。我先后两次分别站在观音像左右两侧约15度角的地方,与观音对视了几次,并不像说得那样。对此,又有说,以前的观音像可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辽宁义县奉国寺的大殿背后、重庆大足石刻的广大寺也各有一尊“背坐观音”。这两处我也去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要我看,河北正定隆兴寺、大足石刻广大寺、辽宁义县奉国寺的观音都是男性。广大寺和奉国寺的“背坐观音”,定位男性毫无争议。隆兴寺的“背坐观音”,男性特征也挺明显,但有许多人,还是喜欢说隆兴寺的观音是女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广大寺的“背坐观音”,在艺术手法的处理上,都挺相似的,都是整面墙的,好像都是悬浮式的。隆兴寺、广大寺、奉国寺的“背坐观音”都是泥塑的。隆兴寺始建于隋朝,奉国寺始建于宋朝,都超过千岁了,广大寺的则是清朝的。隆兴寺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价值,说它是佛教五彩悬塑美学的巅峰之作,是被广泛认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宋至明清寺院主殿背后常彩塑或壁画观音像,俗称“倒坐观音”或“背坐观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觉得叫“背坐观音”更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见过的“背坐观音”,还应该有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的第三个国之最,是摩尼殿建设的整体布局。摩尼殿建于1052年(北宋皇祐四年)。摩尼殿独特的十字平面型建筑形制,打破了传统方正殿堂的局限。梁思成先生看过之后说,摩尼殿的平面造型和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殿堂建筑中是独树一帜的。说它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的。还说它是艺臻极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梁思成先生看完隆兴寺摩尼殿的整体布局得出了“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的感受。我当时把这句话背下来了,嘴里念叨着这句话,在摩尼殿前前后后看了好半天,进进出出也好几次,一边转悠,一边念叨着“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这摩尼殿比我去过的其他大殿,左右多了两扇门,这就是十字的一横吧。专家说是山面开门。其他的,我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我若是肋生双翅,俯视摩尼殿,估计会有一点梁思成先生那样的感受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过数不清的大殿,这种十字型的建筑,我是第一次看到吗?我对摩尼殿的飞檐翘角与升起的柱子,还是很感兴趣的,看上去很像大鸟展翅欲飞的样子。多看一会儿,感觉自己也要飞起来了。这样的设计,不单单是为了美吧。我这是比较典型的外行看热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摩尼殿的内墙壁满绘了壁画。这些壁画已经几百岁了,有的还挺鲜亮,可以想象当初是何等的美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摩尼殿的建筑整体布局之所以成为隆兴寺的国之最之一,与梁思成先生的发现、肯定与赞誉是否有关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第四个国之最转轮藏也是北宋时建的,是我国早期最大的木质转轮藏。转轮藏是一个中有立轴的八角形旋转书架,是用来装经书的。看上去像个八角亭。梁思成先生说它是宋代构件罕见的极有价值的实例。介绍说,人在转轮藏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我们参观转轮藏时,是站在门外欣赏的。说实在的,若不是说它是隆兴寺的六个国之最之一,它很难引起我的注意。我看了半天,感觉它的结构很复杂,中间那根轴就像渔网的纲绳,牵扯着好多零部件。这么多部件扭在一起,还要承载着那么重的经书,还要转动自如。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轮藏除了装佛经,还有一个作用,不识字的人,去转动转轮藏,如同念经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的工作人员说,转轮藏此时已经不能转了,待修复后,还可以转动。一千多岁的高龄,木质的,目前还能转动,这是一种怎样的高超技术。我站在门外看了一会。试着闭上眼睛,用心感觉,它仿佛真的转动起来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轮藏始创于南朝,唐至清代皆有造立。有说,目前我国现存十处。其中,除了正定的隆兴寺之外,四川平武报恩寺、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北京雍和宫、承德须弥福寿之庙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的转轮藏都是可以转动的。正定隆兴寺的转轮藏为现存中时代最早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五台山院塔寺的转轮藏,我都看过,至今还有点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里的第五个国之最龙藏碑,被称为“隋碑第一”。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刻于586年,(隋开皇六年),说的是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事儿。它之所以叫“龙藏寺碑”,是因为隆兴寺始建于隋朝,最初就叫“龙藏寺”。这块碑的碑文书法承南北朝之遗韵,开初唐诸家之先河。是我国书法由汉隶向唐楷过渡的见证,是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能看懂的无不感到古拙幽深。诸多书法爱好者对“龙藏寺碑”都钟爱有加。康有为称赞曰;“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碑文字多有模糊无迹,好在复制品可读全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喜欢书法但不会书法,也挺喜欢看石碑的。“龙藏寺碑”上面的字是工整的楷体,很好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毗卢殿的铜铸毗卢佛是隆兴寺的第六个国之最。毗卢殿并非隆兴寺的“原配”,它是1959年从正定城内崇因寺迁过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它高6.42米,三层四身摞置而成,共雕饰了1072尊佛,层层有佛,三层四面有佛,自下而上,千佛绕毗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毗卢铜佛像由三层莲座和四面佛像组成。三层圆鼓型莲座的面上雕刻着1000尊清晰精美的小尺寸佛像。三层圆鼓型莲座上下之间有四尊较大尺寸的佛像,这四尊佛承上启下。佛像面向四方,上下也是三层。每尊佛头戴五佛冠,每尊佛冠上有5佛像,每尊佛加上头上五佛冠的五佛,就是6尊佛。每层24尊,三层共72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铜铸毗卢佛像属于皇家级别的国宝,铜铸毗卢佛像堪称铜佛像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它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堪称国内独一无二的珍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它造型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其三层四面佛世界唯一。其莲座千佛围绕也无一雷同,堪称国内唯一,海内孤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万历对他妈挺孝心,耗费大把的银子建造一座铜像,对老百姓的疾苦却很冷漠。即便是黄河决堤,万历也是久拖不决,不了了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几位导游都说,铜铸毗卢佛像是明代万历皇给他生母72岁生日的礼物,其中的72尊佛像,是对应他母亲72岁生日的。我看到的资料,他母亲只活了69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除了这些“全国之最”之外,还有很多地方也值得欣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的慈氏阁内有一尊木雕弥勒菩萨像,是北宋时期用独木雕制的。雕像身躯伟岸,双足开立於两朵青莲之上。它高7.3米,虽不及承德普宁寺的木质观音菩萨和北京雍和宫的弥勒木像高大,但雕制时间却比二者早了六百多年。菩萨身后为轮廓奇特精美的举身大背光,比菩萨像高许多。整体看,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充满了历史的沉淀、文化的韵味和建筑艺术,说它是隆兴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毫不为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30年前到过正定隆兴寺,还拍过铜铸毗卢佛像。那时的我,景点没少看,大都是走马观花。以至于这次我再次到了隆兴寺许久乃至离开隆兴寺,我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直到看到了我拍过的照片,这才恍然大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6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正定隆兴寺》邮票一套两枚,分别为摩尼殿、大悲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隆兴寺不大,知名度也不高,但却藏着如此多的国之最。它历经千年沧桑,躲过数次战火,侥幸逃过文革,保留至今,实乃万幸。(图文:老顽童2024722jms)</span></p>